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序(第277期)

2021-02-08 編劇幫

媒體轉載請聯絡bianjubang@163.com


我一直主張電視劇劇本要有可拍性,同時要有可讀性。可惜兼具這兩性的劇本在當前如鳳毛麟角。看了電視劇《十月圍城》的片子,又讀了《十月圍城》的劇本,兩性兼具,不勝欣喜。這倒不是因為我和劇作者有所謂的師友之誼。最早跟我說這個劇本好的人是這個戲的投資人,請我務必看看片子看看劇本,他們想把這個劇本發給一些年輕編劇,讓他們作教材看,問我是否達到了這個高度。我看完後也不敢作此論斷,擔心有屋烏偏愛,便又問了一些參與該劇的主創和演員,他們告訴我,在接到劇本後,一百多萬字,大都是一口氣讀完的。拍攝表演時幾乎無人改動劇本,一氣呵成。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可拍性。後來,他們告訴我這個戲已經先在一些地方臺播出了,觀眾反響強烈,有許多自發的評論,我又上網瀏覽了觀眾和媒體的評價。「史上最強反轉劇」、「永遠猜不到後面的劇情」之類的感嘆充分說明了觀眾的喜愛,而我最喜歡的是諸多媒體一致的評價——「業界良心之作」。

目前我國影視劇創作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有戲則無理,有理則無戲。究其根源,很多編劇缺乏對戲劇性的認識和把握,而懂得一些戲劇性的編劇又缺乏對本民族形成的歷史文化形態的認識,及其與歐美劇、日韓劇內在文化形態的區別。《十月圍城》首先是準確把握了我們這個民族自己的歷史文化形態,準確把握了清末民初中華民族歷史大轉型的文化背景,所有的內容都因此而生,有了文化這個根,便有了「理」。

接下來是如何有戲。我個人認為,有了「理」以後,就不要再理它了,一切都要服從戲。莊子說,忘記了腳,是因為鞋舒服;忘記了腰,是因為腰帶舒服;忘記了是非,是因為心裡舒服。我想補充的是,忘記了歷史是為了戲舒服。大家知道,近現代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是威尼斯,威尼斯的金融濫殤了後來的銀行業。可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一個字也不說這個大道理,而是直指人性,用極強的戲劇性結構了《威尼斯商人》這部戲劇經典。《十月圍城》的劇作者似乎明白了這個道理,將歷史文化形態,將所要表現的思想性全部融入了戲劇性之中,結構出了鮮明而又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讓人物作為發動機,講他們自己的故事。這便出現了觀眾永遠猜不到後面劇情的效果。竅門其實很簡單,觀眾能猜得到情節,猜不到人物的態度,更猜不到人物隱蔽的行為動機和深層的心理奧秘。劇作者猜到了,而且通過戲劇結構層層推衍,層層展開,不斷升華,戛然而止。於是有了一個中國好故事。

《十月圍城》之所以能講出一個戲通理也通的好故事,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它確立了屬於藝術自身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我們長時期在談論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談論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卻很少有人關注這麼一個本質屬性:文學藝術有屬於自己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這個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不屬於歷史,也不屬於生活,只屬於美學。通常,人們只用科學的目光、哲學的目光、或用神學的目光看世界。文學藝術則是用美學的目光看世界。它必須建立一套只屬於自己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我們經常糾纏於一個故事在生活中是不是發生過,或者是不是可能發生,而忽略了受眾只想從文藝作品中看到他們希望發生的過程和結果。當一個劇本做到了這點,它就既給導演、演員等二度創作提供了建構另一個世界的平臺,同時給他們制定了一個呈現這個世界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他們想改劇本是改不動的,因為一改就會系統紊亂。這就是編劇的任務和使命。完成了這個任務和使命,編劇才堪稱第一生產力,就是劇作家。

《十月圍城》就給我們營造了這麼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只有劇中人能夠進去,而日常生活中的人是進不去的。我們通常說,編劇的藝術是結構的藝術。編劇結構的藝術世界,如果日常生活中的人能夠隨便出入,那便不是藝術的結構。而這種結構必須用自己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才能建立。這是我在這裡要著重提到的。

《十月圍城》用自己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表現了清末民初我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與西方的工業文明碰撞最激烈的那個歷史大轉型、文化大轉型。兩年的故事,要揭示如此重大的主題,任何結論性的敘述都只能產生偏見。在這部作品裡,我們看不到什麼結論,只看到了一群藝術形象的遭遇和命運,這就給我們的觀賞和閱讀創造了充分的想像空間。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便是這個道理。

反觀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其實在那個時期,無論是革命領導者,還是當政者,還是民眾,都面臨「三千年未逢之巨變」(李鴻章語),沒有誰比誰懂得更多。從一個崇尚革命的時代看當時人物,那麼當政者是反動的,革命黨是進步的,商人是妥協油滑的,民眾是不思進取的,但從一個崇尚改革、呼喚道德的時代再看當時人物,很可能會否定前人的觀點。這就涉及到一個「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命題。不是根據歷史教科書去看,今天看那些否定前人的觀點,又有了否定。作為創作者,我們只能取一種態度,「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個人認為,文藝作品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都必須取一種理解之同情。這也是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為什麼這幾十年來深刻影響著世界文藝創作的原因。

《十月圍城》尤其可貴的是對那個特定歷史時期革命者形象的塑造和界定。在這部作品裡,我們看到了革命者的本質就是「以遭遇損失和痛苦以成就自己人生的滿足」。我們在寫此類歷史題材的時候,一定要自覺地知道,我們筆下的這些人物,他們都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承受歷史,而非創造歷史。簡單地寫他們創造歷史,反而會流於表面,沒有一個人或者一群人我們在後世評價他們的時候可以說他們創造了歷史,事實上只是歷史已經進入那個階段,需要有人來承受它,完成歷史的轉型。再往下說,我特別反對說,哪一個人,哪一群人,哪一個階層的人,就能改變這個世界甚至世界的意志。改變不了,唯一值得推崇和歌頌的最偉大的精神,是一種承受的精神。《十月圍城》自覺與不自覺地表現了這種承受精神。在那個歷史大變革時期,那群人比一般人承受了更多。尤其今天這個時候,不宜特別偏執地對這些人或那些人做肯定或否定。文藝作品就是應該塑造或呈現這些人當時的命運。這對我們今天很有啟發作用,今天的人在承受今天的東西,當年那些人在承受與我們不同的東西。

今天回頭看孫中山,我們說他是偉大的先行者,其實是說他是最早承受那段歷史的人,至死都在承受。先行者就是先行承受。在他手裡並沒有徹底完成歷史的轉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在承受著從幾千年的大河文明轉向海洋文明,從農耕文明轉向後工業文明的歷史階段,我們一直在承受這個轉型。《十月圍城》找到的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突出的節點。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希望觀眾和讀者在解讀這部作品時,能明白劇作者這一點初衷和苦心。

是為序。

劉和平

2014.5.25

此文為劇作家劉和平先生為《十月圍城》電視劇文學劇本作的序言。電視劇《十月圍城》劇本策劃:林黎勝 編劇:卞智弘 吳楠 周鶴洋

劉和平簡介

劉和平,著名劇作家,小說作家,歷史學者。祖籍湖南邵東,生於湖南衡陽。長期從事歷史學研究,舞臺劇、電視劇和小說創作,曾任南開大學中國思想政治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副理事長。現任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專家學術委員會主任。

電視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滄海百年》、《李衛當官1》、《北平無戰事》;

舞臺劇、戲曲藝術電視劇《甲申祭》等。

(全文完)

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可以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以及操作圖示中顯示的更多功能。


一、關於編劇幫

編劇幫是微信上首個以編劇為主要訂閱對象的公眾帳號,創建於2013年4月25日。主要為華語編劇搭建學習、交流、宣傳、交易、維權的專業平臺。訂閱用戶包括編劇、導演、製片人、影視公司總裁等影視行業人士,其中不乏大量有影響力的業內人士。截止目前已經超過三萬訂閱用戶,幾乎覆蓋了整個華語影視行業的大部分影視機構。

二、閱讀往期文章: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三、聯繫我們:

參與投資、商務合作、加入團隊可以聯繫我們!

【電話:13520124071】

【電郵 bianjubang@163.com】

相關焦點

  • 十月圍城
    當我寫下十月,十月圍城就這樣冒了出來。要不,今晚再看個電影《十月圍城》?
  • 【十月圍城】九帝一後!
    十月圍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由陳德森執導,陳可辛監製,電影匯集九大影帝和一影后超強陣容!於2009年12月18日在中國上映。2010年,影片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多個大獎。
  • 【每日一部電影】《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有一個顯得有點詭異的假定性,那就是本應是個秘密行動的孫文赴港一定要鬧到滿城風雨路人皆知,甚至精確到孫中山的下船時間,而且從上岸到離港一定要持續一個小時
  • 《十月圍城》:我們還是需要神話的
    所以,在我看來,《十月圍城》也是一部神話片——當國家消亡的神話被民族國家的神話所取代時,《十月圍城》的骨子裡無非是又一部《建國大業》,只不過後者囿於具體指向而主要局限在海峽一隅傳播,《十月圍城》則把落腳點放在了兩岸都能接受的「中華民族最大公約數」那裡,明後年就是民國建國百周年紀念,想必《十月圍城》劍指金馬獎,已是司馬昭之心。
  • 《十月圍城》熱播 鍾漢良自毀形象
    由鍾漢良、張曉龍、劉小小、吳孟達等明星主演,鞠覺亮執導的民國傳奇大劇《十月圍城》正在樂視TV超級電視及樂視網全平臺火熱播出。 電視劇《十月圍城》雖然與電影同名,但劇版並沒有完全複製電影的情節,而是電影的後續。
  • 十月圍城電影評價如何?
    在十月圍城中,無論多小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戰爭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外貌,家室有所偏袒。越是主流的電影越是容易流於表面難以深入,十月圍城並沒有流於表面空喊口號也沒有將人物神化將對手弱智化,也正因為儘量還原歷史的拍攝使得影片值得回味和思考。 群星薈萃大牌雲集的十月圍城,可能因為扮相問題帥哥美女幾乎都失了顏色,每個人都在時代的潮流中浮沉做著自認為對的正義的事情。
  • 十月圍城幕後故事:無人認出張涵予,謝霆鋒是最大贏家
    十月圍城幕後故事:無人認出張涵予,謝霆鋒是最大贏家電影最初名叫《十月維城》,這個「維」取自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維,陳德森把想法告訴編劇後,編劇覺得這個名字太文鄒鄒了。於是,片名就變成了現在的《十月圍城》。《十月圍城》在香港歷史上一度創下了外景費用最高紀錄。導演陳德森為了還原民國初老香港,不惜動用4000萬資金,一比一建造了1905年的香港中環,因為建成的費用太大,導致這部電影從1999年一直推到了2009年,期間經歷了SARS流感,投資人自殺等事件,陳導自己還遭遇了車禍。
  • 小說《晚春》即將被改編成電視劇《十月圍城》
    記者昨日獲悉,小說《晚春》的影視改編權日前被陝西中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買斷,片名已經定為《十月圍城》,並將作為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獻禮片,明年拍攝完成與全國觀眾見面。《十月圍城》明年登上央視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中視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陝西中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等聯合攝製的電視劇《張小五的春天》正在央視一套、八套輪番播出,《十月圍城》是繼《張小五的春天》後,陝中視與陝文投、中視影視聯合拍攝的第二部電視劇。
  • 總有些歷史被刻意的淡忘《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故事起因1906年清朝已經走到了它的末路時分,清廷瘋狂暗殺「GMD」這一年的10月15日,革命LX孫中山決定以探望母親的名義,冒險前往XG,實際上他是準備與十三省的革命代表,在XG見面會談,這次赴港,便成了清朝政府刺殺孫中山的大好機會
  • 《十月圍城》遭衛視刪減 編劇怒發微博
    《十月圍城》  本報訊(記者楊文杰)暑期檔唯一的年代傳奇劇《十月圍城》開播後,四家播出平臺中目前排名最高的貴州衛視暫居全國第五,鑑於前四名均是獨播劇,若再累積深圳、安徽、湖北等三家衛視的收視份額,《十月圍城》的實際成績應在前三名。
  • 《十月圍城》熱播 嚴敏求被贊中國版《鐵娘子》
    嚴敏求《十月圍城》劇照梅麗爾-斯特裡普《鐵娘子》劇照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著名導演鞠覺亮、鄒集城執導,著名演員鍾漢良、嚴敏求、吳孟達、張曉龍、劉筱筱、吳剛、劉奕丹等主演的電視劇《十月圍城》正在四大衛視熱播,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嚴敏求主演的
  • 《十月圍城》上演大結局 劉筱筱演技獲稱讚
    由鞠覺亮、鄒集城執導,鍾漢良、張曉龍、劉筱筱、吳剛、吳孟達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十月圍城
  • 電影《十月圍城》:王學圻飾演金利源老闆「李玉堂」
    雖然電影《十月圍城》聚集了「九帝一後」的超豪華陣容,但看過此片便知王學圻在《十月圍城》中戲份相當吃重,以其絕對實力承擔起了文戲「頂梁柱」的角色,與劇中眾多人物交織複雜情感,最為動情。不少觀眾表示,王學圻不虧是戲骨級演員,表演非常到位。
  • 《十月圍城》延續影版經典 劉芷汐形象受關注
    舉報 日前,電視劇《十月圍城
  • 小人物的顆粒感,土壤裡的歷史光輝——《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的氣勢很大,陳可辛、陳德森二人執導監製,甄子丹、範冰冰、謝霆鋒、李宇春、梁家輝、曾志偉等璀璨影星匯聚一堂。《十月圍城》的背景也很神聖,傾覆腐朽封建王朝,欲使華夏大地革新解放。電影《十月圍城》整部《十月圍城》的背景充滿了神聖的色彩,為了高高舉起的理想主義旗幟,無數小人物演繹了一場場慷慨赴死的悲劇,這種情懷充滿了史詩感,卻又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小角色上。與其說是大業賦予這些小人物歷史光輝,我更認為是這一個個小人物把悲劇的革命渲染出神聖的底色。
  • 劇評評電視劇《十月圍城》——一曲高格調的時代賦
    @青衿小菊_a3f/文(新浪微薄)電視劇《十月圍城》從同名電影脫胎而來,很難想像這是一部改編劇,事實上在我看來,電視劇版《十月圍城
  • 《十月圍城》——讓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明天
    毫無疑問,《十月圍城》是今年華語影壇製作最精良的商業電影之一。作為「人人電影」的開山大戲,它集中了兩岸三地的精英,面向全球觀眾,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理念與大陸人文背景的一次完美契合。從劇情上說,「二十四小時八義士對抗五百殺手」是個商業電影常見的「局」。
  • 再看電影《十月圍城》
    電影《十月圍城》主要就講述了孫中山先生去到香港前的幾天和到香港後與眾多革命者一個小時的會議。陳少白這種算得上是具有大情懷的愛國之士。而像為了報恩的乞丐劉鬱白、為了報仇的方紅、為了女兒的賭徒沈重陽、老實人大塊頭王復明、堅持參加革命當替身的愛國青年李重光等等。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最終他們很多人都為革命犧牲了;無一不值得我們敬佩。
  • 電視版《十月圍城》 一次符合電視劇慣性的改編
    原標題:《十月圍城》 一次符合電視劇慣性的改編   劉小小飾演的新角色區舒雲和鍾漢良飾演的老角色阿四,在電視版《十月圍城》中起到了延伸劇情的作用。   電影版《十月圍城》中,故事背景設定在1906年的10月,由義士、商人、乞丐、戲子、賭徒和車夫等組成的各界人物交織上演了一場為革命獻身的感人故事。
  • 《十月圍城》上海熱播 劉筱筱演技大爆發
    舉報 《十月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