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愛不知如何說出口,只好將此情刻於心

2021-01-13 老葉點評

繼前年在金馬獎有所斬獲的同性戀情題材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之後,今年又有一部相同題材且具話題性的作品《刻在你心中的名字》,但我必須說,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表現還在《是誰先愛上他的》之上,因為《是誰先愛上他的》看完後的感受就是好看而已,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卻還比《是誰先愛上他的》好看,且對於異性戀的我具有相當程度的情感衝擊,堪稱是個人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的最好看的一部作品無誤。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主軸明確,所有情節編排都充分扣合「同性愛情的悲歡離合」的故事主體進展,細膩地描繪二大主人翁張家漢和王柏德從只能隱藏心中的性傾向、遇見彼此時的愛苗萌芽、相處之後的情根深種、現實困境下的情感矛盾,到多年後再度相逢的苦樂交織過程。因此,以起承轉合的角度觀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人物情感鋪陳循序漸進,故事發展與轉折起伏都頗具順理成章的自然之感;重要的是,本片的氛圍渲染效果相當不俗,主人翁的喜怒哀樂在觀影過程都能有效觸動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那塊,產生相當程度的情緒共鳴!

對此,個人認為關鍵在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將張家漢和王柏德二人「愛在心裡口難開」描繪得極為細膩深入。一方面呈現二人心意相通、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深情互動,一方面又同時顯現出同性戀者不被社會所接受的困境,逼得二人只能將對彼此的愛意深藏在表面的朋友情義裡。前者部分的相關情節具體呈現「二人找到真正能懂自已」、「生命有你才完整和有意義」的喜悅與溫暖;後者則是在前述的相對正面、歡樂的元素中,添加了些許美中不足的缺憾,使得二人的愛情之路走得崎嶇顛簸,讓這段兩情相悅的美事顯得苦樂交織,除了讓本片故事本身顯得情感飽滿之外,同時也逐漸升級觀眾的情緒共鳴與加深入戲感。

值得一提的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編導更善用了某些如解嚴後的社會觀念與作法仍舊保守(尤其是教育方面)、給予非屬主流正確的「異端」極不友善的對待(逮捕同運人士祁家威、霸凌同性傾向的學生等)等情節的側寫,來襯託二人不知「愛要怎麼說出口」的身不由己。以戲劇效果而言,這些情節縱然並非處於全片故事情節的地位,卻發揮了畫龍點睛的輔助作用,深化二人苦戀的情緒牽引與厚實整體故事氣氛,並連帶影射整個社會有形無形迫使同性戀族群「無地自容」的悲鳴!

重要的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到了後半段,更用上「(偽)三角戀」的設定來強化劇情張力。這個套路雖老,但從另方面來看,也代表其製造故事轉折起伏的效果極佳。加上本片編導對於這部分情節的著墨也拿捏得很到位,因此老套路非但沒有「招式用老」的了無新意,反而經營出「不如我勇敢、真心換絕情」與「愈愛就要愈狠、你不懂我的苦心」二種強烈情感的對撞火花。前述這些既相互重視又彼此傷害的情節所產生的忌妒、矛盾、愛怨交織等濃烈氣氛,隨著故事發展,製造了一波波的情節高潮與張力,當中的無奈、愁稠、悲傷無一不強烈地衝擊著觀眾的情緒。

順帶要說的是,前面提到《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那些其他方面的情節側寫,表面上看來雖然是作為旁襯之用,但實際上卻為整部電影的故事提供了具說服力的環境背景和發展脈絡,師長對學生的嚴管緊教和家長對孩子的期許要求所造成的觀念摩擦,看似二件事,實則本質相同,都是無視差異狀況一概施予同質性價值觀的結果。而這部分又可連結到同運人士的逮補與同性傾向學生的霸凌。換句話說,這些都是社會權威建構下的「主流正確」對於不合主流的有形無形、有意無意的排斥。

據此,《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雖然是「愛不知如何對外說出口,只好將此情對內銘刻於心」的同性愛情故事,但同樣的也對於「和同性戀者受到不合理待遇的其他本質相同事件」做出了批判;且最讓我激賞的是,本片的社會批判意識控制在介於「點到為止」和「喧賓奪主」之間,可說是拿捏得恰到好處,既可對於「同性苦戀」起到提升劇情張力及強化情感衝擊的效果,又可點出電影主題背後更高層次的問題意識,這是值得大讚的關鍵之一。

不過,特別說的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其實是「張王二人的再度相逢」,因為這部分的情節把張王二人戀情的微觀圓滿和社會價值觀轉變的巨觀意涵做了相互呼應的完美統整。當王柏德向張家漢坦承當年他真的很愛對方卻無法實說的原因,是因為30年前並不像現在是可以勇敢出櫃的年代,再加上過世前的神父生前種種故事的揭露,代表即便很多保守觀念開始轉變,但同性戀情卻是最後才得到「平反」之事;重要的是,這是舉世皆然的現象。

人常說,談戀愛就是要「找對人」,意思就是找一個各方面都可以契合的對象,而所謂的契合,至少也要是「我懂你,你也懂我」,而這話在本片可分為三層意義:「張家漢和王柏德二人之間的心靈契合」、「只有同性戀者才能了解同性戀者」和「同性戀者終於被異性戀佔多數的社會大眾所理解接受」

第一層其實就是相戀雙方(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應有的自然表現。然而,第二層又可分二方面:其一,這代表張王二人能找到可心靈契合的對象比一般人少很多的先天限制;其二,只有同性戀者的二人才能體會同性戀者的心中所思所感。既然如此,則表示同為同性戀者的張王二人對另一方而言都是「懂我的你」,但反過來說,非同性戀者的其他民眾則是「不懂我的你(們)」,而且不但不懂,還多處流露出有形無形的歧視行為。

第三層則是「張王二人的懂得彼此」與「社會大眾終於能懂(接受)他們」的微巨意義之完全整合。我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家學派始祖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中提醒:「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大意是說,很多時候若我們將某種價值認定為「絕對、唯一正確」時,那與此不同的種種都將成為不正確、不美不善之事,如此一來我們的世界反而真的就不美不善了。再納入《刻在你心中的名字》的故事來看,不就正指張王二人(及所代表的族群)所遇到的不平之事?這也是為何個人認為成年後的張王二人再度相逢的情節最能打動我的原因了!不但給了二人苦盡甘來的圓滿結局,也充分揭示了我們的世界終於朝向更美更善的境界前進!

接著來談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演員方面,老實說,個人對陳昊森和曾敬驊這二位演員以前不太有印象,除了後者是去年臺灣某部電影的要角之外,基本上沒有多大的注意。尤其曾敬驊在片中看得出來演得賣力,但仍有些許的青澀之感。至於陳昊森,則是屬於好像有看過,但想不出其特別突出之處的類型。然而,我必須說陳曾二人在本片的對手戲相當精彩,不論是年少輕狂的單純率性,還是愛不可得的內心煎熬,都掌握得很到位。尤其是張家漢為受傷的王柏德盥洗的那場戲,雖然我直覺認為這裡有個bug,但馬上被二人的「由『既情不自禁又所有顧慮的拉扯』再到『慢慢逼近底線與情慾逐漸潰堤』」的出色表現轉移了注意力,完全浸淫在二人情感與欲望流動的氛圍裡。因此,陳曾二人從此將在個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且會持續關注他們的表現。

此外,說得到演員,就不得不提到飾演張王二人成年時期的戴立忍和王識賢,礙於情節篇幅的關係,戴王二人的戲份不多,但老戲骨的可貴就是即使戲份不多,仍能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將劇本要求的效果具體呈現於觀眾眼前。綜觀戴王二人的表現,可謂將「經歷生命歲月的滄桑」和「此情仍在我心深處裡」完美熔於一爐,所有變與不變在舉手投足間的互動裡,表現得渾然天成,這也是個人會認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成年時期的情節更能打動我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沒有這段戲及二位演員出色的表現,本片的成績恐怕會打了些折扣。

最後要談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導演柳廣輝,個人認為柳導將本片拍得通俗卻不庸俗,因為全片要表達的問題意識、情感衝擊等要點全都淺顯易懂,毫無咬文嚼字的賣弄及拐彎抹角,然而又能同時兼顧問題意識探討的拿捏,使其未流於蜻蜓點水式的交待。此外,導演柳廣輝對本片的情感描寫到位、氣氛掌握得宜、進展控制流暢,使三者交相加乘的效果讓觀眾看得多處共鳴,情緒隨故事發展起伏,這也是本片得以如此好看的重大關鍵!

總而言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將「舊時代褪去、新時代尚未誕生」背景下的青春校園中所發生的同性戀情描繪得極為動人,過程與結局雖然不是動蕩大時代下的轟轟烈烈程度,但男性學子格局相對較小的苦戀仍將「悲歡離合」效果發揮得頗為不俗;加以這部分又連結至社會價值的反思,看完後覺得心中溫溫暖暖,後座力猶在,因此如果沒意外的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應該會列入個人今年的年度十大。

相關焦點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愛不知如何說出口,只好將此情刻於心
    繼前年在金馬獎有所斬獲的同性戀情題材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之後,今年又有一部相同題材且具話題性的作品《刻在你心中的名字》,但我必須說,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表現還在《是誰先愛上他的》之上,因為《是誰先愛上他的》看完後的感受就是好看而已,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卻還比《是誰先愛上他的》好看,且對於異性戀的我具有相當程度的情感衝擊,堪稱是個人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的最好看的一部作品無誤。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7.1分:愛要怎麼說出口,只好刻在心中
    花開花落,秋去冬來,曾經再深的愛戀,也會分開,真正的愛情就算走不到一起,也會在心底烙上對方的名字。經不住似水流年,逃不過此間少年。「如果你給我的,和給別人的一樣多,那我就不要了。」愛從來都不是施捨,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種愛情,只能埋藏在心底,不能揭開。但不論過多久,都會在心底最深處想起這個人的名字。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你!
    「如果你給我的跟你給別人的是一樣的 那我就不要了。」久聞大名、萬眾期待的中國臺灣同志初戀型新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曝光正式預告片!因為疫情等特殊原因,這部電影一直不斷延期,而今才正式確定,這部電影是由瞿友寧擔任編劇、監製,柳廣輝執導,陳昊森、曾敬驊等擔任主演的電影。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致敬的那些經典同志電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1987年《莫裡斯》時代禁錮下,不能說的秘密——《墨利斯的情人》來自貴族家庭的劍橋學生克裡夫和墨利斯偶然相識,朝夕相處開始對彼此產生異樣的情感,直到克裡夫終於鼓起勇氣對墨利斯說「我愛你」,兩人跨越同性的藩籬,墜入愛河之中,卻又要不斷面對時代氛圍的壓迫而隱藏起最真實的自我。
  • [專業影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群青色的初戀詩
    那些屬於那個時代的記憶,而在臺灣1987年後的同志戀曲又該是如何展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敘述較為近代30年的同志戀歌,臺灣解嚴、蔣經國去世,臺灣逐步走向自由民主改革開放的年代。兩位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柏德,彼此對上了目光重此離不開眼,在那青澀的歲月裡,他們瘋癲、胡鬧、甚至擁抱對方曖昧不明的狀況讓他們沉淪其中。但在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王柏德心思被女學妹勾起,這份炙熱開始無法收拾。
  • 為什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原聲中,沒有《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12月27日晚,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舉行了一次「感恩的心畢業典禮」,以破億的票房成績,宣告在中國臺灣院線放映圓滿收官。    很巧,《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的時間點,是1988年,而侯志堅本人的出道,也和1988年很有淵源。
  • 為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原聲中,沒有《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12月27日晚,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舉行了一次「感恩的心畢業典禮」,以破億的票房成績,宣告在中國臺灣院線放映圓滿收官。來說說《刻在》的配樂,這次配樂找的是著名的影視配樂家侯志堅先生。2020年年底,侯志堅的影視配樂作品,可以說是大爆發。
  • 那個男孩,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民警顯然已經很熟悉他,直接稱呼他的名字「祁家威」。看到這一幕,這兩名年輕人明白:雖然臺灣正在變革中,但人們對新的自由思想尚未真正接受。這一幕見證了臺灣島上所經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現實生活中的祁家威被稱為臺灣同志權利運動之父。去年政府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也成為了臺灣同志平權運動的重要突破。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已經發布
    另一部經典電影臺灣上映,一經播出,引起強烈反響,不僅情節跌宕起伏,而且很美,充滿了時代感,更何況,雙雄主角顏值超高,還有一位偶像演員曾主演過許多類似的作品《紅流學生陳昊森》,這部全新的電影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新歌速遞 | 盧廣仲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題曲
    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題曲繼《魚仔》《幾分之幾》之後盧廣仲第三度應瞿友寧導演之邀演唱影視主題曲為你刻骨銘心的初戀,寄出最後一封情書作詞:許媛婷、佳旺、陳文華作曲:許媛婷、佳旺、陳文華製作人 / 編曲 / 混音:黃雨勳    oublie-le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愛情+斷背+懷舊」的純愛電影
    今年9月30日,在臺灣上映的電影《刻在我心底的名字》仿佛讓沉寂已久的小清新臺灣青春片重新活躍在大眾的視野。雖然這部影片沒有在大陸上映,但電影的預告片就已經吸引了不少觀眾。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不同,雖然都是青春洋溢的校園的電影,但《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是一部校園「愛情+斷背+懷舊」的臺灣青春片。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年度顏值最高的同性片
    點上方[豬豬網盤]→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本片資源點擊閱讀原文拿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Cover:盧廣仲)
    愛一個人,即是本能,而不斷被打破的本能,只好藏身於友情偽裝下的愛情,成為無人知曉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親愛的聽眾們,好久不見。轉眼,一年又過去了。過去的這一年,似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對我也一樣,各種意義上。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感謝你們願意聽我這個無聊的人唱歌,講故事,發牢騷。因為些原因不能及地更新,也希望大家能諒解。新年伊始,祝大家新年快樂。
  • 臺影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盧廣仲演唱主題曲
    - 小隊長oublie-le(忘了他吧)好幾次我告訴我自己 越想努力趕上光的影 越無法抽離 而已 Jet'aimais  (我曾愛過你) 刻骨銘心只有我自己 好不容易講出真心的勇氣 你沉默的回應 是善意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忘記了時間這回事 於是謊言說了一次就一輩子  曾頑固跟世界對峙
  • 晚安 晚安 晚安——《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預告片2020年9月《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在臺灣上映,票房破億,成了本年臺灣本土第二部破億的電影,也是第一部破億的LGBT題材影片。在今年金馬獎上,本片也獲得最佳攝影以及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兩項大獎。
  • 李先生: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周末電臺VOL.97閱讀文章前,點開音頻文件,收聽李先生的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剛好老李今天唱了《刻在我心底的名字》,索性就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吧。《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這首歌是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主題曲。電影於去年9月30日在臺灣上映,12月23日上線網飛Netflix,臨近平安夜聖誕節,算得上是給同志朋友的禮物吧。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重現專屬於少年時代的純真和躁勁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當張家漢對Birdy歇斯底裡怒喊:我敢說出我喜歡誰,你敢不敢?《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兩個男孩就這麼錯過,之後再次相見已是中年,在多年之後的彼此重逢,才聽到對方的心聲:當年他真的很愛他。那麼這時隔三十年的答案是否還有意義?也許還是有吧,再見一如初見。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
    你肯定還記得我找你偷熱氣球那天吧,那天我真的忍不了了,我給你打電話叫你出來陪我,我知道你肯定會出來的,我和你一起偷了熱氣球,第二天班班出現的時候我偷偷把熱氣球放出來了上面寫的「晚安」,你肯定知道晚安是什麼意思,是你告訴我的「WANAN」這是我十八年來做的最勇敢的事,你肯定很生氣,沒關係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我是其實放給你的,我在所有人面前向你陳家漢表白了。「我愛你,愛你」。
  • 網飛新腐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次是臺灣口味?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哈嘍,everybody,大家好,我是努力碼字的打工仔呀呀呀呀。喜歡我的文章為啥不關注我?上次我們介紹了泰國腐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對不對,甜蜜蜜的南洋風情愛情故事,磕到你了嗎?年年有腐劇,我怎麼發現今年特別多?天天網上衝浪的我呀,無意中找到了一個好寶貝,那就是網飛新作啊!
  • 刻在你心底的,他的名字丨賞色
    最近大熱的LGBTQ題材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大家都看了嗎?作為臺灣地區的年度票房和熱門話題之作,兩位年輕男演員陳昊森和曾敬驊也成為很多觀眾關注的對象。比起演藝經驗尚淺的後者,2017年就以同志題材劇集《紅色氣球》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陳昊森更讓人覺得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