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多部國慶檔影片正式開啟統一預售,據中國電影官方給出的消息看,包括《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一點就到家》《奪冠》《木蘭:橫空出世》和《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這7部電影上映。
受疫情影響,原本在其他熱門檔期可以上映的電影,此次全都集中到了國慶檔。再加上75%上座率的限制,各大影片的爭奪戰愈發激烈。那麼,今年備受期待的「國慶檔」,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又能否助力院線全面復甦?
多部影片改檔錯位競爭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在9月15日發布的一條放寬限制的通知顯示,全國電影院自9月25日起,原則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75%,具體由各省級電影主管部門在當地疫情防控部門指導下,進行動態調整。這令即將到來的國慶檔愈加「沸騰」起來。
該通知一經發布,便引起整個市場的關注,同時也讓影視股的股價在第二日開盤後迎來集體走高。僅僅一天時間,截至9月16日收盤時,包括幸福藍海、阿里影業、文投控股、萬達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在內的公司均實現股價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幸福藍海的股價漲幅甚至達到了11.74%。
截至22日下午4點,在已經開啟預售的關注度較高的三部影片中,《我和我的家鄉》的首映日總場次為4.4萬場,首映日預售票房為332.2萬元,排名第一。《姜子牙》憑藉310.7萬元的首映日預售票房緊隨其後。《急先鋒》位列第三,首映日預售票房為200.4萬元,三者仍在快速增加中。
記者隨機打開一家位於南京新街口的影院發現,首映日當天,《我和我的家鄉》則以11場絕對優勢位於排片量第一,幾乎一小時一場,甚至有一場凌晨1點23分才散場;《姜子牙》為7場,主要集中午餐、晚餐前後的時間段內;《急先鋒》雖然提前一天上映,但排片量仍較低,僅有3場。
華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隨著7月20日全國影院復工,以及優質電影相繼定檔,影視板塊有望迎來底部反轉。此前得益於電影《八佰》的上映,以及優質電影相繼定檔國慶檔,有望持續帶動觀眾觀影情緒修復,電影板塊的報復性消費將出現在國慶檔。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在這場多方遭遇戰中,已有影片改變策略,謀求錯位發展。
講述中國女排故事的《奪冠》率先「搶跑」,於9月13日宣布上映日期由原來的9月30日提檔至9月25日。目前,《奪冠》已開啟預售,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上午8點30分,點映及預售票房累計達1119.9萬元,其中首映日票房679.9萬元。
9月14日,原定於10月1日全國上映的《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發布改檔聲明稱,因技術技術原因將延期上映,直接退出了國慶檔競爭。一天後,《木蘭:橫空出世》宣布改檔10月3日上映,直言「好片不怕晚,好事總多磨」。《一點就到家》也宣布改檔,從原定計劃的10月1日上映改成10月4日上映,在國慶過了一半的時候才播,也是為了避開了10月1日這個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預售期縮短,配套周邊產品打頭陣
近年來,統一預售已經成為春節檔與國慶檔的標配,且此類大檔期的預售時長不短。但記者注意到,若按照本次統一預售影片中最早上映的《急先鋒》計算,該影片本身的預售期僅有8天,相比於去年國慶檔預售期大幅縮短。
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國慶獻禮大作於2019年9月9日當天統一開啟預售,距離上映日期還有21天。同年春節檔9部影片於2019年1月10日便早早開始預售,彼時距離2019年2月5日春節還有26天。
事實上,近年來,預售已經成為了電影在宣發階段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預售票房代表著電影的實際熱度,能夠給市場一個直觀、明確的觀感。《瘋狂電影圈》作者莫爭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預售做得好,能加強出品方、發行方以及影院的信心,同時提高影片的曝光度、增強口碑,從而增加影院的排片。
預售期「跳水」給片方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如何「出圈」引得影片背後的製作團隊紛紛「亮劍」。據記者觀察,每部影片除了正常推進海報、劇照、預告片、視頻特輯等宣傳物料的投放外,也已相繼拿出自己的吸睛利器,提前積攢熱度與注意力。
「現在是注意力稀缺的時期,而傳統的宣傳營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市場的需求,一部電影若想要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便要根據影片定位,圍繞多種渠道以及多元化的觀眾喜好與習慣制定宣傳營銷方式,不僅實現先聲奪人、創造熱度的效果,也能為影片積攢口碑並挖掘內容價值。」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如是這樣分析。
以《我和我的家鄉》為例,該部電影便選擇在影片上映前夕,將幕後紀實節目率先於9月19日通過嗶哩嗶哩推送至人們眼前。這一行動已調動起部分觀眾的興趣,據嗶哩嗶哩官網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幕後紀實節目的預告片已實現總播放量104.9萬次,追劇人數則達到3萬人。
不只是《我和我的家鄉》選擇將影片相關產品作為頭陣亮相,《姜子牙》也將特意製作的電影藝術圖集先推向市場,且現已在摩點網開啟預售並獲得260件的銷售量,想要人數則達到5427人。
來源:交匯點、國際金融報、北京商報等
圖片: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蔣文超 攝
編輯: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