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便不覺累!
撰文/燈芯絨、柳條
編輯/燈芯絨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她長著一張娃娃臉,好友們送她綽號「小可愛」,然而在甜美溫和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一個跑馬、越野實力驚人的「大魔王」;
她全馬PB310,首場全馬比賽就跑到了3小時26分;
她連續三屆獲得崇禮國際超級越野賽的女子組冠軍,4年間拿到20餘個越野賽冠軍,人送外號「冠軍收割機」;
她愛笑、愛和朋友們玩鬧,愛吃火鍋甚至還愛喝點小酒,她說跑步除了保持身材,更是為了好好地吃,賽後的滿身疲憊經過「一頓腐敗」,會讓她滿血復活。
她叫陳蓉蓉,是一名都市白領,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更是一個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用實力碾壓對手的女跑者。
她說,自己是一個幾天不跑步就難受的人,喜歡跑步帶來的純粹快樂,以及在其中發現的更真實的自己;愛越野勝過馬拉松,喜歡在山中撒野,看自然的風景、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這位她的跑步故事。
因減肥愛上跑步,首馬跑出326
說起陳蓉蓉與跑步的緣分,可以追溯到小學四年級。
那年學校組織了一次5公裡跑活動,不少同學比賽結束時還沒跑完,而她卻拿到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位體育生。
這次活動,讓年少的陳蓉蓉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居然這麼能跑;她的跑步能力也讓當地體校教練看中,想招她做體育特長生。
她去試著訓練了幾天,可是因為太累再加上爸媽也不想讓她將來走這條路,她就回校繼續上學了。
從此以後,上高中、考大學,大學畢業後她來到了北京工作,過了幾年又在這座城市立業、安家、生子,過著跟很多人無異的生活。
在生完孩子之後,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皮膚鬆弛、身材發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於是,她就想到了運動來減肥塑身。
2015年,陳蓉蓉來到了一家健身房,開始了每天擼鐵、跑步的生活。
剛開始踏上跑步機,她3公裡要跑20多分鐘,氣喘籲籲大汗淋漓。但一日復一日的堅持和苦練,她跑3公裡的時間提升到了16分鐘,10公裡也能跑到50多分鐘。
經常看到如此能跑的一名會員,健身教練打趣到:「別把跑步機跑壞了,這麼能跑,要不你去跑馬拉松吧。」
當時陳蓉蓉對馬拉松還沒什麼概念,就知道距離很長,有40多公裡。
除了跑步,她每次在健身房還會練上一個多小時的器械,背、胸、腰腹、臀腿……每周輪著虐上一遍。陳蓉蓉說,沒想到那一年比較系統的力量訓練,對以後跑步還起了不小作用。
此後,陳蓉蓉加入了小區的一個長跑群,認識了很多熱心跑友,在他們的幫助和帶領下,她對跑步有了更深的認識,逐漸跑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快。
2016年她10公裡可以跑到43分;9月北京女子半馬,以1小時41分完賽,驚豔眾人。
2017年1月,她報了一個全馬線上跑,於是帶上兩罐飲料,獨自一人在小區跑了第一個全程馬拉松,用時4小時3分。
果然跟別人說的一樣酸爽無比,因此她「躺屍」三天休跑了一周;也讓她意識到,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對全馬還是要懷揣敬畏!
2月北京公園半馬,1小時36分22秒,女子第二名,她的跑步實力再一次展現出來。
3月無錫馬拉松,第一次正式的全馬比賽,跑友問她要怎麼跑,目標多少,她想了想,自己半馬4分半多配速,全馬就慢點按5分配速跑吧。這樣一算,就是3小時30分,眾人驚呆。
一聽大家說330的水平挺高,陳蓉蓉也有些緊張和壓力。而群裡一位全馬250的大神說:「蓉蓉,我帶你跑進330。」
陳蓉蓉心想自己不能掉鏈子,在這樣一位實力超群的「私兔」的帶領下,最終她跑出了3:26:36的成績。
比賽當天半程過後還下了雨,到達終點後她凍的全身發抖雙腿抽筋。這次比賽讓她體會到了興奮、痛苦、狼狽卻又歡暢上癮,同時也認識了一群真心挺你的朋友。
2018年陳蓉蓉只跑了2場全馬,成績提升到3:19:29;2019年重慶馬拉松,全馬再度PB,跑出了3:10:19的成績。
初試越野,到一發不可收拾,斬獲20個越野冠軍
2017年初,有跑友問陳蓉蓉跑沒跑過越野,超好玩的,神經大條又敢於冒險的她哪裡受得了這種誘惑,腦袋一熱就報了46公裡組,心想就比全馬長一點。
無錫馬拉松僅僅一周之後,她踏上了越野的賽場。開跑之後她就後悔了:馬拉松跟越野根本不是一回事!
她沒有越野裝備,不知道要準備鹽丸和能量膠之類的補給,跑到20多公裡的時候,大腿、小腿、腳趾接連抽筋。
經歷了十幾次抽筋後,陳蓉蓉已經筋疲力盡,但她的腦海裡只有一個信念:不能丟人,我要完賽。
她最終以8小時47分的成績完賽,「那滋味,生無可戀」蓉蓉回憶說。
雖然首野巨虐無比,但她卻被一路的風景深深吸引。蓉蓉老家在黑龍江雞西市虎林,她一直記得從小家門口就有山、有樹、有景。但上了大學工作後,再也沒有跟大自然深度接觸過了。
有人說,馬拉松是一個人跟自己的較量,而越野跑是一個人跟大自然的較量。這場比賽,讓她似乎回到了小時候,在山間奔跑時,空氣是新鮮的,青草是碧綠的,奔跑的自己,也更加的真實。
陳蓉蓉直言:「邁入社會以後,身上多了很多顏色,也需要好多面具應付不同的人。在跑步過程中我可以洗掉顏色,丟掉面具,我就是一個純粹的跑者。」
此後,她對越野跑一發而不可收拾。短則20公裡,長則168公裡,4年間,她參加了30多場越野賽,斬獲20餘個冠軍,跑爛了23雙跑鞋。
2019年參賽統計:
2020年部分賽事:
8月崇禮168國際超級越野賽:130公裡組,冠軍
9月幽州古道超級越野賽:69公裡組,冠軍
10月濟南超級越野挑戰賽:50公裡組,季軍
10月第三屆雲丘山越野賽:50公裡組,季軍
11月石莫幹山跑山賽:70公裡混雙組,冠軍
11月熊貓超級山徑賽:160公裡組,亞軍
越野積分排名:
跑過越野的人都知道,賽道的風光是真的美,但比賽也是真的虐。腳底起水泡、指甲變黑脫落、崴腳、腳腫、腿被劃傷、髂脛束疼痛……似乎成了常態。
外人看到的總是登上領獎臺的風光,但只有陳蓉蓉自己知道,風光背後的汗水究竟有多少。成績永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平淡日子裡日復一日的堅持,每個月四五百的跑量,才有了蛻變。
2019年6月大連西海岸越野賽,陳蓉蓉在比賽中一直處於領先,但途中路標丟失,導致她兩次跑錯方向,名次掉到了第二名。滂沱的大雨,更是讓她腳上起了個大水泡,跑一下就痛一下。
繼續這樣,落後的局面肯定追不回來。她一咬牙,用力抬腳往地下跺了兩腳,水泡破了,鑽心的疼。但沒有了水泡,陳蓉蓉最後逆轉奪冠。
小編不禁想說,這個姑娘太剛了,對自己也是狠!
一個月之後的崇禮越野賽,168公裡,爬升8000多米,近乎一個珠峰的高度。
比賽最後一段路被稱為絕望坡,七八公裡的路程裡有著四五百米的爬升,天空電閃雷鳴,還下起了雨。
此時的陳蓉蓉已經感覺不到大腿的存在,每下一級臺階都要強忍著,似乎身體已經麻木,全靠一直意志支撐著。
終點前,朋友給她加油打氣,她「渾渾噩噩」衝過終點,甚至不敢相信比賽已經結束。
最終,她以30小時17分19秒奪冠。30個小時,沒有合眼,沒有坐下過一次,第二天,她的腳踝腫了,指甲黑了,在家裡躺了三天才緩了過來。
但她卻說:「雖然一身傷,但從來都沒有後悔過。」
2020年她再一次站上崇禮的賽道,這一次挑戰的是130公裡。
出了CP5,對手從落後35分鐘追到只落後17-18分鐘。這時,雖然已經習慣了大場面,但陳蓉蓉的內心還是出現了波動。而自己不僅遇上生理期,在30公裡後兩個腳底都被磨出了水泡,一步一碰就鑽心的疼。
在回憶這場比賽時,陳蓉蓉說道:「有些事不管出現什麼狀況,也都還是要嘗試去堅持下去,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強者,就是敢於面對各種逆境和挑戰,從而滋生內心更強大的自己。
最終,對手沒有追上來,陳蓉蓉在最後一個賽段幾乎是一瘸一拐的走下來,順利拿到了冠軍。
奪得三連冠的她,滋生下一個目標:明年想報100公裡。如果明年拿到冠軍,蓉蓉就實現在崇禮這個賽事的大滿貫。
願望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11月熊貓超級山徑賽,跑成「泥人」,斬獲160公裡亞軍
因為熱愛,便不覺累!
有人曾問過陳蓉蓉,越野跑這麼虐,為什麼還要去?
她說,每次比賽,不論怎麼虐怎麼累,都從不輕易流淚。但當看見白雲青山綠草,看見朝霞從眼前升起,雨後偶遇絢麗的彩虹,卻有一種想哭的衝動。看到這麼美的景,治癒身體,也治癒內心。如果你做自己喜歡的事,便不覺得累!
是呀,每天都很辛苦的跑步,並不是為了別的,只是因為熱愛跑。跑步雖很辛苦,但是熱愛它的人卻樂在其中。
跑步還讓陳蓉蓉收穫了,奔跑的快樂,獨處的時光,和一群「相愛相殺」的朋友。
「我喜歡跑步,喜歡一個人跑步時的心無雜念和完全專注,它讓我體會到一次次的進步帶給自己內心那種純粹的快樂。我一直都覺得,跑步是一項投資回報率特別高的運動,你投入時間和精力,它會給你巨大的回報。」
跑步五年來,蓉蓉認識了很多朋友,「別看平時大家各種玩鬧互懟,但到了但一到關鍵時刻,絕對力挺你、幫助你,大半夜不休息在終點等我衝線,給我熊抱。賽後一起『腐敗一頓』,很開心。」每當想起這些小碎片,陳蓉蓉都感覺自己好幸運。
除了跑者這個足夠讓她驕傲的身份外,她還是一位男孩的媽媽。
「我想通過我對跑步的堅持,告訴孩子如果你喜歡一件事,就去嘗試去努力,當你投入時間和精力夠多,那這件事就會有個很好的結果。」
跑最野的山,看最美的景,吃最香的菜,交最值得的朋友,或許跑步會讓人明白生命的意義:每一個為了熱愛而忙碌的日子,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熱氣騰騰地活著。
你的堅持,永遠不會辜負你。那些轉錯的彎,那些走錯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跑步如此,生活如此。
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路中,只剩我們前行,一步都不能停。
願我們都努力讓自己活得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