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最近很膨脹,一會跟王菲唱歌,一會和李連杰打拳,私底下自己樂樂倒就算了,他老是自己演男主角。
掐指一算,馬雲53歲,無論長相如何,霸屏都是種罪過。很多人過了三十歲以後發自拍都有每月限額,這位老同志,你什麼意思?為什麼我每天都見到你奮戰在文藝前線?
很多人說,有錢為所欲為怎麼了,他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了?人家就是有這個實力有這個能力。這讓我很困惑,有點像跟同事一起吐槽下老闆,忽然對方義憤填膺告訴你,你有這種想法是因為自己活得太差勁了,老闆之所以成為老闆,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沒有缺點的人。
這時候我驚訝的已經不是老闆,而是原來這人拍的馬屁,全是發自肺腑,真情實感的流露。
想像一下公司年會上,老闆興致很好,往年都安排明星來唱歌,今年自己上去唱,唱了一首又一首,掌聲格外熱烈,這時候你聽到同事說,聽老闆唱歌真的比那些三流明星好多了。
你一時覺得哪裡不對,因為無論如何,還是專業歌手唱得好吧?結果這個人非常認真告訴你,明星靠的不過就是那些天生的美貌和唱功,老闆可是依靠金錢的力量自己站上的舞臺,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能力,你說他是不是很勵志?是不是我們普通人的楷模?
王菲跟竇唯,李亞鵬,謝霆鋒,這三個男人,哪一個合唱過一首歌?愛情的力量沒讓她屈服,馬雲讓她屈服了。
你說馬雲偉大不偉大?
我竟然有點要被說服了,馬雲好像的確有點偉大啊,本來太極已經被證明是老年人體操,根本沒什麼用也打不過任何人,是誰力挽了狂瀾?
馬雲。
馬雲用一部二十分鐘的片子,像所有人證明,金錢的力量可以打敗任何人。除了李連杰,裡面還有拳王鄒市明哦。
我相信有些人肯定忍不住思考了,太極不行,肯定是因為街頭公園那種野生散賣的太極不行,真正的太極,像馬雲打的這種,絕對是蘊含著不可思議的力量的,不然他怎麼賺得到那麼多錢?
這時候我已經不覺得馬雲奇怪了,很多名人都喜歡在影視圈掙扎幾下露個臉,郭臺銘這種一大把年紀還要拼命跟女明星一起出現在娛樂頭條的,川普這種到哪部電影客串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有錢人的虛榮心,就不是虛榮心了?
我也不想去拷問,馬雲沒給這些人錢,為什麼還能徹頭徹尾地崇拜上?
只能管好自己了,為什麼對馬雲的膨脹,會有一種他不應該的心情?為什麼我會指點上馬雲呢?我到底是怎麼得的這種妄想症?
在我苦苦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順手下單訂了兩單外賣,五十塊錢鴨翅鴨鎖骨,五十塊錢檸檬茶配拿破崙蛋糕。思索總是很費力氣的。
我媽給送外賣的開了門,她細細看了一眼單子,看到我欲言又止,我說你要吃嗎?她發出一聲深深的哀嘆,像老母親對著不爭氣的吃喝嫖賭的兒子,教育我:一天要吃一百塊外賣,你這樣下去……
我像馬雲一樣,目瞪口呆。
我點一百塊外賣你就說我敗家啊?
我花一個億請明星你就說我膨脹啊?
是了,是出身問題,是出身問題導致我視野這麼狹隘。
我們松江人(上次提過松江後,有十個鎮的人跑過來說你也配,我正式宣布我不配),不,我們鄉下人,血液裡都流淌著實在的基因。
到底多實在?有件童年小事可以說明狀況。
大概我七八歲的時候,在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本來寂靜的農村,傳出陣陣叫罵聲,隔壁老太正狂罵老頭。鄉下女人罵老公是很厲害,屬於一種傳統文化,年紀越大罵得越兇,因為男人不罵容易得意忘形。老太的罵聲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斷斷續續傳過來,戳千刀的,前世欠的,老棺材難能這幅腔調?
老頭得意忘形了,這天早上,他配著白粥,吃了整整一個鹹鴨蛋。
當時很多人家,鹹鴨蛋會一剖四瓣,富裕點的,一分二。
我媽一邊聽一邊偷偷教育我,聽到伐?人家做人家伐?
做人家,意指持家有道,有點像今天你花一百塊點外賣,有人可以靠各種券,花五塊錢吃到跟你一樣的東西。
江南魚米之鄉,當然不是窮到一個鹹鴨蛋都吃不起,但正是因為一個鹹鴨蛋都不能痛痛快快吃,才年年有餘嘛。
後來上學的時候,我發現鎮上的小學生,果然完全不一樣,放學後買油炸雞翅尖,一買就是五串,這般驕奢淫逸,讓鄉下人看得瞠目結舌。鄉下人都有很好的心算能力,忍不住開始摁住腦子裡的計算器,每次五串,一串五毛,一天就是一塊五,一年呢,五年呢?
果然覺得整個家族都要土崩瓦解了。
所以鄉下人最喜歡的新聞,不是有錢人拿著錢實現心願,而是什麼李嘉誠吃飯兩片西紅柿都不浪費,還叫來助手一人吃一片。什麼500強富豪一條毛巾用27年,什麼坐擁數百億資產,每年個人消費不滿五萬元。什麼任正非帶團隊出去包了一間總統套房,十幾個人在裡面打地鋪。
鄉下人總是固執地認為,有錢人肯定是因為省成這樣,所以才會發財的。
人只要有一些思想上的鬆動,你就危險了。
說實話,我才不信呢,我過去三十年一直按照花掉每一分鐘來規劃,直到去年才發現,有錢人可以膨脹,沒錢人千萬不能膨脹。
那是去年九月份的事,因為小說要賣版權,心情很開心,寫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大額取現了,人頓時飄飄然起來,馬上去了紐約。
去的第一天,覺得紐約貴,一杯酒十幾刀,啊,好貴。
後來我想,我馬上就是賣掉版權的人了,怕什麼?別人說能賣兩百萬。最少最少,也能賺個七八十萬嘛,我只花個十分之一好了。
從此我變成了一個拿美金當人民幣花的人。跟朋友去逛街,我痛快地買了500美金的大衣,他說你這就買啦?
500塊,挺便宜的啊。
二十美金一盤的沙拉,很便宜啊,1000美金的羽絨服,還好吧。最後我開始看公寓了,3000美金的曼哈頓一室公寓,哇,不錯哎,等回去籤約了回來住吧。天天去中央公園跑步。
整體來說,我過得就像一個比較勤儉的百萬富翁。偶爾還會替真正的有錢人琢磨一下,一年收入幾十萬美金居然只開這種豐田二手車?
後來回國了,小說沒賣掉,我一個人看著信用卡帳單,平生第一次感謝自己是個鄉下人。幸虧沒按年入百萬的標準花。
還了兩個月的卡債後,仰天望著冬天蕭瑟的天空,忽然明白了,我不配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