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季《演員請就位》開播了,首期播出以後,上熱搜的不是「誰誰誰演技炸裂」,而是坐在評委席上金句頻出的爾冬陞。
說實話,看到爾冬陞無情狂懟張大大和各種演技不入流演員時,畫面感引起極度舒適,終於有人敢說實話了。
看著張大大一臉神經大條,還給自己找各種理由的樣子,真心捉急,虧得爾導等人素養過硬還難得耐心地說那麼多。
有人說爾冬陞不了解內地市場的狀況,居然懟張大大?但其實,以爾冬陞的資歷,臺上有誰不能懟?更何況是一個不承認自己不優秀不努力還諸多理由藉口的張大大。
爾冬陞何許人也?
香港電影的金字招牌導演,金像獎最佳導演,1次提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9次提名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獎項,23次提名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本獎......
除此以外,他還一手調教出了袁詠儀、張栢芝這樣的新人影后,舒淇也因為第一次拍他的電影入圍金像獎並成功轉型。
而在金像獎最佳導演之前,他是香港著名製片人爾光和著名女演員紅薇的兒子、亞洲影帝姜大衛的弟弟,帶著耀眼的家族光環長大的,母親紅薇是葉赫那拉氏一族,說是貴族公子也不為過。
因為出生好、長相好,出道就有大導演扶持演男主角,比如第一代神劍山莊的謝曉峰,比梁朝偉還早的張無忌,實打實的頭部資源。
放在那個時代絕對的流量小生,但在爾冬陞看來,當演員不能掌握自己的發展方向,毅然決定轉型做導演。但別以為人家只是玩票性質,他只是比別人更早地認知了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
他當演員的時候認認真真當,做導演的時候踏踏實實幹,所以後來貢獻了像《新不了情》、《忘不了》、《色情男女》、《旺角黑夜》、《門徒》、《新宿事件》等一系列的經典類型片,合作了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包括張國榮、周潤發、張曼玉、劉德華、梁朝偉、梁家輝、劉青雲、林青霞、梅豔芳、舒淇、袁詠儀、張栢芝等幾乎所有的頂流演員們,連接著最頂級的港圈資源。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香港來說,我真的算過一下,可能我是認識階層最多的一個導演,因為我上至三任特首,到最底層的人我都認識。」
所以說,爾冬陞是否有資格評論在臺上的演員們?當然有,他合作過的影帝影后比臺上的大部分人拍過的戲都多。
爾冬陞在點評時說的那些話並不是為毒舌而毒舌,絕不是為了博話題博眼球而講,而是站在極客觀的角度極中肯極負責地評判。
他一語中的地指出演員演技問題的所在「連五官都不會控制」,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觀看感受「無語」,面對演員的各種理由解釋他直接打斷「你的解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但也會毫不吝嗇地表達對優秀演員的喜歡,愛憎分明得很,因為到他這個程度,實在不需要再去為了什麼而討好什麼。
老實講,這幾年「唯流量是從」、「顏值即正義」的風氣真的要整整了,一個偶像藝人在鏡頭前面無表情就被贊為「走心的表演」「人家是內心戲」,一個從未拿過業界任何專業級表演獎項的演員就被稱作「演技炸裂」,更別說一個流量明星在微博上曬個片場手指擦傷的照片就被各種吹捧為「好敬業好拼命」了。
我們竟然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行業對業務能力的要求已經降到這個標準線了。
前一段時間,周冬雨因為電影《少年的你》斬獲金像獎影后、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加上之前的金馬獎影后,在90後女演員甚至是80女演員裡可謂一騎絕塵。
我不否認周冬雨的優秀,我也很喜歡這個90後天賦➕努力水瓶座女生,但另一點我想說的是,周冬雨的成功也有運氣的一部分,因為在這個時期裡能與之競爭抗衡的女演員太少,如果她是在那個「王見王,後見後」的時代裡比拼未必就見得會一定勝出,也因為所到之處對手太少或太弱,所以才顯得她一枝獨秀。
那句振聾發聵的「現在的年輕人小孩子就看些這」是在嘲諷也是在告誡。
這也是當下影視劇市場所有偶像演員的癥結所在,因為沒有更多更好的參照物,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審美降低標準,粉絲們沒有見過更好的,所以一廂情願地覺得自己的愛豆有顏值有演技,而偶像們也活在一種「我演技很好,我很紅」的假象裡而毫不自知。
殊不知,這是一個偶像速成也速朽的時代。
今天的你站C位萬眾矚目,明天的你就有可能退到看不見的角落去了,在這流量至上、流量即話語權的十年裡,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個例,爾冬陞在《演員請就位》的一番犀利言辭並非針對誰所說,他不過是剖析了客觀事實,表明了他所代表的圈層行業的立場與態度,也為後輩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參考方法,至於那些偶像們和偶像們的粉絲們聽不聽得進,權當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