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未把我當女兒,憑什麼要我孝順你」有一種痛,叫原生家庭

2020-12-25 秋雅聊情感

《安家》開播之後,很多人沒有被劇情吸引住。在他們的印象裡,房似錦就是一個沒有溫度的工作狂,整天想著如何把房子賣出去,十分不討喜。

當她的身世被揭開之後,很多人都同情起了這個女主角。「你好,我們重新認識下,我叫房四井,是房家扔進井裡沒死成的老四,一二三四的四。」房似錦的遭遇令人同情,也讓我感同身受。

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她出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有三個姐姐,一個弟弟。她的母親潘貴雨根本不關心她的死活,只關心自己兒子的生活,為了自己的兒子,不斷地向房似錦伸手要錢,甚至拖死了自己的公公。

房似錦的遭遇十分的現實,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支持男女平等的思想觀念,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紮根在一些人的心裡,依然有許多女孩子遭受著父母不公平的對待。

01

我生活在一個大的家庭裡,我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我的母親懷過兩次身孕,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對龍鳳胎。

在我的兩個姐姐出生後,親戚們都勸他們不要再生了。我們的家境不好,父母都是以種地為生的,收成很差,養兩個孩子壓力很大。可是我的爺爺堅持不同意,他只有我爸爸一個兒子,不願意斷了自己家的香火。

在爺爺的強烈要求下,媽媽生下了我跟弟弟。

弟弟的出生給全家帶來了喜悅,而我的出生在他們的眼裡就是個累贅。家裡的人商量,要把我送到福利院裡去。外婆知道了之後,把我媽媽罵了一頓,把我抱回了家。

外婆有一兒一女,我的舅舅當時已經34歲了,膝下依然無子,舅媽便收養了我。

在我兩歲那年,我的大姑給我的爸爸介紹了一份工作,爸爸帶著媽媽和姐姐弟弟們去了城市裡打工,我們就此分離了十年。

在我四歲那年,舅媽懷孕了,生下了我的表弟。舅媽十分高興,卻把我當成了眼中釘,認為我霸佔了表弟的資源,想要把我送走。

外婆護著我,把我接到了她的身邊,養到了十歲,直到外婆去世。

外婆去世之前,我媽媽回來了,在外婆的要求下,媽媽很不情願地把我接回了家。

02

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我感覺自己就是個被拋棄的人,雖然在我周圍的人都是我的親人,但是我一直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

我回到父母身邊之後,待遇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我成為了家裡的保姆,負責做著家務,輔導弟弟的功課。弟弟成績很差,老是被老師批評。只要他回家一哭訴,爸媽就會罵我。

我初中畢業之後,無論我的老師如何說情,我父母絲毫不動容,不願意讓我繼續讀書。在這個時候,舅舅提到了外婆的遺囑,在我大姑的支持下,我繼續讀完了高中。

我跟弟弟同時參加了高考,弟弟的成績很差,發揮一般,沒達到本科錄取線,只能去讀大專。而我發揮超常,考上了一本。

我早猜到我父母不會給我交學費,在我的老師的幫助下,我申請了助學貸款,並且去了大學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暑假工。

我在工廠裡呆了三個月的時候,賺了一筆錢,留作我上大學的生活費。

因為我跟父母感情不和,他們待我十分冷淡,我也從未想過討好他們,因此,無論他們如何指責我,我都不會搭理他們的無理要求。

我大學畢業那年,決定嫁給我的男友。父母直接問我的男友要五十萬彩禮,還把我關在家裡,試圖逼我妥協。在大姑的幫助下,我拿到了戶口本,跟男友領證結婚了。

男友給我十萬彩禮,我把它留給了父母,也算是做最後的報答吧!

03

我結婚之後,我的父母打了幾次電話,無一例外都是要錢的。我的弟弟要結婚,要買房,孩子要交讀書費用,他們第一時間都想到的是我。

如果他們要的數目不算多,我的老公同意了,我可以給他們,但是如果我的丈夫堅決反對,我也不會答應。

一個月前,我下班回家,在家門口遇到了我的父母,他們拎著大包小包,在門口等著我。

我爸看到我,趕緊走了過來,跟我說道:「女兒,你的弟弟也太沒良心了,娶了媳婦忘了父母,聽信那個女人的讒言,把我們老兩口趕了出來。我們現在無家可歸,只好來投奔你了。以後,我們就住在你家了,你負責給我們養老,這也是你為人子女該盡的本分。」

我很不客氣地拒絕了他:「以前,我問你們為何如此偏愛我弟弟,你們給我的理由就是養兒防老,還跟我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你們後悔了,想要我給你們養老,我只能說一句,覆水難收。」

我媽媽聽了這話之後,氣得衝我大罵:「你個臭丫頭,不孝的東西,我們是你的父母,你有這義務孝順我們。今天,你必須讓我們住在這裡,不然我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我冷冰冰地回了一句:「你們從未把我當女兒,憑什麼要我孝順你?有本事,你們就去起訴我,法院判給你們多少贍養費,我給就是了,但是多餘的一分也沒有。」

我把父母關在了門外,任由他們在外面破口大罵。

有的人說,《安家》裡面的情節很假,天底下沒有這麼狠心的父母,但是我想說的是,有些痛你們不了解,也無法體會。

我一直無法理解重男輕女的父母是怎麼想的。男孩女孩都是媽媽十月懷胎生下的,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為什麼要讓她們遭到不公平地對待?

我曾經去醫院探望我的大姑,我發現守在病床前的大部分都是女兒。很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重男輕女,老了卻只能指望女兒。如果女兒們不願意給他們養老,他們就道德綁架自己的女兒,甚至不惜鬧到法院去。

根據現有的法律,法院一般都會支持父母,判定女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就算是父母勝訴了又如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女兒迫於壓力給了父母金錢,但是她們的心早已受到了傷害,父母又如何指望女兒會真心實意地給他們養老?

重男輕女的思想要不得,父母重男輕女,遭殃的不止有你們的女兒,還有你們自己。

在父母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往往都是十分的嬌氣,喜歡啃老,而且沒有感恩之心。父母把全部心血給了自己的兒子,等到你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兒子如果忘恩負義,父母的晚年會變得很悽慘。

在電視劇《安家》裡,老嚴夫婦的遭遇就令人深思。他們將自己靠賣包子攢的錢全部花光,給兒子全款買了婚房,兒子結婚之後,卻把他們趕走了。

重男輕女的父母如果遇到了忘恩負義的兒子,下場是很慘的。

兒子忘恩負義,不給你們養老。女兒寒透了心,拒絕接納你們,那樣的父母晚年難免過得悽涼。

作為父母,理應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不應該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兒子,剝削自己的女兒。

相關焦點

  • 孫儷:我爸毀了我一輩子!憑什麼原諒他?與原生家庭和解有多難?
    從房似錦身上,你能看到擺脫原生家庭有多難。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你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果有,你就走出了和原生家庭和解的第一步。但父母並不是孩子眼中那麼完美的人,他們有缺點,有自私的一面,也會不經意間傷害孩子,因此每個孩子內心都會有原生家庭的創傷。
  • 「分房子分地的時候沒有我,醫藥費憑什麼管我要」父親:你不孝順
    來娣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從小,家裡就不待見她,從出生起,父母對她的嫌棄肉眼可見,後來家裡生了兩個弟弟,她在這個家裡更是變得可有可無,有什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緊著弟弟,弟弟欺負她,媽媽只會說叫她讓著弟弟,她總是給弟弟背黑鍋,就連她的名字也寄託著父母對弟弟的期盼,她一點兒也不喜歡弟弟。
  • 《春潮》:原生家庭傷害你的,你要與自己和解
    自《都挺好》火了之後,原生家庭成了人們熱聊的話題。原生家庭一直處於社會的敏感地帶,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和電影事業的不斷創新,關於原生家庭的電影不斷更迭。最近大家都在追《春潮》,我也連夜看完,心裡諸多感慨。
  • 張韶涵:那些原生家庭的痛,我不能忘記
    「我的爸爸媽媽叫我去流浪,流浪到哪裡,流浪到臺北。」 2018年,張韶涵在「我是歌手」,翻唱《流浪情人記》時,不禁眼眶溼潤。因為,這句歌詞勾起她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張韶涵從唱歌比賽出道,以一首《隱形的翅膀》紅遍大江南北,讓大家都記住了舞臺上耀眼的她。 正當她的事業如日中天時,因遺傳性心臟疾病,她不得不暫停工作,遠赴加拿大養病。
  • 「你不幫我帶孩子,憑什麼要我孝順?」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
    媳婦溫和有禮,舉止有度,平時一些小事媳婦忍忍也就過去了。懷孕以後身體不舒服,面對老太太的各種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樣忍氣吞聲,於是靠媳婦退讓維持的平衡打破了。孩子還沒生老太太就直言不諱對兒媳婦說:你生孩子憑什麼讓我照顧?讓你媽管你。
  • 郝蕾《春潮》引熱議,直揭原生家庭之痛:我恨我媽媽,但我也愛她
    我都是為了你!要不是因為你,我不會受那麼多苦。我為你犧牲所有的一切,你難道不應該孝順我,順從我,對我好,報答我,感恩我嗎?」而在女兒郭建波這裡,她絲毫感受不到母親的溫情、尊重和理解,感受到的只有指責,羞辱,控制,操縱,怨恨。
  • 《都挺好》明玉口是心非,明哲過分愚孝,原生家庭的痛你一無所知
    蘇媽看似活的風光,實際到死都沒有擺脫原生家庭影響。明知女兒被欺負,明成被無底線放縱也不聞不問,有心躲避。蘇大強顯然不是個好父親,所以老婆趙美蘭一死,蘇大強就變狂野了。大哥蘇明哲雖是家裡長子,但是對妹妹蘇明玉不公平對待也袖手旁觀。二哥蘇明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母親趙美蘭去世後,讓他在生活所有缺點都展露無疑,這些缺點無一例外不與蘇母的偏心和霸權有關係。兩個哥哥都沒有承擔起作為兄長的責任。
  • 「你不幫我帶孩子,憑什麼要我孝順?」瞬間刷爆朋友圈!
    媳婦溫和有禮,舉止有度,平時一些小事媳婦忍忍也就過去了。懷孕以後身體不舒服,面對老太太的各種挑剔不再像以前那樣忍氣吞聲,於是靠媳婦退讓維持的平衡打破了。孩子還沒生老太太就直言不諱對兒媳婦說:你生孩子憑什麼讓我照顧?讓你媽管你。說女人坐月子的衣服什麼都是很髒的,別說幫忙洗了,更不讓兒子幫忙,說是不吉利。
  • 無法逃避原生家庭之痛?聽完蔡康永說的一句話,我釋然了
    #作者:阿紫01你有原生家庭的痛苦嗎?我有。我的原生家庭之痛,在於我有一個愛冷暴力的父親。小的時候,因為父母常年外出務工,自己也成了一名留守兒童。記得那個時候,我必須要按照父親的意思,去達到他的要求。比如說,考試要考第一,念的學校要重點,平時見到村裡任何人,都必須要禮貌待人。父親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我並不覺得這事有什麼不好。但是,讓我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是父親只在乎我的所做的這些能夠給他帶來什麼臉面,讓他在別人面前看起來很有面子。
  • 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張韶涵,終於反擊了:我憑什麼道歉!
    當年事情發酵,公司逼著她:「張韶涵,你要出來跟大眾道歉,因為你給了大眾一個最不良的示範。」張韶涵的態度很堅決,就是:「我沒有做錯,為什麼要道歉?」洛洛工資並不低,一個月有近萬工資,可是她幾乎沒有存款,因為她的錢都給了家裡。根據洛洛同事透露,她的父母就是一個無底洞。別人家都是女兒用久的手機給媽媽,洛洛家卻是媽媽一定要用最新款的手機,淘汰的舊手機才給女兒用。
  • 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來
    原生家庭再次上了熱搜!就那一巴掌,她打碎了我所有自尊驕傲。""我一直都不明白,憑什麼都這樣對我啊。他們可以因為不小心弄疼了弟弟,說幾聲對不起,在我這就成了你大了,要懂事。憑什麼呀,他們每次嫌我做這不好做那不好,怎麼沒想到他們教過我嗎,給過我機會嗎。
  • 測原生家庭,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從小我們兄妹三個都要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分工明確,洗碗的洗碗,做飯的做飯,擔任起了小大人的角色。媽媽出門見了人就會誇自家的孩子,鄰居也是見我們就誇。久而久之,小小的我有種驕傲感。於是更樂此不疲地做著,只要家裡能夠井然有序、父母開心驕傲,我便有所成就。
  • 《那年花開月正圓》告訴你: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來   源:有書作   者:霍輝所謂原生家庭,就是你從小生活的家庭,也就是生你養你的父母所在的家庭。一個人出生後的十幾年,一直在原生家庭裡成長,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性格習慣、為人處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形成或習得的。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告訴你,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有一種等叫我愛你,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有一種疼叫痛徹心扉
    有一種等待叫我愛你,那是一場度日如年的感覺,等是情感裡最高貴的情,那是與命運結合的共同體,若不是真心愛著,若不是愛得死心塌地,就不會無限期的等下去!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朝夕相伴,只能任由思念的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傘等雨上它的使命,雲等風是為了暢遊四方,而我等你是出於真心的愛,等你成了我每天的一種生活,或許這就是我今生的宿命!一個人只有深情的愛著,才會鍥而不捨地等,有一個愛而不在身邊的人,除了思念就只能默默地等,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捷徑可以選擇!
  • 有一種「臭不要臉」叫韓紅要二寶,不要小瞧「原生家庭」這4個字
    「臭不要臉」叫韓紅要二寶你理解的沒有錯,這個韓紅就是那個胖胖的、唱歌的韓紅。當然你也很好奇,明明韓紅單身,為什麼卻會要二寶呢?請聽我細細道來。在最近的一個採訪中,易立競問韓紅,關於結婚要孩子的事情。,那一刻,終於明白這個外表強硬、語言犀利的導師背後有個這樣的「原生家庭」。
  • 孫儷:「遇見你,我才想要結婚」,好的愛情可以治癒原生家庭的痛
    這要從他們的童年經歷說起了。那句「以後我也不會結婚的」,她也一直念在心裡。染頭髮、戴耳環、在學校裡拉幫結派,同學給他一個綽號叫「混世魔王」。覺得讀書沒用,他甚至離家出走跑到廣東的舞廳跳舞。 為什麼說好的愛情可以治癒原生家庭的痛
  • 「你不出錢也不幫帶娃,憑啥要我孝順?」兒媳一番話,刷爆朋友圈
    婆媳矛盾向來都是一個世紀難題,有人說現在社會大部分都是兒媳婦不知足,婆婆辛辛苦苦把兒子養大,出錢出力給他們置辦了小家,可兒媳婦卻對婆婆有敵視態度,所以才導致家庭氛圍的不和諧。但也有人說,婆婆根本沒有把兒媳婦當做親生的女兒,所以才處處針對,事事看不順眼。但是,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而婆媳矛盾的產生也是有原因的。
  •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可怕?
    蘇家最開始呈現出來的就是重男輕女,在這種家庭氛圍中,身為女兒的蘇明玉自然不受父母待見。隨著劇情的展開,你會看到在蘇家父母的相處模式及對子女的教育中,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早已深深的融入到了蘇家三個子女的骨血裡。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有多重要呢?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刻畫你的行為,塑造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婚姻家庭觀。
  • 《原生家庭》:一個人的命運十字
    我們都希望有一個良好的原生家庭環境,健康的家庭有多個表達自己自由度的空間,它推崇個性、責任,也教會子女合理的獨立,這樣的家庭將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而對於不健康的家庭,子女必須與有毒的父母的思想保持一致,子女的個性遭到嚴重的壓制。
  • 電視劇《都挺好》熱播:「原生家庭欠你的,你總要自己拿回來 」
    看到這兒不免疑惑,這還是親生女兒嗎?是的,因為從蘇明玉一生下來,蘇母就沒把她當親生女兒。時間回到了蘇明玉高三那一年,同德裡的老宅,一個觸目驚心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疤被緩緩揭開。當時的蘇明玉,聰明,刻苦,志向遠大,小小年紀已經初具女強人的雛形。高三的她目標是清華,成績優異,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