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中國14萬公裡運營鐵路中
沒有一條
像成昆鐵路這樣
充滿奇蹟
10月1日至8日,央視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8天8條線,帶我們走遍大好河山!
今天的主角是我們四川人的驕傲——今年通車50年的成昆鐵路,它是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和阿波羅登月、第一顆人造衛星並稱20世紀三大奇蹟!
它歷經艱苦卓絕建成
近1100公裡線路
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
穿越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複雜山區
被外國人視作「生命禁區」
從1958年到1970年
中國人用自己的技術、自己的隊伍
10餘年艱難奮戰
打通了這條川滇大通道
留下了鐵路史上濃墨重彩的「成昆精神」
成昆鐵路工程
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月活動
(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
被聯合國組織評為
「象徵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與成昆鐵路有關的雕刻
至今仍存放在聯合國
從1970年至今
運營半個世紀
成昆鐵路重任不減
當高鐵飛奔在中國大地
「綠皮車」緩慢而堅定地行駛在成昆線上
穿行於人跡罕至的大小涼山
將一個個與世隔絕的寨子與外界相連
跟上發展步伐
讓孩子、農特產品走出大山
讓扶貧隊伍、新知新風走進山區
見證著貧窮消亡
見證著全民小康
標準更高、運行時速更快的
成昆複線正在建設
攀枝花到昆明段「綠巨人」奔行
動車已經開進了攀西地區
在涼山腹地、在崇山峻岭深處
一座座隧道、橋梁正在架設
向橫斷山脈發起挑戰
待最難的峨眉到米易段建成後
成昆複線就將全線通車
動車將駛進大小涼山
見證新的奇蹟誕生
30萬人修路、2000餘人犧牲
成昆鐵路背後的故事
1958年,中央一聲令下,成昆鐵路建設啟動。
成昆鐵路經過的川滇交界地區山高谷深,地質結構極為複雜,有「地質博物館」之稱,曾被外國專家斷言為「鐵路禁區」。
面對極限挑戰,由30多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鐵道兵、鐵路職工和支鐵群眾組成的築路大軍,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開啟了氣壯山河的成昆鐵路建設大會戰。
1083公裡,30多萬人參建,2000多人犧牲。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檔案室幹事王福永說,成昆鐵路平均每公裡大約有兩名築路者犧牲。
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建成通車,突破當時多項中國鐵路乃至世界鐵路之最,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蹟。通車當天,10萬軍民在四川西昌舉行盛大的慶祝典禮。
風雨成昆50年,這條鋼鐵巨龍不斷面臨山體滑坡、泥石流、水害等重重挑戰。外國專家曾預言:「成昆鐵路即使修通了,也會變成一堆廢鐵。」
1970年10月,成昆鐵路通車僅3個月,原烏斯河工務段便組建了孤石危巖整治隊,在懸崖陡坡上查危石、排險情。
1974年,整治隊首任工長白清芝在作業時,保險繩被巖石磨斷,墜下懸崖,不幸犧牲。但是,一代代「孤石人」前僕後繼,從未間斷。
更為艱險的是搶險救災。1991年9月19日凌晨,暴雨如注,大灣子車站一側山體垮塌,掩埋了兩節貨車和一條軌道。滾下的石頭,大的10多噸。車站職工與工友們提著汽燈,冒雨搶險……中斷、搶通,又中斷、再搶通!成昆線上每一次搶險救災,都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金江的太陽,馬道的風,燕崗打雷像炮轟,普雄下雨如過冬……」在成昆線上,紮根深山車站的人很多,他們用堅守詮釋著小站職工的人生價值。
千磨萬擊還堅勁。50年來,一代代成昆人用心用情甚至用生命,守護著這條鐵路大動脈的有序運營,打破了外國專家「成昆鐵路會變成一堆廢鐵」的預言。
復興號動車「綠巨人」從元謀西站出發駛向攀枝花(6月24日攝)。圖據新華社
這是一條英雄的鐵路,30多萬築路大軍艱苦奮鬥,犧牲2000餘人,打通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
這是一條艱辛的險路,一代代「成昆人」持一把鍬、一把鎬與嚴寒、酷暑、災害做鬥爭,維護成昆鐵路暢通50年。
這是一條人民的幸福路,半個世紀運行不輟,為國家建設、地方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難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成昆鐵路建成通車50年來,
不斷提升、提速、跨越,
無論在過去,還是在新時代,
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為建設和守護成昆鐵路的工人點讚!
了不起!我們的成昆鐵路!
來源|四川日報
成都發布編輯|小潘潘
為充滿奇蹟的成昆鐵路點個讚!
原標題:《就在四川!20世紀人類徵服自然三大奇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