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琳 圖/劉海棟
《黑白天鵝正邪交鋒 堅貞愛情感天動地》
問世於近一個半世紀前的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久已成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公認的芭蕾劇目的巔峰之作。而一身白紗裙,柔美中帶有迷人的悽婉色彩的白天鵝,也幾乎就是芭蕾伶娜的理想化身與象徵。回顧芭蕾的發展和沿革史,《天鵝湖》是不容置疑的無法忽略的經典之一。1877年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雖然當時遭遇慘敗,後經真正看到和懂得她的藝術價值的多位藝術家盡心竭力的改編與打磨,終於迎來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與尊崇,由默默無聞而「一舉成名天下知」。
歲月輪迴,藝海漣漪,如今,《天鵝湖》已經衍生出了數十個版本,總體上遵循的是一條由繁到簡和精雕細琢的路徑,戲劇性也日益突出和加強。從草木蔥蘢、夜色瀰漫的天鵝湖畔,到華麗壯觀、燈火輝煌的空庭,從奇格奧利弗王子與白天鵝奧傑塔的一見鍾情,到黑天鵝奧菲利亞與魔王羅斯巴爾特的殘忍陰謀,一幕幕、一場場都是那樣扣人心弦。
《天鵝湖》取得和佔有其在芭蕾、舞蹈乃至整個藝術領域的傑出地位,是各個方面和層次都和諧統一、絲絲入扣的效果使然,整體的恢宏氣勢與細節的精緻細膩,渾然天成。該劇思想寓意深刻而又能夠通過舞者的動作與姿態,讓欣賞者一目了然,即讚揚和歌頌愛情的偉大力量,堅貞無畏的戀人能夠超越一切謊言、離間和暗算,實現永恆。無論現實生活有多少鄙俗與冷漠,世人對彼此忠誠、相濡以沫、共至白首的戀人與伴侶的期待和嚮往,卻矢志不渝。
就藝術造詣而言,《天鵝湖》的可圈可點之處也是比比皆是。其基本特點在於具象與抽象表現的兼具,形神合一。黑、白天鵝分別代表妖豔、魅惑、奸詐和純潔、神聖與善良,這種角色設置上鮮明的二元對立,為劇情的進展鋪設了邏輯線索,但又自然而不顯生硬。身材修長、四肢纖細的芭蕾舞女演員尤為適合扮演天鵝的角色,對詮釋該劇的核心主旨,也起到了不小的輔助作用。而演出《天鵝湖》所需的紮實基本功和過硬實力,也決定了其在藝術上的崇高造詣,如黑天鵝在王子選妃的舞會上那快速耀眼的32個連續「揮鞭轉」,就是考驗一名女演員的公認的「試金石」,而飾演黑、白天鵝,磨練演技,也是幾乎每一個學芭蕾的女孩子從最初就懷有得夢想。柴科夫斯基的作曲,是《天鵝湖》的成就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交響音樂與芭蕾舞結合,一氣呵成,敘事效果鮮明強烈,其中的精彩樂章和段落,如描繪白天鵝的主旋律,《四小天鵝舞曲》、黑天鵝變奏等,都為人們所熟知與喜愛。這些優勢齊聚,精品呼之欲出,流傳不絕。
談到《天鵝湖》引入新中國並得以廣泛傳播的往事,其淵源與足跡也會令人唏噓不已。1959年,在古雪夫等前蘇聯專家的親自指導下,中國的第一隻白天鵝在舞臺上展翅高飛。而著名芭蕾舞演員烏蘭諾娃,也在天橋劇場,將她飾演的精美絕倫的《天鵝湖》展現給中國觀眾,為中蘇友好和文化交往留下了難忘的歷史記憶,許多人至今回憶起當年演出的盛況,仍歷歷在目。50多年來,雖曾經歷歷史與時代變遷的坎坷與打擊,波瀾起伏的命運,但直至今天,在許多中國人心中,《天鵝湖》仍舊等同於芭蕾,是芭蕾的代名詞。
首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的第13臺大戲,也是最後一個到來的外國院團,就是由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表演的《天鵝湖》。該團直屬俄羅斯國家文化部,是具備一類演出資質的國家級藝術團體,保留了俄式芭蕾的歷史傳統,一貫致力於復興優秀的經典芭蕾劇目,具備高度的芭蕾舞技巧和藝術表現力。該團在過去出訪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芭蕾人才的櫥窗」。通過觀看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的「原汁原味」《天鵝湖》,就仿佛被引領走進極富個性色彩的俄羅斯芭蕾舞的創作世界,領略其耀目的風採與光華。
在本屆演出季臨近尾聲的時刻,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的《天鵝湖》將把整個演出季推向又一個高潮。
品讀經典,修煉性情,藝術傳承,生生不息!
歡迎關注「舞蹈中國」微信公眾平臺!
每天會給大家帶來精彩舞蹈資訊!
微信號:dancecn 或搜索「舞蹈中國」
官網:www.dance-china.com
新浪及騰訊微博:@舞蹈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