原創 王庶和 春熙照相館 來自專輯2020攝影專業畢業季
王庶和
浙江傳媒學院
2020屆本科畢業生
指導老師:李錦
裝置《墓景》王庶和,202cm×202cm×131cm
TOMB VIEW
墓 景
裝置《墓景》是一座在家中客廳為逝去貓咪建立的墳墓,以草為墓,以圖為碑。這是我自己失去寵物後的應對方式,向公眾介紹一個與人類社會心理及社會活動關聯緊密但至今仍被忽視的概念——寵物哀傷。
「寵物哀傷」是指寵物逝去後給主人帶來的哀傷感,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開始關注這一概念,而國內從2006年才開始涉及。在全球對寵物依戀程度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愈加強烈的寵物哀傷急需被大眾了解。
作品以圖像為呈現方式,展示我與墳墓、與現在養的三隻貓、與家這幾者之間的關係。建立墳墓、辦追悼會、在家中某個地方悼念是親友逝去後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為逝去的寵物做這些卻顯得荒唐,也正是這種荒唐證明了寵物哀傷比親友逝去更加的可悲與無解。是否真的做到生命平等時,荒唐才會消失、如何應對寵物哀傷才會有答案?無論是從人民素養的提高、還是從保護動物寵物相關法律的建立與完善等哪一方面推進,寵物哀傷都將是寵物經濟繁榮下隱藏的即將面臨的一大課題。
春熙照相館:畢業創作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王庶和:2019年7月確定了內容後,今年3月份開始做的。
這次整個創作基礎源於一段漫長的、不能引起共鳴的寵物哀傷。小時候常常獨自一人,我便和家裡的貓——咪咪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兩年朝夕相處後突然被母親告知,姑姑因家裡有老鼠來把咪咪要走,不久後就傳來了咪咪丟失的消息。失去它之後每每看到關於丟失許久或遠距離丟失的寵物自己找回家時,都會充滿一種希望,這種希望讓我陷入了長達多年的幻想,這種幻想甚至使我不停質問自己,是否咪咪千辛萬苦回來時我卻沒在家,我不在家才導致它沒等到我,它是否會悲傷地認為我拋棄了它,它會恨我嗎?
於是我開始自責。白色的衛生捲紙、白色的毛巾、一切和咪咪很像的白色物品常在余光中像極了它,驚喜錯愕後便是長時間的沉默。直到如今,這種幻想才結束,因十年有餘,貓的壽命已到了上限,咪咪不可能再回來了。回想它當初還在的時候,有次生產因奶奶不會照料,導致出生的六隻小貓有四隻當場死亡,僅剩的兩隻在還沒斷奶時就被我母親送走了。它的丟失加上這件事使我內心充滿了無盡的自責和一種無處寄託的恨意。儘管現在我又養了三隻貓,但每當白天想到咪咪時還會淚如雨下心緒難平,夜裡更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對當年導致它丟失的親人也還有道心裡不能跨過的坎。
通過閱讀和研究,我了解到了「寵物哀傷」這個概念,它解釋了我的情緒及心理。從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開始關注了寵物哀傷,而國內從2006年才開始涉及。研究講到失去寵物後不管哀傷有多麼強烈,和失去親友的哀傷還是有不同的。第一,大家不會去鼓勵寵物主人表達哀傷,而且親友對這種哀傷缺乏敏感,即使表達出來,他們也會表示不理解;第二,悲傷過程也不同,寵物主人失去的是一種特殊的,唯一的情感紐帶。這種感情是無條件的,難以從人類身上獲得;第三,出於寵物主對寵物的責任感保護感,失去寵物會比失去親友多了憤怒抑鬱和內疚之情。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經歷一次還是多次的寵物逝去,哀傷程度都無明顯差異,也不會因為經歷過多次就有著更好的應對方式,而是每次都會感到同等程度的悲傷、憤怒、內疚。
儘管國內有大量相關機構分析了無數的數據,研究了無數的寵物經濟學,寵物心理學等。卻沒意識到他們所局限的一點:沒有把寵物放在和人平等的地位上,只是把寵物放在能更好地為社會的和諧和人民的幸福服務的位置上,所以更加無人談及寵物哀傷,整個社會環境更缺失應對寵物哀傷的基礎,從而使寵物哀傷更難以應對。「多次寵物逝去」這幾個字直刺我內心痛處。我與現在的三隻貓已相處三年,在這三年裡,我們一起睡覺、一起郊遊、一起坐車、一起坐飛機回家過年,這些時光讓我們彼此更加依賴,完全不能分開。我一點都不敢去想失去它們將會是怎樣的,經歷過寵物哀傷的我會更加懼怕再次面對寵物哀傷。
我已經很好地去照顧他們了,不會讓他們走失流浪、不會讓他們被壞人虐待、我會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更盡全力地去保護他們,但貓的壽命上限使我將來不得不再次面對這個我極其討厭且永不想碰觸的事實。恐懼、慌張、焦慮、提前憂傷、這些交織在一起的情緒使我迫切地想要將它表達出來,所以此次作品我以裝置與觀念攝影融合的形式,圍繞著我的寵物哀傷,以及我如何應對寵物哀傷來展開創作。
春熙照相館:指導老師給你提供了哪些幫助?疫情對你的創作有什麼樣的影響?
王庶和:最初討論開題時提出了畢設內容可以為貓,讓我在商業攝影與藝術創作中直接選擇了後者,給了我做自己想做的內容的信心。之後又對我的初步方案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幫我關注其他藝術家與貓相關的作品。在疫情期間積極關注我的進展。對我的論文內容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
計劃裡整個創作就定在室內,疫情只是使整個過程往後延遲,沒有改變我的創作過程。但改變了我的展示方式。原計劃在畢業展重新搭建這個裝置,但一切改為線上後,能展示給大家的就只剩圖片了。會感覺到很多遺憾。
春熙照相館:談談攝影和喜歡的攝影師。
王庶和:最初接觸攝影是爸爸愛好攝影,我從出生到長大有著非常多的影像記錄,從最初的膠片到後來DV,拍攝早已是我生活裡的一種習慣。而我踏上學攝影的路其實是一種對傳統公務員家庭的抵抗,攝影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追求自由的答案,對現在的我仍是。
最喜歡的攝影師是Ryan McGinley和Petra Collins。
吸貓の片
下面請欣賞王庶和的貓貓世界
從左往右:��生生 ��小五 ��小一
原標題:《當心愛的寵物離世後,該如何走出悲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