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寶媽都知道,接近分娩期時如果出現宮縮,那是寶寶快要出來了。因為宮縮陣痛是寶寶給媽媽發出的信號,似乎在說他們完全發育好了,要出來跟媽媽爸爸見面,所以越接近分娩期,很多孕媽就越緊張。
那麼孕晚期,孕媽的肚子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又怎麼分清真宮縮假宮縮呢?
01真假宮縮還傻傻分不清?
假宮縮,在懷孕晚期,由於胎寶寶生長發育,會越來越大,導致增大的子宮開始下沉;另外胎寶寶頭部下降使孕媽骨盆受到的壓力增加,使孕媽常常會感覺肚子往下掉,腰直不起來的感覺。
在孕28後肚子還會有不規則的陣痛,而且如果孕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站或者坐,也會感到腹部一陣陣發硬,這往往就是假宮縮。
假宮縮什麼感覺?
出現的時候不規律,程度時強時弱。由於子宮下段受胎寶寶頭部下降所致的牽拉,"假宮縮"的情況也會越來越頻繁。假宮縮的疼痛和平時來月經時的疼痛的程度差不多,不過這也因人而異。疼痛無規律性,只出現於子宮下部,過段時間就會停止了。
孕期出現假宮縮怎麼辦?
如果宮縮次數不是很頻繁,沒有腹痛,注意休息就可以,這時候孕媽媽要注意尤其不能讓腹部受到異常感。更不能自行用藥,以免藥物使胎寶寶受到傷害。
孕媽媽在孕晚期要儘量不去長時間撫摸肚子,更不要以打圈圈的方式撫摸,經常摸肚子,會引起假性宮縮導致早產。
如果有胎盤的前置、早產跡象的孕媽媽,就應該注意並加以重視。
真宮縮
臨近分娩期,只有隻有伴有疼痛且規律的宮縮,才可能是分娩的先兆,這時候的宮縮也就是真的宮縮來臨了。
真宮縮什麼感覺?
一開始基本每10分鐘左右會收縮一次,而隨著孕媽的腰腹也開始陣痛,隨後陣痛的持續時間就會逐漸延長,至40秒-60秒。程度也隨之加重,間隔時間縮短,約3-5分鐘。當子宮收縮出現腹痛時,能明顯感覺到下腹變得很硬。開始宮縮時有的孕媽感覺腰部疼痛,有的是感到腹部疼痛,其實宮縮不強烈時感覺跟來例假小腹痛是一樣的,不過這種疼痛感也是因人而異的。慢慢宮縮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或有腰酸而且還感覺總想上廁所(專業稱其為裡急後重感)。這種宮縮是為即將寶寶的出生作準備,部分人疼痛難忍,部分人則覺得還好。孕媽媽要與醫生密切合作,就能順利分娩,迎接寶寶的到來。
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在孕37周以後建議孕媽一周檢查一次,醫生會根據孕媽的產檢情況來評定什麼時候入院待產,所以孕媽不用過分的擔心,放鬆心情做好隨時待產的準備即可。
懷孕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痛苦並快樂著,也是一個女人最美的時刻。
02孕晚期3種情況別等,抓緊去醫院
孕期出現真宮縮怎麼辦?
一般孕媽出現真宮縮就可以拿上待產包去醫院待產了,但是開始宮縮到真正的臨產正常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時候如果孕媽住的離醫院超過一小時車程的距離,那麼就需要在陣痛每十分鐘一次的時候就需要趕往醫院了。
但是如果孕媽住在待產醫院的附近,可以在陣痛每五分鐘一次的時候出發。不要過早去醫院,儘量在家裡多休息,保持好體力,為寶寶到來做準備。
因為醫院待產房的條件基本都不是太好,人多嘈雜,而且其它孕媽生產的痛苦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心情。以前生過寶寶的經產婦,產程往往要比初產婦要快一些,最好在宮縮每10-15分鐘一次的時候,就到醫院就診。
出現便意感
宮縮開始後因為疼痛不能走動來回走動,痛部在腹部、背部、尾椎骨處,這時候孕媽媽會有強烈的想解大便的感覺,並會伴有見紅或者規律的宮縮症狀,需要立即去醫院待產。
羊水破了
這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因為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需要羊水來保護的,羊水的或多或少都直接影響胎寶寶的生命安全,所以孕媽一旦發現羊水破了流出來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宮縮陣痛,需要立即去醫院處理。
在去醫院的路上,孕媽儘量平躺,可以拿一個枕頭放在臀下,抬高臀部,儘量保持頭低臀高位,這樣可以防止臍帶脫垂。
懷孕真不容易,一路坐著過山車,只求快點卸貨吧。——來自大部分媽媽內心吶喊
03孕晚期三大準備,讓生產更順利
①孕晚期保持適量活動:越到孕晚期,孕媽媽越感覺乏力,就想一天到晚躺在床上,這種情況要儘量避免。
孕晚期適當活動,如爬樓、散步等(在準爸爸的陪同下,保證安全),不僅利於減短產程,還能讓順產更加順利。
②保持愉快的心情:臨近生產,很多人緊張到吃不香、睡不著,尤其是初產婦,這太正常不過了。孕媽媽要多掌握孕產知識,同時多與醫生、家人溝通,做好自我心理調整。
畢竟一個好的心情,能夠帶來一切美好的事情。
③飲食均衡,保持睡眠:孕晚期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寒涼性食物,以免引起宮縮,導致早產,同時要保持優質睡眠。
孕晚期真的好累,睡覺怎麼睡都不舒服,走路走的快一點就會覺得喘~寶寶,只要你健康什麼都是浮雲。
04寫在最後
真宮縮比假宮縮更有規律,陣痛也有規律,不過具體是在孕多少周出現,每個人情況不一樣。
提醒接近臨產的孕晚期孕媽媽們,要注意休息,不要走出離家太遠的地方遊玩,提前準備好所有待產物品,一旦發作,方便立即入院準備分娩。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