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創作劇作,書寫故事的地方應該是什麼樣的?
它應該是靜謐而通透的,日光照在江南密布的河網中,抬頭就能看見鬱鬱蔥蔥的樹木。
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想像,如今真實地落在了西溪溼地。
12月18日,之江編劇村舉行啟用儀式。
之江編劇村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級和浙江大學共建,這個擁有兩千五百平米的建築面積,兩千平米的草坪的「村」,雲集了一批聲名赫赫的編劇:劉和平、馬繼紅、王宛平、申捷、溫豪傑、程蔚東、蘭曉龍、黃亞洲、麥家、範志忠等著名編劇,他們的到來,讓編劇村變得生機勃勃,充滿可能性。
名譽村長劉和平是國家一級編劇,擁有《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北平無戰事》等代表作的他,將領銜劇本評估研究專家組,對劇本進行定向指導,形成完整、成熟的影視劇本,推動影視劇本創作精品化,他堅持的「詩性敘事」,也融入了西溪的山水詩情。
眾人耳熟能詳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甜蜜蜜》是王宛平編劇老師的作品,情感入心的寫作風格也同樣契合西溪的優美細膩。還有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風聲》中的為保護黨的秘密英勇就義的顧曉夢,還有《暗算》中遊走在危險中的「盲人」特工何兵,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給觀眾和讀者留下久久不能忘懷的感動。
之江編劇村的所在地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曾是清代戲劇理論家、美學家李漁的居住地,所以編劇村融入了李漁的代表作《閒情偶寄》的元素,書中所講述的草木、古器、飲食、居所方面,都融合了大量的玄思哲理,它對於中國古典戲曲理論深入、系統的總結,也推動了民族特色戲曲理論體系的完善。李漁信筆遊走,沉澱了無數藝術美學和生活哲學,也為如今的之江編劇村留下了珍貴的靈感。
正在建設「重要窗口」的浙江,已經推出了許多影響廣泛的主旋律影視,記錄下淞滬會戰,讓無數國人熱淚盈眶的電影《八佰》,講述了兩個年代故事的《雞毛飛上天》,還有《外加風雲》《大浪淘沙》《春風又綠江南》……
之江編劇村的啟用,成為了孵化主旋律影視高峰之作的基地,無數靈感和思考在這裡碰撞,連接傳統美學與當代旋律,正蓬勃地生長出新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