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未嫁
今天與嬋在QQ上聊天,聊著聊著,又說到婚姻上的事來。
嬋是我多年的好友,已年過三十歲,未嫁。
她的初戀曾浪漫熱烈,且漫長。無奈,當那人結婚時,新娘不是她,美好的初戀就這樣無情地將她推至大齡女青年的行列。
為了人生大事,她也曾努力地藏起失戀後的傷口,積極地在另一個愛情故事中又當了一回女主角。但自始至終,演出的成份太重,她下不了決心圓滿出一個結局搬上人生的舞臺,猶豫中耗了兩年,最終選擇分手。
似乎只是在一眨眼的功夫,年齡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三十了。
其實,嬋自身的條件不錯,名牌大學畢業,工作好,收入也高,而且長得文靜秀氣,身材高挑,性格也隨和恬靜。身邊的一個個同學好友嫁的嫁,娶的娶,不由自主,大家都為她的依舊單身著急起來。從親戚朋友,到同事熟人,都紛紛較著勁似的為她做媒牽線。
女人到了三十還未嫁,在旁人看來,似乎是個比兩口子鬧離婚還讓人頭疼的事。
開始,嬋也熱情投入,信心滿滿,精心妝扮,去赴那陌生人的約會,心想,合適的就嫁掉算了,相親而成就的婚姻說的也是緣分。
但一場場下來,她對這樣的相親再也提不起興趣了。每一次,都是她拒絕再見面,其中也不乏條件相當的。她說,我也不知怎麼回事,和那些男的面對面坐在一起,總感覺是隔著千山萬水般遙遠。相親的現場,她更像一位旁觀者,總是冷靜而清醒地審度著對方每一刻的神情動作變化,回來後,在腦海中一重播,全是彆扭滑稽。
直到今年情人節,那位曾讓她刻骨銘心地愛過又恨過的初戀情人再度出現,她才突然明白,其實,問題是在於自己,而非那些相親的男人。
嬋的初戀情人是位警察,在與他分手後,嬋就落下了一個毛病,每一遇到穿制服戴大蓋帽的,就心情恍惚,心底隱痛。對於初戀,嬋總覺得心底始終繫著一根細細的弦,敏感而脆弱。
情人節那天,突然就接到了那人的電話,說要請嬋吃晚飯。這樣意味深長的日子,嬋是猶豫過的,但還是赴約了。
數年不見,那人看起來更比以往意氣風發。在酒店浪漫優雅的背景的襯託下,他說,一直來,他最愛的那個女人始終還是嬋。嬋聽著,不知怎麼,竟哈哈大笑,笑得好半天都收不住,直笑得那人驚愕莫名。
然後,心情就變得惡劣起來,像被迫當著他的面吞下一隻蒼蠅般讓人噁心。整頓飯,從始至終,嬋說了不到十句話。而且在飯後堅持回家。
剛到家,那人的電話就追過來了,問:「你今晚到底怎麼回事?」語氣裡有明顯的怨意。嬋心情平靜,冷冷地拋過去一句:「你對我已經沒有當初的魅力了。」那人頓時氣極。
嬋在心裡冷笑:你把我當什麼人了?
放下電話,嬋的心裡卻茫然,突然發現,心底的那根弦沒有了。時至今日,面對這張臉,再想起曾經,竟是那般的漠然遙遠,麻木得沒任何感覺。
是的,麻木!
曾經以為,那段感情,那個人,始終是心底最不可觸及的傷痛。而現在,在曾經的傷口上,不知何時已結上了厚厚的痂,堅硬、頑固。是麻木了,任對面坐的是誰,竟都是這般清醒冷靜,心如止水,波瀾不興。
今天在QQ上,嬋說,最近堂姐又給她介紹了個對象,聽說是個玩具設計師,很不錯的條件,但她就是再沒那份熱情去見面了。她問:怎麼辦?我慫恿她,去吧,多好的條件!
可她說,一想起那個人比自己還小一歲,就覺得沒勁。那人給她發了幾次簡訊,但總覺得話不投機。
三十歲,對未嫁的女人來說,就像個緊箍咒,擾得人心煩意亂,卻又不知如何是好。想乖乖就範算了,但心又不甘。嬋說,算了,不嫁了,實在提不起興趣去愛一個人了。
在這邊的我忙勸著:「嫁吧嫁吧,我不想看到你總是一個人。」想想她一個女孩子獨身一人在外地工作,每次身體不適時,總是自己一個人撐著到醫院看病打針,我一想起就覺得心酸。
其實,每次話題一談及嫁與不嫁,我的本意也是矛盾的。結婚找的就是伴,如不能心心相印,又怎麼能相伴下去。
現實中貌合神離、支離破碎的婚姻太多了,誰都保證,一走進婚姻的禮堂過得就是幸福日子。
三十而未嫁,雖然讓人心急也叫人心生惆悵,但與淪落到只有性而無愛的婚姻相比,這又是多麼自由快意!
對未嫁的女人,在別人看來,其實也只是覺得的有些遺憾而已;而對陷入不幸婚姻中的女人,才真正地叫人同情嘆息到無話可說。
作為嬋的好朋友,我常祝福她早早嫁人。但嬋自己說得沒錯,既提不起興趣去愛一個人,就暫且不嫁。那就先祝願她早日遇見一個與她傾心相愛的人吧!
200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