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開播之後,很多人沒有被劇情吸引住。在他們的印象裡,房似錦就是一個沒有溫度的工作狂,整天想著如何把房子賣出去,十分不討喜。
當她的身世被揭開之後,很多人都同情起了這個女主角。「你好,我們重新認識下,我叫房四井,是房家扔進井裡沒死成的老四,一二三四的四。」房似錦的遭遇令人同情,也讓我感同身受。
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她出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有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她的母親潘貴雨根本不關心她的死活,只關心自己兒子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兒子,不斷地向房似錦伸手要錢,甚至拖死了自己的公公。
房似錦的遭遇十分的現實,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支持男女平等的思想觀念,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紮根在一些人的心裡,依然有許多女孩子遭受著父母不公平的對待。
01
我生活在一個大的家庭裡,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我的母親懷過兩次身孕,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對龍鳳胎。
在我的兩個姐姐出生後,親戚們都勸他們不要再生了。我們的家境不好,父母都是以種地為生的,收成很差,養兩個孩子壓力很大。可是我的爺爺堅持不同意,他只有我爸爸一個兒子,不願意斷了自己家的香火。
在爺爺的強烈要求下,媽媽生下了我跟弟弟。
弟弟的出生給全家帶來了喜悅,而我的出生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個累贅。家裡的人商量,要把我送到福利院裡去。外婆知道了之後,把我媽媽罵了一頓,把我抱回了家。
外婆有一兒一女,我的舅舅當時已經34歲了,膝下依然無子,舅媽便收養了我。
在我兩歲那年,我的大姑給我的爸爸介紹了一份工作,爸爸帶著媽媽和姐姐弟弟們去了城市裡打工,我們就此分離了十年。
在我四歲那年,舅媽懷孕了,生下了我的表弟。舅媽十分高興,卻把我當成了眼中釘,認為我霸佔了表弟的資源,想要把我送走。
外婆護著我,把我接到了她的身邊,養到了十歲,直到外婆去世。
外婆去世之前,我媽媽回來了,在外婆的要求下,媽媽很不情願地把我接回了家。
02
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我感覺自己就是個被拋棄的人,雖然在我周圍的人都是我的親人,但是我一直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
我回到父母身邊之後,待遇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我成為了家裡的保姆,負責做著家務,輔導弟弟的功課。弟弟成績很差,老是被老師批評。只要他回家一哭訴,爸媽就會罵我。
我初中畢業之後,無論我的老師如何說情,我父母絲毫不動容,不願意讓我繼續讀書。在這個時候,舅舅提到了外婆的遺囑,在我大姑的支持下,我繼續讀完了高中。
我跟弟弟同時參加了高考,弟弟的成績很差,發揮一般,沒達到本科錄取線,只能去讀大專。而我發揮超常,考上了一本。
我早猜到我父母不會給我交學費,在我的老師的幫助下,我申請了助學貸款,並且去了大學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暑假工。
我在工廠裡呆了三個月的時候,賺了一筆錢,留作我上大學的生活費。
因為我跟父母感情不和,他們待我十分冷淡,我也從未想過討好他們,因此,無論他們如何指責我,我都不會搭理他們的無理要求。
我大學畢業那年,決定嫁給我的男友。父母直接問我的男友要五十萬彩禮,還把我關在家裡,試圖逼我妥協。在大姑的幫助下,我拿到了戶口本,跟男友領證結婚了。
男友給我十萬彩禮,我把它留給了父母,也算是做最後的報答吧!
03
我結婚之後,我的父母打了幾次電話,無一例外都是要錢的。我的弟弟要結婚,要買房,孩子要交讀書費用,他們第一時間都想到的是我。
如果他們要的數目不算多,我的老公同意了,我可以給他們,但是如果我的丈夫堅決反對,我也不會答應。
一個月前,我下班回家,在家門口遇到了我的父母,他們拎著大包小包,在門口等著我。
我爸看到我,趕緊走了過來,跟我說道:「女兒,你的弟弟也太沒良心了,娶了媳婦忘了父母,聽信那個女人的讒言,把我們老兩口趕了出來。我們現在無家可歸,只好來投奔你了。以後,我們就住在你家了,你負責給我們養老,這也是你為人子女該盡的本分。」
我很不客氣地拒絕了他:「以前,我問你們為何如此偏愛我弟弟,你們給我的理由就是養兒防老,還跟我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你們後悔了,想要我給你們養老,我只能說一句,覆水難收。」
我媽媽聽了這話之後,氣得衝我大罵:「你個臭丫頭,不孝的東西,我們是你的父母,你有這義務孝順我們。今天,你必須讓我們住在這裡,不然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我冷冰冰地回了一句:「你們從未把我當女兒,憑什麼要我孝順你?有本事,你們就去起訴我,法院判給你們多少贍養費,我給就是了,但是多餘的一分也沒有。」
我把父母關在了門外,任由他們在外面破口大罵。
有的人說,《安家》裡面的情節很假,天底下沒有這麼狠心的父母,但是我想說的是,有些痛你們不了解,也無法體會。
我一直無法理解重男輕女的父母是怎麼想的。男孩女孩都是媽媽十月懷胎生下的,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為什麼要讓她們遭到不公平地對待?
我曾經去醫院探望我的大姑,我發現守在病床前的大部分都是女兒。很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重男輕女,老了卻只能指望女兒。如果女兒們不願意給他們養老,他們就道德綁架自己的女兒,甚至不惜鬧到法院去。
根據現有的法律,法院一般都會支持父母,判定女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就算是父母勝訴了又如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女兒迫於壓力給了父母金錢,但是她們的心早已受到了傷害,父母又如何指望女兒會真心實意地給他們養老?
重男輕女的思想要不得,父母重男輕女,遭殃的不止有你們的女兒,還有你們自己。
在父母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往往都是十分的嬌氣,喜歡啃老,而且沒有感恩之心。父母把全部心血給了自己的兒子,等到你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兒子如果忘恩負義,父母的晚年會變得很悽慘。
在電視劇《安家》裡,老嚴夫婦的遭遇就令人深思。他們將自己靠賣包子攢的錢全部花光,給兒子全款買了婚房,兒子結婚之後,卻把他們趕走了。
重男輕女的父母如果遇到了忘恩負義的兒子,下場是很慘的。
兒子忘恩負義,不給你們養老。女兒寒透了心,拒絕接納你們,那樣的父母晚年難免過得悽涼。
作為父母,理應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不應該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兒子,剝削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