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我國流傳有很多俗語,教人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由於俗語是先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意義的。不過,想要真正從俗語中受益,還是要帶一雙慧眼,仔細甄別,不然可能被俗語誤導了。
就比如,最近我常常聽到一句俗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意思就是,女孩最怕出生在正中午,男孩最怕出生在凌晨左右。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我也到網上做了一番功課。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從陰陽五行上講的
最後,我發現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中國人講究陰陽,認為男為陽,女為陰。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間,與女性的陰相違背。如果女孩是在午時出生,就會因為陰陽相剋,身體會變得體弱多病。「男怕子夜臨」也是因為怕子夜的陰,衝擊到男孩的陽,導致男孩身體不健康。
可見,「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很明顯是從陰陽五行上,講孩子的出生時間有講究。但是,這句看似有理有據的話,還是希望你不要太認真。
「瓜熟蒂落」的孩子最健康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在古代醫療水平十分有限,可能在如今看來很小的病症,在當時也能輕易地致命。「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事關孩子出生後的身體健康,很多父母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也會聽信,以便規避孩子有可能出現的危險,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長大,少災少難。
但是,現在我們有先進的醫療水平,沒有必要去相信「虛無縹緲」的陰陽五行之說。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上講,孩子的出生時間,最好順其自然。當孩子在媽媽的子宮內發育完全,自然地「瓜熟蒂落」之時,生理各方面的條件更健康,孩子出生後也能少生病。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警惕俗語,不可大意
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下來的俗語,也凝聚著古人的智慧。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認知的增加,古人的俗語是否完全值得信賴,還是有待進一步的辯證分析。
所以,只要是事關孩子健康、成長的俗語,父母不要盲目相信,最好在心裡先問一遍「為什麼」,然後再親自了解是否有科學依據,確保真實有效,再在孩子身上實施也不晚。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不可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