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全世界都在瘋買中國……

2021-01-17 財經記者圈

文|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央視財經、華商韜略,轉載請註明來源

意外、震驚、創紀錄……這是幾個月來,外媒在談到中國出口時,用得最多的詞彙。

幾乎全世界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年初都沒想到,2020年會以這樣一種全球瘋買中國貨的方式收官。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衝擊下,中國的外貿數據卻最終交出了一份明顯超出預期的成績單:

01

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1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成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增長主要經濟體

海關總署稱,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貿易遭受嚴重衝擊,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能實現正增長,還能創出新高,實屬不易。

國際市場份額再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外貿的逆勢增長推動了我國國際市場份額也創了歷史新高,我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根據WTO公布的月度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數據測算,2020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2.8%、14.2%和11.5%,這比歷史最高值分別大幅提升了0.8、0.4和0.7個百分點。

02

中國的外貿為什麼能這麼牛?

全球貿易大幅萎縮,中國外貿卻能逆勢增長,火力全開,靠的是什麼?

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中國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別人停工停產,中國已經率先復工復產,生產端率先恢復,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衝擊造成的供給缺口。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分析,2020年我國出口表現大超預期。2020年6月以來,我國出口受海外需求回暖和防疫物資訂單不斷以及疫情產生的供給替代效應影響,出現大規模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記者說,中國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率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而且出臺了出口退稅政策、增加外貿信貸投放、支持出口轉內銷等一系列幫扶政策,幫助外貿企業渡難關、保市場、保訂單,有力促進了出口。

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推動了出口較快增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分析,我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穩步推動復工復產,去年4月份出口就實現了「止跌回升」,並連續9個月保持了增長態勢。

全球對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的需求大增,我國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增長了3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我國出口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

2020年3月份至去年年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口罩出口了2242億隻,價值3400億元,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

「這些出口商品既保障了全球防疫物資的需要,也滿足了世界人民在疫情期間的居家工作和消費需求。」 李魁文稱。

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為擴大進口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疫情影響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進口需求穩定。2020年,我國原油、金屬礦砂等資源型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7.3%和7%,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

03

「一帶一路」市場貢獻突出

2020年,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協、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對上述貿易夥伴進出口分別為4.74、4.5、4.06、2.2和1.97萬億元,分別增長7%、5.3%、8.8%、1.2%和0.7%。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增長1%。

04

史詩級大逆轉!全世界都在瘋買中國

加班,不停地加班,滿負荷運轉!

這是崑山緯創、聯寶科技等長三角製造商近幾個月來最大的感受。下半年來,在海外「宅經濟」的刺激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銷量暴漲。

就連多年不景氣的紡織行業,也忙碌起來。

由於疫情爆發,不少印度紡織品工廠被迫關門,只能把訂單轉移到中國。

在河北,一家紡織廠的負責人表示:「從9月份開始,外貿訂單激增,光是來自印度的毛巾訂單,一個月就要出產200多萬條。」

就在中國各地的外貿工廠加班加點為全球趕工的同時,位於美國西部大荒漠中的德克薩斯州洛文縣,也報告了新冠疫情。

至此,美國最後一個零確診的縣城淪陷!

在全球,新冠病毒已導致9000萬人感染,近194萬人死亡,新增感染者還在快速度飆升!

我們無法想像,如果中國也像海外一樣淪陷,今天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因為中國控制住了疫情,全世界維持了正常的產能,最終得以喘息。從這個意義上講:

世界,欠中國一聲感謝!

而作為疫情中僅存的幾片淨土,中國也開足馬力,以最大的產能,馳援世界。

中國剛出現疫情時,美國想盡辦法,一再刁難。

當美國爆發疫情,中國仍舊向美國出口了400億個口罩,平均每個美國人獲得120個。

中國剛出現疫情時,印度先是發文禁止口罩出口,緊接著,其最大的棉花出口商又暫停了棉花出口。

當印度爆發疫情,轉而向中國求購醫療物資時,中國不計前嫌,伸出了援手。

如今,疫苗已成為全人類戰勝新冠疫情的最大希望。

但本應惠及全人類的疫苗,卻遭到少數西方發達國家的哄搶。英國、加拿大的預購量,足夠本國民眾一人接種五次以上。

美國政府則在近日籤署一項行政命令,優先讓美國人獲得疫苗。

要想讓全世界75億人都擺脫疫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擴產。而放眼全球,擁有此等產能的國家,只有中國。

事實上,就在眼下,中國產疫苗正源源不斷運抵阿聯、沙特、印尼、巴西等國。

中國的產能有多厲害?恐怕也只有二戰時的美國,可堪比擬。

年初,甚至更早前,海外不少媒體、學者和政界要人,都在憧憬著去中國化。但到了年底,《紐約日報》卻無奈地感嘆:

「中國企業已捲土重來。」

隨著全球瘋買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不但沒跌,反而更加穩固。而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證明,新冠病毒最早並非出現自中國。

這個連好萊塢最大膽的導演,都構思不出的劇本,再一次向我們生動詮釋了一個古老的中國智慧:

得道者,多助!自助者,天助!

05

2021年外貿還會繼續牛下去嗎?

對於2021年的外貿形勢,李魁文認為,世界經濟有望復甦帶動貿易增長,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也給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同時,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的外貿發展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

不過,李魁文相信,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形成,202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增長,外貿高質量發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

連平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出口良好勢頭還能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我國需求持續回升,進口也會隨之波動。

相關焦點

  • 32.16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外貿為啥這麼牛?
    2020年中國的外貿卻最終交出了一份明顯超出預期的成績單。   先來看看這份成績單:   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1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
  • 2020中國外貿再創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14日發布數據,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再創歷史新高!
    據發布會消息,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據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據介紹,2020年,我國外貿表現有六大特點。
  • 2020年我國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 202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1.9%
    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比2019年增長1.9%,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長27.4%。
  • 韓國家庭負債超1500萬億韓元創歷史新高
    據韓聯社11月21日報導,韓國銀行(央行)21日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韓國家庭信貸餘額首次突破1500萬億韓元大關(約合人民幣9.21萬億元),為1514.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韓國家庭信貸增速仍高於收入增幅。
  • 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
    原標題: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 摘要 【21家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 貴州茅臺改寫新高至1840元】結構性行情下,個股強者恆強越發突顯
  • 貴州茅臺股價漲近2% 報1847.88元續創歷史新高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2月8日訊 今日貴州茅臺股價走高漲近2%,盤中觸及1847.88元續創歷史新高,當前總市值達2.32萬億元。數據顯示,近期有34家機構給予貴州茅臺「買入」評級,16家機構給予貴州茅臺「推薦」評級,一致目標價為1911.18元。 6個月前,機構給予貴州茅臺的一致目標價為1426.7元,最大值為1694元;最新的一致目標價為1911.18元,最大值為2109元。
  • 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增長7.3% 出口值再創歷史新高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1.16萬億元,增長16%;進口8214.9億元,下降3%。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8%和增長3.7%,進口總值下降0.5%。
  • 2020年中國貿易額達32.16萬億,成為全球外貿第一大國
    依照去年相關數據來看,IMF的這一預測將得到圓滿驗證,中國能夠不負眾望地達成這一結果。中國成為全球外貿第一大國據官方1月14日報導,2020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 32.16萬億元人民幣,與2019年相比增長了1.9%,創下歷史新高。
  • 韓國三季度家庭貸款增加近2萬億韓元創歷史新高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6日訊 韓聯社報導,韓國銀行11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韓國家庭從儲蓄銀行借貸的資金規模創歷史新高,截至第三季度末,韓國儲蓄銀行家庭貸款餘額為29.59萬億韓元,比前一季度增加了
  • 3萬億新發基金從哪來?「贖舊買新」 並非主力
    3萬億新發基金從哪來?「贖舊買新」 並非主力 摘要 【實錘!3萬億新發基金從哪來?「贖舊買新」 並非主力】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全市場新成立1443隻基金,合計募資3.1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高於過去3年總額。
  • 美股收盤:納指再創歷史新高,大麻股集體大漲
    文 | 財聯社 吳斌美東時間周五(27日),美股收盤時間提前至北京時間周六凌晨2點,樂觀情緒再度主導市場,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標普500、納指均創收盤紀錄新高。周五大麻股集體大漲,特斯拉漲逾2%再創新高,市值超越巴菲特伯克希爾。
  •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后暴跌700美元 6億資金被"血洗"
    比特幣再創歷史新高后暴跌700美元,24小時3.3萬人爆倉,16億資金被「血洗」……) 北京時間12月25日(周五)晚間,比特幣經過震蕩後再度上衝,突破24600美元整數關口至24670.4美元/枚,再刷歷史新高。
  • 臺積電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盤中市值達3465億美元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今天開盤飆升,來到66.86美元,截止發稿,漲4.66%,再創歷史新高價,市值突破3470億美元,也創歷史新高。臺積電將於16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展望第3季,預期,在5G與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強勁下,臺積電7納米訂單滿載,5納米出貨也將放量,第3季業績估較第2季成長3%到5%,挑戰單季歷史新高紀錄。預期,臺積電第4季業績可望更上層樓,下半年營運將呈逐季攀高態勢,全年營收應可達成臺積電原定的成長14%到19%目標,續創歷史新高。
  • 指數全天單邊下行 愛旭股份、北新建材等32股創歷史新高
    摘要 【指數全天單邊下行 愛旭股份、北新建材等32股創歷史新高】11月25日,滬指收報3362.33點,跌1.19%。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日有32隻個股盤中股價創歷史新高。其中,個股包括愛旭股份、北新建材等。
  • 1.56萬億!茅臺再創歷史新高,又創新低的中石油情何以堪?
    ……再看市場。隔夜歐美股市普跌,今天亞太股市基本也跟跌,但是A股逆勢走出了獨立行情。早盤開盤大幅低開,隨後震蕩上行翻紅,午後持續走高,三大股指集體收漲。盤面上,種業、人造肉、豬肉概念領漲,無線耳機、氮化鎵、光刻機概念領跌。
  • 全世界都在瘋買中國……
    到了年底,全世界卻在焦急地等待,來自中國的貨櫃和貨輪。01意外、震驚、創紀錄……這是幾個月來,外媒在談到中國出口時,用得最多的詞彙。幾乎全世界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年初都沒想到,2020年會以這樣一種全球瘋買中國貨的方式收官。
  • 看懂2020中國經濟成績單,100萬億意味著啥?
    縱觀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趨勢,2000年邁上10萬億元的臺階,2012年突破50萬億元,2014年突破60萬億元,2016年突破70萬億元,2017年突破80萬億元,2018年超過90萬億元,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中國經濟總量再創歷史新高。GDP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
  • 日本股市創30年新高,最大買家浮現!我國股市漲不動的原因找到?
    不過,在知道了是誰在買股票後,就不那麼難理解了。為什麼經濟很差的日本,股市卻連創新高?今年的疫情對於全球任何一國的經濟都不是那麼友好,像日本這樣經濟不怎麼好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日本前三季度的GDP下跌了近6%,創歷史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