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知道,金魚掉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小編總結了一下金魚掉鱗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就是水質不乾淨。特別是水族箱裡面的汙物沒有及時清理,比如飼料沉積、金魚的糞便等,導致水質變得不穩定,過酸或過鹼,都影響著金魚的生活環境。而金魚如果無法適應水質的情況,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掉鱗現象。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也比較低,因為我們現在的水族箱或者魚缸基本都會帶有過濾系統或循環系統,真的等到水質變得那麼不穩定了,肯定是因為主人懶到家了,而且沒有安裝過濾系統。
第二就是因為外力造成的。一般水族箱、魚缸或者水池飼養的金魚,不論是什麼品種,或多或少都會有打鬥、嬉戲的情況,而金魚之間的打鬥也會造成金魚掉鱗。而且金魚在缸內嬉戲玩耍、打鬥的時候,觸碰到魚缸內的造景或者功能設備後,也會出現掉鱗的現象。
第三是發炎或者生病。一般有魚體潰爛、紅腫,腹水炸鱗,有寄生蟲等。其中常見情況是豎鱗病,這是一種由點狀極毛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會出現在冬季水溫較低,或者是換水的時候,由於水溫溫差太大而引起的。這類生病的金魚,魚體體表會變得粗糙甚至鱗片也會掉落,在鱗片末端鱗囊裡還會帶有半透明或者帶血的液體。
針對上述三種不同的情況,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措施:
1、水質不乾淨的
我們需要即刻換水,並檢查水族箱的墊料和過濾系統,判斷是否需要更換新材,切不可認為過濾材料還可以再用而忽略了對過濾系統的檢查和更換。
2、外力造成的
如果金魚是因為打鬥受傷而出現掉鱗的,可以撈出到另一個魚缸或水族箱靜養一段時間,或者在同一個水族箱中增加隔層,儘量阻隔經常打架的魚只,這樣靜養一段時間後的魚就可以恢復健康了。
還需要檢查魚缸內造景是否太鋒利了,判斷是否需要更換造景。
如果希望能夠避免魚兒再出現打架的情況,可以適當減少與的數量、控制魚的體型,避免大魚欺負小魚的情況,還要隔開好鬥的魚。
3、發炎或患病的
如果魚兒掉鱗是因為發炎或者患病引起的,應該馬上隔離病魚,以免傳染給其他魚只。因為患病的魚是很難自愈的,而且魚病的傳播速度很快,為了避免其他魚只受感染,應該立刻將病魚撈出隔離,並將原來的水族箱進行換水。
而如果患病的魚已經厲害到一定程度了,魚病已經厲害到一定程度了,應該依據病魚的狀態,尋找相應的藥水進行治療,但一般魚兒是不會自述病情的,而且我們也很難分辨魚兒到底是生了什麼病,盲目下藥會導致魚兒的情況變得更嚴重,所以一般情況建議將病魚隔離在乾淨的環境下進行自愈,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用藥,用藥之前也最好諮詢有經驗的人或水族店。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金魚想要徹底康復是需要時間的,任何一種掉鱗情況都需要好好養傷或者消炎,在隔離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觀察金魚的狀態,依照金魚的狀態改變治療策略。金魚是比較嬌氣的魚類,雖說比較好養,但是不好好愛護他們,同樣也會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