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我們耳熟能詳的優秀綜藝節目莫過於湖南衛視,提及優秀主持人,那就不得不說湖南衛視的二位當家一哥了。
何炅和汪涵,一個以高情商深入粉絲和觀眾們的心,另一個以大哥的身份和和藹可親的笑容深深走入大眾的心中,不可磨滅。
《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絕對是綜藝節目中排名最靠前的,如果說哪一檔節目能夠和這兩檔節目相媲美的話,那它一定是《龍兄虎弟》。
《龍兄虎弟》是臺灣電視公司在1990年代播出的著名綜藝節目,全臺收視率高。1993年3月27日開播,2000年4月13日停播。
《龍兄虎弟》分為兩代,第一代由費玉清和張菲主持,第二代由徐乃麟和黃安主持。
費玉清和張菲作為第一代的主持人,這檔節目的名字也和他們二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龍兄虎弟》第一代兩名主持人,費玉清和張菲。
小哥費玉清早年間在臺灣娛樂圈如魚得水,風生水起,靠著嘹亮的嗓音和獨特的歌唱氣質在國際巨星鄧麗君那個年代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另一位主持人張菲是常年盤踞臺灣綜藝節目的大哥大級別人物,其主持節目的功底被公認為強悍,更是和當時的吳宗憲,胡瓜,張曉燕被評為綜藝節目的三王一後之中的一王。
費玉清滿臉乾淨,樣貌清秀,行為舉止間無處不透露著點點高雅的情懷,就算是唱歌和說話的語氣都是不急不躁的空靈語氣和他清瘦的身體,總是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書生模樣。
而反觀張菲總是一頭披到後脖的捲髮,一副絡腮鬍子,再加上他豐滿的體型和愛戴墨鏡的習慣,站在那裡給人的感覺根本不像個主持人,倒更像個職業保鏢。
雖然這二人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還正如同節目《龍兄虎弟》一樣,是實實在在的親兄弟。
而在當時的費玉清和張菲二人已經有著不小的人氣,所以這檔節目的初衷和他們兄弟二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寫文章的會給自己起個筆名,娛樂圈的會給自己起個藝名。
張菲原名不叫張菲,而叫張彥明,1951年12月4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
費玉清原名也不叫費玉清,而叫張彥亭,1955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
二人之上還有一位姐姐,名叫張彥瓊,早年間也是娛樂圈的一員,藝名費貞綾,1951年3月11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現在是一名出家人。
當年的《龍兄虎弟》有多麼火爆?民間有一句話是描述當年娛樂圈的:「沒上過《龍兄虎弟》的明星那算不得明星。」
的確,這一檔綜藝節目的陣容是番茄目前見過最牛氣的嘉賓陣容,我們耳熟能詳的綜藝節目每一期節目能請一兩個當紅明星就可以嗨翻全場,而《龍兄虎弟》這一檔綜藝節目每一期都要請一波當紅明星,對,沒錯,不是一個兩個,不是三個四個,不論個,而是論波。
諸如歌神張學友,天王劉德華,以及早些年在香港娛樂圈叱吒風雲的鄭少秋等人均在《龍兄虎弟》中露過面。
一句話,別人能請來的人,《龍兄虎弟》能請的來,別人請不來的明星,《龍兄虎弟》照樣能請的來,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當年的那些明星可都是風華正茂之時。
如果你認為龍兄虎弟最吸引人的就是這一群明星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別忘了,主持《龍兄虎弟》的費玉清和張菲二人本身就是娛樂圈的佼佼者。
費玉清是一名歌手,他的歌聲徵服了諸多觀眾,這也掩蓋了他身上本身擁有著的諸多閃光點。
《龍兄虎弟》中有一檔單元是專門為費玉清開發的,而這一檔單元也是《龍兄虎弟》作為當年收視冠軍的重中之重——費玉清個人模仿秀。
模仿秀我們都不陌生,一個人模仿另一個人,惟妙惟肖就算成功,而費玉清每一期節目都要模仿數個最火的明星,整整幾年時間,每個禮拜一波新的模仿秀。
普通模仿秀或者是聲音,或者是演技,而費玉清的模仿顯然更勝一籌,除了歌聲和演技之外,他還要抓住人物特點,說話方式和唱歌的細節,然後擴大演繹出來,形成觀眾的笑料包袱。
提起費玉清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唱歌,而其實費玉清除了唱歌是一絕之外,在幾十年前的綜藝節目的主持上就已經是雄霸天下了,除此之外,歌神張學友曾經在做客《龍兄虎弟》時對費玉清非常感謝,因為在當時費玉清參加一項選秀節目的導師時,張學友剛好是那一檔選秀節目的第一名,而費玉清的一句話讓張學友銘記在心,成為了獲得冠軍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唱歌不要只靠嗓子,還要靠眼睛中間,用鼻音帶動聲音。」
在娛樂圈中,小哥的地位高到無話可說,只不過他一直為人低調,許多事情我們都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