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能歸還香港,卻為什麼不願放棄馬島,馬島有什麼特殊之處?

2021-01-07 嘆古長歌

1997年6月30日,這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天,因為這是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日子。這天晚上,香港燈火通明,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更是極為亮堂,大家都等待著零點的到來,當零點的鐘聲敲響,代表著中國的五星紅旗和紫荊旗冉冉升起,代表英國的米字旗緩緩下落。經過100年的滄桑,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又回到祖國的懷抱。讓我們把目光放在大洋的另一端,有一個叫馬島的地方,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但馬島卻沒有回到他的祖國——阿根廷的懷抱。英國能歸還香港,卻為什麼不願放棄馬島,馬島有什麼特殊之處?

(一)不平等條約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時期,中國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在和英國最初交易的時候,處於貿易順差階段,英國人需要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而中國小農經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自給自足,所以許多英國的商品在中國堆積沒有銷路。英方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就開始向中國賣鴉片,鴉片是毒品的一種,人們吸食了會上癮,英國人憑藉賣鴉片,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而中國則因為太多的人吸食鴉片,導致白銀外流,國民的體質也日益下降。林則徐看出了鴉片對於中國的巨大影響,連忙向皇帝上書,希望皇帝能夠同意他禁菸。後來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使中國受鴉片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些。

國人們也因為林則徐的禁菸運動,開始明白鴉片對他們的巨大危害,而英國人則視林則徐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以虎門銷煙為藉口,開始向中國進軍,這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英國海軍實力發展迅猛,而中國的海軍裝備依然非常落後,英國軍隊輕輕鬆鬆的就打敗了落後的清軍。清朝統治者被迫和他們籤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也因為《南京條約》,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二)香港回歸

100年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香港終於回歸祖國的懷抱,中國人逐漸強大起來,重視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問題。而反觀阿根廷,他們依然沒有能力和實力去和英國談判。

馬島最開始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西班牙人趕跑英國殖民者後佔領了馬島,隨後英國人又捲土重來,重新佔領馬島。阿根廷是堅決反對英國人佔領馬島的,他們要維護自己的主權和領土。但由於當時阿根廷的經濟狀況非常糟糕,發生了巨大的經濟危機,並且他們的軍事實力也不如英國,最終,馬島還是被英國佔領。

(三)英國人不還馬島的三個原因

英國能歸還香港,卻為什麼不願放棄馬島,馬島有什麼特殊之處?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中國逐漸強大,在領土和主權這方面有著自己堅定的原則,並且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之前和英國的條約上,也明確規定了歸還領土的時間期限,即使英國耍賴也沒辦法拒絕歸還香港。但是關於馬島的歷史記載,其歸屬權問題一直有爭議,根據一些資料顯示,最早登上馬島的是英國人,所以說阿根廷擁有馬島的主權這一說法有些站不住腳,這也成英國人繼續霸佔馬島的理由。

這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當時的許多國家都支持中國索要香港。而阿根廷的國際地位較低,經濟發展也一般,所以最後,馬島還是在英國人的手中。

這第三個原因就是中國和阿根廷兩國,在與英國在談判這一方面,有著不同的形式。中國和英國是和平友好交流談判,而阿根廷是企圖採取戰爭的方式奪回馬島。

弱國無外交,一個國家只有真正的站起來、強大起來,才能有自己的話語權。我們既要和平發展,又要增強自身實力,這樣國家才能長久發展。

相關焦點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欺軟怕硬
    香港島,只是英國領土爭端的其中一個部分。英國與阿根廷也有著領土上爭端——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馬島問題成為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巨大裂縫。英國對待馬島問題和香港島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何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堅決不放棄馬島呢?一、領土是歷史的體現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是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
  • 英國當初願意歸還香港,卻為何始終不放棄馬島呢?有這三點原因
    鴉片戰爭正是這段屈辱史的開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我國被迫籤訂了《南京條約》,而香港島也在這一時期被割讓給了英國。直到一個多世紀以後,我國才終於在1997年收回了這塊領土。要知道香港作為東方之珠,英國人對於這裡是非常重視,但迫於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英國最終還是不得不將其歸還。其實除了香港島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領土都曾被英國殖民,其中阿根廷的馬島就是其一。
  • 英國歸還我國香港,卻堅決不願歸還馬島,這些原因是關鍵
    香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地區,因為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強行佔領了,還強迫清政府籤下不平等的條約,在那之後就一直被英國統治中,一直到1997年才將香港歸還給中國,不過英國不止佔領了香港,就連馬島也被佔領了,但英國只肯歸還香港,卻不願意將馬島也歸還中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何拒不歸還區區幾千人的馬島?原因有3點
    原來,早在1982年,阿根廷就試圖對馬島進行軍事收復和佔領,但英方態度強硬,拒絕歸還馬島,雙方發動馬島戰爭,阿根廷被英國軍隊打敗,英國收復馬島主權。阿根廷方面在馬島問題上從未放棄,4年前,聯合國發布了一項裁決,稱馬爾維納斯群島位於阿根廷領海,因此應該歸阿根廷所有。但是今天,福克蘭群島的主權尚未得到解決。  那麼,為什麼英國方面不願意歸還僅僅幾千人的馬島,卻選擇歸還了如此偌大的香港島呢?首先,中國在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極為強硬,不會容忍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發生。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為啥卻在幾千人的馬島上強硬?關鍵在三個原因
    其中有三個條約都針對了整個香港地區。 1842年《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北京條約》,再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了新界99年。 採用租的方式並不是英國大發好心,其實英國同樣還是想割讓新界的,但是因為其他列強的阻止,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英國才採取了這個辦法。
  • 英國願意歸還香港,卻拒還僅3000多人的小島,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雖然英國現在的領土看起來並不大,但是曾經卻是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之前能有這這樣的稱號就是因為在全球都有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最強盛的時候,無論是什麼時候總有一塊土地是被太陽照耀的,所以才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曾經因為滿清政府的統治不力,中國的香港慘遭英國殖民。
  • 英國欺軟怕硬?同意歸還香港,卻不肯歸還福克蘭群島
    ,嘗到甜頭的英國人自然不肯放棄大好機會繼續侵略中國擴張土地,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戰爭,中國猶如被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最終只能又被迫割讓土地,還支付了大筆賠款金。1982年,中國要求收復香港,經過不斷談判 ,中方要求英國根據條約中規定的期限歸還領土,當時的談判十分艱難,即使香港回歸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但英國仍希望在此方面獲得一些好處,中國外交十分強硬,英國沒有其他的選擇,最後只能籤訂協議。
  • 英國與阿根延的百年仇恨(上):馬島之戰原因
    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曆時74天的阿根廷與英國的馬島戰爭,算得上是20世紀以來第一場現代化的戰爭。馬爾維納斯群島主要有兩個大島組成,一東一西。1770年西班牙人出兵攻佔在英國人手裡的西島,為此兩國差點打了一架,最後通過外交手段交涉,英國人收回了西島。1774年美國獨立之後,英國為了減少海外的開銷,主動退出西島駐軍。不過在離開前留下一塊告示,宣稱英國有主主權。1811年南美洲的獨立風潮風起雲湧。頂不住的西班牙撤出了福島,但和幾十年前的英國人一樣,也留下一塊牌子,說我只是暫時離開,還會回來的。
  • 【南極,南極(九)】馬島 or 福島?遠離戰爭的世外桃源
    坐飛機的時間在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一般不看描寫底層人民苦難生活的書,像傷痕文學更是連翻開的勇氣都沒有,生怕看完心裡堵得慌。《平凡的世界》雖然題材類似,但故事如史詩般恢宏鋪開,細節之處發人深省,講的雖是上世紀的故事,卻加深了我對現在身邊一些人的理解,算是意料外的收穫。
  • 致敬黑澤明電影,《對馬島之魂》並非流於形式
    《對馬島之魂》裡有一種黑澤明模式,以黑白電影風格的濾鏡向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致敬。但除了視覺線索之外,這款遊戲還從其他方面反映了黑澤明電影的精神。 正如專注於研究日本電影的學者唐納德·裡奇所說,從傳統角度來講,日本電影可以被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古裝片」和「現代電影」。
  • 日本被元朝入侵歷史背景,《對馬島之魂》對標只狼能成麼?
    以下是《對馬島之魂》最新公布的實際演示視頻:歷史事件改編,另類的武士之道《對馬島之魂》中的故事背景選取裡歷史上的「元日戰爭」部分,這段歷史相信眾多玩家比較陌生,前有平安時代的盛世,後有戰國時代群雄四起,這段歷史似乎顯得並沒有那麼吸引人。而在蒙古帝國擴張踏足歐亞大陸的徵程上,這場戰爭也很容易被人忽視。
  • 《對馬島之魂》日語版發售預告 為對馬島的自由而戰
    還有一周不到《對馬之魂》就要正式發售了,昨晚遊戲官方公布了發售預告,而今天PlayStation Japan也釋出了日語配音版發售預告,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對馬島之鬼》粉絲協助修葺現實世界對馬島鳥居
    Sucker Punch今年推出的《對馬島之鬼》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產生了這種效果。 今年9月,一場颱風摧毀了現實世界中對馬島上的和多都美神社(Watatsumi Shrine)的鳥居。神社裡的一名工作人員發起了一場眾籌活動,為鳥居的修復籌集資金。
  • 菊與刀《對馬島之鬼》微評測
    評測作者:寒冰《對馬島之鬼》自2017年尾首次公布以後,其實一直屬於一個溫熱狀態。曾與《只狼》在遊戲展上對碰日式劍戟題材,但是兩者的發布間隔如今回算已相隔一年多,從遊戲內容的本質來看,二者除了有劍戟動作成分的採樣重疊、主角都會藉助鉤鎖在險峻的環境裡移動外,實則沒有什麼強關聯。
  • 《對馬島之鬼》背後的血與火
    許多人懷疑這畫面不是PS4能表現出來的,有誇張嫌疑,還有人認為《對馬島之鬼》其實是給PS5首發護航用的。如今,這款遊戲馬上就要在PS4時代末期正式推出,關注的熱度卻掉了下來,這難免讓人心生疑竇:是不是因為前段時間《最後生還者:第二章》引發了玩家和遊戲媒體之間的衝突,所以媒體選擇近期降降溫,而《對馬島之鬼》不幸撞在了這個時間點上?言歸正傳。
  • 「馬島戰爭」與L118超輕型榴彈炮的揚名
    :除了能用吉普車和直升機搬運,並且在射程和火力上比同口徑山炮略強外,幾乎再也看不到其他優點。在北約面臨華約上萬輛坦克的壓力下,英國人還要費心去搞這麼一種「一無是處」的「小怪物火炮」,幾乎等同於不務正業的開玩笑。然而,固執的英國人卻依然在一片嘲笑聲中我行我素。1974年10月,L118式超輕型榴彈炮正式交付英國陸軍,1975年英國陸軍在皇家炮兵學校第19野戰炮兵團組建第一個L118 105mm 輕型榴彈炮連。該炮裝備18個炮兵團,每團編制3個連,每連裝備6門。
  • 對馬島之魂馬鞍有哪些 馬鞍大全
    在對馬島之魂中不同馬鞍有不同的特色,這那麼遊戲中有多少種馬鞍,如何獲得?
  • 《對馬島之鬼》的靈感來源居然是一隻兔子
    《對馬島之鬼》是本世代主機壽終正寢之前的最後大作之一,Sucker Punch工作室希望《對馬島之鬼》能夠儘量準確地還原歷史,不過創意總監Nate Fox最初的靈感啟發卻並不是歷史,而是他兒時的一段深刻的記憶。
  • 對馬島多人討鬼!《對馬島之魂》今秋免費更新多人模式
    有著高質量作畫和電影感的PS4大作《對馬島之魂》自發售以來一直飽受好評。 根據NPD集團的統計數據,《對馬島之魂》是2020年7月最暢銷的遊戲,成為了今年到現在為止銷量排名第五的遊戲。
  • 英阿為什麼要打馬島戰爭?它對當時中英香港問題談判有什麼影響?
    1982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柴契爾夫人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訪華談香港問題,是因為英國剛剛在3個月前結束的英阿馬島戰爭中獲得了勝利,柴契爾夫人此行正是要挾馬島之戰「大勝之威」,妄圖給我國施壓並逼迫我國在香港回歸一事上做出讓步。可惜她小瞧了領袖的意志和中國人民的決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絕不是一百多年前那個軟弱無能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