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看姐姐們「興風作浪」,而社長回看另一檔節目時,被周筆暢這個姐姐徹底圈了粉。
在節目《我要這樣生活》中,明星們公開了自己的「私生活」。
鄧紫棋雖然有多年獨居生活經驗,但日常作息卻毫無規律:熬夜看劇刷綜藝,靈感來了寫歌寫詞到凌晨;
範丞丞很享受一人生活,但看得出他並不知道怎麼照顧好自己:家裡的衣服堆成山,餓了就點外賣,能躺著就絕不坐著,一整天都在看手機玩遊戲。
顏如晶則活脫脫一部「社畜大型生活圖鑑」,不願意出門、害怕跟人打交道,所以在家裡存儲了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和食物,不過也還算整潔,都排放得很整齊。
節目一開播,網友紛紛表示:「人間真實!簡直看到了自己在家的樣子。」
直到鏡頭轉向了獨居15年的周筆暢——
很多人覺得,時間越長,生活的儀式感就會被磨滅得更多,而周筆暢卻把這樣的生活過成了「詩」。
很多女孩子都幻想住在公主城堡裡,而她為自己打造了「滿屋子的春天」。
客廳、餐桌處處擺放著生機盎然的綠植和鮮花,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她也喜歡各種手辦、卡通的小玩具兒,收音機上還排列整齊地站著哆啦A夢、大雄和他的朋友們;
女孩們的衣帽間一不小心就變成「垃圾堆」,春夏秋冬的衣服堆積在一起,找件衣服也得花大半天的時間。
而周筆暢的衣帽間非常整潔簡約,衣服都按照類別收納掛好,透明的衣櫥可以一眼看到裡面的衣服款式,看起來非常舒服。
試問,哪個女孩不想要這樣的衣帽間?
清晨,當你還沉浸在美夢和睡神進行一番搏鬥時,她已經在精心準備一份元氣早餐了。
用咖啡機煮一杯咖啡、拉花,再選擇合適的餐具擺盤,滿滿的生活儀式感。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這就是宅家最舒服的狀態了吧:「一房三餐四季。」
每個細節都藏著小確幸,和滿屋子的名牌包包、奢華的別墅都沒有關係。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出門畫著精緻的妝容、穿著大方得體,看起來一副男/女神範,可在家裡呢?
四個字:凌亂不堪。
之前就有房東曝光自己的女租客,好好的房子租完之後卻變成了「垃圾場」。
屋內客廳、走廊、房間,就連床上都是垃圾,寵物貓的糞便沒有及時清理,房子的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惡臭……
這樣的人充分詮釋了什麼叫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本性邋遢的人,面具再精緻也是枉然。
哈佛商學院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個現象:「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境往往更加乾淨整潔;而不幸的人們,通常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之中。」
日本的一位全職主婦Osayosan,在ins上記錄自己的生活——做飯、照顧家人、收拾房子,竟然引起了10萬+網友的關注和喜歡。
看到Osayosan分享的照片,你一定會驚嘆她是個優秀的「生活家」。
每次從超市回來,她就把粗糧穀物、麵粉這類袋裝的東西統統裝進玻璃罐,看起來更乾淨整潔,而不是一堆五顏六色的包裝袋。
她非常擅長利用各種空間,把保鮮膜、瓶瓶罐罐、廚具、工具都放進儲物櫃,再給這些物品分類貼標籤,打開柜子一下就能拿到想要的東西。
廚房乾淨、清爽,沒有一點多餘的雜物,看起來很舒服。
每天早晨,Osayosan 都會準備好豐盛的早餐,葷素搭配合理,看起來非常可口;偶爾還會給兒子準備愛心便當。
每次看到她發的照片,總覺得她是一個很厲害的人,能把生活打磨的一絲不苟,讓人覺得舒適、有生活氣。
無關物質,「家」所能看到的應該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近幾年能明顯感受到,身邊的年輕人越來越關注「家」的精緻和儀式感,但每次提及「精緻生活」,總能聽到一些酸言酸語:
半年搬3次家,早就不知道家是什麼了。
說得輕巧,沒錢的人哪顧得上這些?
沒空沒時間也……沒錢,哪裡有什麼「窮精緻」?
其實「精緻生活」,從來不是有錢人家的專屬,更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奢侈品。
前段時間,90後博主在網上公開自己和丈夫的生活,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
和大多數人一樣,她和丈夫也是朝九晚五、每天為生活奔波的社畜。
雖然備受房貸、車貸各方面的壓力,但女生依舊把家裡布置得很溫馨,過得有滋有味。
她經常會購買一些綠植或是鮮花來裝點房間。不到10塊錢,就能讓家裡看起來頗有生氣,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工作一整天的疲倦隨之消散。
工作不太忙的時候,女生就會到超市買一些蔬菜肉類,一葷一素加上一碗蔥油拌麵;興致來了還會製作一些毛血旺、擼串、蛋糕等美食,夫妻倆度過心滿意足的一天。
比起房屋的大小、奢華的程度,女博主這種美好的生活狀態更令人羨慕。
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人超前消費,貸款、借錢,舔舐著金錢堆砌的虛榮感,然而家裡沒有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自欺欺人地過著「精緻」生活。
就像《歡樂頌》裡最「精緻」的樊勝美,她以為花高昂的價錢買奢侈品就能混進富豪圈子,成為精緻的女人。
實際上在別人眼裡,她不過只是一道「菜」。
真正的精緻並不是買一個鉑金包,或者用奢侈品包裝自己,也不需要你花大量的金錢,而是一種追求質感的高級生活方式。
傅首爾曾在《奇葩說》裡說過這麼一句話:「在消費主義橫行的生活中,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年輕的我們需要一些勇氣,需要一些定力,也需要一些耐心。」
物質消費時代,你需要弄清楚你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喜歡什麼,你付出價值換來的東西,一定是你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別人塞給你或者是你學別人的樣子的。
日子過得是好是壞、是否精緻,比起外人看來,還是真正熱愛生活更重要。
生活從來都是需要儀式感的,但前提是,你必須真正地去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