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十個女人呢?
芒果又一次出新,《乘風破浪的姐姐》突然定檔,上線就帶起熱度,連帶芒果超媒也上漲近7%。同為近幾年頻繁出現的選秀題材,《姐姐》為什麼能出現即爆?除了一如既往明星套路,收集粉絲群體效應,製造娛樂衝突收穫輿論關注外,思維升級之處在於打破對女明星來說終極限制的年齡圈層,改變了選秀定義。滿足觀眾窺探心理,也就此引入30+女性職業生存中的衝突矛盾,迎合了社會話題。觀眾靜待的是一場真人秀,還是娛樂圈女人上演的「甄嬛傳」?是30+優質女性的個人魅力、職業態度、社會肯定。女性職場話題常是城中熱話,各種限定和爭議對於暴露在公眾,靠作品吃飯的中年女演員來說,要求更為嚴苛。多次訪談中,多位知名女演員都提到電影中沒角色可演,角色固化,市場受限,市場需求畸變等話題,姚晨曾在《星空演講》中探討了中國影視市場上適合女性的角色太少,在回歸家庭和職場之間抉擇又被邊緣化的問題,暴露出女演員的中年焦慮。市場環境會不會給女藝人們優雅老去的機會?
《姐姐》中星女郎相遇,早期的黃聖依憑《功夫》一夜成名,張雨綺出演《美人魚》更是助推了她的事業,與喜劇界裡程碑式的人物「星爺」合作,應該是令很多職業人豔羨的一筆履歷。雖兩人之後各自有穩定發展,但最近幾年來,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她們的演繹路徑都有所限制。早期與周星馳合作過四部電影的鐘麗緹,近年影視作品鮮有,一直以自信,大方,氣質與氣勢並存的人設活躍在觀眾視線中。談起顏值巔峰時期的性感女神,早已不談演技。
被無法逆轉的自然規律拖累,大眾審美觀審判,外在資源的擠壓下,縱然氣勢如虹,姐姐們在年輕人的主場下爭奪市場,著實會挺不容易。
如今「小花」受青睞是影視市場實情,女演員年齡層次的確羈絆住了發展,但限制不了她的靈魂、要求、渴望,這應該也是而立之年的姐姐們毅然加入「女團秀」,觀眾強力pick她們,不只為吃瓜的原因所在吧。在行業內漂浮、沉澱,歷經十幾年或更久的姐姐們,存有絕對的市場價值。中年女演員崛起,已然是一個市場關注。
萬茜在《你好,瘋子!》中一人分飾7角;袁泉在《中國機長》中被誇演技炸裂,《囧媽》中知性通透,在影視界巔峰期更換跑道,挑戰相對小眾的話劇;詠梅憑藉電影《地久天長》摘下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銀熊獎至高榮譽。近幾年一直不乏勇敢站在市場風口上的姐姐們,哪怕她們30,40,50!反之,偶像概念統一包裝已經是造星常見路數,靠年輕靠顏值樹人設打造出來的偶像質素參差不齊,又常常在市場上引起反效果。這次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就有多位姐姐極力跳脫出千篇一律的造星模板,關於「組建女團」這件事上的思維碰撞,言語爭辯其實也就是中、青年形態在市場中的觀點表達,適應性和價值探討。
姐姐們存在的真人秀有些「驚悚」,讓人聽到真正有穿透力的聲音。如果說《青你》承包上半年熱搜,年輕青春、長腿、細腰為潮流的女團時代,那麼現在看來,姐姐們本身獨有的生存之道是讓她們大放異彩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