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杜珣先生

2021-01-09 北京大學新聞網


杜珣老師走了……

2018年10月28日12時,北京大學教授杜珣先生於北京病逝,享年87歲。

杜珣先生出生於1932年1月29日,祖籍河南省博愛,1953—1956年先後在清華、北大讀數學專業,1956—1959年在北大數學力學係數學研究生班學習,留校任教,講授過高等數學、微積分等課目,出版有《現代數學引論》《數學物理方法》和《連續介質力學引論》等數學力學著作,1997年退休。自20世紀80年代起,杜珣先生致力於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作品的搜集、整理、教學與研究工作。1994年開始,率先在全校開設「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史」公共選修課,編選、出版了《中國歷代婦女文學作品精選》,退休後又義務開選修課5年,之後全力轉入大型婦女文學選集《閬苑奇葩》與《閨海吟》的資料搜集、整理和編選工作。為籌措出書經費,他節衣縮食,長年在學校食堂吃飯,在那間書房兼臥室的「鬥室」裡辛勤勞作。2012年,《閬苑奇葩》與《閨海吟》作為「弘揚中華婦女文化叢書」姊妹篇由華齡出版社先後出版,杜先生將書無償地贈給有關圖書館和研究者,並將自己積累數十年的文獻珍藏捐贈給婦女文化博物館,還在北京、西安、開封等地義務為一些高校學生做「中國歷代才女的風採」學術報告,傳遞婦女文學的薪火。杜珣先生為搜集、整理、保存、承傳我國古近代婦女文學作品和弘揚、建設中華婦女文化,建設中國先進性別文化做出了不凡的建樹。





杜珣先生在河南大學講學(2013年10月24日)





杜珣先生與學生交談(2013年10月)

在此,謹以下文,表達一位後學、婦女/性別文化研究者對杜先生的悼念和敬意,緬懷杜先生的豐功偉業。

 

三十年辛苦不尋常

——杜珣先生新編《閬苑奇葩》與《閨海吟》評介

河南大學 謝玉娥


2012年,由北京大學杜珣教授所編、作為「弘揚中華婦女文化叢書」姊妹篇的《閬苑奇葩》和《閨海吟》由華齡出版社先後出版[1][2] ,這套270萬字的大型婦女文學選集叢書的面世,對我國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來講,無疑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編者為搜集、整理、保存、承傳我國古近代婦女文學作品和弘揚、建設中華婦女文化做出了不凡的建樹。

《閬苑奇葩》是中國歷代婦女文學作品的一個精選本,選收先秦到五四運動之前共1415個女作家的3287篇作品。選取標準為內容健康,藝術上具有特色,且題材豐富、風格不拘。編者既注意收錄像李清照、秋瑾等名家之作,也不埋沒那些雖名聲不顯、但有意義的作品,且不完全以藝術水平的高低決定取捨,以便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反映古代婦女創作的總體面貌與成就。針對學術界歷來對清代婦女文學很少重視和研究的現象,編者正視現實、突破慣例,收入了較多的清代婦女作家作品。全書正文各大部分以時代排序,每部分開頭對婦女文學的總概況作一簡略介紹,下列每位作家作品。鑑於唐至辛亥革命前後的五個部分人數較多,以作家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排序,便於查尋。所編作品體例,有作者簡介、正文、注釋和評說幾項。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字號、生卒年或時代、籍貫、父和夫的姓名、職位,本人特長和著作等項,本著求實的原則如實撰寫,不知者缺略。生卒年都改用公元紀年,連姓氏也沒有留下的以「無名女」代之。「評說」因篇幅所限共有830則,體現了編者的文學欣賞眼光與批評標準。書末列有被選作品所出自的文獻書目共378種,文獻序號與正文作品標題後括號中的數字相一致,方便檢索查對。

《閨海吟》上下兩卷計180萬字,是編者積30年之功力搜集、編選而成,共收中國古近代才女8600餘人,每人選取一首代表作,體裁不拘,但限於篇幅,對詩、詞、曲、聯以外的彈詞、小說、劇本、散文等其他體裁都只摘取一段或幾句。作者排序首先以時代分,唐、宋、元、明、清及辛亥民初,作者以姓氏的漢字拼音第一字母為序,同一時代的作者在目錄中以數字標出序號。作者下面附有小傳,作者介紹儘量依古籍中原有的敘述,生卒年有許多是編者根據有關專集的序、跋和正文中提供的信息加以推算得出。據統計,除去信息量極少者外,全書有自傳資料的作者約4000餘人。書後附參考文獻共717種,附有「才女稱謂首字檢索表拼音首字索引」、「才女索引」,在每一位才女索引後面標有作者所處時代和在該書正文中的排序號。

總覽《閬苑奇葩》與《閨海吟》,在我國婦女文獻出版史上可謂史無前例,在為我國古近代婦女文學創作的光輝成就被發現、被展示而感到震撼、振奮之時,不得不為完成如此巨大、浩繁工程的編者杜珣先生表示由衷的讚嘆、感謝與敬意。編就此書,可謂功在千秋,用在長遠,具有不同凡響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作為一套大型的婦女文學作品選集叢書,所收作家及作品的數量均超出了以往出版的各種古代婦女作品選集,嘆為觀止地充分展示了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創作的概貌,為讀者提供了一套有代表性的可以閱讀、鑑賞的婦女文學作品讀本。我國古代女作家作品長期以來未受到學術界應有的重視,除少數在文學史上有記載的,如薛濤、魚玄機、朱淑真、李清照、顧春、秋瑾、呂碧成等有專集見世或見之於文學作品選本外,大多數女作家的作品都湮沒無聞,散落於各類古籍文獻的邊緣或縫隙中,很難被發現也很難查尋到。但今天,通過《閬苑奇葩》和《閨海吟》便可輕而易舉地得到所需要的資料。猶如百川歸海,編者將一大批散亂的、名不見經傳的數千名古代女作家的作品仔細搜尋、認真梳理、合理編排並匯聚成書,一冊在手,所有被收入該書的均可在此一一找尋,便利而省時。因此,這套叢書的問世,不啻於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實用、儲藏豐富的婦女文學專題「圖書館」,開闢了一處絢麗多彩、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的文學百花園。

《閬苑奇葩》與《閨海吟》也是一套方便、實用的大型專題工具書,具有多種文獻資料檢索功能和可資利用的信息資源開發價值。利用該書目錄,可以方便、迅速地查檢各時代婦女作家的傳記資料和被選作家的作品名稱、代表作;在作家小傳欄目,可根據有關資料了解某個作家的創作概況、作品數量和傳播信息;利用書末附錄的「參考文獻」,可以去發現、查閱作家未被收錄的其他作品;可以選取某個時代、某類作家或某類作品做專題研究。兩部書結合起來互為補充,前者以「作品精選」為要,後者以作家數量為勝。《閨海吟》兼具中國古代女作家人名「大全錄」的性質,是至今收錄古近代婦女作家數量最多的一部書,書末所附「才女索引」既可檢索某個才女的代表作,也可以比較探討「才子」與「才女」的不同。可以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從作者的籍貫分布、家庭出身、婚姻、節孝、壽命等方面進行各類才女專題統計分析,研究古代才女們獨特的生活與創作經歷、創作特點、創作成果及作品的刊刻、保存與流傳。可以進行男女作家的創作比較,研究古代婦女文學的傳統,考察古代與現當代女作家之間的創作源流及演變。

《閬苑奇葩》與《閨海吟》作為一套「奇書」,因編者的特定身份而具有獨特的文化研究與文學批評價值。編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先生」,在職期間主要從事數學力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業餘從事婦女文學作品的搜集、整理與編纂,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為該書的出版傾注了大量心血,退休後更是全力以赴。一位大學教授、理工科男性學者,能以「弘揚中華婦女文化」為己任,實屬難能可貴。編者既是婦女文學的愛好者,又是引導讀者閱讀婦女作品的批評者、研究者,在對古代女作家的創作介紹、作品取捨、作者簡介、作品評說等方面,有著新穎獨到的見解。其觀點和看法,讀者未必都心領神會或認同,但在閱讀、接受中,「性別身份」及「性別觀念」的介入不可忽視。杜珣先生選擇研究婦女文學,起因之一是來自以母親衛青蕙為代表的歷盡艱難、勤勞善良的中國婦女的感召和鼓勵,他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研究婦女文學,感受婦女在舊社會身受的苦難,自己作為一名男性,感到有種愧疚。也許,正是這種高度的「性別覺悟」使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為歷史上的婦女「討公道」,為被歧視、被埋沒、受屈的才女們揚名吐氣、追求性別平等的文化事業之路。因此,閱讀古代婦女作品,理解古代婦女的文學與歷史生存,評說她們的創作特色,需要明了我們已有的性別身份與應持的性別觀念,應樹立自覺的男女平等的性別批評觀,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閬苑奇葩》與《閨海吟》是一套「新書」,體現了編者對婦女文學的高度重視和弘揚中華婦女文化的嶄新理念。編者將已發現的被歷史埋沒的才女作品進行大範圍的「精選」之後,再人均選出一首,以至成千近萬篇,這一宏偉的構想在婦女文學作品的編選史上可謂「破天荒」之舉,洋洋大觀的作品選集發掘了婦女文獻的珍貴資源,凝聚了古代婦女驚人的、不可磨滅的創造力,即使在把婦女排除於社會、禁錮在「家」的封建時代,從女才子們所留下的吉光片羽也可見其不凡的創作才華和創造能力,只是歷史沒有給她們提供與男性相同的成才機會與條件,特別是,她們衝破「女誡」樊籬,展示聰明才華的作品因「人微言輕」,在男權社會向來不受重視。對此,杜珣先生滿懷激情為歷史上的才女們鳴不平,珍惜她們得來不易的文字,並給以公允的評價和應有的重視。《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的成就、特點和意義》(《閬苑奇葩·前言》)一文,表達了編者對古代婦女創作的全面評價和重新思考,對封建正統史觀對婦女的偏見勇敢提出質疑、予以批判,對她們的作品給予「性別公正」的評判。在《閬苑奇葩》中,編者以「評說」的形式闡釋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表現出不同凡俗的眼光與識見。例如,編者認為,勇敢衝破封建禮教、追求愛情的卓文君,在其名篇《白頭吟》中堅持愛情專一,反對丈夫納妾,更難能可貴;步非煙不甘為人妾被奴役的地位,為追求愛情至死不屈,其氣概之壯烈「可與革命烈士相比」,實質上就是一千多年前「為反封建、爭自由而犧牲的婦女先烈」;嚴蕊身為營妓,敢與封建權貴抗爭,寧死不肯顛倒黑白,大義凜然;商景蘭在丈夫殉國後寫出《悼亡》詩篇,旗幟鮮明地主張不殉節;施淑儀《對於烈婦殉夫之感言》透徹剖析了殉夫的荒謬與禍害;柳如是為追求人的尊嚴,寧舍愛情而不居人妾;王貞儀的《富春道中值荒旱感成》揭露荒旱年間的民間疾苦、抨擊封建統治者,是一首「具有革命意義的進步詩篇」,其《題女中丈夫圖》表現出的智慧才能、雄心壯志,可謂「婦女解放運動的真正實踐家和先驅者,確實應該在婦女運動史上佔有地位」;王採薇的《木蘭辭》「末兩句特佳,充分表現婦女獨立自強的精神」;左錫嘉的《苦樂行》揭露大旱酷暑中豪門享樂與農民飢苦的尖銳對比,官僚縣吏對饑民災情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醜態,其詩作的思想性與藝術性,「不僅超過清代男詩人的同類作品,而且趕上杜甫、白居易的名作」,只可惜長期以來卻不被人知、不被重視;劉韻琴「是我國第一個用白話文寫小說的女作家,在中國新文學史上應有其不容忽視的地位。」

誠如鄧紅梅博士所言,在《閬苑奇葩》「前言」中,杜先生對於中國古代婦女文學集中表達的題材和情感,主要體現出來的風格與面貌,有頗精要的總結;對於其應該被納入古代文學整體關照卻長期遭受冷遇與忽視的處境,頗致不平,對於古代女性在創作、保存作品時所面對的種種困難,以及因此而導致的流傳之難與湮沒之易,有同情之了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杜先生對於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古代婦女文學和學習中國古代婦女文學有何現實意義這些重要問題,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具有高度才情的古代才女們遭到最大的苦難,蒙受社會的歧視,「是人世間最大的不公平」。他號召所有具有公平心的讀者反省造成婦女悲慘境遇的封建思想文化傳統,拒絕那樣的傳統在我們的時代重現,追求男女真正平等的世界的到來。「可以說,該前言是一篇深具知識分子情懷的關於中國古代婦女文學價值意義的全面思考」[2]序一。《閬苑奇葩》和《閨海吟》在展示古代婦女的創作才華,為婦女聲張被剝奪了的權利權益,矯正長久以來傳統文學史觀、批評觀對婦女文學的不公正對待和偏見等方面,功勳卓著。它也是我們今天研究中國婦女史、性別文化史的第一手文字資料,是考察古代婦女人生命運、情感心態和性別生存的珍貴文獻。

杜珣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致力於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作品的搜集、整理、教學與研究工作。起初,他發現在已出版的婦女文學作品選本中,不少都大同小異,選收的作家作品多有重複,因此,決心親自編選一部收錄範圍較廣、涵蓋人數較多的作品選集,為此,開始了千辛萬苦的搜求。他經常到北京琉璃廠等古舊書店尋訪,當年為購買一冊線裝舊書幾乎要用去他一兩個月的工資,但凡能尋買到的想方設法都不放過。他常出入於北京各大圖書館,通過館藏目錄提供的古代文獻總集、文集線索,去發現其中收錄、保存的婦女作家作品及相關資料,能複印的不惜代價當即在館內複印,不讓複印的資料便工工整整抄到筆記本上。在國家圖書館,抄寫資料只準用鉛筆,他只好在晚上回家後用原子筆將抄寫的再原樣寫一遍,在總計抄錄的200多本筆記中,這樣再寫一遍的有30多本。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長年堅持、日積月累,終於集腋成裘,他搜集到的有關婦女文學的書籍和複印資料共有800多種,包括才女作家專集、詩詞曲文集、女作家及其作品研究著作、婦女運動史料、婦女研究理論著作,以及辭典、綜合性文集、史料和工具書,其中一部分是以昂貴价格購來的珍貴線裝舊書,如《名媛詩歸》《國朝閨閣正始集》《國朝閨秀百家詩抄》《小檀欒室閨秀詞》等。所搜集到的女作家專集,有的今天已經再版;但有許多作品是在查閱館藏文獻中被發現,複印、摘抄而來,再版不易,十分珍貴。這些如同家珍的婦女文學作品及相關文獻,在杜先生的書房兼臥室佔有顯著的位置。僅八平米的單間內,順牆兩邊是書架,一邊書架上擠滿各種圖書,書架頂部放置其他物件;一邊書架上整齊摞著幾十個硬紙盒,裡邊裝滿了複印、粘貼的資料;手抄筆記本200多個,分別編號、裝在40多個檔案袋內,臥室中間支著一張可以摺疊的小床,地上放著高、低兩個小凳子,高的用來拿取書架上的東西,矮的用來坐在床前書寫,床上擱一塊墊著寫字用的壓縮板。就是在這狹小的空間內,編者一點一滴、日復一日的累進,鴻篇巨製《閬苑奇葩》與《閨海吟》終以匯聚成書。其中編者所付出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

文理兼通、古今融匯的杜珣先生出版有《現代數學引論》、《數學物理方法》和《連續介質力學引論》等數學力學著作,講授過高等數學、微積分等課目。1994年起,又率先在全校開設「中國古近代婦女文學史」公共選修課,1997年退休後又義務開選修課5年,之後全力轉入《閬苑奇葩》與《閨海吟》兩部書稿的整理、編選工作,日以繼夜,決意在有生之年看到該書的面世,為此他吃盡了苦頭。常常一早出門,中午就在圖書館簡單用餐甚至不吃飯。為籌措出書經費,他節衣縮食,捨棄了常人的嗜好與享樂,長期在學校食堂吃飯。兩部書出版後,杜先生又拉著小車,一趟趟乘坐公交車到郵局,將書無償地贈給有關圖書館和研究者。他雖已年邁,但仍以溫暖的餘暉給後人照亮。為了使多年積累的婦女文學資料在身後繼續發揮作用,年事已高、用筆書寫了一輩子的杜先生特意買來計算機,請學生教他掃描,準備將有關資料發至網上,與讀者共享;準備將自己數十年的文獻珍藏捐贈給婦女文化博物館。近年杜先生還在北京、西安、開封等地義務為一些高校學生做「中國歷代才女的風採」學術報告,傳遞婦女文學的薪火。在杜先生為弘揚婦女文化事業而奮鬥的漫長歲月中,默默奉獻的背後,有一位不凡的女性在精神上給予其巨大的支撐力量——該書所用筆名「嶙峋」之一的程慶麟先生,是杜先生的「知己戰友」、終生摯友,她於上世紀50年代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執教於青海,傾心於弘揚婦女文化,長期以來一直關心著杜先生的事業與書稿的進展,在患重病手術之際仍惦念著出版事項,為兩部書分別撰寫了序和卷首語。正是在其精神力量的支持與驅動下,杜先生才得以完成這套叢書的編寫。

可能,在這兩部書中有值得商榷或錯訛、不妥之處。比如,被標為「無名女」的作者其性別判斷是否都一一準確?《閬苑奇葩》「後記」對才女「五個層次」的人物劃分,讀者是否都予以認同?「評說」是編者「滿懷激情、衷心想說的話」,它對古代婦女文學、作家作品的評價,讀者是否都能認可?這些需要進一步探討。但無論如何,可以說,《閬苑奇葩》《閨海吟》這兩部書的出版為弘揚中華婦女文化和建設中國先進性別文化豎起了一座豐碑。(原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 杜珣.閬苑奇葩:中國歷代婦女文學作品精選.北京:華齡出版社,2012.

[2] 杜珣.閨海吟:中國古近代八千才女及其代表作.北京:華齡出版社,2012.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專輯 | 江淮流風
    13、王孝峰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海水為何不倒流,斷帆好載返還舟。蓬萊擬定吟詩會,來接先生作客遊。  70、周濟貧沉痛悼念安徽省詩詞學會會長陸世全先生(步韻王蘇陵女士悼念陸會長詩)謙遜平和多雅意,詞文精練蔓枝無。寒天數九哀音至,春谷詩家憶宿儒。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江淮吟苑第223期
    孟國田沉痛悼念安徽省詩詞學會陸世全名譽會長驚悉先生乘鶴去,隔屏憑弔倍傷魂。高風自可垂千古,教誨從今心底存。鄧金煌沉痛悼念陸世全老會長忽傳噩耗雨昏眸,隕墜文星恨不休。【商調·秦樓月】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殘冬嘯,皖江縱筆先生悼。先生悼,德仁相遞,眾生傳導。【么】研詩作賦吟壇教,眾人同贊詩詞妙。詩詞妙,泉臺慢走,陸翁仙道。江菊生沉痛悼念安徽省詩詞學會老會長陸世全先生先生駕鶴赴瑤池,痛失良師八皖悲。
  • 【沉痛悼念】香港資深演員林文偉 出演電影版《上海灘》
    紀念那些已不該被忘卻的宗長們沉痛悼念空軍原副司令【林虎中將】宗長 曾擊落美軍戰機 飛越開國大典沉痛悼念南雄珠璣巷林氏宗親會執行會長林崇珍宗賢沉痛悼念中國傑出的原子彈專家【林友梅】宗長沉痛悼念惠州林氏族冢文保委員會【林雲甫】會長沉痛悼念林聖年宗長 《浙南閩東林氏連環譜》首事之一
  • 弔唁 沉痛悼念餘濟時老師
    沉痛悼念餘濟時老師:濟世有良策懿行四方星耀九天穹時思推俊傑嘉謀六和藝綻五福音廣東星藝裝飾集團敬輓 沉痛悼念餘濟時老師:躬植桃李傳嘉風篤行德範留英名>晚生羅照球敬輓 沉痛悼念餘濟時老師:學則師表立己達人仁育桃李妍行而世範砥節礪行慈蔭子孫賢晚生周曉霖敬輓  沉痛悼念餘濟時老師種德化人為濟世吐絲織錦以時協
  • 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專輯|安徽散曲第88期
    孟國田沉痛悼念安徽省詩詞學會陸世全名譽會長驚悉先生乘鶴去,隔屏憑弔倍傷魂。高風自可垂千古,教誨從今心底存。王文英沉痛悼念陸世全會長詩城古韻筆留香,君是文壇一棟梁。莫道真情成絕唱,先生魂魄託胡楊。注:《詩城古韻》這本書,先生在病床上題詩祝賀惜成絕筆。
  • 沉痛悼念潘拉牛先生——悼念詩詞合集
    2017年1月7日,我縣原晉劇團團長潘拉牛先生因病逝世,與世長辭。潘老師生前好友聞此消息悲痛欲絕,壽陽縣詩詞學會的老師們紛紛提筆,悼念德高望重潘拉牛老師。 七律·悼摯友潘拉牛先生山西晉中/白長生(新韻) 乘風駕鶴存風範,痛弔文星頌美名。古道熱腸傳壽邑,友交天下上華京。梨園力挽扶生死,春晚支撐救險情。曉月井邊一硬漢,癌魔勇鬥鐵錚錚。
  • 沉痛悼念蘇育明宗長
    沉痛悼念蘇育明宗長
  • 沉痛悼念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機械系曾攀教授
    沉痛悼念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機械系曾攀教授來源:「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公眾號 2019-7-8 突聞噩耗,中國共產黨黨員、塑性成形領域著名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市教學名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7月7日18時於北京病逝,享年56歲。
  •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 ——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
    大安微生活  詞壇聖手拂雲去,瀚海文林失俊雄  ——沉痛悼念夏永奇先生  作者:江其田    夏永奇先生的同學生前文友馬富琳:  《沉痛悼念詞擘夏永奇先生》:  夢眷洮河,調古聲新六十年,揖山謁水,抹綠塗紅,緣情欣駐蹕;  爵稱文曲,章華字燦三萬首,愛國惠家, 驅平 遣仄, 犒績賜迴鑾。  生前文友溫貴君《深切緬懷夏永奇先生》:  訃文讀罷嘆君行,失寐煎熬淚五更。
  •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2020-12-2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葛優劉曉慶黃磊發文沉痛悼念謝園去世,享年僅61歲
    葛優劉曉慶黃磊發文沉痛悼念謝園去世,享年僅61歲比如:《天生膽小》、《上海一家人》、《瘋狂的代價》、《大喘氣》、《我愛男閨蜜》、《女管家》、《孩子王》等影片。葛優劉曉慶黃磊發文沉痛悼念謝園去世,享年僅61歲好友葛優劉曉慶黃磊發文沉痛悼念據悉,就在2個月之前他還曾在《我愛我家》劇組現身,當時的他看起來狀態還是不錯的,但轉眼間就天人永隔了。
  • 深切的悼念永久的懷念:周仕全先生一路走好
    2020年5月30日這一天,我們在這裡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中國紀錄》新媒體顧問、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理事,中國風水文化研究院湖北分院副院長,蘄春縣易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蘄春縣易學泰鬥、敬愛的老師、偉大的易學界精神領袖周仕全先生!周仕全先生於公元2020年5月28日20點在家中不幸離世,享年68歲。
  • 沉痛悼念會寧二中令君鵬老師
    師魂不朽,風範永存——悼念會寧二中令君鵬老師        雪花飄零紫薇山下灑清淚,音容寂寥祖厲流水放悲聲。沉痛,沉痛,沉痛。今天寫下此文,慰以告別我們曾經的老師令君鵬老師。幽室千年靜,漆燈萬古明,2017年10月4日與世長辭。
  • 【特別關注】 沉痛悼念薛煒清會長唁電輓詞輓聯選編(二)
    【特別關注】沉痛悼念薛煒清會長唁電輓詞輓聯選編(二)  薛煒清會長走了,引起了各地宗親的極大關注,他為了薛氏家族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感人事跡令人敬仰和感念,宗親們或組織、或個人紛紛發唁電、寫悼文、送輓聯,寫輓詩,本平臺將陸續選擇登載,以示對煒清會長的沉痛悼念和對親屬的親切慰問!
  • 沉痛悼念!陶西平先生一路走好
    驚聞陶西平先生逝世的消息,《學校品牌管理》雜誌全體同仁十分悲痛!自2004年辦刊以來,一直得到陶西平先生的關心與指導,曾出席本刊主辦的第四屆(2006年)、第五屆(2007年)、第七屆(2009年)全國學校品牌大會並擔任主講嘉賓。與陶老先生結緣後,他對我們雜誌定位、選題、文章給出了很多寶貴建議。我們向陶老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祝一路走好!
  • 沉痛悼念!香港資深演員林文偉!
    香港資深演員林文偉離世,曾演過《上海灘》,好友張雷表示惋惜演員林文偉據香港媒體報導,資深演員林文偉早前因病離世,曾與他多次合作的任達華表示沉痛又一位資深老戲骨病逝,曾參演《上海灘》,任達華深感沉痛他生前好友麥子云透過社交網悼念摯友,在《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飾演KC的歐瑞偉回應了他的悼文,同樣感到心痛。
  • 著名演員謝園因病去世,黃磊發文沉痛悼念
    就連著名演員黃磊在得知消息後,也是一度深表驚訝,就在今天上午,他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沉痛悼念了這位德藝雙馨,演技精湛的老戲骨如今逝者已去,就讓我們共同為他祈福,感謝謝園曾經為我們呈現的無數作品,願謝園先生一路走好!
  • 沉痛悼念吳志達先生
    吳志達先生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武漢大學教授吳志達先生因病醫治無效
  • 張漢先生紀念特刊:楊爭光等撰聯悼念
    沉痛悼念文藝界前輩張漢先生
  • 沉痛悼念周夢華大姐輓聯匯集
    藍健雄沉痛悼念周夢華老大姐不負芳華,斑竹一枝何滴淚;乃歸淨國,胡楊萬樹已埋沙。 李陽才挽周夢華老師聞半生戍旅醫文俱勝,伴沙漠胡楊,情感瀟湘斑竹雨;識五載知君德藝雙馨,今乘雲駕鶴,魂牽粵嶺玉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