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社區一線防控力量緊張,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助力疫情防控是基層黨組織、團組織的重要課題。徐匯區楓林街道結合社區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廣泛發動青年群體參與,在疫情爆發之初發布《致楓林街道團員青年的一封信》,為街道窗口單位、區域單位、居民區的青年幹部和等待開學的青少年朋友加油鼓勁,同時發動青年朋友積極投身到一線防疫工作中。三個月來,楓林街道的青年群體響應號召,站了出來,在疫情防控過程發揮了獨特作用。
聚焦社區疫情防控這項重點工作,持續招募青年志願者。為緩解社區一線防控壓力,楓林街道通過「徐匯楓林」微信公眾號和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微信工作群發布青年志願者招募令,同時製作500份招募宣傳頁,張貼到各小區宣傳欄、主要出入口、樓宇園區和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宣傳欄等醒目位置,廣泛發動楓林轄區青年人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
區域單位首先響應號召,上海市安質監總站、中交三航院、青松城、滬港國際等單位廣泛發動青年人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並組團到社區報到、服務。南區電信專題研究並安排部署參加街道志願服務事宜,明確由黨支部書記帶頭,赴楓林社區參加青年志願服務工作。未復工的社區青年、未開學的大學生等也積極投身到社區防疫工作中,為小區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發放出入證、做好人員登記等。
聚焦困境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保持聯繫並做好關心慰問。疫情期間,楓林街道始終關注「青春圓夢,愛灑楓林」關愛睏境青少年項目中的41名孩子,不讓一人掉隊。發動居民區團幹部和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青少年社工,與孩子家長保持線上聯繫,關注孩子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同時發動結對的區域單位團委通過「打一個電話,送一句問候,寄一份防護品」的形式為結對青少年們送去關懷和溫暖,關注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保持線上聯繫,做好關心慰問,提供必要幫助。
街道依託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工作機制,在微信群號召區域單位團組織疫情期間加強與結對青少年的聯繫互動,並點對點與區域單位團組織負責人個別溝通,得到了積極響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團委邀請復旦大學生以網課的形式為結對小朋友輔導語數外功課。楓林集團、上海建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上海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上藥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為結對困境青少年準備了防護品、學習用品,並表示會繼續為孩子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貢獻一份力量。同時,動員居民區團幹部,發揮屬地作用做好關心慰問,提醒他們平時多與困境青少年溝通交流,幫忙列印作業、贈送口罩和慰問品等,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徐匯工作站的社工們利用線上服務模式,包括微信、簡訊、電話等形式,密切關注41名青少年的情況,幫助他們克服焦慮心理,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保持良好作息習慣。社工們也通過各項資源連結,為其中部分青少年發放了口罩、消毒洗手液等物資。「空中課堂」開學以來,社工們為項目中的青少年開展線上服務,關心他們的上課情況,確保青少年能夠儘快適應這一新型教育模式。
聚焦醫院這類重點單位,搭建愛心傳遞平臺。楓林街道轄區內醫療資源豐富,各大醫院均全力以赴拼搏在湖北和上海抗「疫」一線,楓林街道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夯實區域化黨建、團建基礎,廣泛發動其他行業青年群體,為轄區醫院搭好愛心傳送橋,當好愛心速遞員,展現年輕人擔當作為。
期間,區域單位出主意、想辦法,各顯神通。上海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第一個行動起來,發動青年人共同籌款,由團委統一採購愛心物資,上藥控股、糖酒集團等單位結合各自單位優勢和特點,爭取到寶貴的防護物資和補給品。滬港國際等單位發動青年人上網團購網紅美食,用心用情傳送溫暖。
各單位的愛心物資統一運到街道後,由街道做好公示,並根據物資到達的先後順序分三批分別送至中山醫院、龍華醫院和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委。中山醫院和龍華醫院是楓林街道重要的區域單位,也是湖北和上海抗「疫」前線中的重要力量。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在這一特殊時期時刻保衛著楓林的一方平安。三家醫院團委對楓林其他區域單位的青年人表示感謝,並為青年群體所表現出來的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所鼓舞。
接下來,楓林街道還將廣泛宣傳、引導、教育青年群體,繼續發揮青年群體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來源:上海基層黨建網)
(責編:陳晨、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