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報導,美國又將多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常利用實體清單來打擊中國重要行業,目前實體清單已涵蓋超過275家中國企業及關聯公司,包括華為及其150家關聯機構、中興通訊、海康威視。但在川普瘋狂出手後,美媒猛然發現:美國當局只是親自給中國打了劑「強心針」。
12月18日,美國彭博社發布觀點文章——「美國新限制措施將幫助中國『再次偉大』」,談起了美國政府本周將中芯國際等幾十家中國實體列入「黑名單」的做法。他總結說,在中芯國際和華為等公司顯著提高本土供應商質量之前,美國的制裁可能會給它們造成妨礙。但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永遠壟斷關鍵技術的先例,而且考慮到中國現在的市場規模,巨大的需求漏洞不會持續太久。中國現在可以依靠全社會之力來擴大其技術實力。
簡而言之,試圖孤立中國,更可能導致美國自我孤立,失去合作機會。以航天工程舉例,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績是在與美國完全脫鉤的情況下取得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俄羅斯有成功的太空合作,但對中國避而遠之。美國的脫鉤給中國帶來了不便,但中國的太空進步並未因此止步——事實上,中國的空間站因脫鉤而變得更加必要。它對國際空間站並不構成威脅,但國際空間站的排斥卻造就了一個競爭對手。
中國歷來主張尊重別國人民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但美國部分政客視中國發展為威脅,焦慮於中國發展損害其主導全球的影響力,歸根結底是霸權思維作祟。事實上,中國無心取代美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是責任使然,而不是為了謀求勢力範圍企圖主導世界。中國人民通過辛勤奮鬥獲取美好生活的權利理應被尊重。希望新一屆美國政府秉持客觀理性的中國觀,不以固執偏見審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