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33天》後,為何再無「雙11」電影檔?

2020-11-13 一起拍電影

作者 / 空白


你好,尾款人,一年一度的「雙11」又到了。今天咱們不談「剁手」,來聊一聊作為電影檔期的「雙11」吧。從《失戀33天》上映的「神棍節」到今天,已經是「雙11」檔的第十個年頭,然而早已沒有一部有分量的愛情片選擇定檔「雙11」,今年亦是如此。


從目前來看,今日大盤或恐只能勉強觸線三千萬,這不僅是近十年來「雙11」單日票房最低,也是近期大盤的一個冰點。在這個時候再談作為電影檔期的「雙11」是否還有意義?「雙11」作為電影檔期又是否還存在可能性呢?


《失戀33天》與「神棍節」

締造的「雙11」電影檔


11月11日這個特殊的日期,具有雙重的含義。一是作為「光棍節」,「雙11」被發掘為一個電影檔期,主要是基於這重含義。2011年雙11,百年一遇的集齊了「六道槓」,俗稱「神棍節」,作為「單身節」意義的「雙11」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當期上映的《失戀33天》高度貼合了「光棍節」的節日氛圍,最終以小博大,在「雙11」當天斬獲4763.6萬票房,最終票房超3億。另一重含義則是電商購物狂歡節,俗稱「剁手節」,如今人人都是尾款人。



《失戀33天》成本不過900萬的小成本影片,能夠成為票房黑馬,離不開高度貼合節日氛圍的影片內容以及基於節日氛圍的精準營銷。影片的失戀話題與治癒系內容能夠獲得過「光棍節」的青年男女強共情,這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基石。《失戀33天》把微博和人人網作為主營銷陣地,這些社交媒介也正是過「光棍節」的青年男女發表單身宣言的主要平臺。在此基礎上,展開話題營銷——說出你的「失戀物語」,打造「失戀博物館」,使得影片的目標受眾很容易從中找到共鳴,享受「節日儀式」的參與感。可以說,《失戀33天》和百年一遇「神棍節」的節日氛圍共同成就了作為電影檔期的「雙11」。



漸趨式微的「雙11」電影檔:

愛情片從「光棍節」消失了


縱覽2011年到2019年「雙11」檔電影市場的大盤,作為民間節俗的「單身節」沒有假期加持,票房體量受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影響明顯;其對電影票房加成效果也漸趨微弱。尤其是2016年到2019年,「雙11」前後的票房走勢,與普通一周的票房走勢幾無差異。



進一步結合檔期內影片來看的話,「雙11」對影片票房的加成主要體現在愛情片上。2011年到2015年,檔期內都有愛情片上映,並且愛情片在「雙11」當日的票房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然而,從2016年到2019年,愛情片基本絕跡於「雙11」檔期,甚至,2015年的《剩者為王》和《前任2:備胎反擊戰》也並沒有瞄準「雙11」檔期發力。當年「雙11」是周三,這兩部影片都選在了前一周的周五上映,「雙11」單日票房的吸引力顯然不及首周末大。今年同樣如此,「雙11」檔期一周內也缺少具有票房潛質的愛情片上映(甚至可以說在映),「雙11」的檔期效力幾乎為零。這與作為電商購物狂歡節的「雙11」一路高歌,屢創新高截然相反。


天貓雙十一成交額從2009年的0.52億,到2019年的2684億,翻了5000倍,而今天「雙11」當日的電影市場極有可能票房低於3000萬,創造十年來11月11日單日票房最低紀錄。



剖析「雙11」作為電影檔期影響力消弭的原因,如日中天的電商購物節造成全民購物狂潮,單身節變「剁手節」,「光棍節」儀式感消失,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檔期自身。


首先, 11月曆來都是電影市場的淡季,缺乏有分量的影片。「雙11」作為民間節俗,沒有假期加持,整體票房體量受到影片和工作日與休息日的掣肘。況且近幾年愛情片和青春片也不想前些年在量上有大爆發。


即便是在「雙11」對愛情片票房具有明顯加成作用的2011年到2015年間,定檔「雙11」的愛情片也是以中小成本為主,具有分量的愛情片往往還是會選擇情人節、「雙旦」、或者七夕這樣更有票房保障的成熟檔期。即便是「雙11」電影檔的締造者《失戀33天》也是以小博大的小成本製作。


重塑「雙11」電影檔


「雙11」作為電影檔期的影響力幾近於無,但是重塑「雙11」電影檔卻是有意義的。首先,它賦予了毫無票房競爭力的11月一個檔期保證,以此拉升月度票房;另外,它還可以給予小成本愛情片一個以小博大造就票房黑馬的契機,甚至調動中等成本以上的愛情片定檔11月。


《失戀33天》的成功以及《單身男女2》在「雙11」取得的不錯票房成績,也證明了,「雙11」能夠提升那些契合節日氛圍的優質內容的票房成績。


當然,重塑「雙11」電影檔期也存在客觀條件。


當下觀眾走進電影院觀影越來越注重儀式感。《地球最後的夜晚》塑造起的跨年儀式感,建國70周年獻禮檔的「愛國局」乃至抗美援朝紀念檔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檔期內電影市場的票房體量。「雙11」如果可以重塑其作為「光棍節」的儀式感,想必可以提升「雙11」的電影票房。


當下,比2011年《失戀33天》時代擁有更好的媒介傳播環境,完全可以通過微博、抖音、快手等新的社交媒介以及線下影院端與受眾互動,合力重塑儀式感。


雖然名為「光棍節」,但「光棍節」也從不缺乏社交屬性。自其從校園延伸到整個社會,甚至到商業營銷,都自帶著社交屬性,「單身」總與「脫單」相伴,聚會、單身趴都是「光棍節」的重要活動形式。看一場「光棍節」上映的電影,自然也可以成為可供閨蜜、「基友」、準情侶乃至情侶們選擇的社交活動;多元化的場景布置和節日活動,也可以成為年輕人「光棍節」的打卡聖地。


另一方面,「雙11」作為電商購物狂歡節與其作為「光棍節」和電影檔期也不是完全背道而馳。「雙11」搶購大戰主要發生在零點時段,與影院觀影高峰基本完全錯開。作為電影檔期的「雙11」是可以乘購物狂歡之風的。


去年大鵬柳巖主演的《受益人》就首開直播售票的營銷風潮,大鵬、柳巖做客薇婭的直播間,66666張《受益人》電影票優惠券,10秒賣完。今年11月9日上映的《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同樣採取了直播賣票的方式進行營銷。 今年支付寶也首次打造了「城市生活狂歡節」,線上票務平臺淘票票也將參與其中、聯合全國4000餘家影城開啟「隨心看」五折囤電影活動。電商也可助力重塑「雙11」電影檔。



好了,已經「剁完手」的你,還會期待在「雙11」單身節,走進電影院赴一場單身儀式嗎?

相關焦點

  • 《失戀33天》後,為何再無「雙11」電影檔?
    從《失戀33天》上映的「神棍節」到今天,已經是「雙11」檔的第十個年頭,然而早已沒有一部有分量的愛情片選擇定檔「雙11」,今年亦是如此。 雙十一當日大盤勉強觸線三千萬,這不僅是近十年來「雙11」單日票房最低,也是近期大盤的一個冰點。在這個時候再談作為電影檔期的「雙11」是否還有意義?「雙11」作為電影檔期又是否還存在可能性呢?
  • 【電影點評】|—— 《失戀33天》
    《失戀33天》改編自鮑鯨鯨的同名人氣網絡小說,故事用親切又不失幽默的方式講述女主角黃小仙從遭遇失戀到走出心理陰霾的33天。電影由導演滕華濤執導,文章、白百何主演,是中國內地首部為光棍節定製的「治癒系」愛情電影,於2011年11月8日全國上映。上映4天票房成功突破億元大關,首周票房更是達到1.89億,奪得當周票房冠軍。
  • 白百合出軌,《失戀33天》劇組果然有毒!
    兩人密遊泰國,甜蜜戲水,舉止親密消息爆出後,網友一片震驚陳羽凡和白百合這對夫妻檔,一直是娛樂圈裡面的模範夫妻據卓偉早前爆料,出軌女星的線索是她曾經主演過的一部電影而該影片主角大多都出軌如今看來正是電影《失戀33天》
  •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 解碼失戀爆款電影
    周一、周二本是一周裡影院最沒人氣的日子,又是一部上映11、12天的電影,有此成績,非常喜人。一部宣發公司目標5億元就可以開香檳慶祝的電影,現在票房已經超過《芳華》,馬上要迎來15億元大關,而貓眼對此片的總票房預測則是22.78億元。小編所在的影迷群裡,《前任3》不太受待見,資深影迷不屑談論,反而同學群、親友群裡有人在討論。
  • 失戀真的能用33天痊癒嗎?剖析《失戀33天》經典名言
    失戀的苦悶真的令人有口難言,坊間也有不少協助失戀者走出情傷的勵志叢書,但與其在這個時候狂灌心靈雞湯,不如讀點有用的「求生指南」,由中國作家鮑鯨鯨的《失戀33天:小說,或是求生指南》改編的同名電影《失戀33天》裡,就有不少經典臺詞可以運用,電影一個半小時、小說兩百五十幾頁的篇幅不全然都在講述「失戀」,但是女主角在這失戀的33天內學習到的成長、收穫絕對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 同為小妞電影,為什麼《失戀33天》大勝《非常完美》?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部沒有明星大咖、沒有巨幅敘事的「小製作電影」,在2011年那個秋季電影檔,前有《白蛇傳說》和《畫壁》的勇猛勢頭;後有《猩球崛起》、《鐵甲鋼拳》的激烈追逐,卻竟然反客為主、全線突破,成為一匹殺出重圍的黑馬,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雙豐收,不得不說是值得記錄的一筆。
  • 史上最毒華語電影《失戀33天》,誰能破解電影的魔咒?
    近日,文章、馬伊琍離婚的消息刷爆網際網路,在感嘆之餘,不由得又想起來華語電影史上一部空前絕後的影片《失戀33天》。
  • 《失戀33天》主要成員撐起娛樂圈出軌隊的一片天,這電影有毒?
    事件發生後媒體聯繫事件相關人物,白百何老公陳羽泉的經紀人表示不方便替人回應,張愛朋目前電話已關機,而白百何方也暫未回應。再來看看這張圖,這是電影《失戀33天》的演員列表。文章、姚笛、馬伊琍、白百何、陳羽凡、張子萱.有沒有覺得每一個都特別熟悉?
  • 專訪《失戀33天》文章:我的生活必須要充滿愛
    網易娛樂10月11日報導(文/龍笑 圖/李道忠) 繼電視劇《蝸居》和《裸婚時代》之後,文章第三次和導演滕文濤合作,出演電影《失戀33天》中的男一號「王小賤」。本片不但有《蝸居》原班人馬加盟,同時本片的女主角又是他的大學同學兼至交好友白百合,談及這次電影拍攝經歷,文章稱跟團隊就像一家人一樣熟悉又默契,而剛剛遭遇被離婚謠言的他,從電影談到自己和馬伊俐的愛情時則坦言自己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生活中必須要充滿愛。影片《失戀33天》將於11月8日起正式在全國公映。
  • 從失戀33天到失戀33年 《陸垚知馬俐》引共鳴 7月15號北美上映
    「笑點新,有淚點」,「始於笑,止於哭」,「好笑程度,大概在《失戀33天》和《夏洛特煩惱》之間」,也被譽為7月暑假檔電影的黑馬!5年前,文章主演的愛情喜劇《失戀33天》不僅成為年度黑馬,更是成為當年一部現象級電影。而CGV影院的楊亮感言「文章演的電影叫《失戀33天》,文章拍的電影是失戀33年」。
  • 全都怪《失戀33天》這部電影有毒啊!
    先還是說白百何和陳羽凡吧!他倆夫妻檔這麼多年有一個小寶貝元寶再來說文章馬伊琍和姚笛!當年這部電影裡文章飾演王小賤真是深入人心,老婆馬伊琍也在電影裡客串演出最後還有一個張子萱,當年在《失戀33天》裡客串一個zuo女,和王耀慶搭檔,誒喲當年電影裡那個zuo勁兒,撈撈只能說她把角色演繹得很好哈哈哈哈
  • 從《失戀33天》到《前任3》,解碼失戀暖傷電影成為爆款的四大原因
    周一、周二本是一周裡影院最沒人氣的日子,又是一部上映11、12天的電影,有此成績,非常喜人。一部宣發公司目標5億元就可以開香檳慶祝的電影,現在票房已經超過《芳華》,馬上要迎來15億元大關,而貓眼對此片的總票房預測則是22.78億元。
  • 《失戀33天》背後隱藏的情感密碼——越下賤,越快樂?
    《失戀33天》。 第一次看《夏洛特煩惱》,我們一群人在電影院笑得東倒西歪,自己一個人再看第二遍時,卻聞到濃濃的人渣味(我寫過一篇文字,叫做《》);第一次看《失戀33天》,20多個小朋友在我旁邊一個個嘻嘻而笑,我再一次回味時,跳入腦海中的詞,卻是男主的名字:賤。
  • 《失戀33天》成為劇組中毒的劇組
    《失戀33天》成為劇組中最毒的劇組,幾乎所有的客串女演員都離婚分手了這部《失戀33天》的小成本製作在火災發生後也讓導演大吃一驚,最初,他有點文學範,愛情電影沒想到會在市場上得到如此高的反響,這有點出乎意料,緊接著是一大群跟拍電影,但沒有這麼好的效果
  • 這是什麼魔咒,文章白百合帶領失戀33天劇組成員集體失戀
    文章和馬伊琍公開了離婚的消息,失戀33天劇組的成員文章,馬伊琍,白百何、李晨,陳羽凡,劇組成員無一倖免,集體走向失戀這是什麼魔咒。圖片來源於東方IC文章和馬伊琍的感情一波三折,最終兩人還是走向了離婚。兩人在微博中公開發表動態,文章寫道,同行半路,一別兩寬,他還說曾愛馬伊琍,餘生很漫長,以後會用親情守候。
  • 「失戀33天」後的完美結局
    「失戀33天」後的完美結局 2013-02-21 16:15 作者:丘濂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再看《失戀33天》:愛情成不了鎧甲,你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禾田飛歌 |原創文章1、《失戀33天》的女主人公,婚禮策劃人黃小仙抱著給客戶送去的婚紗,穿過商店大廳,無意間撞破男友與閨蜜的約會。把一切交付給時間,也算是一種忘卻失戀之痛的辦法。不過,將抹去失戀痛苦的重任,交給新歡,倒是值得商榷。就像電影《失戀33天》,黃小仙失戀的時間33天,夠不夠久,王小賤這個新歡夠不夠好,我們不得而知。但失戀33天之後,就能忘卻失戀的痛苦,轉而投入一段新的感情,不過是電影劇情的安排。
  • 舞美出彩 製造話劇《失戀33天》的墜落與重生
    由玩轉文化傳媒出品、改編自獨立作家鮑鯨鯨同名小說的話劇《失戀33天》目前正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火熱上演中,首輪演出將以「13場職業場+2場非職業場」的演出形式持續至11月27日,觀眾可以通過大麥、永樂、微票兒、活動易等多個售票渠道購票前往
  • 電視劇《失戀33天》開播 王小賤不再娘娘腔
    王小賤不再娘娘腔  唇膏不見了,護手霜也沒了,「精心」抹嘴唇的動作消失了,電視劇《失戀33天》的王小賤呈明顯的直男狀。換句話說,這個王小賤沒那麼精緻了,更像個大老爺們了。這還不算,他還贏得了辦公室女同事的傾慕,沒錯,是傾慕。
  • 《失戀33天》多少人看這部電影,是為了學會如何失戀
    第33天的時候,黃小仙搬進了新家,和王小賤住在了一起。 她應該已經放下了。 第33天的時候,那對金婚夫婦,並沒能完成金婚。 老婆子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