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2020-11-17 中國新聞出版網

  □孫玉遐

  4月4日,全民哀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去的同胞。此時,新華社拍攝的首部武漢戰「疫」兩個月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在多家網站和視頻平臺受到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幾度登頂微博熱搜,中英文版點擊總量突破6.55億。45分鐘的記錄片通過「離漢暫停」「搶救生命」「關鍵之舉」「全民英雄」「世間大愛」「冬去春歸」等主題,記錄武漢戰「疫」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戰「疫」中「關鍵之舉」背後的故事,見人見事譜寫戰「疫」的悲壯之歌。

  小切口中展現大主題

  紀錄片通過關鍵節點、關鍵時刻、關鍵之舉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戰勝疫情對黨和人民是考驗、是答題。記錄片以時間為主線,記錄了從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開始到決定開啟離漢通道的2個多月時間裡戰「疫」的每一個重要場景。

  1月23日,武漢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武漢人力、物資、床位嚴重告急,從全國各地派出的346支醫療隊、4.26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畫面中一位位「逆行者」堅毅的面孔讓人感動。而同期聲中醫護人員那句「在這麼短時間動員幾萬人同時到達一個城市,只有在我們國家能做到」的感言,更令人潸然淚下。

  1月26日,解放軍援鄂醫療隊入駐金銀潭醫院;分別用10天和13天,7500多名建設者在工地不分晝夜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英雄之城》中詳細記錄著一個個難忘的感人場景。畫面聲音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闡述著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通過抗擊疫情中的一個個縮影,讓我們與片中人物一起感受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記錄平凡英雄群像

  《英雄之城》不僅用鏡頭還原現場,而且以客觀的筆觸與視角無限逼近真實。金銀潭醫院的救治現場、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採訪、對話、「逆行」的背影、噙淚的眼眶以及相互助力的大拇指,影像捕捉「抱緊生命」的人物。雖然全片只有45分鐘,但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有近40個。儘管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共同與死神抗爭賽跑,講述著這場不同年齡、性別、民族和職業的全民戰「疫」。

  小細節小故事多維度勾畫出凡人英雄群像,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身影勾勒出「英雄之城」面對困難努力抗爭的圖景。戰「疫」勇士鍾南山院士、率先提出將CT影像作為新冠肺炎診斷依據的醫生張笑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國家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鐘鳴等一一在片中出現,展現著醫者仁心。

  也有一群面對困難依然努力的普通人。飛行員翟晨飛在「守護美麗武漢」的信念驅使下,加入志願者行列,運送醫用物資;輕症患者阿念為照顧不願配合治療的外婆轉院去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民警張敬畏為了讓護士們更有精力救人,穿著不合體的防護服蜷縮身體連續6個小時搬運上百斤的氧氣瓶。

  視頻博主林晨、廣西赴鄂醫生的丈夫宋傑平、社區網格員李文麗、痊癒患者郝丹、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員工陳世雄、漫畫家林帝浣、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護士郭琴……他們「親歷式」的講述和有「現場感」的行動,從許多個人化的角度和鮮活的細節出發,還原武漢抗疫戰場的實況。娓娓道來的普通人物故事呈現出「英雄之城」的偉岸,凡人皆是英雄,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們是武漢乃至中國戰勝疫情的巨大力量之源。

  講述關鍵節點背後故事

  1月23日,武漢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各種聲音充斥著輿論場。九省通衢的武漢,有1100萬人口,以它為圓心,以在高鐵時代4小時走1000公裡為半徑,可覆蓋10億人口、90%的經濟總量,若不斷然採取外防輸出措施,後果不堪設想。關閉離漢通道是付出巨大勇氣和犧牲的決定,是為了應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平安健康。紀錄片通過鏡頭聲畫講述了這一重大決策的重要意義。

  此外,《英雄之城》也講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醫生張笑春發現病人CT影像肺部感染嚴重,但因為核酸檢測陰性住不了院,在家留而不觀、隔而不離。她經過一夜思想鬥爭在朋友圈發出呼籲,要把肺部CT影像作為診斷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

  湖北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分類中增加臨床診治病例,第二天湖北增加臨床診治病例13332人,佔當天新增病例的89%。當事人現身說法消除人們對病人數突然激增的各種疑問。隨著確診人數激增,王辰院士提出建方艙醫院,集中收治輕症患者,2月3日決定建方艙醫院,16所方艙醫院陸續開建,20個省份醫療隊前來支援,應收盡收給病人帶來希望,給疫情防控帶來轉機。

  表達客觀亦有反思

  《英雄之城》片頭片尾相呼應,片頭是武漢臨江大道百年鐘樓及離漢通道關閉第一天的冷清畫面,片尾是春暖花開、百年鐘樓及武漢長江大橋車水馬龍的處處生機,字幕推出「4月8日武漢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從疫情暴發到疫情逐漸散去,鏡頭語言闡釋「只要攜手並肩,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

  記錄片中同期聲非常多,展示一線防疫工作場景的畫面幾乎都直接採用現場原聲,他們或微笑或哭泣,或勞累或舒展,或遺憾或期待,為觀眾復盤了救治者鞠躬盡瘁、病人生離死別的場景。建設者老楊含淚道歉、康復老人跪謝、病人淚水寫就「心懷感恩,傳遞希望」……一幕幕畫面扣人心弦。

  而《英雄之城》最後以春暖花開的畫面充分釋放情緒,讓開頭的鐘塔回到觀眾視線中來迎接明媚的春光。這些畫面用豐富的技巧回應英雄主題,在讓人動容的同時又令人思考。「等我們摘掉口罩的那一天,我想我們不該忘了我們是怎麼戴上它的,又是誰幫我們摘掉它的。」記者自述為關於這場災難的追責和反思留下空間。

  整部片子鏡頭語言豐富,推拉運用恰如其分,細節生動;節奏感、敘事手法、畫面拍攝、承啟轉換體現較高專業水準;背景音樂、畫面、採訪原聲及文字配音配合完美,耐看且有感染力。很多網友留言建議在疫情散去、學校陸續開學之際,組織學生收看這部充滿家國情懷的紀錄片。

  記錄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始末,滿足民眾對武漢的知情權,回應國際社會關切疑問,是主流媒體職責所在。《英雄之城》站在歷史高度,從百姓視角、用紀實手法記錄戰「疫」,生動詮釋了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


相關焦點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新華社)
    武漢,是這場戰爭的「風暴之眼」。有人,在面對恐慌和未知時勇敢拉響警報;有人,在舉步維艱的條件下與死神爭分奪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喚人們對美好與希望的嚮往。在這座英雄之城,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對的事,以他們的真心、無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新華社記者在武漢深入採訪,勇闖「紅區」,用鏡頭真實記錄了武漢戰「疫」2個月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眾多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
  • 新華社武漢戰「疫」紀錄片《英雄之城》
    在武漢——這座英雄之城,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對的事,以他們的真心、 無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新華社記者在武漢深入採訪,勇闖「紅區」,用鏡頭真實記錄了武漢戰「 疫」2個月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眾多凡人英雄的溫情大義。60多位記者 「疫」線拍攝大量珍貴影像,新華社傾力打造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 錄片《英雄之城》,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
  • 西市區人民檢察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觀看新華社紀錄片《英雄之城》
    3月26日下午,西市區人民檢察院開展黨日活動,觀看新華社紀錄片《英雄之城》,該紀錄片是新華社基於60多位記者拍攝的大量珍貴影像,傾力打造重磅紀錄片。通過觀看紀錄片,全院幹警進一步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 最近紀錄片大火,我們選了《英雄之城》跟你聊聊
    接下來,澤傳媒將推出【冬又逢春】系列,關注紀錄片、網大等網絡影視的發展新生。今天為您深度解讀紀錄片《英雄之城》。3月26日,由新華社60多位記者在疫情風暴眼一線拍攝的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全網上線,引爆多播放平臺點擊率。捕捉了武漢防疫關鍵節點和眾多凡人英雄溫情大義的真實鏡頭,使得許多觀眾在屏幕前潸然淚下。
  •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史無前例的全球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全民關注焦點。  紀錄影像充分發揮了「社會和人類生存之鏡」的特殊媒介價值,以此為題材的紀錄片這段時間不斷湧現:從小體量、切片化敘事的微紀錄、短視頻,到宏觀視角梳理的系列主題紀錄片,傳統主流媒體、新媒體或是自媒體都充分利用各自平臺特點積極創新,以紀錄影像呈現和傳播這場可歌可泣的全民抗疫戰。  3月26日,由新華社重磅推出的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成為產生刷屏效果的熱門作品。
  • 《英雄之城》紀錄片觀後感
    借這部紀錄片,我來談談我對這次疫情的感受吧。2020年,武漢遭遇了一個很大的考驗,武漢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新冠肺炎侵襲了這種英雄的城市,封城這一做法,讓武漢保護了我們整個中國,幾乎保護了整個世界,如果不封城,疫情蔓延滋長,後果不堪設想。武漢人民用自己的自由換取全中國的幸福。
  • 向英雄致敬線上觀影活動
    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暫時無法回到學校所以我們決定開啟「線上電影周」模式來繼續陪伴大家這周推薦的電影比較特別,是關於武漢抗疫的紀錄片——英雄之城。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由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
  • 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全放送
    中新社3月30日推出五集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系統梳理中國戰疫進程,全景展現疫病突襲狀況下的中國作為。這五集分別為《疫病突襲》、《全民戰疫》、《中國速度》、《醫者大愛》和《四海同心》。讓我們一起觀看紀錄片,一起銘記中國戰疫!第一集《疫病突襲》從猝不及防,到艱難破局。
  • 「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與日月同輝」——紀錄片《英雄兒女》引發觀眾強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白瀛、翟翔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
  • 央視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
    據新華社電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將於2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據介紹,該片分為《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6集,每集52分鐘,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凸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4K系列紀錄片《而立浦東》在上海首發
    原標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4K系列紀錄片《而立浦東》在上海首發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記者許曉青、楊愷)2020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6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10日在上海首發。
  • 紀錄片也能用VR拍?這些豆瓣8分以上的「抗疫」好片你不容錯過!
    就紀錄片製作來說,VR技術是一項顛覆性創新技術,但對於紀錄片這一文化形式之於人類歷史發展的意義而言,VR始終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輔助性作用,對紀錄片而言「內容為王」終究是關鍵。4 英雄之城豆瓣評分:8.5片長:45分鐘
  • VR全景還能拍紀錄片?又漲知識了
    同時,5G 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將能夠獲得更加流暢的體驗感,互動型 VR 全景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淘寶全景購物上線,貝殼找房敲鐘上市,都在表明 VR 已來勢不可擋。 但是,你知道紀錄片也能用VR全景拍嗎? 來,漲知識了!
  • 這部全景紀錄片讓人淚目
    中新網4月2日電 一部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近日刷屏,諸多網友留言:中國戰疫,雖然很難,但做得很好!看著看著就哭了!  那些距離疫情最近的網友們,分享了他們的親身經歷。  網友@小肥俠愛小贊_DAYTOY向挺身而出的英雄們比心致敬:「銘記醫者大恩,感謝維持基礎運轉的志願者,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志願者~愛你們!最後!愛你!我強大的祖國,此生無悔做你的女兒!」網友@尉遲二十三:「一次疫情,突然明白哪怕平凡如你我,也是可以化身頑石抵禦在災難面前,真的要努力啦!」  寒冬凜冽,無數中華兒女,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 央視今起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6集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將於2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據介紹,該片分為《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6集,每集52分鐘,按照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凸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
  • 央視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央視推出紀錄片《英雄兒女》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來源:新華社作者:白瀛責任編輯:丁楊2020-10-20 21:14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白瀛)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紀錄片《同心戰「疫」》將播出
    ↖點擊和美興山關注我們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消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
  • 《愛貓之城》愛貓人必看的紀錄片!
    而在地球上,再也不會找到,另一個如此特殊之地。———《愛貓之城》愛貓之城(Kedi)豆瓣8.6分土耳其貓片」警長他是海邊餐廳的英雄,盡職盡責、履行天命、兢兢業業地抓老鼠。此時,英雄出現了。有人稱他為「警長」,因為他治理了鼠害。但店主明白這不是警長「出更」的理由。 「我們沒要他捕鼠,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說真的,他找到了生存之道。
  • 抗疫巨製《中國醫生》殺青,導演劉偉強:武漢不愧是英雄之城
    該片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全景式記錄「英雄之城」武漢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影片導演劉偉強表示,「我們拍攝這部電影,就是為了告訴大家,武漢不愧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據悉,《中國醫生》將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風暴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原型展開,同時兼顧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兄弟單位,以武漢市醫護人員和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展現武漢「封城」76天裡壯烈激昂、可歌可泣的動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