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 出爐

2021-01-18 華龍網

華龍網12月19日02時訊(記者 董進)今(18)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獲悉,《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按照相關要求,將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目標,在「兩江四岸」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治理範圍兩側岸線總長約394公裡

據了解,「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範圍為沿長江,上起九龍坡區西彭鎮,下至江北區五寶鎮;沿嘉陵江,上起北碚城區,下至渝中區朝天門。河道中心線長度約180公裡,兩側岸線總長約394公裡(含江津段30公裡)。

近期治理提升範圍:2018—2022年,重點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區域的濱江地帶,岸線總長約109公裡。包括:嘉陵江北岸(高家花園大橋—大佛寺大橋)17.8公裡;嘉陵江南岸(雙碑大橋—朝天門)16.3公裡;長江北岸(魚洞長江大橋—朝天門)34.3公裡;長江南岸(龍洲灣—寸灘大橋)40.6公裡。

遠期治理提升範圍:除近期治理提升範圍以外的其他岸線,長約285公裡,根據城市開發進程抓好規劃建設管控。

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一)修復生態系統 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帶

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將加強汙染治理,分類整治護岸,優化岸線功能,開展城市水體整治和消落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塑「兩江四岸」生態功能,構建多層次、多色彩的濱江綠帶系統,讓「兩江四岸」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

1.其中包括重點治理環境汙染頑疾。堅決治理消落區亂搭亂建、亂倒亂堆、亂填亂挖、亂耕亂種等「八亂」行為,加強日常清掃保潔和退水後的清淤工作,防止垃圾進入或蓄積在消落區。

2.分類治理濱江護岸。根據岸線的現狀與基本條件,結合安全防護、穩定庫岸工程,按照綠地草坡、分級護岸、等6種不同類型,分類整治護岸,增加植物界面,融入文化元素。加強濱江天然崖壁岸線的保護。

3.優化濱江岸線功能。整合岸線業態功能,逐步搬遷置換岸線現有倉儲物流、批發市場、貨運碼頭等功能,改造為休閒遊覽空間或具有觀光功能的客運碼頭。

4.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強化峽口、江心島、濱江城中山體的自然生態保護和管控,嚴格保護灣、沱、灘、浩、半島等特色景觀區域。

5.開展城市水體治理。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和次級河流整治,修復城市水體自然生態,構建「梯級滯蓄、溪水常流、自然補給」的河湖連通系統,大力削減城市水體汙染進入「兩江四岸」,打造清水綠岸示範工程。

6.綠化美化江岸設施。對濱江路高架橋橋墩、堤岸、邊坡、堡坎、汙水幹管等設施及建(構)築物進行整治和綠化美化。

(二)提升濱江顏值 打造立體城市的景觀帶 

其次將優化調整岸上、岸下城市功能布局,提升濱江建築品質和跨江大橋景觀,優化城市天際輪廓線,提升夜景燈飾效果,一步一景,移步換景,打造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城市景觀,彰顯「山、水、城、橋」立體之美。

1.優化濱江城市功能。優化濱江區域規劃用地性質和現行控規指標,預控重大功能性項目和音樂廳、博物館、藝術館、畫廊、露天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用地。

2.優化濱江建築布局。已建區域結合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按照規劃優化建築布局。嚴控5個「四山」眺望點、14個城中山體眺望點視域中的建築高度,保證江面的可視寬度。  

3.優化建築天際線。結合地標建築打造,按照「層次豐富、高低錯落、主從協調」的原則,對濱江地區天際輪廓線進行管控和優化,充分展示獨特的城市天際輪廓線。

4.提升建築形象品質。已建區域開展修補型城市設計,加大違法建築整治力度,重點對臨江視域範圍內的老舊建築進行集中整治,對空調外機、外露管線及陽臺衣物晾曬等進行遮蔽美化,規範招牌和戶外廣告。

5.優化「第五立面」。重點對臨江視域範圍內的建築屋頂進行集中整治,拆除屋頂違法建築,結合現有建築改造,通過平改坡、屋頂綠化等方式進行整治,打造山城特色景觀面,同時增加城市「綠量」。

6.提升跨江大橋景觀。加強對跨江大橋的橋型風格、橋體橋頭、標示標牌、雕塑、色彩等管控,使之與城市山水環境整體協調。

7.提升山城夜景品質。加強重要公共空間、港口碼頭等燈飾照明,優化沿岸道路橋梁、公園廣場、臨街建(構)築物等夜景燈飾。

8.建設觀景眺望設施。充分利用地形高差特點,在重要節點規劃建設多標高、多層級的出挑平臺和「城市陽臺」,增加點位、優化布局,建設一批便於觀景留影的平臺,打造山水城橋相融合、富有山城特色的景觀眺望空間。

(三)開放公共空間 打造便捷共享的遊憩帶

突破濱江地帶狹長空間限制,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景觀環境設施、市政配套設施,打造開放共享的濱江公共空間,創造豐富多樣的空間環境,讓市民走得進來、留得下來,聚集人氣、激發活力。

1.拓展濱江開敞空間。根據生態保育和使用功能需要,嚴格濱江建築後退控制,劃定綠化緩衝帶控制線。

2.建設濱江溼地公園。完善綠地形態,構建連續的濱江綠帶和向內側輻射的縱向綠楔,形成相對完整的公共綠地系統,提升濱江空間的環境品質。

3.豐富濱水活動空間。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增強濱水空間的可達性和安全性,結合濱江公園、廣場、親水碼頭等打造多樣化的濱水活動空間,策劃大型水上活動。

4.完善濱江步道系統。面向市民的活動需求,建設完整、連續貫通、多層級的濱江步道系統,有機串聯綠地廣場、觀景平臺等濱江公共空間,並向濱江路內側腹地空間延伸,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的慢行系統,有條件區域可設置自行車道。

5.優化濱江交通系統。優化現有濱江路交通組織和路內停車設置,結合濱江路規劃功能定位,推進部分濱江路段由交通功能為主向服務功能為主轉變,提升濱江路休閒遊憩功能。

6.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堅持公交優先的原則,新闢或調整常規公交線路,覆蓋濱江路具備公交開行條件的公交線路空白區域。

7.優化公共服務設施。按照國際化、精品化要求,高標準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重點包括商業餐飲、文化娛樂、休閒體育等,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滿足市民豐富多樣的活動需求。

8.優化景觀環境設施。按照差異化、特色化的要求,著力提升空間景觀品質,增加休閒服務、環境配套和公共藝術設施,包括標識標牌、燈光照明、休憩座椅、雕塑小品、遮陰避雨等設施,融入傳統元素,體現歷史風貌和地域特色,為市民提供更加豐富的休閒體驗。

9.優化市政環衛設施。結合人流活動主要節點,以一定的服務半徑為標準,統籌布局垃圾收集、公共廁所等衛生設施。公共廁所應與其他服務設施相結合,避免獨立式建設。結合現有碼頭合併設置水上垃圾上岸收集點。

(四)傳承歷史文脈 打造人文薈萃的風貌帶

以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為抓手,串聯「兩江四岸」重要歷史文化保護區,完善旅遊交通設施,打造精品旅遊路線,展示城市記憶。

1.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巴渝文化、三峽文化、革命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等城市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傳承創新,延續歷史文脈。

2.打造特色「兩江」遊。注重江上與岸上互動,開發多種「兩江遊」遊覽方式,串聯「兩江四岸」重要歷史文化資源,形成歷史文化風貌展示帶。

相關焦點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2018〕25號 主城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辦〔2019〕14號主城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重慶市主城區「四山」保護提升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
  • 新聞圓桌:對話兩江四岸核心區 透視彈子石CBD新價值
    兩江四岸核心區是重慶城市發展主軸,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廳」和「窗口」。根據《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重慶將以「一門、一石、一嘴」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兩江交匯區域岸線治理提升,進而帶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其中「一石」指的就是位於南濱路的彈子石-龍門浩片區。
  • 武漢「兩江四岸」如何規劃建設?應勇調研時提出這些要求
    應勇在武漢調研「兩江四岸」規劃建設立足百年大計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打造城市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兩江四岸」是武漢重要生態廊道,必須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好山、水、路、岸、產、城等空間關係,打造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真正實現還江於民、還岸於民、還景於民11月11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在武漢市調研長江、漢江「兩江四岸」規劃建設工作。
  • 2020年重慶市重大項目名單
    「山城步道」建設 270 .主城區「兩江四岸」跨江大橋品質提升 271 .陳庹路公交站場工程 272 .奉節縣高鐵站換乘中心工程 273 .渝利鐵路沙子客運站站前廣場及綜合交通工程 274 .鄭萬鐵路巫山站廣場及配套設施項目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近年來,圍繞「水動、魚遊、景美、燈亮、步道通」的治理目標,我市實施「一河一策」,創新打造主城區水環境治理升級版。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一河一策標本兼治對症方能見藥效。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開展師德師風專題講座
    中國網7月20日訊 近日,中共渝北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熊德憲來到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給兩江中學全校教師開展了一場師德師風建設專題講座。熊德憲副書記在兩江中學做報告熊德憲副書記的講座分為師德建設和德育工作兩大板塊。從為什麼要進行師德建設、師德現狀是什麼、如何加強師德建設等三方面,全面深刻闡釋了師德建設的理論根由和實踐措施。
  • 重慶市兩江中學:以父母之心做好復學工作
    學子歸來,兩江更美。在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校大門,學生經通道間隔一米有序入校。刷卡確認、身份識別、體溫測量、專人消毒……所有防疫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經過漫長的假期,兩江中學校園再次書聲琅琅,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開學後,學校初三年級組織了復學考試,掌握學生線上學習情況。
  • 長江燈光秀,嗨爆武漢兩江四岸!
    4月30號晚,「致敬勞動者」暨兩江四岸「長江燈光秀」啟幕秀點亮了武漢的夜。本次啟幕秀以「科技文化融合」為出發點,長江大橋至長江二橋為核心表演區域,以長江大橋橋頭堡、引橋外立面為「畫布」,將兩岸樓宇、橋梁、黃鶴樓、龜山、蛇山、龜山電視塔等亮化設施,配合雷射,按編好的程序,共同演繹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圖片源於人民網
  • 關於重慶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0年計劃...
    二是統籌推進城市提升。基本形成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啟動區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科學謀劃未來發展空間格局。大力推進主城「四山」和「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推動以「兩江四岸」為主軸的城市有機更新,策劃打造文化藝術、歷史人文、生態文明、智能創新「四大灣區」。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舉行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
    近日,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舉行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會議由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黨委副書記劉樹雲主持,全體教職員工參會。重慶市兩江中學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現場。
  • 守教書育人初心 重慶市兩江中學「最美教師」出爐 聽聽他們的教育...
    今年教師節期間,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舉行了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評選出第二屆兩江中學十大「最美教師」。重慶市兩江中學第二屆十大「最美教師」榮獲表彰。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高級語文教師郭方華。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升法律素養,12月2日下午,在渝北區司法局、渝北區律工委的組織下,律師楊麗娟為重慶市兩江中學全體教師帶來一堂生動的普法講座。  講座上,楊麗娟全面介紹了《民法典》,並結合兩江中學實際情況,著重講解關於未成年人人身損害的責任認定和教師的懲戒權相關問題。她以案說法、問答互動,以生動、通俗的語言和案例解釋分析法律條文,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民法典》對教育相關問題的規定,懂得如何正確保護學生茁壯成長、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水清岸綠 伊通河歡唱幸福之歌 | 長春榮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亮點解析(五) 2020-07-22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瀘州主城區計程車新運價標準出爐 快來看看
    12月22日,歷經近兩年的方案醞釀、社會聽證、徵求意見等環節,瀘州市交通運輸局「關於調整瀘州市主城區巡遊出租汽車運價標準的通知」正式公布。新運價標準實施後,瀘州主城區巡遊計程車起步價不變、運價將上調兩角、春節期間每趟加5元……運價標準調整文件公布後,新運價將從出租汽車計價器設置調整完成時開始執行。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校長勉勵新生:昂揚少年志 追夢兩江人
    8月31日晚,兩江中學在霞光漫天的操場上,舉行了新生入學儀式,正式迎接1100多名2023屆級新生的到來。 兩江中學孕育新起點 與1100多名新生一同成長入學儀式現場,鄭睿校長說:「如果說之前的十年,是兩江中學努力奮進的十年;那麼未來的十年,兩江中學一定厚積薄發,這將是騰飛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