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煤礦文工團2020公開招聘擬聘用名單曝光,青年演員劉昊然在名單之列,這就意味著劉昊然考編成功,成為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從名單中可以看出,劉昊然應聘的崗位是話劇演員,他此前為《情系賀蘭》話劇拍攝的宣傳片視頻中也自我介紹到「你好,我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話劇演員劉昊然」。
其實影視圈不少明星,都還是有傳統的單位編制隸屬關係,很多人的人事關係都在一些文工團話劇團藝術團等事業單位,但這些明星很多都年齡稍大,他們對於「鐵飯碗」,有著深深的感情,但有人眷戀,也會有人離開,近年來,隨著文藝圈的日漸市場化,越來越多的明星或是幕後製作人,為了尋求新的改變,漸漸離開體制內,他們有的是為了更高的薪酬,有的是為了尋求新的發展……
大牌明星大多出自「名門」
劉昊然考上事業編的消息之所以能上熱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網友們覺得劉昊然年紀輕輕,但頭腦清醒,完全在走傳統老藝術家的路子,「在體制內會有很多限制,但也代表有很多保護。也基本杜絕以後在圈內被迫趟渾水了,這職業規劃太服氣了」。
當然,劉昊然有如此的成績,是和他的努力分不開的,有劉昊然的粉絲還總結了他的行程「在今年的上半年劉昊然不但拍了三部電影,還考了事業編,6月份畢業,9月份的時候入編,還有3億的票房成績榮譽」,如此努力的演員值得為他點讚。
中國煤礦文工團1947年誕生於東北礦區,是國家級藝術院團中歷史最長的院團之一。屬國家A級表演藝術院團。中國煤礦文工團是集歌舞、聲樂、器樂、戲劇表演、曲藝等各種藝術門類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院團,隸屬於文化和旅遊部。它的主要職責是創作演出優秀劇目,為基層和廣大觀眾服務,目前文工團體制內的話劇演員有範偉、張涵予、靳東、羅晉等人。
在內地影視圈內基本活躍著「三大門派」的「高手」。首先是國家話劇院。旗下網羅了老中青不少大牌。老一輩的有李雪健、趙有亮、馮憲珍、李法曾等,年輕的一輩則有孫紅雷、侯勇、陶虹、夏雨、辛柏青、袁泉、劉燁、朱媛媛等。「北京人藝」也不輸陣,旗下的徐帆、陳小藝、胡軍等都是身價不菲的明星。「空政」的明星們主要得益於尚敬導演的電視劇《武林外傳》。一部戲就捧紅了閆妮、沙溢、周小兵等人。在京城的團體裡還有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這是陳道明的娘家。他1982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就被分配到這裡。這些組織和單位有的歷史悠久,名人名作輩出,有的是行業權威,至今仍然是許多文藝畢業生夢寐以求的職業理想,而當年這些明星為了捧到這些單位的鐵飯碗,也是奮鬥不已,吃盡苦頭。
葛優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當時考入全總文工團的經過:「1978年我在北京考七八個藝術團體和藝術院校,像中戲、北電、軍藝、實驗話劇院、國防科委文工團都考了,甚至還考了峨影,全沒考上,最好的成績是進過二試。後來又去全總文工團考試。當時有一個是考無實物小品,我想,我還是得編自己熟悉的生活,那時在農村餵豬,我就編了餵豬、轟豬的小品,結果就考進去了。」
但近幾年院團的運營模式和生存現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藝術院校畢業生選擇了作為自由職業者謀生,有數據顯示,在藝術類院校畢業生中,真正成為高精尖的人也就只有1%-2%左右,僅有百分之十的畢業生能夠進入體制內的單位就業,比如交響樂團、話劇團、電影製片廠等,藝術院團現在招聘只招高精尖人才,不僅要求是對口專業的畢業生,還要出類拔萃,可以說,如今能考上編制的藝校畢業生,真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雖然工資不多,但履歷添上了光環
關於劉昊然在文工團的工資待遇問題,有不少網友討論道:「劉昊然在事業上小有成就,去文工團上班,工資待遇會很高嗎?」但答案可能要令人失望了,即便劉昊然身價很高,但是到文工團,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工,工資都是按國家的標準來,一個月也就3000多塊,和普通人是一樣的。在文工團的工資跟他拍戲所賺的錢相比,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隨著文藝圈的日漸市場化,明星們已經很少回「娘家」了,多數時候是帶著經紀人出現的。與其片酬相比,鐵飯碗裡的工資其實也少得可憐。雖然工資低,但明星們都相當「眷戀」娘家,有知情人透露,「他們也就是想有一個單位,有一個保障。」近日,寧靜一段採訪在網上曝出,在《星月對話》這檔節目上,寧靜坦誠地說:「我沒有工資的話我會很擔心,這是為什麼到現在我還有國家單位,因為我覺得,這是鐵飯碗我不能扔......」說完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寧靜接著自豪地說道:「我的工資,我是國家一級演員!但是我們因為由於是工人編制,我們是電影廠,所以我的工資是很低的,但是我很珍惜,我很珍惜我的工作,我是一個有單位的人,儘管我在北京我還是一個北漂。」寧靜接著解釋道:「因為我的單位在上海,但是我很珍惜,因為我有很多這種老派的思想,就是不願意把我的鐵飯碗丟掉,因為畢竟我已經拿了飯碗。從1993年至今,就一直覺得自己是有鐵飯碗的。從剛剛進場的時候是四級演員,剛進廠的時候是195塊錢,我那天問了一下,(現在)只有3500元」,隨後寧靜又表示,雖然只有3500元,但是她還是非常珍惜。這段對話進行時,寧靜臉上一直都掛著笑容,可以看出她真的對這份收入感到幸福。
徐帆雖然已是影視圈一線大腕,但她在人藝演了十年戲,對劇院特有感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話題一扯到人藝,徐帆就滔滔不絕。而同為人藝的何冰則坦言,正是因為明星們在單位之外有豐裕的收入,大家才不會計較在人藝的工資,每次人藝排練新話劇,只要有時間,明星大腕都會回單位參加排練。
他們又為何決定離開體制內?
有人眷戀,也會有人離開,回顧近幾年,無論是明星亦或是幕後製作人,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尋求新的改變,漸漸離開體制內,他們有的是為了更高的薪酬,有的是為了尋求新的發展。
前央視主持人周濤,在主持完2016年的春晚以及元宵晚會之後離開央視,當時有消息稱周濤此舉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家庭,陪伴女兒。2017年初,多家媒體報導周濤已經離開央視,正式調入北京演藝集團擔任首席演出官,具體負責實施北京演藝集團對外的演出事物,以及大型晚會的具體策劃和運作,某種意義上來講算是主要從事幕後策劃工作了。
今年因《浪姐》站上風口浪尖的藍盈瑩,在節目結束後不久,就傳出已從北京人藝辭職的消息。據悉,藍盈瑩於2020年5月向人藝遞交辭職報告。據了解,其做出辭職決定是因為人藝的演出跟她自己的工作撞期,她兼顧不過來,最終選擇了辭職。「按照劇院的排期,她這個時間段應該待在英達執導的劇院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劇組進行排練,可是她從4月底就開始錄製《乘風破浪的姐姐》,經常飛長沙,影響了新戲的排練。」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三番五次請假,肯定劇組也不願意,需要她做個抉擇,『辭職』就是她的決定。」對此,藍盈瑩明確表示:離開北京人藝,對自己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北京人藝的每位前輩,都是人生路上的燈塔,永遠是學習的榜樣。
除了明星之外,其實很多幕後製作人也開始走出體制內,例如,曾經參與製作《爸爸去哪兒》、《變形計》等多個綜藝節目的節目導演謝滌葵。2015年12月,正式從湖南衛視離職,選擇自主創業。2016年,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總導演岑俊義離職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岑俊義並不是浙江衛視唯一離職的核心製作人,大批人才接連離開平臺,走上新的職業道路。
有網友好奇,「在體制內薪資有保障,這樣難道不好嗎?」但事實上,無論是主持人,亦或是幕後工作人員,他們薪酬的漲幅並不大,有業內人士透露:「他們在體制內或許有50萬的年薪,但是出去幹的話,這個回報或許能夠翻10倍,甚至更多。這樣的變動無疑是誘人的。而且選擇離職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著成功作品的人,他們自然不想要一直都困在體制內。」其實,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才是最真實的幸福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