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蟻微單相機 M1 體驗:第一代並不是很完美,但 2199 元售價值得剁手

2021-02-13 雷科技

通過鏡頭將生活中的某個瞬間定格下來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然而,畫面的美與不美除了拍攝技術是關鍵外,設備也至關重要。使用手機拍照不能帶來更好的畫質提升,專業單反操作複雜、攜帶又麻煩,而無反相機(微單)的誕生則很好的平衡了這兩者間的優缺點。

微單面世這麼多年以來受到了不少普通消費者的青睞,而且某些品牌的機型還是專業攝影師的菜,目前這類產品主要被索尼、奧林巴斯、松下這些日系廠商主導著市場,前段時間小米生態鏈品牌小蟻科技也推出了一款無反相機:小蟻微單相機 M1。

雖然此前網上有評論說這臺無反相機的命名方式侵犯了索尼的「微單」商標,不過這確實可以說是年輕人的第一臺「微單」,而且其還是國內首款真正意義的無反相機。

小蟻微單相機 M1 採用輕巧的外觀設計,搭載 M4/3 系統,2016 萬像素索尼 CMOS 傳感器,支持 4K 視頻錄製,並且帶有「大師隨行」等特色功能,那麼,具體表現如何,下面就來體驗下。

◆  ◆  ◆  ◆  ◆   

機身:簡約設計,輕盈小巧,有徠卡相機的味道

小蟻 M1 的機身設計風格與徠卡的相機非常相似,特別是機身正面右上角的紅色小蟻 Logo更突出了徠卡的味道。

機身體積方面,完全可以用小巧去形容,對比索尼 A6000,小蟻 M1 的機身小了一大圈,加上電池後,機身重量大概有 280 g,體積雖小,但拿在手上分量感十足。

機身的手柄設計並不是很凸起,對於拿慣了單眼相機的用戶來說,這樣的設計握持舒適度並不是很好,可見小蟻 M1 更傾向於追求體積的小巧協調而犧牲了舒適性

小蟻 M1 在按鍵布局方面做到了足夠簡潔,機身頂部僅有的兩個轉盤、開關以及快門按鍵等,可以想像實際的操作應該也非常簡潔。

兩個轉盤的手感還不錯,阻尼適中,快門的反饋力度一般,半按和全按區隔明顯,不過全按快門時力度偏硬,拍照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其撥杆的開關設計個人感覺並不是很合理,在日常攜帶時容易誤觸導致機器開啟。

相機背面是一塊 3 英寸的觸控屏,側邊兩個操作按鍵,整體來看,機身的設計都非常簡約。

不過,這塊屏幕的「屏佔比」是在太小,亮屏後可以看到寬大的黑邊,違和感明顯,另外,比較遺憾的是小蟻 M1 並沒有配備電子取景器以及屏幕翻轉功能,感覺有點美中不足。

儲存卡槽、數據接口等位於機身的手柄側,內存卡的插拔很方便,電池卡槽則位於機身底部,電池卡槽與內存卡槽的分開可以避免因為長期拿取內存卡導致電池卡槽蓋的鬆動,這點上還算考慮周到。

◆  ◆  ◆  ◆  ◆   

鏡頭:輕便設計,但塑料感偏重

小蟻 M1 的雙鏡頭套機分別配備有小蟻  12-40 mm f/3.5-5.6(等效 24-80 mm)和小蟻42.5mm f/1.8(等效 85mm)兩款鏡頭,一款主要用於日常的多場景拍照,一款主要用戶人像/特寫拍攝。

兩款鏡頭大小尺寸差不多,外殼採用塑料材質,其好處就是減輕鏡頭重量提高便攜性,不足的是,塑料感比較嚴重,同時工藝也控制得不是很好,看起來不夠精緻。

◆  ◆  ◆  ◆  ◆   

操作:觸屏交互,上手簡單

小蟻 M1 的交互邏輯對比索尼的微單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上更像是手機相機那種交互模式。

由於機身實體按鍵極少,因此大部分操作都通過觸控屏幕進行,通過左滑屏幕即能進行相關的設置,其功能布局非常清晰,也沒有複雜的操作層面,用過手機相機拍照的用戶,上手小蟻 M1 完全沒有難度。

在簡潔操作的同時,也不失作為一臺微單的專業性,其可以通過機身頂部的轉輪來切換拍攝模式,比如:全自動、光圈優先、手動等等,手動模式下的參數調節則通過觸控屏和右側轉輪完成,使用上還算簡便,但這樣的交互對於玩慣了單反的老手了說,操控性不強。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觸控屏的靈敏度一般,操作起來會有輕微的滯留感。

相比其他的微單,小蟻 M1 的拍照模式還內置了「大師隨行」模式,其實這主要是一個人像模板,為了輔助攝影師人像構圖而用,該功能有一定的實用性。

但對於使用的場景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據適合的場景使用適合的模板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另外其還可以通過連接手機 APP 下載更多的模板。

◆  ◆  ◆  ◆  ◆   

拍照體驗:沒有太大驚喜,也沒有讓人失望,對得起兩千元價位

小蟻 M1 搭載索尼 2000 萬像素的 IMX269 傳感器、高感光最高支持 ISO 25600、帶有 81點反差式對焦等,從參數上看應該能帶有不錯的成像畫質,不過比較遺憾的是並沒有配備光學防抖,因此夜間拍攝以及捉拍能力可能表現一般。

具體效果如何?下面主要搭配小蟻附帶的 12-40mm f/3.5-5.6 鏡頭在自動模式下,通過幾組照片來看下其成像效果。

整體而言,小蟻 M1 的成像畫質對於 2 千元的價位來說表現出色,陰天下的室外遠景拍照,白平衡控制良好,色彩的還原度也比較準確,色調方面沒有特別偏向於那種顏色,細節的捕捉比較到位,色彩飽和度不是很高,偏向於真實的效果。

弱光下的近物拍攝表現尚可,對焦點的拍攝物體銳度明顯,不過由於其不具備光學防抖能力,在光線欠缺的環境下,只能利用快門速度和高感光度來彌補,帶來的不足就是照片比較容易拍糊,同時帶來一定的噪點,另外,近物的拍攝,有時候對焦的準確度不是很高。

夜間拍攝能力中規中矩,沒有太大驚喜,也沒有讓人失望。

在自動模式下拍照效果不好:由於參數都是由系統調節,快門、iOS 等不可控,光線不足,快門速度會稍微有點慢,這對於用戶來說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如果手抖很容易把照片拍糊,同時這個情況下,對焦速度也稍慢,需要一定的耐心。

整體而言,這還是一臺可以拿去夜拍的機器,在自動模式下拍照雖然白平衡控制的不是很好,但畫面的純淨度很高,放大圖片還能看到物體邊緣細節,雖然暗部會有輕微的噪點,不過塗抹感並不是很嚴重,90 分吧。

◆  ◆  ◆  ◆  ◆   

第一代並不是很完美,但依然是一臺優秀的高性價比微單

優點:

輕盈小巧,操作簡單;

M4/3 系統,鏡頭群豐富;

照片傳輸手機方便,可快速分享朋友圈;

支持4K錄製。

缺點:

沒有翻轉屏和電子取景器;

觸控屏流暢性一般;

機身塑料感重,缺乏質感;

開關撥杆設計欠合理,容易造成誤觸。

作為小蟻乃至是國內的第一臺微單,小蟻微單相機 M1 還有很有細節需要改進,但這是一臺值得認可的機器。

外觀上看,這臺相機的設計看到了很多海外產品的影子,但交互邏輯方面卻截然不同,相比複雜的單眼相機操作,小蟻 M1 的交互操作向手機「相機」看齊,因此受眾上更傾向與小白、以及喜歡簡拍的用戶。

成像畫質從兩千元的價位來說屬於上乘級別,配合附帶的兩個鏡頭,基本適應於日常的大部分場景拍照,比較不足的是機身沒有配備翻轉屏和電子取景器,某些場景下拍照不能更加隨心,同時沒有配備光學防抖也是其中一個遺憾,不過這依然是一臺綜合能力不錯的相機。

小蟻微單相機 M1 起售價 2199 元起,對比其他同級別的產品,高性價比是其最大的優勢,對於比較追求成像畫質同時又不喜歡複雜操作的用戶來說,小蟻 M1 值得考慮。

·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查看

錘子T3,谷歌太子,10月最值得期待的數碼產品都在這了!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微單?小米小蟻微單相機現場上手體驗
    昨天小蟻發布了年輕人的第一臺微單——小蟻相機。
  • 中國人的第一臺數碼微單相機--小蟻M1評測
    直到年前終於看到了正式發布,知道了小米生態鏈企業小蟻在北京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微單相機 —— M1,此前小蟻曾經推出過小蟻智能攝像頭和小蟻運動相機等多款產品,這次作為國產品牌的微單首作,據說小蟻從 2013 年底開始籌備項目,從產品設計到上市開賣,歷時三年。  一直都想親手去體驗一下國產第一臺數碼微單,奈何心想支持,錢包不支持呀,沒法任性。
  • 價低高性能 近期值得購買的相機推薦
    新年新氣象,在熱鬧的春節氛圍中,大夥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拍照設備不是很給力呢?雖然現在手機拍照是在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在一些重要時刻,尤其是室內和在光線不好環境下拍攝時還是相機更加可靠,更別說還有更出色畫質表現了。而在種類豐富、選擇多樣的相機市場,大夥是不是都挑花了眼,售價更是從上千至數萬元不等。今天,我就在同類機型中擁有較高性能/性價比的數位相機,希望能給節日裡選購的用戶提供一些參考。
  • 如何評價小蟻微單M1?
    要是噴的多了,這可是第一臺像模像樣的國產相機,就不能給一點寬容麼?不過使用了了這臺相機一個多月了,慢慢也適應了這臺機器的raw,有那麼點感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所以在這裡,我就當次出頭鳥,給大家講講這臺機器。 首先,一句話概括這臺機器的話是:網際網路思維下誕生的相機,裡裡外外充滿了美式的簡單粗暴。
  • 我眼中的小蟻相機
  • 小蟻發布「年輕人的第一臺微單」,影像君帶來完整測評
    小蟻4K運動相機(影像君本想挑事兒Gopro VS 小蟻,卻沒想到日系相機廠商意外躺槍……)不過這個回答引發了影像君的好奇:如果小蟻也做數位相機又會如何?影像君:小蟻是否考慮過涉足單反或無反相機領域?達總:我們技術上已經做好了準備,具體要看商業運作和市場。我的一位美國朋友,準備夫妻倆去冰島看極光,帶了兩部拍攝設備,一部是小蟻4K相機,另一部是微單。
  • 小蟻運動相機lite開箱&簡評
    對了,得說一句,這次的開箱照都是由小蟻微單拍攝的哦~ 小蟻lite運動相機的包裝還是保持了原來的風格。還記得之前的新聞稿裡,小蟻lite運動相機還寫著4K lite版本,不過在正式發布的包裝上,已經將4K去掉了。主要問題還是在4K模式下,這臺機器只能錄製20幀的視頻,想要達到PAL制的24幀或者NTSC制的30幀都需要一定的加速才能得到流暢的視頻。
  • 小蟻相機太酷了,又一臺國產智障辣機
    小蟻相機昨天發布了,我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拿消費者當傻子的廠商,發布會滿嘴跑火車,牛逼從開頭吹到結束。產品由內到外,都讓人鄙夷。首先在我們分析機身之前,先來說說小蟻微單這個名字吧。任何攝影愛好者或是業內人士都知道,微單是索尼公司的註冊商標。其餘品牌的類似結構相機只能稱為無反相機。不知道小蟻公司內部負責產品的朋友是何等業餘,竟然會使用微單來命名/宣傳小蟻的相機。消息一出朋友圈內一片譁然,簡直無法想像。
  • 小蟻微單實拍的幾張圖片和簡單感受
  • 小蟻4K運動相機開箱圖賞:為何敢賣1299元?
    上個月,小蟻4K運動相機正式登陸京東眾籌,標準版1199元,套裝版為1299元。  現在我們拿到了套裝版,除了運動相機本身外,還提供了藍牙遙控器和自拍杆。  之前小米運動相機1代(1080P),售價399元,價格大幅上升的同時是因為配置規格也已今非昔比。小米員工@瘋狂的楊林表示,小蟻4K運動相機拍攝效果基本等同於3500元的黑狗4(GoPro Hero4 Black)。  外觀方面,小蟻4K運動相機採用對稱攝像頭設計,三圍65x42x21mm,全機重95克,擁有黑色、白色、玫瑰金三色可選。
  • 第一臺4K 60fps的運動相機!小蟻4K+運動相機開箱&吐槽
    同時我也使用過索尼的運動相機,提供了非常少有的光學防抖,然而它並沒有多少第三方配件可供給我使用,滿足不了我的使用需求,果斷把機器退還掉了。然後,本文的主角——小蟻4K+運動相機出現在了我的辦公室裡。 首先是相機本體,相當小巧的一個盒子,正面清晰印著小蟻的LOGO和4K+運動相機的字樣。
  • 一款適合新手的vlog神器-微單相機,體驗超佳!
    隨著短視頻,網際網路新媒體崛起,湧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製作人及團隊,隨之也帶來了相機產業鏈!在激烈的競爭下,手機的拍攝畫質已滿足不了大眾需求,很多人也因此接觸了相機,追求更高畫質,提高視頻質量。但這些人中很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相機,在選擇過程中也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專業相機。今天我們就講講其中一款適合新手vloger者性價比高的vlog神器-索尼α6100。
  • 3500元左右的數位相機該怎麼選?單反還是微單 微單又該咋選 高端卡片機哪些值得買
    其實,當今市場主流的專業卡片與微單大多採用了1英寸甚至APS-C畫幅的傳感器,在畫質上並不太遜於單眼相機。 若談及微單、專業卡片與單反的最大區別,主要表現在取景方式上:單眼相機有一個光學取景器,可以提供與肉眼所見相近的取景體驗。而專業卡片和微單相機使用液晶屏或電子取景器進行取景,能提供與最終照片相近的取景體驗。
  • 只認識單反和微單? 還有哪些相機值得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除了單反和微單以外,還有哪些機型值得選購。  說完了性能我們再來聊聊價格,目前即使是擁有較高性價比的單反和微單相機都要三千元左右。也許你會說三千元的價格也不貴啊。但是要知道這些三千元價位的單反和微單,搭配的大都是18-55mm焦段的鏡頭,等效焦距也就28-82mm遠攝性能是嚴重不足的,而最便宜的長焦變焦鏡頭也要在2000元左右。而一款擁有40倍光學變焦性能的長焦相機,價格近兩千元出頭。
  • 均衡型全畫幅 尼康Z6微單相機值得選購
    尼康Z6是尼康旗下第一款全畫幅微單相機,主打的是均衡性。作為尼康全畫幅微單產品線上重要的一環,尼康Z6是尼康全畫幅微單兩顆新星中更注重速度,定位也更親民的一款。尼康Z6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因此具有非常出色的畫質水平,包括銳度、控噪和寬容度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因此即便是專業攝影師,尼康Z6也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 樂視傳聞被闢謠,老羅再次上頭條,iPhone 熱度尚未消,小蟻微單遭...
    樂視傳聞被闢謠,老羅再次上頭條,iPhone 熱度尚未消,小蟻微單遭吐槽 | 一周範評 第一句話,不說別的,今天,我們不談三星手機爆炸。
  • 12499元!索尼發布A7C微單相機:最入門全畫幅微單
    9月15日訊,今天上午,索尼正式推出全新一代全畫幅微單Alpha 7系列新品,Alpha 7C(型號名:ILCE-7C),所謂的「C」代表著 「Compact」,也就是緊湊型的意思。談起微單、無反相機,索尼絕對是市場中的佼佼者。要問索尼的微單相機好在哪?個人認為,無非是性能強悍而且機身輕便。對比傳統的單眼相機,微單相機去掉了反光板結構,因此機身能夠做得更為緊湊,而索尼此次推出的Alpha 7C,更是微單當中的緊湊款機型,攜帶方便,性能不差,比起傳統單反自然有不少優勢。
  • 入門級微單和單眼相機有哪些值得購買?
    一般是很多攝影小白剛剛進入攝影圈的5000左右元預算,值得推薦的器材有以下好幾款!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單反普遍要比微單重一點,正是因為相機重,很多嘴上說喜歡攝影的人卻很少帶相機出門,看你是女孩子還是男孩子,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去選擇是入手單反還是微單。
  • 更完善的高素質相機 尼康Z7 II全畫幅微單
    尼康Z7是一臺高畫質兼具超高像素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現在第二代產品尼康Z7 II也來到了我們身邊。尼康Z7 II在像素方面沒有改變,但是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提升,比如處理器、連拍、對焦、視頻、卡槽等等方面。也就是說,尼康Z7 II除了繼承了尼康Z7的優勢,在很多地方更加完善。
  • 試用 小蟻首臺無反相機M1實拍體驗
    其實從時間點上講,小蟻這臺相機來的慢了一點,國產第一臺M4/3畫幅可換鏡頭數位相機的名頭被深圳視覺科技的Z Camera E1早在一年前就搶去了,與之類似的還有接踵而來的美圖BF1、大疆Zenmuse X5/X5R……然而如果您是攝影愛好者,那麼看到這些東西就會明白它是如今中國鋪天蓋地的無人機航拍熱潮和眾多國內無人機廠商形成的生態鏈催生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