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什麼恐婚?這才是真相

2021-02-07 小麥傾訴

近日,話題#為什麼年輕人恐婚#上了熱搜。

年輕人越來越恐婚,沒有安全感,不想有離婚的婚姻,害怕自己承受不住未知的一切。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其中一個網友的評論,總結出了大多數女性的心聲。

有時候我們對婚姻的恐懼,是因為我們被很多恐慌的信息所刺激,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應對,好像總也做不好結婚的準備。

總之就是,我還不夠優秀,所以我恐婚。

01

我害怕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有一期《新相親大會》,男嘉賓陳寧說:"當自己組建新家庭的時候,我的媽媽就應該是你的媽媽,你就應該像對待媽媽一樣去對待她。"

所有在場女嘉賓的媽媽皺起了眉頭,女嘉賓們互相議論。

主持人孟非說:"類似這種婆婆把你當女兒,你把婆婆當媽這種話,說說或者聽聽就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處理好婆媳關係要保持兩點,第一點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第二點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如此一番話,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

婆媳真的沒有辦法親如母女,雙方多一些付出,少一些期望,就會避免很多的爭吵。

《老梁觀世界》中的主持人曾說過一句話:

"你要是拿婆婆當媽,婆婆拿你當閨女,那肯定『天下大亂』!"

有句話說的好,婆媳關係是,能側起身子過得去就好。

昆凌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自己和媽媽、婆婆的相處之道。

婚後她對婆婆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婆婆十分喜歡她。唯一不同的是,昆凌會對媽媽撒嬌。

當採訪者問道:"所以對婆婆也敢這樣嗎?"

昆凌當時笑著回覆:"沒有。"

有人說,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

深以為然。

在媽媽面前,無論怎麼任性撒嬌,媽媽最終還是疼愛你。

而面對婆婆,卻需要我們把握相處的門道,也要降低對婆婆的期待值,否則很容易滋生矛盾,徒增煩惱。

婆媳關係雖難,但也並非沒有解決之道。

一顆真心加合適的尺度,相處起來就會恰到好處,大可不必為此而不婚。

02

我害怕當愛情變為親情會失去滋味

三毛曾在《大鬍子與我》一文中寫道:

結婚以前大鬍子問過我一句很奇怪的話:"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我說:"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

"也有例外的時候。"我嘆了口氣。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問。

"那只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就這幾句對話,我就成了大鬍子荷西的太太。

如此純粹的愛情,讓無數人感動和羨慕。

婚後他們兩人的相處,也更像知心愛人、朋友的模式。

荷西生活在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中,生活中難免受一些影響。

每次吃過飯,荷西需要加飯的時候,總是碗一扔,讓三毛幫忙加飯,起初,三毛還會照做,後面他一直這樣,三毛就找方法來治他,他也沒發現,兩個人就在打鬧中,度過愉快的每一天。

荷西有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三毛從不去打擾,她說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和除了她之外的朋友聊得很開心,會覺得很幸福。

婚後的他們,彼此仍然保持著"戀愛"的狀態,愛情沒有因為婚姻而失了色、變了味,反而愈加甜蜜。

不禁想到一句很美的歌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老到我們哪也去不了,你還是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黃磊曾在節目中暢談婚姻,皺眉激動說:"我非常反對夫妻就變成親人,親人就是親人,我媽是我親人,我爸是我親人,我閨女是我親人,但我老婆是我的情人,是我的愛人,是我的情侶,她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我們依然是情侶,一生都應該是情侶才對。"

愛情的歸宿是成長,而不是親情。真正的愛情也從來不會變成親情。

婚姻由愛情而來,缺少了愛情的纏綿和浪漫,生活便沒有了滋味。

本來愛情就一直是愛情,我們不是為了尋親,我們是為了找一個共度一生的愛人。

03

我害怕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媽媽

知乎有一個問題:到底怎麼樣,才算是合格媽媽?

其中一位答主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Dr.X說: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老人,還要管我,太辛苦的時候脾氣不好,經常會吼我。記得我10歲生日的時候,媽媽問我的生日願望是什麼?我居然說出"我希望媽媽以後不要罵我了。"

媽媽顯然沒有想到我會說出這個願望,一時間語塞,雖然在克制,但是我分明看到她眼眶裡的淚水。

我當時還有點委屈,覺得這個條件媽媽都不能答應麼?現在想一想,這次輪到我溼潤了眼眶。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不需要完美,孩子也不需要一個完美媽媽,媽媽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最好的母愛不是苛求自己做完美媽媽,或去苛求孩子做完美孩子,而是擁有彼此,成為更好的彼此。

在《非常道》一期節目中,當主持人問馬伊琍在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上有什麼心得時,作為事業成功、有兩個孩子的馬伊琍,深有感觸地說:

"平衡就是一定要有人做出犧牲。所謂的達到一個平衡,一定是多方面在一起的,你一個人是平衡不了這些事情的,我絕對不相信誰能把如此光鮮亮麗地職業成功女性,和一個優秀的合格的媽媽兩者兼併,絕對不可能。"

一個資源和財力更為雄厚的女明星,都無法做到家庭與事業的平衡,我們普通人更是難上加難。

認為"女人就該為家庭付出一切"的觀念,本身就是一種對女人的偏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苛求自己。

誰都不是超人,每一個努力且普通的媽媽,都值得被肯定。

梅豔芳在告別演唱會上,穿上婚紗,身邊沒有新郎,她為自己掀起頭紗,說出了這段發自肺腑的話。

她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世事難料,請所有人珍惜眼前人,把握幸福。"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如果遇到那個"對的人",請再勇敢一些。

沒有十全十美的婚姻,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滿足標準。

或許,女人恐婚, 恐的不是婚,而是婚後幾十年的生活狀態,那麼畢淑敏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女人不要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婚前對男性千錘百鍊的挑揀中,以為選擇就是一切。開局不利,當然令人懊惱,然而賽季還長,只要贏得最終勝利,終是好棋手。"

相關焦點

  • 關於女人恐婚,馬伊琍說了大實話
    有人說,看完電影《找到你》會恐婚。主角之一的馬伊琍在微博上和網友探討恐婚話題時說:大家恐的不是婚,而是遇見未知的人和將來。生活從來就不是王子和公主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未知才讓人興奮!你永遠不會預知自己的能力有多強大,迎頭而上,就有對的機會;若不嘗試,你連做對的機會都沒有!
  • 《三十而已》讓多少女人恐婚了?
    這不,酸檬也忍不住追起了這部劇。劇中,最令人關注的鐘曉芹和陳嶼合租式的婚姻,被一地雞毛狗碎的現實打敗,代入感超強,讓多少女人陷入了恐婚中?鍾曉芹是一個上海本地女孩,家裡雖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家庭,卻也是上海的小康水平,吃穿不愁。
  • 為什麼你的女朋友恐婚?作為男人,你的行動很重要
    其實結婚以後變化最大的往往都是男性,他們變懶了,身材走樣了,每天工作完不會像從前一樣關心對象了,這就是女人恐婚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們在談戀愛的過程中,都會刻意的將自己的缺點規避掉,只展現自己的優點,這樣才能讓對方覺得你十分完美,可是只要結了婚,男人也就慢慢開始暴露,變得越來越懶惰。
  • 你「恐婚」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婚?
    你恐婚嗎?「恐婚」二字,屢屢出現在熱門新聞裡,日常恐婚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口頭禪。今日新浪微博上關於此話題的討論竟有1.4萬條,閱讀量高達1.4億,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自己或主動或被動地進入了「恐婚大軍」。
  • 《奇葩說》辯題「恐婚,需要喝去除恐婚水嗎?」我們如何看待恐婚
    01昨天《奇葩說》的辯題是「相愛過年我卻恐婚,現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嗎?」羅振宇老師帶領的正方和李誕老師帶領的反方就這個問題討論得很激烈。正方閻如晶說恐懼是一種病,就應該喝下這個水。反方邱晨說恐婚是一種情緒,為什麼只讓我們消滅情緒喝下恐婚水而不是問問情緒背後產生的原因。
  • 好萊塢最帥恐婚男,為什麼變成了寵妻狂魔?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曾經的「好萊塢最帥恐婚男」:喬治·克魯尼。01.每個提到喬治·克魯尼的人,都會感嘆:為什麼會有如此成功的人?這席對話引起了克魯尼的興趣,晚上真的來了一個漂亮的女人,上來就與他聊國際人權問題,一聊就聊了一整晚。當時的Amal37歲,也是個對婚姻沒什麼期待的人。然而,兩人相識不久就迅速戀愛,在戀愛不到7個月的時候又火速訂婚。
  • 年輕人為什麼不敢結婚?這一點才是真相
    隨機訪問10個27~35歲的單身女生,直接表示「恐婚」的人有3個。每次網絡上出現各種跟婚姻相關的社會新聞,總會有人說:日常恐婚。有人說,身邊的已婚朋友整日雞飛狗跳,看透了那些閃婚閃離。有人說,看著爸媽你爭我吵的十幾年,不知道結婚的意義何在。
  • 恐婚症獨家說明 | 4大表現證明你中招了
    不過總結多次經驗下來,終於為自己得出正確病症說明——恐婚症。根據小編自身的臨床反應,總結出來:恐婚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症」的發病原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係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 恐婚症 | 為什麼他遲遲不願意和你結婚?
    正因為此,他覺得自己患上了「恐婚症」。男人為什麼會有「恐婚症」?原因大致如下: 1.害怕失去自由 所謂「恐婚」,實際「恐」的是怕被老婆孩子套牢,怕婚姻毀了現在的快樂,怕自己的婚姻終將也會成為「愛情的墳墓」。 2.放大了生活的壓力
  • 大齡剩女必有恐婚症嗎?錯!單身無非這三個原則,男人別不懂
    另外一種是消極的,在遇到感情危機的時候,便會產生恐婚的感覺,甚至是一蹶不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面就會變得很消極,不管是看到成雙成對的情侶,還是看到已經結婚的夫妻,都會有一種無感的滋味。所以現在就導致了一種情況,不少大齡剩女都是屬於一種單身的狀態。那麼作為大齡剩女,就一定是有恐婚症嗎?
  • 《還沒愛夠》熱播 揭曉韓庚恐婚背後的真相
    劇中,韓庚扮演的男主角陳炯在多年前,因恐婚錯過了王曉晨飾演的女主角姜小汐。如今,陳炯事業有成,女友溫柔體貼,但陳炯依然沒有解決自己的心理障礙。在與現女友小雨的婚禮上,陳炯竟然忽然暈倒,導致婚禮取消。小雨知道陳炯恐婚症後,選擇了分開與不原諒。恐婚,可以說影響了陳炯一輩子的戀愛。這麼嚴重的心理疾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原因呢?
  • 你恐婚嗎?
    你恐婚嗎?「恐婚」二字,屢屢出現在熱門新聞裡,日常恐婚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口頭禪。
  • 恐婚的你一定要看
    這是奇葩說2019年11月23日的節目,很幸運和我的生日是同一天,這個辯題很貼切我現在的想法。由於各種各樣的社會新聞,導致了我不想結婚。我看了好多期節目,這個辯題給我的感觸和記憶是最深,辯手的表現令我十分欽佩。其中隊長李誕的一句話,「恐婚不是病」,我非常認同。你到了年齡就該去上學,你到了年齡就要去結婚,你到了年齡就要去生孩子。
  • 豆瓣7.4分都市婚姻劇《白色月光》:恐婚的女孩子一定要去看看
    所以,日常恐婚到底恐的是什麼?很是無奈,一邊嘴裡喊著最愛的是老婆,卻一晃神兒的功夫就上了別的女人的床。再後來從堅決不同意離婚,到最後因為是小三的脅迫,主動做了個人,提出離婚,這波洗白,網友們直呼請丟大海。一直到最後,受傷的其實是被出軌的妻子。從不敢相信,到一步步確認對方出軌,這期間身為妻子的女主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困擾。
  • 看完《三十而已》,我恐婚了!
    點擊關注,閱讀更多文章文:念小橋原創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01最近《三十而已》這部劇很火,鋪天蓋地都是有關於這部劇的討論,我在追劇過程中,看到彈幕中,有人提到了恐婚,不婚這些詞。很多人都說看完顧佳的遭遇,讓自己對婚姻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 年輕人的現狀之一:恐婚
    《中國青年報》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1.2%的受訪者存在恐婚傾向,8%的人坦言自己的恐婚情緒極度嚴重。而到了今天,恐婚、婚戀擔憂更是已經成為了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年輕網民們熱議的焦點。最近常引發大眾討論的綜藝《奇葩說》辯題直戳「恐婚」痛點:「戀愛多年我卻恐婚,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嗎?」
  • 恐婚是不是渣?《還沒愛夠》從愛情到婚姻,恐婚到底在恐什麼?
    最近開播的《還沒愛夠》隨著韓庚和盧靖姍的婚禮,很是大熱了一番,現實中浪漫的婚禮與劇中狼狽的恐婚也形成鮮明對比,也令紛亂現實中的每個觀眾都在思考,從愛情到婚姻,有什麼令人恐懼之處?而一個恐婚的人,又該如何與愛情相處?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絕望的真相文 | 晚情做完這一切,她已經冷汗淋漓了,如果不是老公把門反鎖了,她甚至以為對方不在家。直到下午,他才出來說昨天睡得比較晚,沒起來,然後自己叫外賣吃了。她媽媽回來知道後,非常氣憤,問他為什麼連個飯都不給她吃,好歹她現在還在坐月子。
  • 當代年輕人婚姻觀,為何從恐婚現象演變為恐婚症?
    年輕人逃避婚姻已不再是單獨的個人問題,而是成為了一種恐婚現象。有心理學家指出,一些特別不肯面對婚姻、懼怕婚姻的人,甚至有患上此類社會性心理疾病的可能,一般稱之為「恐婚症」。婚姻本是一件花好月圓的美滿喜事,為何會演變成年輕人逃避的問題呢?
  • 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但是我卻很恐婚該怎麼辦?
    但到了這個年齡段,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結婚,甚至是恐婚,針對恐婚這個話題,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尊重自己的內心,其次才是父母的意見,再次才是身邊親戚朋友的意見,畢竟結婚的那個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