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和克瑞森,都是晚熟葡萄的代表,然而廣為人知的克瑞森,已經紅遍大江南北,無論南方北方、不管丘陵平原都有大面積種植,主要以其耐儲存的優勢,佔春節葡萄市場很大份額
準備入庫的克瑞森
2015年之前,克瑞森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雖然各地價格有所差別,但是基本穩定在五六元一斤以上不成問題,但是自2016年以來出現較大波動,以膠東半島為例:2016年6元左右開市,在冷庫裡一落千丈,3元、2元以致二三十一筐(16-18斤),雖然春節以後價格高升,但是已然庫中無貨。
2017年,受2016年行情影響,3-5元開市,入庫之後連續漲價,6元、7元、8元、10元。著實讓收購商和冷庫賺了一把,彌補一下2016年的虧損。
到了2018年,春天連續多地霜凍,多地減產,這讓果農們對秋天的葡萄價格期望值一下子提了起來,到了秋天,7-8元開市,客戶直呼價格太高受不了,廣東福建客商來都不來,走不了貨,雖然隨後價格走低至6元左右,仍然只有東北地區少許客商收購,導致大部分農戶自己入庫,隨後在庫裡4元、3元、50一筐、40一筐……,到處都是葡萄滯銷的信息報導,又跌到了低谷,元宵節前後價格回升,怎奈大勢已去,該賠的已經賠了,不該賠的也賠了。
2019年開始了,果農對今年的價格一直內心忐忑,不知道忙碌一年等著自己的是什麼價格,其實2018年的行情是不正常的,雖然多地有霜凍,但是果農們不知道全國有多大面積的新栽葡萄已經到了豐產期,也不知道咱們膠東的克瑞森已經落後於西昌等地多大差距,我曾親耳聽到客戶說拉了咱們的葡萄了廣東,人家西昌的批發12元,咱們的沒人過問,最後以4.1元的價格處理完了。
反觀紅寶石,面對克瑞森的起起伏伏,價格一直比較穩定,多少年了幾乎沒有低於5元一斤
最近幾年,紅寶石不僅作為鮮食品種以其獨特的口感暢銷不已,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入庫以後依然表現不俗,也能存放至春節銷售,克瑞森與之相比,有何優勢呢,咱們一一分析:
一、論口感,紅寶石皮薄肉嫩,口味香甜,回味悠長;克瑞森皮厚,略有澀感,肉質緊實,適合切片,口感甜中略酸,相比而言,紅寶石遠超克瑞森。
二、論耐存儲,克瑞森皮厚肉硬,耐儲存,存放於冷庫可以放到春節以後;紅寶石相對來說,存庫時間比克瑞森略短。而我們一起葡萄團隊經過科學水肥管理,讓紅寶石的乾物質積累足夠,照樣可以種出果肉緊實可以切片的紅寶石,耐存儲性完全可以和克瑞森相媲美。
三、論投資,克瑞森是眾多葡萄中比較喜歡水肥的品種,要大水大肥養著才能成熟上色,而紅寶石對水肥要求比克瑞森要少一些,抗病性二者在實際實踐中差別不大,但是克瑞森比紅寶石耐藥性高一些,農藥的使用量也要稍多一些,總體投資克瑞森大一些。
四、論管理難度:紅寶石的技術難點主要是易裂口、易感染灰黴、酸腐爛果,灰黴前期控制得當,後期問題不大,而通過合理的水肥方案可以預防裂口,只要乾物質積累足夠,偶爾裂口不流水就不會感染酸腐爛果。
而克瑞森的技術難點主要是拉穗和上色,這兩條在紅寶石管理中都不難,但是克瑞森拉穗就得加大肥水用量,如果藥物拉穗就有藥害風險;特別是克瑞森難上色,主要因為成熟時間略晚,溫度下降,上色困難再加上產量過高,葉片不夠等等因素,顏色成了影響克瑞森價格的重要指標,說實話,要找個裡外全色的果園還真不是太容易。
五、論種植面積和發展空間:克瑞森從溫暖溼潤的南方到乾旱少雨的新疆,從海洋氣候的東部到高原山地氣候的西北,面積逐年大量增加,勢必產生供大於求的風險,進而導致價格走低的趨勢,而紅寶石在全國種植面積較少,尚不具備供大於求的條件。
綜合分析,結合我們一起葡萄團隊的管理經驗,紅寶石的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形成下一個換發新風採的」老品種「!大家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