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為什麼年輕人恐婚#上了熱搜。
年輕人越來越恐婚,沒有安全感,不想有離婚的婚姻,害怕自己承受不住未知的一切。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其中一個網友的評論,總結出了大多數女性的心聲。
有時候我們對婚姻的恐懼,是因為我們被很多恐慌的信息所刺激,但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應對,好像總也做不好結婚的準備。
總之就是,我還不夠優秀,所以我恐婚。
01
我害怕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有一期《新相親大會》,男嘉賓陳寧說:"當自己組建新家庭的時候,我的媽媽就應該是你的媽媽,你就應該像對待媽媽一樣去對待她。"
所有在場女嘉賓的媽媽皺起了眉頭,女嘉賓們互相議論。
主持人孟非說:"類似這種婆婆把你當女兒,你把婆婆當媽這種話,說說或者聽聽就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處理好婆媳關係要保持兩點,第一點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第二點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如此一番話,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
婆媳真的沒有辦法親如母女,雙方多一些付出,少一些期望,就會避免很多的爭吵。
《老梁觀世界》中的主持人曾說過一句話:
"你要是拿婆婆當媽,婆婆拿你當閨女,那肯定『天下大亂』!"
有句話說的好,婆媳關係是,能側起身子過得去就好。
昆凌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自己和媽媽、婆婆的相處之道。
婚後她對婆婆噓寒問暖,體貼入微,婆婆十分喜歡她。唯一不同的是,昆凌會對媽媽撒嬌。
當採訪者問道:"所以對婆婆也敢這樣嗎?"
昆凌當時笑著回覆:"沒有。"
有人說,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
深以為然。
在媽媽面前,無論怎麼任性撒嬌,媽媽最終還是疼愛你。
而面對婆婆,卻需要我們把握相處的門道,也要降低對婆婆的期待值,否則很容易滋生矛盾,徒增煩惱。
婆媳關係雖難,但也並非沒有解決之道。
一顆真心加合適的尺度,相處起來就會恰到好處,大可不必為此而不婚。
02
我害怕當愛情變為親情會失去滋味
三毛曾在《大鬍子與我》一文中寫道:
結婚以前大鬍子問過我一句很奇怪的話:"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我說:"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
"也有例外的時候。"我嘆了口氣。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問。
"那只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就這幾句對話,我就成了大鬍子荷西的太太。
如此純粹的愛情,讓無數人感動和羨慕。
婚後他們兩人的相處,也更像知心愛人、朋友的模式。
荷西生活在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中,生活中難免受一些影響。
每次吃過飯,荷西需要加飯的時候,總是碗一扔,讓三毛幫忙加飯,起初,三毛還會照做,後面他一直這樣,三毛就找方法來治他,他也沒發現,兩個人就在打鬧中,度過愉快的每一天。
荷西有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三毛從不去打擾,她說看著自己心愛的人和除了她之外的朋友聊得很開心,會覺得很幸福。
婚後的他們,彼此仍然保持著"戀愛"的狀態,愛情沒有因為婚姻而失了色、變了味,反而愈加甜蜜。
不禁想到一句很美的歌詞:"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老到我們哪也去不了,你還是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黃磊曾在節目中暢談婚姻,皺眉激動說:"我非常反對夫妻就變成親人,親人就是親人,我媽是我親人,我爸是我親人,我閨女是我親人,但我老婆是我的情人,是我的愛人,是我的情侶,她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我們依然是情侶,一生都應該是情侶才對。"
愛情的歸宿是成長,而不是親情。真正的愛情也從來不會變成親情。
婚姻由愛情而來,缺少了愛情的纏綿和浪漫,生活便沒有了滋味。
本來愛情就一直是愛情,我們不是為了尋親,我們是為了找一個共度一生的愛人。
03
我害怕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媽媽
知乎有一個問題:到底怎麼樣,才算是合格媽媽?
其中一位答主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Dr.X說: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老人,還要管我,太辛苦的時候脾氣不好,經常會吼我。記得我10歲生日的時候,媽媽問我的生日願望是什麼?我居然說出"我希望媽媽以後不要罵我了。"
媽媽顯然沒有想到我會說出這個願望,一時間語塞,雖然在克制,但是我分明看到她眼眶裡的淚水。
我當時還有點委屈,覺得這個條件媽媽都不能答應麼?現在想一想,這次輪到我溼潤了眼眶。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不需要完美,孩子也不需要一個完美媽媽,媽媽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最好的母愛不是苛求自己做完美媽媽,或去苛求孩子做完美孩子,而是擁有彼此,成為更好的彼此。
在《非常道》一期節目中,當主持人問馬伊琍在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上有什麼心得時,作為事業成功、有兩個孩子的馬伊琍,深有感觸地說:
"平衡就是一定要有人做出犧牲。所謂的達到一個平衡,一定是多方面在一起的,你一個人是平衡不了這些事情的,我絕對不相信誰能把如此光鮮亮麗地職業成功女性,和一個優秀的合格的媽媽兩者兼併,絕對不可能。"
一個資源和財力更為雄厚的女明星,都無法做到家庭與事業的平衡,我們普通人更是難上加難。
認為"女人就該為家庭付出一切"的觀念,本身就是一種對女人的偏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苛求自己。
誰都不是超人,每一個努力且普通的媽媽,都值得被肯定。
梅豔芳在告別演唱會上,穿上婚紗,身邊沒有新郎,她為自己掀起頭紗,說出了這段發自肺腑的話。
她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一場屬於自己的婚禮,世事難料,請所有人珍惜眼前人,把握幸福。"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如果遇到那個"對的人",請再勇敢一些。
沒有十全十美的婚姻,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滿足標準。
或許,女人恐婚, 恐的不是婚,而是婚後幾十年的生活狀態,那麼畢淑敏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女人不要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婚前對男性千錘百鍊的挑揀中,以為選擇就是一切。開局不利,當然令人懊惱,然而賽季還長,只要贏得最終勝利,終是好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