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年僅18歲的美國女孩Katherine Commale,獲得了全球慈善大使獎。
包括BBC,CNN,英國每日郵報等各國的主流媒體,都對她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表彰她在抗擊和消滅瘧疾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這還要從2006年4月6日說起。
凱薩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
才五歲大的她,蜷縮在沙發扳著手指數數,一、二、三……三十,當她數到三十,一臉驚恐說:「媽媽,一個非洲小孩死掉了,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媽媽上網查數據,告訴凱薩琳:「瘧疾很可怕,小孩得到瘧疾很容易沒命。」
「那小孩為什麼會得瘧疾?」
「瘧疾是靠蚊子傳染的,非洲蚊子太多。」
「那怎麼辦?」
「現在有一種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有它就可以保護人不被蚊子咬。」
「那他們為什麼不用蚊帳?」
「因為這種蚊帳對他們來說,太貴了,他們買不起。」
「不行,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
於是,每個周末,琳達都會帶著凱薩琳到社區的跳蚤市場出售舊貨和手工製品,她們在攤位上放著一個醒目的標牌:「你買東西,我捐蚊帳!」
沒過幾周,凱薩琳的小臉就曬黑了,她眼珠滴溜溜地盯住過往人流,不厭其煩地跟每一個路人述說非洲瘧疾的危害,並留心觀察每個人。
但很多人都沒有弄明白凱薩琳的意圖,只是象徵性地購買一點便宜的雜物來安慰這個小女孩。
有一天,凱薩琳看見電視上播出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替「只要蚊帳」協會做的公益廣告。
她立刻寫一封信給貝克漢姆,感謝他,當然也發給他一張獎狀。貝克漢把獎狀貼上個人網站,事情就像雪球一樣傳開,很多人都關注了這件事。
2007 年6月8日,凱薩琳收到一封來自斯蒂卡村的信,村裡的孩子寫:「謝謝你給我們的蚊帳,我們看了你的照片,大家都感覺很美!」
2008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出錢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紀錄片,凱薩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
她看到當地的孩子用筆在蚊帳上寫著「凱薩琳」,他們都把這個救命的蚊帳叫做「凱薩琳蚊帳」。這個愛心蚊帳,會好好守護他們的每一晚。
在2008年7月,凱薩琳來到非洲,她看到了當地的孩子們把蚊帳掛在了破舊的床上,嘰嘰喳喳的同齡人興奮地在蚊帳中鑽來鑽去。
這些蚊帳,守護著他們度過了每一個蚊子橫行的夜晚,而且,這裡的孩子都知道凱薩琳。
幾個孩子興奮地用土語向著鏡頭吶喊:
「這是凱薩琳的蚊帳。」
那一刻,凱薩琳感到十分滿足,她覺得自己的做的意義,大概就是如此吧。
很多時候,孩子們的善良是多麼的可貴,即使是陌生人,他們也能不計較得失的去幫助。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問題,請與作者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