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目瞪口呆!這位創始人將賣掉股份,拿走158億現金!接盤者大有來...

2020-12-24 上觀

A股從不缺乏造富神話。又一位超級富豪通過減持股份,拿到了158億,注意,這是158億現金!

被稱為「太陽能第一股」的隆基股份(601021,SH),12月20日下午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上市8年,隆基股份股價上漲超過3400%。作為隆基股份的創始人之一,李春安在2003年投入880萬的註冊資本,自2012年上市至今,他已多次套現股份,算上與高瓴的上述交易,其套現總金額已超過197億元。最新這筆交易完成後,他還持有3.55億股股份,市值約276億元。

880萬註冊資本,換來幾百億的財富

隆基股份12月20日下午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先生通知,李春安先生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先生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公告還表示,本次權益變動情況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情形。高瓴資本本次受讓公司股份是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

隆基股份主要從事高效太陽能單晶矽產品的研發與製造,李春安和隆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為一致行動人。

公告顯示,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4日,李春安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累計減持股份81.3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2%;2020年12月10日、2020年12月15日、2020年12月16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上市公司股份42,492,000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13%。最近半月4次減持加上此次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226,306,134股股份的交易後,李春安所持股份從3.98億股減少至3.55億股,持股比例從10.55%減少至3.40%,下降比例達7.15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時候,李春安也減持了7次,共5930萬股,套現約10.21億;今年算上與高瓴的上述交易,李春安僅在12月就累計減持約2.7億股,套現超過187億元。

此外,根據其2012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招股意向書附錄》來看,隆基股份成立於2000年創立,李春安於2003年加入隆基股份,並以貨幣投入出資880萬,佔註冊資本的44%,也算是創始人之一了。僅僅17年,就獲利超197億,還有剩餘股票3.55億股,按照最新股價來算,市值為276億元。

截至12月15日,李春安累計質押公司股份1.1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06%;其一致行動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共累計質押1.46億股份,佔基隆股份總股本的3.87%。隆基股份12月16日發布最新質押信息稱,隆基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振國質押2000萬股,用於為公司申請授信提供擔保。

盤面上,隆基股份上周五收報77.65元,漲3.80%。截至上周五收盤,隆基股份今年漲幅已達217.59%。自2012年IPO以來,隆基股份累計漲幅更是高達34倍,是A股白馬股的代表。

光伏產業已站在風口

高瓴資本全面布局光伏產業

158億受讓李春安隆基股份6%的股份,這一大手筆亦符合高瓴資本的賽道原則。事實上,今年以來,高瓴已經多次在「碳中和」這一領域發力,在光伏產業動作頻頻,對幾家光伏龍頭「雨露均沾」,全面布局光伏行業。

光伏概念另一龍頭通威股份剛剛宣布已經完成59.83億元定增,高瓴資本也在其中分了一杯羹,認購金額接近5億元。

再早一點的9月,高瓴資本還曾認購信義光能最新增發配股中的2.3億股,出資金額達到5.8億港元。

先後入股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玻璃製造商信義光能和全球最大的電池晶片生產企業通威股份,現在又輪到全球最大單晶矽片生產企業隆基股份,高瓴資本今年屢次重金押注光伏龍頭,引起市場關注。

事實上,不止光伏行業,高瓴資本在整個新能源賽道上都是動作頻頻。

新能源車方面有特斯拉、比亞迪、小鵬汽車、理想汽車,電池方面有寧德時代、贛鋒鋰業、億緯鋰能、恩捷股份、先導智能,高瓴資本都進行了大手筆投資,且都是在這兩年展開了布局。

上月公布的高瓴資本美股最新持倉結果顯示,高瓴持續加大了對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入手了多隻「造車新勢力」。當季,高瓴資本新晉建倉買入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截至9月30日持倉市值分別為5117萬美元、1839萬美元、2900萬美元。10月至11月期間,這三隻股票均上漲逾100%,意味著高瓴資本大賺了至少1倍。

「碳中和」迎來高光時刻

周五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八大工作任務,相關的產業利好也逐漸浮現。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碳中和引發的風電、太陽能和電動車三大產業利好。

其中,第八項任務就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華泰證券認為,對照歐美日,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總體策略大致類似,即圍繞碳排放的主要部門和環節,實現「電力部門深度脫碳、終端非電力部門深度電氣化、終端耗電設備節能提效、碳排放端充分綠化」。但路徑上或有差異,第一,中國從碳排放高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顯著更短,這意味著政策助力具有緊迫性,且電力部門脫碳的制約因素,如儲能、風光資源與負荷錯配等亟需解決;第二,電氣化難度較高的工業部門在中國經濟結構中佔比更高,這意味著替代路徑,如氫能等清潔燃料也大有可為;第三,從電力結構轉型來看,中國電力部門脫碳跳過油氣時代,直接從燃煤時代進入「風光」時代。

碳中和有四大主題且對應的十二個細分賽道有望受益於碳中和承諾帶來的邊際變化,且「坡長雪厚」:1)電力脫碳主題:風電/光電實現對火電的規模化替代是「堵點」,對應儲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壓產業鏈;2)終端電化主題:化工/商用車/建築等較難電氣化的領域脫碳是「堵點」,對應廢鋼處理、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裝配式建築產業鏈;3)節能提效主題:對應功率半導體IGBT產業鏈;4)排放綠化主題:廢塑料等廢棄材料脫碳與碳收集是「堵點」,對應生物降解塑料、塑料回收、CCUS產業鏈。

國元證券彭聰表示,光伏迎來平價時代,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行業加速上行。根據IRENA,2019全球光伏電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發電成本0.066美元/kWh,全球逐步進入平價時代。中歐日韓紛紛發布碳減排目標或者規劃,拜登勝選美國總統,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加速上行。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股民目瞪口呆!這位創始人將賣掉股份,拿走158億現金!接盤者大有來頭
    又一位超級富豪通過減持股份,拿到了158億,注意,這是158億現金!被稱為「太陽能第一股」的隆基股份(601021,SH),12月20日下午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上市8年,隆基股份股價上漲超過3400%。
  • 股民驚呆!這位創始人將賣掉股份,拿走158億現金!接盤者大有來頭
    高瓴豪擲158億,上位第二大股東.A股從不缺乏造富神話。又一位超級富豪通過減持股份,拿到了158億,注意,這是158億現金!被稱為「太陽能第一股」的隆基股份(601021,SH),12月20日下午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 高瓴資本放大招 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 最新持倉股票名單曝光
    摘要 【高瓴資本放大招 砸158億殺入3000億光伏龍頭 最新持倉股票名單曝光】12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籤署股份轉讓協議
  • 127億賣掉兩家公司,又從股市套現18億
    今年,股市又掀起了一波大戶「割韭菜」的行為,龍蟒佰利的股東李玲拋售了1.22億股,據估測她套現的金額總共有18億,而龍蟒佰利的企業聲明表示,李玲這次減持股份的原因是自身的資金需求,和公司並無關係。但無論是什麼原因,最可憐的就是龍蟒佰利的股民了,這一波拋售引得個股大跌,散戶的錢就像被割韭菜一樣飛速流失。
  • 隆基股份股價年內漲2.44倍 高瓴資本158億入股一日浮盈35億
    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601012.SH)股價表現同樣出色。當日,公司股價漲停,收報85.42元/股,市值達3222億元。讓人嘆服的是,高瓴資本重倉入股。12月19日,高瓴資本耗資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躍升為其第二大股東。
  • 高瓴資本擬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躋身第二大股東
    本月初,剛剛拿出5億元參與通威股份(600438)定增的高瓴資本已經賺足了市場眼球,然而,僅僅10天後,高瓴資本再次出資158億元,受讓另一家光伏龍頭6%的股份。  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601012)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12月19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億元。
  • 豪擲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高瓴加碼光伏賽道
    作者: 胡嫿溦  [ 隆基股份(601012,股吧)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格為77.65元/股,本次轉讓價格略高於該股價的9折,接近隆基股份歷史高位。 ]  高瓴資本大手筆布局光伏領域,以158億元的代價,受讓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6%的股權,躋身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 高瓴158億「補票」隆基
    一線私募——高瓴資本祭出史上超大手筆投資砸向本土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據公告顯示,隆基創始人之一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以每股77元市價「九折」計(70元),交易總額158.41億元。一旦成行,將創下陝西上市公司吸引明星私募進場的最高紀錄。
  • 從崩潰邊緣到坐擁600億現金:孫正義如何書寫逆轉傳奇
    軟銀最終回購的股票甚至超出埃利奧特要求的體量,並通過出售資產獲得高達600億美元的可用現金。 自去年秋天開始增持軟銀股份以來,埃利奧特近幾個月以來所持有的軟銀股票至少有50億美元。 埃利奧特認為軟銀的股價遠遠低於其所持資產的價值,而積極的股票回購可能有助於縮小這一差距。
  • 又一個服裝巨頭倒下,千億市值僅剩20億,老闆早套現幾百億娶女星
    巔峰的時候思捷的市值高達1800億,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服裝公司之一。不過如今思捷的市值僅僅剩下20億,而且思捷已經在幾個月之前宣布退出中國。其實思捷的情況早就不好,幾年之前思捷就連香港總部的辦公室都賣掉了。
  • 高瓴158億買入隆基,三方都在打什麼算盤?
    7月18日,100億拿下寧德時代定增;9月3日,15億參與鋰電池隔膜企業恩捷股份的定增;12月9日,5億元或配高效電池+多晶矽龍頭通威股份的1785.71萬股定增額度;12月20日,158億買下隆基2.263億股。高瓴出手向來大手筆,158億在接近3000億市值的高位買入隆基股份被理解為接盤,二股東李春安被理解為套現離場。
  • 鮮為人知 以太坊創始人為了不破產曾賣掉一半BTC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創始人V神,擁有的加密資產估值超過2億美元。然而,情況並非一直如此,V神本人在推上表示,7年前,以太坊還沒有開創,他只有幾千美元淨資產,為了防止因比特幣歸零而導致的破產,他不得不賣掉了手上一半的比特幣。
  • 魔法現金的隕落:曾月放款20億 現已停止運營
    來源: 新流財經巔峰時期月放款20個億的魔法現金所在公司,已於近日停止運營。官方回復新流財經,目前公司在調整運營策略。去年P2P集中暴雷時,點融網也陷入困境,無法正常債轉,此後又陷入裁員討薪風波。與點融網關聯的魔法現金業務同樣受到影響,一度收縮放款規模。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年初,魔法現金全面停止招聘,並且停止放款。
  • 負債3000億,張近東父子將全部股權質押,被傳資金鍊斷裂的蘇寧,到底...
    也正因為現金流的縮減和營銷收入的降低,市面上不斷傳出蘇寧資金鍊斷裂的傳言,雖然蘇寧一再否認,但這次曝光蘇寧控股股權全數質押給了淘寶,基本上還是確認蘇寧融資壓力較大非常大今年11月底,有外媒報導稱,蘇寧易購為緩解融資壓力,正考慮出售電子商務業務部分股份,業務尋求大約60億美元的估值。
  • Bitcoin.com創始人賣掉所有比特幣,稱其為「最具風險的投資」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據外媒最新報導,Bitcoin.com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Emil Oldenburg賣掉了自己手中所有的比特幣。這位創始人在接受瑞典科技網站Breakit採訪時表示,比特幣是「目前你能想到的最具風險的投資」。
  • 賣掉公司,《老男孩》製片人成「80後億萬富翁」
    電影《老男孩》背後,製片人柯利明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賣掉公司,變身「億萬富翁」在《小蘋果》的「洗腦節奏」中,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賺走了超過2億元的票房。在電影中,兩個懷揣夢想的大叔跨國尋夢,最終找到了事業「第二春」。在現實中,製片人柯利明也在經歷「名利的誘惑」。
  • 「碳中和」產業鏈全方位梳理,股民看清楚!
    最近機構大動作不斷,前有通威60億定增計劃驚現16家頂級機構,後有高瓴資本158億大手筆拿下隆基6%的股份,且折價不到10%。另外,外資持續15天流入隆基,斯達15日跌停那天竟有2.8億的接盤資金!老陶發現,這些動作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碳中和」!
  • 暴跌80%,有股民瞬間虧40萬!再現殺豬盤?真相到底是什麼?
    現金流方面,公司中期銀行結餘2800萬元,去年底3320萬港元,現金減少了500多萬。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沒有任何借貸,不過,公司的貿易應付款激增,由去年中期的358萬增至目前的1490萬港元。公司股權高度集中,梁興隆持股公司45%的股份,此前為公司董事局主席,2019年6月卸任,2020年4月1日卸任執行董事,為香港註冊建築師。現任執行董事兼CEO為沈潔持股公司29.98%的股權。前兩大股東持股75%。其中,梁興隆2.25億股中的0.74億股質押給了Voice Chosen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