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六大經典語錄,品讀古人智慧,開闊思想,安頓身心!

2021-01-08 人生智慧全解讀

《菜根譚》是明代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講述人生、處世、修養的語錄性著作,和《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一起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是一部能夠讓現代人開闊思想、安頓身心的智慧之作。下文從中摘錄出六大經典語錄,並予以精當的評析,希望大家讀有所得、讀有所獲。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聖,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不猛然轉念哉!——《菜根譚》

評析: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充分表明人的求財之心有多麼的痴迷,竟然可以為之不惜性命,以求財的心思和熱情去做學問,當然能事半功倍,但難度實在太大,尤其是現代人,心態普遍比較浮躁,求財極為用心,可在學習上卻大多是草草了事;熱衷追求榮華富貴,對修煉自身的品德卻極少關心;把媳婦當寶,卻難以對父母盡到基本的孝道。《菜根譚》認為,這些其實都只是一念之間的選擇,但結果卻有天地之別,由此可見轉變之難。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菜根譚》

評析:現實生活中,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運用正確的手段去達到目的,如果急功近利,使用小聰明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達到目的,那麼無疑是愚昧、糊塗的,最終只會給自己帶來悲慘的結局。此外,要牢記,做人做事,泰然的心態、持重的態度永遠是獲取成功的法寶。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菜根譚》

評析:老子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身在困苦中的人,千萬不要放棄對成功與幸福的追求,更不應該自暴自棄,而要保持積極向上的鬥志,勇敢地爭取屬於自己的成功與幸福。

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一條竹杖挑風月,挑到時也要息肩。——《菜根譚》

評析:「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放下不等於放棄,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擁有。放下欲望,才會心態淡然,瀟灑寫意;捨棄貪念,才會心無旁騖,專心致志……陶淵明放下了對「五鬥米」的執著,這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寫意;李白放下了官場名利,這才道出了「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幽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都非常快,讓人疲倦壓抑,這時,與其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向古人學習,多一些清淨安逸的心境。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菜根譚》

評析:這句話大意是說,在路徑狹窄的地方行走,要留給別人行走的餘地;吃到可口的美食,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的確,想生活得輕鬆和快樂,就要有包容和分享的心態,與人相處,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寬容,才是真正能夠得到快樂的智慧。

進德修行,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趣味,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菜根譚》

評析:對於現代人來說,身處各種誘惑之中,若想通過磨練心性來提高道德修養是不太容易的。真正要想做到,關鍵在於「心定」。正如《菜根譚》這句語錄所說,進德修行,要有木石一般堅定的心境,任富貴權勢,功名利祿,都不能動其心,仿佛此生從不需要這些一樣。而欲望之門不能稍開,一次把持不住自己,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為欲望所俘虜,就會陷入欲望的泥潭,平日的苦心修行也很可能就會枉費工夫了。

相關焦點

  • 品讀《菜根譚》:它是怎樣一本書?「菜根」兩字就有三點釋義
    我注意到有很多古老的書籍,裡面蘊藏著珍貴的智慧,其價值並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這些書籍,很多人並沒有抽時間細讀過,只是名字較熟而已。所以我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品讀經典古籍,詮釋精華內容,讓包括自己在內的更多的人,領略傳統智慧,萃取有益養分,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 《菜根譚》經典語錄十句,句句皆大智慧,越讀越喜歡
    中國古代三大奇書其一《菜根譚》,斷斷續續讀過很多遍,如《菜根譚》一類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時隔多久,也似陳年老酒,愈發芬芳馥鬱。小編與許多小夥伴一樣,讀書是愛劃出經典語錄,毋庸置疑,《菜根譚》的經典語錄數不勝數。
  • 「菜根譚」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
    中國人幾千年來做人處事的智慧結晶幾乎都歸納在一本書裡面,這本書叫《菜根譚》,如果想做一個世事洞明通達的人,那麼《菜根譚》一定要讀。《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寫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書中語錄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 古人言:「伏久者,飛必高」,下一句更是經典,道出人生大智慧
    明代洪應明先生,見到這句話後便有感而發,就去菜根的意思,定「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為中心思想,寫下了流傳至今、長盛不衰的經典菜根語錄《菜根譚》。這本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精華,深入淺出的為什麼我們講述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哲學,是難得的一本奇書。今天這句「伏久者,飛必高」,就是出自《菜根譚》。
  •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跟著昭君一起讀《菜根譚》經典詩句,讓心靈豁然開朗,遇見最好的自己。
  • 《菜根譚》六句名句,教你智慧處事少犯錯
    當我們今天身處於城市的繁榮躁動中,身心焦躁不安時,有一本書可以滌去我們心中的焦躁,清風徐來,吹得我們身心舒適,這本書就是《菜根譚》。「菜根」一詞出自於北宋學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辭藻優美,言簡意賅,通過洞察人生百態來點化世間萬事。節選六句供大家賞讀。一、寒燈無焰,敝裘無溫,總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墮在頑空。
  • 《菜根譚》大智慧: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1 「菜根」指《菜根譚 嚼菜根滋味者,必是淡定執著、寵辱不驚之人;得菜根智慧者,必是涵養品德、大智大勇之士;踐菜根真行者,必是金玉人品、濟世經邦之才。 《菜根譚》為語錄體,讀之朗朗上口,其絕大多數人生感悟直到今天仍有指導為人處世的現實意義,這或許是它流傳不衰的緣故吧。
  • 《菜根譚》:4種人生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咬得菜根香,尋出孔顏樂」,這話說的就是《菜根譚》。《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做人、處事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書中包含了種種智慧,而其中有4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守拙樸《菜根譚》裡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
  • 被稱為「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的《菜根譚》,是為何方神著?
    《菜根譚》為明代洪應明所著,主要內容是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等。洪應明在編著這本書的時候,用公正的態度汲取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尤其是綜合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核心思想。《菜根譚》的出現,在潛移默化中,對人們身心產生了一些很正面的影響。就連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也曾多次稱讚這本書,「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見其影響及作用非同一般。
  • 寒假讀經典:《漫畫趣讀36計》,讓孩子get古人經典智慧
    這一切與她平時愛讀哲學類、歷史類書籍分不開,尤其是傳統國學經典,不僅能大大提升孩子的文化素養,更能讓孩子博古通今,培養辯證思維、積累寫作素材。在中小學階段,有一套書一定不能不讀,它就是我國古代非常經典的——《三十六計》。
  • 千古奇書《菜根譚》,字字珠璣,充滿人生智慧,令人讚不絕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煌煌巨著不勝枚舉,每一部巨著中蘊含著古人的大智慧,教會我們修身處世之道。雖然時代在變,但這些巨著經久不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學習專研,因為這些著作背後有著直抵人心的大道。《菜根譚》一部傳世名作,被譽為「史上最治癒的書」,曾經為無數迷茫中人撥開雲霧,堪稱一奇書。
  • 講經 | 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金蓮花三等獎獲得者昌孝法師講如何安頓身心
    自作藏頭偈一首來說明安頓身心的重要性,我們想要安頓身心,就要明晰何為身心。身分兩種身分為兩種:生身與法身。生身即生身性命,是父母所生,五穀所養,五蘊和合的肉身,四大皆空的假體。而法身即是法身慧命,是無漏功德與正法成就的身體,是以智慧為生命的真如本性。此二種是我們的身,是我們修行的資本。
  • 《菜根譚》:四句處世箴言,讀懂智慧一生!
    文/飛魚《菜根譚》是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其中,你可以找到暗藏處世的智慧和玄機,明白人生的意義,讀完之後會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今天給大家解讀《菜根譚》經典的四句話。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讀經典名著,品經典語錄
    經典之所以可以成為經典。因為它歷經了歷史的考驗,歷久彌新;也因為它是千百年來時代的總結,常讀常新。
  • 《菜根譚》來告訴你
    ——《菜根譚》洪應明閱歷完世間的人情冷暖,才知道曠達、閒逸十足可貴,嘗遍了世間所有的味道,才知道恬淡、寡慾才是最真切的。有人說這是修身養性的至高境界,也有人說這是清靜無為,消極避世的頹廢思想,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成熟的人必備的精神。
  • 《菜根譚》經典名句起名,詩詞很短,道理很深!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不僅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而且讀了還能讓人豁然開朗,重新認識自己,所以,從中為孩子起名,很有必要。《菜根譚》文字簡練明雋,兼採雅俗,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讀了能讓人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同時,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強調了艱苦磨練的重要性。故而今天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菜根譚》經典名句中的好名,可以說是耐人尋味。
  • 《小窗幽記》10句經典,心煩氣躁時讀一讀,從容淡定,笑看風雲
    透過他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那種拿得起、放得下、拋得開、收得攏的豁達心胸和無塵境界,其真知灼見無一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輝,於今時今世仍有借鑑價值,尤其是關於修身正心的見解最值得我們品讀。為了更好的了解此書,學習和踐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思想和做人準則,哲學詩畫特意為大家精選了10個警句,一起來品讀進入。
  • 85歲老爺子寫給年輕人的智慧,忍不住反覆閱讀,馮驥才:文壇奇人
    非常好奇的讀完了他的新作《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讀完之後感慨萬分:讀了這麼多名人的作品,沒有一個人能像王蒙這般的通透。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要想王蒙學習。孔孟老莊貫穿他的一生賈平凹、馮其庸都為之欽佩王蒙從小便愛讀孔孟老莊,寫過不少相關的作品。與那些古代思想史的專家們不同。
  • 讀《菜根譚》:「與其練達,不若老實」,誰解其中味?
    還是看看《菜根譚》這部為人處事佳作怎麼說吧?《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先生所著,他在這部經典語錄集中說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這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