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RF與EF的24-105之爭!實拍測試對比,告訴你EF卡口能不能買!

2021-01-11 攝影藝術與教育

自從佳能在2005年發售首款鏡頭24-105mm之後,這個焦段就成為套機頭,大部分人在全畫幅相機上所用的第一款鏡頭就是它。身為稱職的套頭,從單反前進到無反,這個焦段的鏡頭素質是否有變化?

20-105mm F4、17-40mm F4、70-200mm F4這三顆鏡頭就是大家口中的小三元。EOS R在2018年發表的RF口的24-105mm,就成為佳能鏡頭群中最「年輕」的成員。

24-105mm這款鏡頭是我非常喜歡的鏡頭,在這個焦段中,幾乎包含了大部分日常的拍攝主題,還算輕巧的重量加上防抖功能,為拍攝工作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擁有著L鏡的成像素質,在拍攝上也都有著高水準的表現,同時價格適中,無論是購買新鏡頭還是二手鏡頭,都是相對的較為便宜。

本次就用24-105mm來做介紹,不過此款鏡頭有三種,分別是RF卡口、EF卡口的一代、EF卡口二代L鏡頭。

其中RF卡口早先入手佳能RP時購買的套機鏡頭,這也是本次的測試的主角;EF一代是在2010年左右入手的,至今保存完好,而EF二代鏡頭則是借別人的來用。

RF & EF 各世代的24-105mm 鏡頭規格

佳能歷年推出的24-105mm的鏡頭共有四款,其中EF 24-105mm F3.5-5.6 IS STM這款鏡頭經常被人遺忘,所以有這款鏡頭的人比較少,所以,這次基本上沒找到有人有,但我們還是先把它把的規格列出來,然後再做比較,這樣看起來就比較完整了。

鏡頭外觀與結構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將24-105mm的紅圈鏡頭湊齊,畢竟焦段一樣,除了有收藏癖的群體和商家能擁,其他人都會優先考慮不同的焦點來滿足拍攝需求。

從數據來看,EF一代鏡頭是這裡中最做工最緊湊的一款,鏡身高為107mm,重量為670g,不過當把這幾款鏡頭放在一起時,並沒有感覺到有增高的痕跡,反而看起來矮胖矮胖的感覺。就在EF一代鏡頭推出的約11年後,二代鏡頭也與佳能5D4同步發售,在變焦環和對焦環加寬的設計之下,鏡身加長11mm手感也是越來越好。緊接在2018年EOS R推出之後,佳能粉也迎來了全新的RF卡口的24-104mm,構造上移除掉景深表尺、減少對焦環寬度,這樣就減少了長度,還帶來了能控制環。

令人稱讚的還是來自於光學防抖的升級。從EF一代、二代再到RF 鏡,分別是有3級、4級、5級補償的提升,這對於拍攝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面對佳能目前IBIS機身防抖相對保守的情況下,EF、RF鏡頭能自帶IS還是比較好的。

EF一代鏡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垂頭」的問題,通常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鏡頭只要向下,就會自動伸出來,都要經常注意一下這個情況,不然撞到桌子上,很容易損壞鏡頭。有網友將橡皮筋捆綁在鏡伸出的尾端,藉此增加鏡頭的摩擦力,減少垂頭的問題,不過這會讓變焦操作變得麻煩。就在EF 24-105mm F3.5-5.6 IS STM推出時,佳能給給這款鏡頭增加了一個變焦鎖定控制開關,讓鏡頭在不使用時,能穩定地鎖定在廣角端上,而在後面推出的24-105mm鏡頭上,都增加上了這個開關。

實際上在EF二代鏡頭和RF鏡頭上,變焦的阻尼已經加強很多,垂頭現象幾乎消失,但缺點是變焦時的感覺沒有以前順手。

濾鏡口徑都是沒有改變,都是77mm規格,在遮光罩上就改動。

EF一代鏡的遮光罩是EW-83H,在內部設計植入絨毛,以降低反光會造成的影響。

由於佳能微調了EF卡口鏡頭的外觀,讓EF二代鏡整體質感也有明顯的提升,而遮光罩EW-83M外觀也轉為霧面,內部絨毛由亞光表面替代,我認為這是降低成本,顯得誠意不足。

到了RF鏡頭後,遮光罩EW-83H外觀質感就有了一些提升,在遮光罩內部則採用螺紋來降低反光。如果要談反光這個問題,我始終覺得絨毛的效果是最好的,雖然也缺點,清潔不變,但這個問題一般攝影師都會用隨身的小刷子來處理,並不是一個大問題,好在RF鏡頭的遮光罩,採用了螺紋設計,這個做法也算是平衡了優點與缺點。

鏡頭的差異表現

在參數對比過後,我通過實拍來看一下24-105mm在成像上有哪些區別,下面我所採用的設備為佳能EOS RP,EF鏡頭會通過轉接環來使用。拍攝時都會使用相同的曝光參數,對於照片會出現些光線、色溫、亮度變化,這是在所難免的,畢竟更換鏡頭也要時間,取景也要時間,而且,時間也是在流逝,太陽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

1 、變形控制同焦段鏡頭評測時,偶爾會出現焦段上的差別。

當我在測試廣角端變形時,意外發現這些鏡頭的範圍稍微有差距,分別是:RF > EF 一代 > EF 二代;在長焦端的優勢則呈現RF > EF二代 > EF一代。

在變形控制上,RF 24-105mm的表現遠超過其它2顆EF鏡頭,綜合覆蓋範圍及變形控制,RF鏡頭的表現都是非常不錯的,第一回合的評測,RF鏡頭就勝出。

2 、畫質表現

3款24-105mm的鏡頭都有L鏡的光環,在畫質上面自然有一定高水準表現,大部分人通常都會考慮對IS和F2.8大光圈的取捨。不過在105mm的長焦端,除了能為攝影師提供更好的景深壓縮感,再加上F4也算是理想的工作光圈,依舊能提供不俗的拍攝效果。

散景表現算是中規中矩,這3款鏡頭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通光量上卻是RF > EF 二代 > EF 一代,在RF鏡和EF一代鏡之間有近2檔的曝光差異。當F4光圈全開後,畫質是RF鏡頭最好。

當光圈縮小到F8以後,3款鏡頭的成像質量幾乎沒差距,都非常高,EF一代鏡頭雖然已經屬於老頭,即使放大照片後,畫質依然是非常的細膩。如果仔細比對細節,可發現EF二代鏡頭和RF鏡頭的中間畫質都有小幅度的提升。

邊緣畫質則非常接近,很難直接判別出高低,可參考下面放大100%後裁剪的對比效果。

3、星芒表現在星芒表現的部分,算是EF一代鏡的表現比較差,還有垂頭這個問題,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在下方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展示出的各代24-105mm星芒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星芒的表現也是越來越好,RF鏡的星芒確實讓人喜歡。

4、逆光拍攝

逆光是非常考驗鏡頭的抗耀光、色散、細節能力,通過比較這三鏡頭,可以看的得出新鏡頭確實有它強悍的地方,以下是我個人的拍攝感受。

抗曜光:RF鏡能有效抗曜光,這一點很明顯地超越EF雙鏡。

色散:RF和EF二代鏡頭的色散在光圈全開時,依舊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影響的程度非常低,很容易就能通過後期來調整,中規中矩的表現。

細節:照片的細節表現是RF > EF II > EF I,三者之間的差距有點類似於檔位,不是那種微弱的差距,有點像是1、2 、3這樣的感覺,所以,RF鏡頭確實成像要高於別的鏡頭。

對焦反應:這次評測的三款鏡頭的對焦都非常快,這一點也許與無反相機也有關係。

佳能 24-105mm 心得

對於這三款24-105mm鏡頭,它們的年代、定位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EF二代鏡也優化了許多一代鏡不足的地方,像垂頭、畫質等,另外又提升了手感及光學防抖的性能,不過在無反與單反競爭的年代,佳能在推出EF二代鏡頭這麼短的時間,又推出強力的RF鏡頭,實在要點讚。

在使用無反相機之後,也就體驗到了RF 24-105mm的強大之處。它不只在外觀和質感上有提升,無論是超聲波馬達還是光學防抖,都做了不同的優化和提升。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鏡頭的體積和重量也都做了優化,也許這是為了符合輕便的定位。在早期我也曾經想過用EF一代鏡轉接到EOS RP用就好,但當我使用了RF鏡頭後,我就想賣掉老款頭,換新鏡頭來用。

下圖就是拍攝效果,如果你問我,這款RF鏡頭買不買?我肯定回答,買!

綜上所述

看完了鏡頭的測試後,RF與EF 24-105mm這些鏡頭在其實在廣大的攝影師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像我覺得EF一代鏡頭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情懷,如果你喜歡這個焦段,那麼你完全可以考慮換新,如果你覺得焦段和畫質足以,那麼就選擇其它的鏡頭入手,來擴充你的裝備庫,對於本篇文章,旨在於讓你看清楚,相同的鏡頭,它都在更新什麼,那麼,你看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佳能的24-105,買RF還是買EF?實拍測試告訴你答案,用不用在於你
    其中RF卡口早先入手佳能RP時購買的套機鏡頭,這也是本次的測試的主角;EF一代是在2010年左右入手的,至今保存完好,而EF二代鏡頭則是借別人的來用。就在EF一代鏡頭推出的約11年後,二代鏡頭也與佳能5D4同步發售,在變焦環和對焦環加寬的設計之下,鏡身加長11mm手感也是越來越好。緊接在2018年EOS R推出之後,佳能粉也迎來了全新的RF卡口的24-104mm,構造上移除掉景深表尺、減少對焦環寬度,這樣就減少了長度,還帶來了能控制環。
  • 佳能EOS R和RP如何選擇?RF24-70-105mm鏡頭怎麼樣?
    佳能(Canon)EOS RP 微單相機 數位相機 微單套機 全畫幅專業微單(RF 24-105mm F4 L IS USM 微單鏡頭)微單從索尼的2個,到現在的佳能RP都是在京東自營購買,這樣既放心有安心。
  • 【鏡頭科普】佳能rf卡口鏡頭個人使用經驗分享
    對比ef版卡口的70-200,佳能在rf上進行了大升級,除了畫質成像方面更銳利,對焦也更快,體積變小的同時也更輕便了。 缺點:雖然它在同規格的ef70-200 F2.8重量上減少了很多,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沉重,尤其是旅拍和登山,實在是不要太痛苦。
  • 在相機鏡頭中佳能ef和rf有哪些區別
    我們知道佳能相機在佳能界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地位,而佳能相機鏡頭也是一樣的,佳能鏡頭由於拍攝的畫面比較優質,從而非常受人喜愛。
  • 颶風資訊 | Metabones推出佳能EF卡口到EOS M卡口的轉接環
    「Write, shoot, edit, and repeat」文章圖片與部分內容來自:Cinema5DMetabones推出佳能EF卡口到EOS M卡口的轉接環 – Speed Booster ULTRA 0.71x
  • 颶風資訊 | Canon RF卡口 85mm f/1.2L USM
    Image credit: Canon佳能RF 85mm f/1.2 L USM是RF卡口紅圈鏡頭(紅圈你懂的),又大又重,其直徑為10.4 cm,長度為11.6 cm,重量達到了1.2公斤。Image credit: Canon另外佳能還有5支RF鏡頭會在之後發布,它們分別是RF 85mm f1.2 L USM DS、RF 24-70mm f2.8 L IS USM、RF 15-35mm f2.8
  •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鏡頭測試
    EF 24-105mm F4L IS II鏡頭測試】近日,lensrentals公布了其對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的MTF測試結果,並與自家的EF 24-70mm f4 IS和騰龍的24-70mm f2.8 Di VC USD鏡頭進行了對比。
  • 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鏡頭上手玩
    而伴隨著RF系統的推出,經典的24-105mm鏡頭再度迎來更新,這次我們將要評測的便是RF卡口上的RF24-105mm F4-7.1 IS STM鏡頭。,而就在今年的2月份,佳能推出了RF卡口上的RF24-105mm F4-7.1 IS STM鏡頭,這支鏡頭官方指導售價為2999元,在價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
  • 套機鏡頭哪家強 佳能、索尼24-70mm對比(全文)_佳能 EF 24-70mm f/...
    作為最常用的鏡頭焦段之一,24-70mm焦段無論是在廣角風光還是人像、紀實等領域都能派上用場,因此各家的24-70鏡頭往往都很受歡迎。此次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的對比,這兩款產品同為24-70焦段的套機鏡頭,究竟誰的表現更勝一籌呢?
  • 撿漏二手佳能RF 24-105 F4L鏡頭及使用感受
    先說一下為什麼要買這個鏡頭哈:1:因為我需要一個變焦頭來幹活2:兜裡沒錢,比較窮,儘量買二手的3:光圈最好大一些,有時候拍妹子需要一點虛化4:佳能ros rp機身,只能上佳能卡口鏡頭綜上所述,一共有以下這些鏡頭給我選擇,我把它們的優缺點寫在後面:佳能原廠的EF 24-70mm f/2.8L 一代
  • EF卡口的VR專用鏡頭,佳能EOS VR系統解析
    從產品類型上看,360度非常容易理解,最少通過兩顆魚眼鏡頭即可拍攝出360度全景影像,它的優點是可以錄製360度的內容,能記錄所有視角,缺點是想要記錄內容更清晰需要更大的傳感器,更多的傳感器,對相機體積和存儲容量要求苛刻(專業級),也不利於後期傳播和流化。
  • 更小、更輕和更高性價比的RF通用鏡頭——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
    新款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採用輕量化緊湊鏡身設計,尺寸為76.6毫米×88.8毫米,重約395克,相比RF 24-105mm F4L IS USM的83.5毫米×107.3毫米和700克重量,它確實很小,尤其是在搭配EOS RP全畫幅專微相機時,這種小尺寸和重量甚至會讓你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你會發現這樣一款全畫幅專微相機套機的整體尺寸和握持感
  • 小三元扛鼎大將 佳能EF24-70/F4L IS評測(全文)_佳能 EF 24-70mm f...
    至此新的小三元便形成了17-40mm、24-70mm、70-200mm這種比較標準的鏡頭焦段組合,玩家再也不用糾結帶24-105是否還需要帶70-200mm的問題了。文章後頁,筆者會對這一功能進行詳細的測試。  簡單的闡述過這支鏡頭的特點之後,接下來還是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這支鏡頭的整體外形設計。·短小精悍 做工精細配金屬卡口  佳能EF24-70mm F4L IS鏡頭的整體外形設計較之以往佳能標準變焦鏡頭有著很大的差別。
  • 暴力改造 佳能EF-S 18-55mm狗頭改口EF
    上周我們分享了一篇討論套頭重要性的文章《保留套頭的6個理由》,而為了讓EF-S 18-55mm f/3.5-5.6套頭繼續在佳能全畫幅機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 DxoMark公布佳能R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測評
    R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測評,佳能RF 24-105mm F4L IS USM是一款高度緊湊且功能多樣的標準變焦鏡頭,與佳能EOS R一同在2018年底推出。您可以查看所有測試鏡頭的結果,並使用我們的交互式圖像鏡頭對比工具創建個性化對比,進行深入分析。
  • 佳能RF 24-105/4-7.1 IS STM鏡頭 (200214)
    ▲佳能RF 24-105/4-7.1 IS STM搭配EOS RP全畫幅微單★產品概述★RF 24-105/4-7.1 IS STM發布於2020年2月13日,是佳能RF卡口的第11款鏡頭。官方定價399美元,預計在4月中旬發售,不出意外會與EOS RP組成一個新的套機 ,價格應該很有殺傷力。
  •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24-105mm這個焦段可以說是各家全畫幅套機鏡頭的標配(尼康是24-120mm),群眾基礎相當夯實,所以當佳能發布EOS R的時候,套機鏡頭也不免俗地沿用了這個焦段
  • 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鏡頭售價曝光
    佳能RF 24-105mm F4-7.1 IS STM(左;重量395g)、RF 24-105mm F4 L IS USM(右;重量700g
  • EF轉E卡口 三款攝影鏡頭轉接環對比評測
    如果你是佳能用戶,手中有一堆大大小小的佳能鏡頭,又剛剛購買了索尼的全畫幅微單,那麼這時候,我們只需要購買一支好用的轉接環就可以將二者結合,充分利用手中的佳能鏡頭了。 3個不同品牌的佳能EF卡口轉索尼E卡口的電子轉接環  我們有幸拿到了三個不同品牌的佳能EF卡口轉索尼E卡口的電子轉接環進行對比測試,其中包含美科MK-S-AF4鏡頭轉接環,Metabones的轉接環以及某個不知名品牌的轉接環
  • 佳能L級EF標準變焦鏡頭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擁有約4.4倍變焦能力的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可以實現從24mm廣角端至105mm遠攝端的寬廣變焦範圍,無論是風光、新聞,還是人像、快照都能從容應對,滿足用戶使用一支鏡頭進行多樣化拍攝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