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泉、黃文振、林國基在拳館外的空地練習揮拳動作。(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昆明是中國拳擊的搖籃,熊朝忠和徐燦兩個中國的世界級拳王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很多懷揣拳擊夢想的年輕人希望追隨兩位中國拳王的腳步,來到這個中國西南省會城市,進入拳館學習,其中一部分人目標是打上職業賽甚至是贏得冠軍。
黃文振來自廣東揭陽,這名20歲的小夥子在昆明練習拳擊已經兩年,打贏過兩次排位賽。初中畢業以後,他去河南武校學習了一年,發現自己的興趣是拳擊,並且認為學成以後能掙錢。經過一番研究,他決定來昆明學拳。在昆明練習拳擊的這段時間,為了維持生活的開支,他做過餐館服務員,現在是一名外賣小哥。「餐廳服務員一小時收入12元,一天做4小時有48元,送外賣會賺得多一點點,而且時間還自由一些,」他說。
黃文振(左)和欒光恆在林國偉的教導下進行實戰。欒光恆將在2020年的7月初迎來他首個排名賽。(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打拳擊想要掙到錢的話就必須要達到很高的高度,要拿到洲際拳王、世界拳王那樣的人才能掙到錢。」現實的骨感和他剛開始的理想有很大出入,他希望通過努力練習,接下來能拿到中國區的拳王。
為了支付房租和夥食費,黃文振每天中午到傍晚會接外賣送餐工作賺錢。(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黃文振對沙袋進行出拳練習。(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打贏過三場排位賽、和黃文振一起練拳的王樂泉對拳擊的熱愛源於他在電視上看見泰森的比賽。2018年他從江蘇來到昆明,與人合租在一間16平米的小房子,靠每天中午和傍晚在拳館附近的麵館當服務員賺取微薄的工資來維持對拳擊的熱愛。
王樂泉這兩年都在一家麵館裡打工,一小時賺12塊錢。(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林國基在訓練擊拳的速度,背景牆上張貼著雲南這些年出過的拳擊名人的照片。熊朝忠和徐燦等人就是從昆明走出來的世界級拳王。(南方周末記者翁洹/圖)
來自廣西的林國基比他們兩人更早來到昆明,2013年開始學習拳擊。「擺地攤、送外賣都做過,就為了賺生活費嘛。」對他而言,前幾年遭遇車禍差點終止了他的拳擊生涯,現在只能慢慢進行一些恢復性訓練。
在昆明名人堂拳館門口的一個玻璃盒子裡,擺放著徐燦的拳王金腰帶,拳館的總教練林國偉覺得,這條腰帶對於過來訓練的拳手而言是一個象徵、一個激勵。
2020年6月末,拳館裡訓練最緊張的要屬雲南拳手欒光恆。他曾做過工地的雜活,也當過銷售、外賣小哥。這個外表幹練的雲南小夥子即將於7月11日在雲南文山,迎接自己第一場排位賽。而雲南文山,也正是世界拳王熊朝忠的故鄉。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 圖文報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