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仕|019號 專訪臺北「唱片店教父」

2020-12-25 浣熊唱片

關注「浣熊唱片」,聽點好的。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繫我們。

Q: 什麼是碟仕?

A: 碟思文化旗下浣熊唱片隆重推出「碟仕」欄目。講述唱片和人的走心故事,記錄唱片和我們的集體記憶。

復興唱片文化,百年百人眾生相,100位碟仕暢談,100張唱片推薦,100段走心寄語...

019號 Jagger Yang

楊傑格(Jagger Yang)著名的臺灣「唱片店教父」,他所帶領的團隊工作都是赫赫有名唱片店,離開的員工在音樂圈幕後都是佼佼者。

Jagger不是他的本名,但曾他以此名寫了兩本關書,分別是《搖滾世界》與《搖滾天堂》,書籍內容都是有關搖滾樂的音樂書,所以就此英文名轉換中文名——傑格。目前除了從事本行旅遊服務業,低調的他也開立了獨立唱片店-impo(位於臺灣臺大/公館區域),同時還參加各式路跑,真的是活力滿滿。

浣熊唱片力邀這位臺灣傳奇唱片店幕後推手接受了我們專訪。

與音樂結緣的1966-1986年

幼時因為長姐在唱片店打工,自然家中播放著各式各樣的音樂黑膠,總是有大聲的器樂從音響中流瀉出來。70年代的臺灣,大家所聽的流行音樂也正是英國與美國的搖滾樂,而那源自輝煌的60年末衍生出精採多元的時代,依舊令人神往。

1992年唐朝首張專輯宣傳於西門町淘兒音

1984年以前,臺灣並沒有音樂版權的概念,那幾年也正是國際五大唱片公司(華納、環球、BMG、EMI、SONY)陸續進入的時候,所以在此之前可以相當廉價地買到黑膠唱片。記憶中1978年約臺幣20元上下,等到我就讀高中時期1982年還能以3張臺幣100元買到黑膠唱片,因此可以購買到豐富多元的曲風與收藏,一直到1984年CD正式問世。約莫2~3年之間,傳統黑膠唱片行時代結束,而磁帶和CD開啟了另一扇大門。

音樂的工作與巨變 1987-2000年

服完兵役後與同學開了小型唱片店,在那磁帶還存在的年代,因為搖滾影像的缺乏,我們做起了翻拷演唱會的錄像帶。有從衛星頻道或WowWow下載的,也有外國朋友寄來的錄像帶。也因後來店內工讀生紛紛起來組團創作,於是開啟了短暫的表演場地:「搖滾陣地」(因不堪罰款,三度般遷後告終,這群工讀生就是:骨肉皮、瓢蟲以及廢五金樂隊……)

當年個人淘兒音樂城臺灣區域經理名片

1991年,有幾位來自美國的朋友問我是否可以幫他們招募員工,畢竟他們中文無法溝通,而過程竟然有西洋/國語/爵士/古典音樂的考題問卷。我也參與了20題的西洋考題(有一題不會),但幾周下來應試的西洋音樂考題沒人會一半,我建議他們改成連連看。沒多久之後,他們也順理成章地聘了我為西洋音樂採購,而當時的薪資是臺幣21K(新進員工18K)。

西門町淘兒音樂城底樓內

該年的11月底,與來自日本與美國夏威夷的Tower Records夥伴一起,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臺北西門町建立了第一家臺灣淘兒音樂城。我依稀記得12月底開幕時約8萬張來自國內外的CD,在當時的環境,龐大的音樂庫存藏量與資訊內容於店內,還有多臺試聽機可是創舉。數不清的音樂巨星的籤名會,甚至私下也會來逛店,有時候在買唱片時,明星就在你身邊!次年迅速成立了東淘(Tower Records忠孝店為小型店,庫存量約5萬張CD),位於臺北東區最精華的地段。

1995年於淘兒音樂城視聽機前留念

我當時受亞洲日本總公司的安排,可以參與每年亞洲會議,進而更深入地了解Tower Records連鎖經營的方針。隨著公司運營策略,亞洲區香港的1號店與2號店也很快設立,並延伸至東南亞的泰國與新加坡的分店開設。之後,臺北也擁有了自己的第三家店(士林金雞廣場),臺中店也多次評估,甚至有將士林店搬遷到臺中的計劃,最後可惜都未能在1997年前成真…。

傑格依舊保留著Tower當年的工作證

1998年我加入了滾石音樂,原本要協助國外音樂廠牌企劃,後來還是回到經營百貨專櫃的排行榜唱片行。1999年來自法國的fnac進入臺灣,這次開業讓Tower Records老員工再次聚首,最優秀的採購團隊,而我成為他們的首任產品經理。首賣第一個月,音樂CD銷量高達臺幣1400萬,也超越了我在西門淘兒音樂城開業第一個月臺幣860萬的紀錄。

法國大型文化、音樂產品連鎖店fnac,中文名法雅客

2002年之後整個實體唱片店銷售開始下滑,在起起落落的市場中紛紛退場,著名的Tower臺灣也從轉賣走上解散之路......

2003年西門淘兒音樂城與2016年原址樣貌

無法忘懷的幾張人生唱片

給熱愛唱片的人們一句話:

音樂就像生活一樣,沒有音樂的生活,是無法了解的。

這次訪談是在臺北西門臺糖臺北會館,這是一家商務休閒飯店,也正是傑格目前工作的地方。除了音樂行業外,他現在本業是飯店旅遊工作者,從商務飯店到國際級星級飯店都有非常好的實務經驗。

傑格依然喜愛音樂,聆聽許多新晉的樂隊與不同音樂風格,當然存在於回憶中的旋律也很喜愛。我們也聊到日本演出等種種,他常飛日本看演出甚至觀看音樂季,也一定會去Tower走走……

同學們如果有機會到臺北可以找他訂房住宿與聊音樂喔!臺糖臺北會館(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39號),他會非常熱烈歡迎大家呦!

本文為浣熊唱片(RaccoonRecords)原創,歡迎轉發,商業媒體轉載,需獲得授權,並註明作者及出處。

圖片來源:除fnac及專輯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其餘所有照片均由Jagger Yang傾情提供,未經許可不得轉用。

相關焦點

  • 碟仕 | 019號 專訪臺北「唱片店教父」
    講述唱片和人的走心故事,記錄唱片和我們的集體記憶。復興唱片文化,百年百人眾生相,100位碟仕暢談,100張唱片推薦,100段走心寄語...019號 Jagger Yang楊傑格(Jagger Yang)著名的臺灣「唱片店教父」,他所帶領的團隊工作都是赫赫有名唱片店,離開的員工在音樂圈幕後都是佼佼者。
  • 臺北二手唱片店簡單攻略
    地址:臺北市峨嵋街55號2樓(levis樓上)電話:02-23759515營業時間:每日12:00~22:00結算方式:只支持現金結帳這家店據說黃子佼有推薦過,位於熱鬧的西門町,從捷運6號出口出去走入西門町,很容易找到LEVIS,旁邊有一條很窄的樓梯,上去三樓就是小蔡的店了。
  • 黎頭專訪「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回憶童年時的經歷
    黎頭專訪「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上)黎頭專訪「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下)就在6月22日,「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在廣州中央車站完成了個人內地演唱會首秀,演唱會主題《Arrival》。現場獻唱多首經典金曲之外還有新唱片的歌曲,更邀請了嘉賓崔子格同臺演唱,滿足各位粉絲。
  • 看圖說話 | 臺北獨立唱片初探索!
    一月份的時候,我曾經發過一篇唱片店記憶碎片拾遺,當時人在臺北,打算記錄一下當時的見聞,想說梳理一下過往的經歷寫個前言,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乾脆先成了一篇獨立的小文章。寫完之後,忽然感覺自己臺北一行看到的和聽到的還是很局限,於是遲遲沒有下筆。幾個月後,後來趁著Petrolz和安溥演出的契機,我又在臺北逛了一逛,也有了一些新的收穫。
  • Q飛的臺北淘碟攻略(2017版)
    ,僅存的唱片交易也大多在網上進行,不過逛實體店的樂趣卻是網購所無法代替的,那種尋找發現和把玩的樂趣永遠還是那麼誘人,所以很慶幸在臺北還有一些唱片店可以逛,成為這個城市對於我們這群人獨有的吸引力之一!雖然實體唱片衰落得很厲害,但感覺總還會保有一個基本的消費群體存在,所以在臺北賣新碟的唱片店也還撐得住幾個品牌,我自己主要會光顧的是「誠品音樂館」、「五大唱片」和「佳佳唱片」。
  • 武漢最後一家黑膠唱片店,老闆是個傳奇
    店裡顧客不多,整個陽光明媚的周二下午僅有三四個客人上門,進門話不多說,搬來小凳坐在大紙箱前,開始痴迷翻點一張張唱片。賣碟近20年,小宋最榮耀的一件事是2008年,一位常來店裡的武大老師邀請他去給外語專業的學生講了幾節課,講的當然是唱片和音樂
  • 臺灣行 | 臺灣淘的碟和書
    但是我顯然不這樣看問題,我把去實體店購碟作為一種交流方式,所以如果是不懂行的僱傭店員照店的那種我會很快出來,其實店員也很懂得啦,不懂這個 誰來幹這個,隨便換個行當,都比幹這個掙得多。下面說說這次淘碟經歷!總而言之,我主要是買了一些很欣賞的臺灣在地發行唱片!錢沒多大優惠,主要是一種情懷作祟吧!
  • 如今喜歡逛唱片店的都不是普通人
    信和中心是香港以售賣唱片、動漫等音像產品著稱的商場。你還記得上一次逛唱片店是什麼時候嗎?臺北·indimusic個體戶二手唱片行地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97-5號3樓臺灣這座文藝氛圍濃厚的島嶼,從來就不缺乏各類特色的獨立唱片店。
  • 世界唱片店日丨全球黑膠迷必去打卡的唱片店
    還記得你最近一次走進唱片店是什麼時候嗎?唱片店,一個消融煩擾的音樂空間,消磨時光的好去處。但隨著唱片工業萎縮,不少曾經讓人流連忘返的唱片店已經消失。走進唱片店,精心挑選自己喜愛的唱片已經慢慢成為集體回憶,唱片店承載著我們那些有意思的青春歲月,對音樂的熱愛和實體音樂的眷戀。
  • 再不買碟,廣州唱片店都要倒閉了...
    今日BGM:日落大道-梁博「 你多久沒去過唱片店了?」上一次逛唱片店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仔細想想,小編距離上一次逛唱片店,已經是兩年前了.因為那次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印象還挺深刻的,為了買一張喜歡的歌手的專輯,就是今天BGM的歌手——梁博。
  • 8月29日,來世界唱片店日 · 外灘 · 浣熊唱片周末
    8月29日,周六,2020年第一個「世界唱片店日」來襲~浣熊唱片作為世界唱片店日官方活動成員,將在上海外灘唯一的唱片店「浣熊不是唱片店」開辦大型同步活動!來浣熊不是唱片店結識各位唱片愛人。免費吃喝的唱片店日,也許只有在外灘的浣熊周末!
  • 曾經淘過碟的CD店,要轉行賣滷味!
    河東路上這家碟碟音像,店裡還留著300多張CD。老闆說這兩天店門口掛出「本店改行,CD清倉處理」的通知,的確有老顧客來淘貨。30年前的,老徐開了這家店,2013年前後,杭州主城區的音像店出現「關門潮」,但老徐跟妻子一直堅持著。
  • 【談黑膠】我們身邊的黑膠收藏故事-香港三大黑膠唱片店小貼士
    以下的介紹願能為各位引路,盼望大家尋到心頭好的同時,亦為黑膠唱片帶來真正欣賞她們的好主人。01 易手寶黑膠唱片店,易手寶。這間二手店除了有數之不盡的圖書丶唱片和影碟,還有不少黑膠唱片,由粵語金曲丶古典音樂,以至Pink Floyd和David Bowie的唱片都可以找到。
  • 【靚碟試聽】好像坐在Pub舞臺旁邊:「李婭莎 - Live臺北·騷故事」
    專輯名稱:Live臺北·騷故事演出:李婭莎發行公司:滾石唱片唱片編號:這是一張很容易被低估的CD,低估的地方有二處,一處是上海姑娘李婭莎唱臺語歌曲,另一處則是錄音效果。這張CD是滾石唱片跟Pop Pop Music合作推出的。
  • 今晚,亞洲電音教父Jamaster A助力本色
    亞洲電音教父楊振龍
  • 7天30家唱片店——一個獨立樂迷的東京黑膠淘碟指南
    於是,最終在東京的大部分時間,不在唱片店裡,就是在去唱片店的路上,7天時間裡陸陸續續逛了東京及周邊區域的30多家唱片店,有Disk Union、Coconut這樣的知名連鎖,也有不少私營小店。有好幾次提著碟袋,路過人滿為患的藥妝店和各種旅遊團,心中總忍不住自嘲一下。
  • 他們為什麼要做中國唱片店地圖?
    堅果:就像我們推送裡說的,一是源於實體唱片店越來越少;二是我們自己去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如果不是當地有熟悉這塊的朋友的話,我們也很難找到唱片店;三就是今年疫情,讓實體唱片店更難了。所以乾脆就尋找周圍的朋友,一一聯繫,儘量尋找每個城市現有的唱片店,當然也如文內所說,這個地圖並不完全。堅果:重慶現在有名字的就是文內提到的「門唱片」。
  • 謝江川自述門唱片打口十年,現甩賣3萬張原版碟啟動們音樂!還是3元一張!
    2010年5月,門唱片的實體店終於在重大圖書館落地,開始對外。我很感謝那兩年多的生活,開始更多的與外界接觸,和人打交道。2013年初,我經過深思熟慮,終於決定把音樂策劃作為自己未來的工作。於是,三年時間,大家看到了門唱片音樂廠牌的創立,門現場一次接一次的艱難行走,2015年的音樂廠牌整年停止運營,到唱片店的關閉,《打口》紀錄片的啟動,再次搬工作室後至今淘寶店近半年的全線下架暫停經營。
  • 碟視 | 「瘋女人」 開箱盲測田馥甄黑膠唱片
    碟思文化旗下浣熊唱片「碟視」欄目,為大家收集整理各種黑膠文化的相關視頻
  • 魏晨《白日夢想家》實體碟臺灣首發 摘五大金榜桂冠
    日前,亞洲人氣歌手魏晨發表了全新MINI專輯《白日夢想家》, 2月19日實體碟臺灣限定首發, 2月22日臺北舉辦發片記者會。五大金榜是五大唱片在臺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純『唱片銷售量』作為榜單依據之音樂權威排行榜!雖然是初次在臺灣發行新專輯,在玩音樂的道路上開啟了一個新的起點,但能夠取得今天的冠軍好成績,魏晨可謂又實現了一次屬於他的「白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