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江縣創新推行樓片長制度 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熊安王曉陽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管理複雜、矛盾交織等難題,開江縣堅持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牽引,準確把握新形勢,積極探索小區治理新模式,創新推行樓片長制度,把黨的活動拓展到居民小區,延伸至樓棟及家庭,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實現資源和力量「一桿子」插到底。 堅持選優配強延伸社區治理「毛細血管」 結合網格化管理,在住宅小區建立黨支部,在單元樓棟設立樓長;針對街巷散戶,劃分片區、創設片長。堅持「三好一會」選派標準,通過個人報名、居民代表推薦、社區考察、居民選舉等程序,從公職人員、優秀黨員、小區黨支部書記以及物業從業者中選聘樓片長671名。此外,啟動素能拓展計劃,組織業務集中培訓3次,安排優秀社區「兩委」幹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與樓片長結成對子,幫助其儘快適應工作。縣財政部門每年預算工作經費200餘萬元,建立社區基金,保障樓片長制度順暢運行,為創新小區治理提供堅實保障。 突出作用發揮激活小區治理「一池春水」 引導樓片長帶頭當好社情民意信息員、方針政策宣傳員、便民服務代辦員、文明新風倡導員、民主協商議事員「五大員」。建立「一會一站一群一組」工作機制,「一會」即建立「樓片長+社區幹部+居民代表+業主委員會代表+物業公司負責人」共同參與的小區民情座談會,協調推進社區治理工作;「一站」即設立樓片長服務點、居民議事點等服務站,現已設立48個,開展民意收集、政策宣講等活動92次;「一群」即建立樓片長服務微信群671個,形成小區便捷化服務管理新模式。「一組」即成立居家養老服務黨小組、居民水電維修黨小組、矛盾調處黨小組等,實現抓黨建、促治理、強服務、創文明。樓片長制度實施以來,全縣以戶為單元建立信息檔案2.4萬份,組織開展「關愛老人」服務35次,集中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680條,現場辦結1424件,轉交部門辦理256件;排查問題300餘個,代辦黨務、政務等便民服務2500餘次,築牢了市域社會治理的根基。 抓實激勵考核催生制度機制「內生動力」 著力在提高樓片長工作積極性上下功夫。一是建立樓片長履職情況公示制度。主動公示崗位、職責、聯繫方式及履職情況排名,接受居民群眾監督。二是落實樓片長考核制度。探索實行樓片長工作積分管理模式,組織居民代表對樓片長進行測評。三是建立樓片長激勵機制。每季度開展一次「最美樓片長」評比,每年評選年度優秀樓片長,把表現突出的樓片長納入居民小組長和社區幹部儲備人選,切實暢通樓片長晉升渠道。今年以來,評選出五星樓片長10名,發展培養優秀樓片長為預備黨員2名,納入社區「兩委」班子成員3名。
【來源:四川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