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國家戰略 做好兩篇大文章
——訪市政府「十四五」規劃專家組成員、新鄉學院副教授葛林
本報記者劉軍旗
黃河流經我市174公裡,流域面積4100平方公裡,佔市域總面積的49.5%。同時,黃河新鄉段灘區面積全省最大、灘區人口最多、蓄滯洪區最多、臨背懸差最大。「可以說,新鄉的治理任務較重、開發面積較大、文化傳承內容較多,但機遇空前、優勢也明顯。」市政府「十四五」規劃專家組成員、省博士服務團成員、新鄉學院副教授葛林說,因此,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國家戰略,我們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新鄉經濟高質量發展。
葛林認為,在從高速增長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中,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擺脫速度情結、路徑依賴、資源依賴和投資依賴等,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給黃河流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生態留下更多的休養生息時間和空間。在「十四五」期間,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實現新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做好生態保護與治理和產業轉型和綠色發展兩篇大文章。
「生態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更應該注重生態環境建設,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新、百姓富的發展之路。
注重生態廊道建設。當前,生態廊道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重要選擇,特別是在新鄉黃河流域的不同段位,可以建設綠色景觀廊道、生態隔離帶以及生態休閒帶,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有助於實現黃河自身的健康。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平原示範區段已經開工,未來要將新鄉更多河段納入生態廊道建設。
注重生態農業建設。新鄉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優質的水土資源條件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基礎,也為生產優質安全農產品提供了保障。因此,應根據新鄉黃河流域不同區域的實際,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打造區域農產品品牌。
注重溼地恢復。「溼地好不好,鳥兒先知道。」封丘縣結合自身實際,根據《河南省溼地保護條例》和新鄉市沿黃生態帶建設規劃精神,制訂了《封丘縣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工作方案》。曹崗青龍湖溼地、陳橋東湖溼地通過地形地貌修復、自然溼地岸線維護、水系連通、植被及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維持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給我市其他灘區溼地修復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注重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實現生態宜居,為此,要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強化農村生活汙水、生活垃圾及「廁所革命」,為農村居民提供宜居生活環境的同時,也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
推動傳統產業的生態化改造,是提高資源能源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對新鄉黃河流域產業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儘快建立起傳統產業清單,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依據環保規制的要求,從中甄別出有生態化改造價值的重點產業。然後,根據這些產業發展特點及技術需求,選擇適宜的綠色技術,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此外,在對傳統產業進行生態化改造的同時,促進產業結構的提檔升級,助力綠色工業生產體系建設。
注重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破解這一矛盾,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是一個有效途徑。特別是,新鄉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區域,水資源、耕地資源質量相對較好,為此,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逐漸培育、打造具有流域特點的有機生態農業產品品牌;與此同時,注重生態農業與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工業發展方面,藉助於清潔生產工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緊緊圍繞著節能減排控制目標,以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為重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強化環保規制的執行、監督力度。服務業發展方面,注重在生產服務業與生活服務業兩個方向展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綠色物流、綠色技術服務等產業;同時,加大力度發展鄉村生態旅遊、生態康養、養老嬰幼服務等新業態。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推動新鄉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只要我們新鄉620萬人民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我們就一定能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責任編輯:王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