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嘻哈》的本質,其實是「反吳亦凡」

2021-02-22 虹膜

提及近期的網絡綜藝《中國有嘻哈》,大眾對這個節目的初印象大概只有吳亦凡那句魔性的「有freestyle嗎」。

但如果真正看上兩期節目的,不難發現,讓「流量偶像」吳亦凡當評委雖然是這檔節目備受矚目的營銷熱點,卻遠遠不是這檔節目的最大賣點。《中國有嘻哈》最有價值的地方,其實在於這檔節目第一次讓在中國悄然發展多年的「嘻哈」地下文化大規模浮出「地平線」,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線。

《中國有嘻哈》本質是一個選秀節目,但卻與市面上所有選秀節目都不同:雖然這檔節目名義上是一場「優勝劣汰」的競技,但由於來參加《中國有嘻哈》的「選手」大多都彼此認識,甚至早已交手過多回,看起來就更像一場盛大的派對,順帶著才是讓各方「江湖人士」有個舞臺「比武論劍」。

這些「江湖人士」稱他們自己為「underground rapper」(地下說唱歌手),在昏暗酒吧裡的地下舞臺上,或是網絡原創歌手的直播平臺中,他們早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江湖」。

他們有獨樹一幟的著裝文化(常見的元素有墨鏡,金鍊,棒球帽等),滿口的行話黑話(中文夾英文,比如火遍全網的「有freestyle嗎」就可算是他們語言文化的典型),連與彼此打招呼時,他們都有獨特的手勢。

對「嘻哈文化」了解得多的人能看明白,他們的墨鏡,五顏六色的小辮髮型,以及扣手碰肩膀的動作,其實都是從「嘻哈」的起源,美國黑人文化中全套移植而來;而在對「嘻哈」知之甚少的普通吃瓜群眾眼中,這些「嘻哈音樂」的忠實信徒,也許跟熱衷cosplay文化的coser們,或是葬愛家族的「殺馬特」們區別並不大——他們一樣都是在踐行著某種叛離主流的亞文化。

當然,雖然這些早已自成一圈的地下說唱歌手們使《中國有嘻哈》自帶了一種派對狂歡的氣質,就算真刀真槍的比賽起來,也多有「英雄惜英雄」的場景,但這個節目也並不是毫無劍拔弩張。只是與其他選秀比賽不同,《中國有嘻哈》中的火藥味並不單純是個人為著個人的命運去爭得頭破血流。更多的,這些地下說唱歌手是想要為他們所信仰的「地下嘻哈文化」正名。

也就是說,《中國有嘻哈》與其說是一檔個人競技選秀,倒不如說是整個地下嘻哈亞文化圈的發聲與生存掙扎。

比如,在第二期節目中,就有地下說唱歌手對臺上正表演的偶像「練習生」們發出巨大的噓聲,甚至在臺下當面出言嘲諷,更有人放出狠話要將他們全都淘汰回家。

誠然,節目中出現如此明顯的「對抗」,肯定少不了後期製作中為了增加話題度而刻意渲染的節目效果。但「地下嘻哈文化」對「偶像文化」的對立敵視仍然不可否認。

從這些地下說唱歌手的言辭中,他們已經直白地表達了自己所感受到的不公和危機感:他們認為自己正堅守著的「地下嘻哈文化」正在被時下正如日中天,無孔不入的「偶像文化」侵蝕,取代甚至是汙名化。

在影視行業,對所謂「流量」偶像明星不夠敬業,業務能力不過硬的批評,早就不絕於耳。但大眾對中國的「地下嘻哈文化」向來就知之甚少,自然很難關注「偶像文化」對其的衝擊。

更重要的是,「地下嘻哈文化」與「偶像文化」的精神內核可以說是真正的水火不容。對於「嘻哈文化」來說,「keep real」(「保持真實」)是一切的靈魂,一旦喪失了「真實性」,則一切都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因此,即使中國的「地下嘻哈文化」在種種形式樣貌上都追隨著美國黑人文化的潮流,但卻在內容意涵上竭盡全力的進行了本土化。

《8英裡》(2002)

這種「本土化」,甚至不像「中國有嘻哈」這個振奮人心的口號所體現出的那樣,是簡單的「中國化」。「地下嘻哈文化」在中國追求的,是真正的「地方化」。

在成都,重慶,西安,南京等地,都有「地下嘻哈文化」的「基地」,各地方言也被引以為傲,成為他們創作的珍貴素材——這個嘻哈音樂的「江湖」,也如同武俠的江湖一般,以地域分了各大「門派」,彼此敬重,亦互有競爭。

也就是說,中國的「地下嘻哈文化」並非依附著某些抽象的中國文化圖騰,來實現了從歐美到中國的文化遷徙。「嘻哈文化」是散播到了各地方真實具體的文化土壤中,才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而與「地下嘻哈文化」的這種「本土化」,「地方化」完全對立的,正是「偶像文化」的「國際化」與「同質化」。出現在《中國有嘻哈》舞臺上的幾個偶像練習生,除了講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與他們的日韓歐美「同行」都實無兩異。

他們大都妝容精緻,膚白腿長,舉手投足間都專注著向觀眾釋放魅力。但當站在地下說唱歌手旁邊,與他們或是梳一頭生動小辮兒,或是旁若無人地戴著兒童款彩色塑料墨鏡相比,這些「偶像」著實顯得像「人偶」,精緻,卻極為不真實。

這種偶像的「不真實」,正是嘻哈文化所不能容忍的。當各大選秀節目仍執著地向觀眾兜售經歷悲慘,夢想可貴的煽情故事,來參加《中國有嘻哈》的地下說唱歌手卻對這一選秀的「慣例」毫不配合:他們自創歌曲的歌詞中,常常滿是對自己才華橫溢天下第一的自信。他們愛講自己如何有錢有車有美女,如何靠實力行走「江湖」天王老子都不怕,卻恰恰不樂意講這一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傷。

「偶像」練習生們當然也知道上臺玩兒嘻哈,需要自信和霸氣。但架子可以學得像模像樣,內裡卻總是失了底氣。在節目中,也正是他們的出現,才讓《中國有嘻哈》像個「煽情」的選秀節目:因為他們無一例外,都愛向觀眾傾訴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如何在宿舍裡嘔心瀝血寫了幾千首歌卻不被認可,如何因為自己「偶像」的身份而在人們的有色眼鏡下吃苦受罪。

有著如此巨大的文化與價值觀差異,節目中地下說唱歌手和偶像練習生互有敵意並不難理解。然而,《中國有嘻哈》所渲染的這種「地下嘻哈文化」與「偶像文化」的對立也同樣有過於武斷絕對,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嘻哈文化,偶像文化,或者說任何一種文化,要想不逐日消亡,都不可能完全封閉,一成不變。「嘻哈」既然要追求「真實」,追求「個性」,那就更不可能徹底拒絕「改變」——否則其堅守著的,也只不過是對一種「純粹的嘻哈文化」極端保守的幻想。

在韓國,偶像出身的人可能成長為優秀的嘻哈歌手,地下說唱歌手出身的人也可能去當了偶像,而正是這樣的「雜糅」與「不純粹」,一種文化才能真正存活,真正發展。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中國有嘻哈》中,追求著「真實」與「個性」的地下說唱歌手個個以「邊緣亞文化」叛逆「主流文化」之姿,鄙夷著「偶像文化」,但其實他們也在向「主流」妥協——他們也無一不渴望著被「主流」認可。

為了能將自己的音樂做大,做得更加商業化,這些來自各個地方勢力的地下說唱歌手仍然需要離開自己地處「邊緣」的大本營,前往文化「中心」北京,只爭取著一個浮出地面,讓大眾認識的機會。

可以說,在本質上,《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與他們的許多追求就有無數矛盾。 「嘻哈文化」鼓勵人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要顧及旁人的眼光,但在節目中,這些嘻哈音樂人卻必須接受四位評委眼光的審視,由他們的主觀審美來判定自己的「價值」。

他們敢對其他「偶像練習生」選手的表演報以噓聲,但面對著評委製作人吳亦凡,卻幾乎沒人敢出言不遜,甚至不免會期待著這個他們瞧不起的「偶像」能伸手拉他們一把。

實際上,在這場有「劇本」,有「剪輯」,故事發展全憑節目組操控的真人秀裡,這些地下說唱歌手也都只能是演員。而他們的表演任務,就是演出「真實」與「個性」來作為節目的營銷賣點。

節目中就有一位地下說唱歌手,為了幫自己被遺憾淘汰的好兄弟鳴不平,在舞臺上憤怒地扔掉了晉級金項鍊。但這叛逆與違抗的個性也僅僅是他演出的一部分,表演一結束他依然將金項鍊撿起來,向評委們給他晉級的機會而連連道謝。

在這樣的複雜語境中,自然需要問一個問題:嘻哈文化中的「真實」到底是指什麼?

節目中清新靚麗的「練習生」小姑娘黃薏帆唱了一首名為「gangsta」(黑幫)的說唱歌曲。實際上,「gangsta rap」(匪幫說唱)是嘻哈音樂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分支,比如同在《中國有嘻哈》中參賽的gai,就曾用重慶話創作過中國「匪幫說唱」的代表作之一。

gai

gai在採訪中說,他年少時確實當過小混混,歌詞中的靈感許多都源於他曾經的真實經歷。因此,當gai唱「老子社會上的」,當然是要比「偶像」黃薏帆細聲細氣地唱著「看我把妹」,「我才是大佬」要「真實」得太多。

但這種「真實」其實仍然只是一種裝點藝術的「真實」:無論如何,gai現在真正的身份是一名歌手,他創作的「匪幫」歌曲,縱使再充滿暴力,叛逆不羈,蔑視權威,到最後仍然是經誇張化後用以表演的藝術作品,而必然不可能完全忠實於所謂「真實」的混混生活。

因此,如此關於「真實」的藝術性讓步,並不是在背叛「嘻哈文化」,而恰恰是「嘻哈文化」這一矛盾複雜的存在所必須的。而「嘻哈文化」的表演雖然只是表演,不可能完全還原「真實」,卻仍有希望保有「真實」的力量。

某種程度上,「偶像文化」的盛行,映射的正是這個超現實社會的幻影重重,「真實」難尋。這讓我們不得不悲觀地認識到,社會的後現代進程已然不可逆,我們已經註定要生活在這個「楚門的世界」。

而「嘻哈文化」高調地拋給我們的,卻是一個關於「真實」的理想。這個「keep real」的理想充滿悖論,難以實現,但卻仍讓我們禁不住要去著迷與信仰:只因為我們從中看到希望。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內容

劉德華再演高智商大盜賊,這可能是近期最好玩的一部電影吧

神化張震和汙名化小鮮肉,背後根本是一回事

《權力的遊戲》從這一季開始,才真正進入劇情的最高潮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嘻哈」結束了來看「深圳有嘻哈」吧!
    上周末備受關注的「中國有嘻哈」雙冠軍產生,也意味著節目告一段落。雖然「中國有嘻哈」已經結束,但「深圳有嘻哈」卻即將開始。
  • 吳亦凡自黑「十萬伏特」中國發電站,「加拿大電鰻」實力轉型了?
    Rapper口中從曾經的「電鰻」晉升為了「凡哥」,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吳亦凡是如何在中國掀起這股說唱熱潮,並讓自己的形象產生如此翻天覆地的改變。》時期的時候,吳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嗎?」《中國有嘻哈》結束後雖然發生了一些「插曲」,但總得來說它依舊成功帶動起了國內對說唱文化的熱情,這一年也被稱為了「嘻哈元年」。
  • 中國有嘻哈,那麼吳亦凡除了「freestyle」還有啥?
    持續的高溫讓小編簡直和太陽肩並肩,然鵝,除了持續不斷的三伏天高溫,同樣熱到炸裂的,那就是《中國有嘻哈》吳亦凡的那一句「還有freestyle」嗎?從《中國有嘻哈》開播以來,吳亦凡一直受到各單位的冷嘲熱諷,他和「freestyle」這兩個關鍵詞就以飛一樣的速度佔領了我們的網絡和日常對話,連村口小賣部的老王都知道「你有 freestyle 嗎」這樣的爛梗。
  • 吳亦凡是中國嘻哈第一功臣
    但有人否認吳亦凡為中國嘻哈做出的卓絕貢獻,硬糖君第一個不答應。 而區別只在於,freestyle幫吳亦凡樹立了嘻哈人設,也帶火了《中國有嘻哈》;skr則讓其有被群嘲的苗頭。 這些rap水平的「黑點」,要是放在其他愛豆rapper身上,其實真不算事兒。但他是擁有頂級流量的吳亦凡啊,一出場便坐在了《中國有嘻哈》導師的位置,難免就讓人覺得德不配位。嘻哈人設初期可以靠包裝,但真要立住,還得靠作品。 所以當他放出話來要對虎撲直男的質疑進行diss track的時候,不止粉絲,那些diss他的人更期待。
  • 吳亦凡在《中國有嘻哈》裡這麼帥,功勞有它一半
    有人套詞有人臨時創作,GAI 被逼得發飆,PG One 接過 Jony J 的衣缽,從「萬磁王」晉升「忘詞王」 ,鬼卞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這回感受到了學生臨考前腦袋一片空白的痛苦。而我的眼裡,只有製作人和選手們身上大大小小的潮牌。
  • 吳亦凡自黑「十萬伏特」aka中國發電站,三年前的「加拿大電鰻」實力轉型了?
    尚處於《中國有嘻哈》時期的時候,吳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嗎?」成功在網上引起極高的關注度,成了當年的網絡金句。吳亦凡的公演排名最後,電音成了他當時的最大笑柄,甚至網友們還稱他為「電鰻」。《中國有嘻哈》結束後雖然發生了一些「插曲」,但總得來說它依舊成功帶動起了國內對說唱文化的熱情,這一年也被稱為了「嘻哈元年」。
  • 中國有嘻哈,嘻哈有吳亦凡
    這是最近在網上最火的段子之一,也是吳亦凡在新節目《中國有嘻哈》原創出的金句。 《中國有嘻哈》是以「嘻哈文化」為切口,想要區分於同類型的音樂選秀節目。節目組請來了吳亦凡、潘瑋柏、張震嶽、熱狗作評委。 《中國有嘻哈》是愛奇藝今年的重磅網綜,據說燒了兩億,又請來高流量吳亦凡,就是為了在全民中打造一檔超級網綜。
  • 吳亦凡對《中國有嘻哈》較真了!
    《中國有嘻哈》是愛奇藝一檔為中國熱愛rap的年輕人實現嘻哈夢想的節目。不讓這個妹紙其實也從一個方面證明了《中國有嘻哈》節目,對於rap的專業認可,還有咱們吳製作人的嚴格要求和專業的態度,節目播出後,網友們都開始在網上紛紛點讚吳亦凡。
  • 中國哪有嘻哈,只有吳亦凡!
    這種有流量沒實力的印象,直到參加《中國有嘻哈》才被打破。不止那些實力派的OG、地下rapper,連不懂嘻哈的路人,都偏向於認為男團出身的吳亦凡來擔當製作人,不夠格。很多人想看他笑話、等他被打臉。然鵝,節目開播後,好多人被他打臉。
  • 中國哪有嘻哈,只有吳亦凡
    但一直想找機會聊聊吳亦凡和中國嘻哈——以一個喜歡看《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的觀眾身份,不吹不黑地給大家捋一捋他在這個節目裡的表現。這是防禦三千萬梅格妮大軍的結界線人設,是一把雙刃劍在吳亦凡出演這檔節目之前,肉叔對他也算有點了解。
  • 「中國有嘻哈」十大經典表演!
    「中國有嘻哈」也都不會再有這樣的表演形式。不得不說,信在「中國有嘻哈」的出場實在太man了,man到我都恨不得撕碎他的衣服躺在他的胸膛。首先,在選人環節,他主動退出,並表示可以不收製作單位任何酬勞,只為了讓艾福傑尼「贏要贏得痛快,輸要輸得甘願」。▼
  • 中國有嘻哈十大經典表演
    在「中國有嘻哈」聽了那麼多作品、看了那麼多表演,被Gai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洗腦,被PG One的「我要吃炒麵」逗笑,也被Vava的「Life's Struggle」刷屏。今天,我們在「中國有嘻哈」的眾多作品中盤點了十大經典表演,來和大家一起回顧那些精彩的瞬間。
  • 吳亦凡在中國有嘻哈的公演《6》飽受爭議,真的不好聽嗎?
    大多數不懂嘻哈的人都覺得熱狗阿嶽那一對唱的真的好,氣氛很棒,全場都嗨。懂嘻哈的人說潘瑋柏是真的厲害,《coming here》屌的飛起,還有這舞美做的簡直了!唯獨提到吳亦凡的時候意見是統一的,長的倒還蠻帥的,但唱的不好的聽。群眾雖然不懂嘻哈,但好聽和不好聽還是分的出來的,也有人專門拿EP來對比過,所有的yayaya上只有一句在調上。
  • 《中國有嘻哈》身份終於揭曉?MC Jin的秘密!
    《中國有嘻哈》開播以來最大的迷團,不管怎說也要提到Hip-Hop Man這位「神秘人」。
  • 樸宰範、吳亦凡、潘瑋柏能讓「中國新說唱」重回巔峰嗎?
    》這個節目,其實從模式到賽制,都有韓國節目《show me the money》的影子。但是說到「帶上墨鏡數我最帥」的嘻哈團,從第一季開始一直擔任導師也同樣齊齊陷入luna魔咒的吳亦凡、潘瑋柏。最經典的造型當然就是各種不同造型的墨鏡啦。
  • 簡評:《中國有嘻哈》第六期
  • 《中國有嘻哈》吳亦凡freestyle skr!
    這檔節目重在傳達最有年輕人態度和價值主張,這將成為最具差異化、最具創新力的一檔超級網綜」。12期節目將會有12場不同的舞美,絕對不會用相同的舞美。總製片人更是放言,「《中國有嘻哈》在製作理念和交互技術上,是領先於這個時代其他同類節目的,這是一種升維打擊,必將秒殺今年夏天所有的網綜節目。」
  • 吳亦凡才是《中國有嘻哈》總冠軍
    《中國有嘻哈》終於結束了。不管PG One和GAI的粉絲們怎麼爭,在我心裡這檔節目的總冠軍絕對是吳亦凡老師。
  • 吳亦凡配不上《中國有嘻哈》?才怪!
    豆瓣上最熱門的兩條給出一顆星的短評,展露了人們對這檔節目的吐槽和不滿:導演:吳亦凡我們請你做《中國有嘻哈》的導師吳亦凡:導演我不懂rap怎麼辦?《中國有嘻哈》宗旨是給中國熱愛rap的年輕人一個實現嘻哈夢想的地方,怎麼就被吐槽成負能量的節目?難道吳亦凡的freestyle承包了整檔節目最大的黑點?全世界都欠吳亦凡一個freestyle?四位明星製作人吳亦凡、張震嶽、熱狗(MC Hotedog)和潘瑋柏的專業水準,是網友吐槽的重災地。
  • 中國有嘻哈甦醒進入總決賽了嗎 中國有嘻哈賽制是什麼
    中國有嘻哈又增加了新的環節,下一期將有三位大魔王來挑戰,其中就包括甦醒,贏了就可以直接保送進6強,那甦醒晉級了嗎?甦醒被淘汰了嗎?甦醒進入決賽了嗎?  中國有嘻哈甦醒被淘汰了嗎 中國有嘻哈甦醒進入總決賽了嗎  ▲魔王名單公布,分別為陳奐仁、蛋堡及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