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 AI將使公益成本大幅降低

2021-02-15 公益時報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的出場方式與當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創業者姿態極其相似:迅捷、匆促,但不亂方寸。

慄浩洋一邊擦拭著微微出汗的額頭,一邊忙不迭地向《公益時報》記者表示歉意:因為當天乘坐的航班臨時取消,他不得不改乘最近的航班,也因此比約定的採訪時間遲到了20分鐘。

眼前的慄浩洋身著藍色暗條紋西裝,內襯黑色高領T恤,配之高大挺拔的身材和爽朗的笑容,舉手投足之間,面帶春風而又自信滿滿。作為連續創業者,這幾年慄浩洋讓外界談論的原因是松鼠AI。

慄浩洋在2019亞布力企業家年會演講

松鼠AI(原稱「乂學教育」)創立於2014年。其主打項目「智適應學習引擎」是一個以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引擎,主要應用於中小學教育領域。慄浩洋說,截止到目前,松鼠AI已經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籤署了1800家合作學校。2018年松鼠AI總部加上全國學校的收入接近10億元。

成立至今,松鼠AI先後吸引了青松基金、正和島、好未來、新東方、中科院國科嘉和、SIG、景林、天圖等多家機構的投資,3輪融資總額近10億人民幣,目前估值超過11億美元,躋身「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20強」。

在採訪中,慄浩洋告訴《公益時報》記者,雖然他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毫無學業壓力,皆是一路「綠燈」光榮保送,但他始終覺得,一個人一生中遇到一位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兼具的好老師的概率很低,而且即便那些鳳毛麟角的優秀教師使盡渾身解數,能教的學生也十分有限。他說,松鼠AI目前所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學習互動性差等現實短板。通過網際網路科技的推廣應用,他的AI教育產品讓這個令學校、家長和孩子們都覺得頭疼的問題有了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

慄浩洋眼中的「創新」不僅要有大膽超前的想法,更要有解決的思路和辦法。去年底,松鼠AI成功吸引了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公認的機器學習「教父」Tom Mitchell的注意力。慄浩洋說,暢談九個小時後,對方即高高興興地拍板決定跟他合作,出任松鼠AI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

慄浩洋說,自己21歲投身公益,算是一位有著十多年公益經歷的「非專業公益人」了。他認為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發起的「捐贈誓言」很有價值,覺得中國也應該建立這樣一個企業家公益慈善聯盟。在他看來,只有把更多財富投入到社會公益中,運用到更有價值的地方,財富才更有意義,更能凸顯其本身的價值。

面對當下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慄浩洋依然樂觀積極:「今年的結果跟今年無關,而跟你三年前決定做什麼息息相關,科技領先、產品研發投入為核心的公司永遠沒有寒冬。」

《公益時報》:你被業界人士稱為「唯一一個有著同行業公司從創始到上市全過程經驗的創始人」。想來你對AI教育的本質屬性及其未來發展對行業的影響有自己的理解。可否向公眾普及一下你在這方面的理解?

慄浩洋:當下很多人都認為「教育」在我國是一個發展痛點。比如教育資源不平衡、孩子就學壓力及補課過重等問題。而這其中,好老師又是非常有限的,要知道,3000人裡面才能選出一個特級教師,但並非每個學生都能遇到——概率很低。遇到好老師意味著好學生會更出色,成績較弱的孩子也有機會進步。反之,遇到教育能力較弱的老師對學生們來說就不那麼幸運了,學習時間投入甚多,但教學效率低下,成績也很難進步。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中國孩子學習壓力特別重,而且比美國的孩子學的苦很多,但歷史一路走來,最好的科技卻並非中國人發明——比如飛機、晶片甚至網際網路,我們都屬於COPY產業,真正創造這些產業的,不管是滴滴對UBER,還是阿里對亞馬遜,都是美國人原創後我們的模仿和學習。不客氣的說,無論是科技還是商業模式,我們和人家還有很大差距。

從本質而言,我認為中國孩子從孩提時代的學習效率就已經出現了大問題,這就又回到了我剛才談到的教師的個體質量和教育素質。據調查顯示,現在我國大部分985高校的畢業生擇業時都不會首選「教師」這個職業,教育問題在我國存在很多發展阻礙,而且也不是能在20、30年之內就可以煥然一新做出改變的,真的是需要兩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付出才有望解決。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已經開始逐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以前你要想上哈佛,百分之一的錄取率才能聽到哈佛的課程,現在通過「慕課」這種網際網路公開課,所有人都能聽到,這無形當中就解決了優質教育資源和優質的老師面向所有人的問題。

回過頭來咱們看國內,過去的「黃岡網校」、「北京四中網校」、廣播電視大學、清華學堂公開課等,都是採用類似的模式進行推廣,但都沒有成功。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教育還是要有互動的。你光在那講,所有的人都在那邊聽,既無提問,亦無回答,雙方毫無交流互動,學習者在此期間產生了什麼樣的學習需求及反饋等問題是根本沒辦法掌握的,這種模式最終可能陷入死結。

當下逐漸發展起來的AI教育其實就很好的解決了優質老師的稀缺化及雙方互動的難題。通俗一點講,就像「阿爾法狗」模擬圍棋大師,AI教育就是模擬特級教師,進行一對一的教學。

從產品的角度來講,就是把過去四十五分鐘的錄課,對學習者進行不同程度的分法,通過AI執行教育內容。AI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是有具體明晰的分類的,比如對60分成績的孩子講60分的知識,90分成績的孩子講90分的知識,就是根據不同的用戶畫像給你分發不同的內容,這種情況下,每個孩子才能真正學有所得。另外在此過程中,AI老師會不斷地提問,出題,讓孩子們去思考去做題,通過這個程序,來掌握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程度。

之所以說AI是「智慧的老師」,就因為對不同的孩子它給予的難度係數是不同的,一個具有十年經驗的老師,他的大腦也無法容納百萬題庫,但對AI老師來說,這些數據的處理都不是問題。從始到終,AI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學習層級和情況,做出適時的反應和處理,期間不斷地互動,帶著孩子逐級向上提升和積累。當然,這個AI老師之所以能有這麼出色的表現,也是凝結了幾百個超級教師的智慧和付出所誕生的科技成果。

《公益時報》:無論AI教育如何聰明智慧,它也是經由人研發出來的機器。它如何識別使用者在學習過程中信息反饋的真偽?它對人性的理解和認知能達到什麼程度?

慄浩洋:誠如你所說,AI的使用目前還無法解決人性的認知問題,因為任何一種科學技術的發明,很難說它就是百分之百的沒有負面影響。比如汽車的發明為人類出行和交通提供了很大便利,但與此同時帶來的交通事故也很多,甚至奪去無數人的生命。

如果按你所設想的,AI教育系統在工作過程中,可能不能準確識別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信息反饋的真偽,那麼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學習效率的直線下降。所以我們肯定不能否認AI在這方面的缺陷。

《公益時報》:那這個BUG(缺陷)怎麼解決?

慄浩洋:那只能是我們通過不斷地完善規則去防範。無論學校、老師還是家長,也要通過不同的溝通方式告訴孩子們,學習過程中儘可能把真實的學習感受和使用習慣呈現出來,這樣才有可能和AI老師達成良好的溝通效果,提升學習成績。但同時我們也要知道,AI永遠替代不了真人老師。我們說「教育」這個詞,要「教」,更需要「育」。雖說AI的教學方法和能力確實很強,但在「育人」的角度講,它是無法代替老師的。

目前的現實狀況是老師們疲於基本的教學層面,根本沒有精力去做深層育人的事。「育人」我認為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情緒情感溝通,第二層是性格塑造,再往大處說的第三層其實就是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要讓孩子們懂得,你的人生究竟該怎麼度過,才是最幸福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人生中你要放棄的是什麼,應該追求的是什麼等等。我始終覺得教育應該是十分高效的,而不是低效的。AI教育的出現實際上把老師解放出來了,一個負責教學,一個負責育人,兩者配合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松鼠AI成為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17家理事單位之一

《公益時報》:俞敏洪和張邦鑫2018年聯合創辦的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主打教育,17家知名教育公司擔任其理事,松鼠AI也位列其中。你加入這個公益平臺是為了「應景」還是真覺得可以做點什麼?

慄浩洋: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當天晚上,我作為理事單位上臺發言。那天我講了一個故事——我21歲時就開始投身公益,當時運作公益資金的額度都是百萬元以上,那時很多媒體也給予了關注和報導。公益做了兩年的時候,有一件事觸動了我的內心,徹底改變了我的公益觀:有一次,我們給鄭州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們送去一筆價值大約500萬元的捐贈,除了送大量課程,還送書包文具及學習資料等。當天活動過程中,有一個孩子的父親突然就給我下跪,深覺內心震撼的同時,我趕緊將他攙扶起來,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位父親含著眼淚告訴我,他是一位生命所剩無幾的白血病患者,妻子早已去世,留下一個女兒,這次也是受捐對象之一。他說女兒的學習成績特別好,但苦於囊中羞澀,實在無力支付價格不菲的培訓費用,即便是便宜的教材也負擔不起。通過此次捐助活動,女兒不僅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學習教材,還得到了一個新書包——要知道,因為沒有錢,女兒已經六年沒有換過書包了。孩子的父親看到了女兒未來的希望,所以下跪以致謝。那天,我的眼睛也幾度溼潤,我驀然發覺「公益」這件事,遠遠超出了我最初對它的理解和認知,它是大愛無言、是潤物無聲,是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的一輩子的事。

能夠成為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的理事單位之一,開心之餘我也覺得責任重大,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為助力中國教育共同發力,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公益時報》:未來如果AI大範圍普及公益,請你想像一下它可能運用的場景和效果。

慄浩洋:我覺得AI做公益和慈善的本質就是——它可以把成本降到可能範圍內的最低水平。比如教育和醫療,如果你不佔有一線城市的優質資源,你是無法接近的。但如果AI推廣使用,那麼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近和觸及。且它在社會範圍內使用的邊際成本非常低。首先,未來AI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嘗試免費的事情。其實當下網際網路目前已經把許多東西實行了免費使用,比如海量資訊及衍生產品。AI的另一個優勢是大大縮短人們的工作時間,幫助人們不斷增加財富積累,由此帶來的幸福感和休閒愜意也會更多。可以想見的是,未來AI能夠助力的領域非常之廣泛,還可以介入文化、歷史、考古、物流等等,這些行業的AI運用,無疑是更為有意思的事情。甚至公益行業本身的AI普及,也是指日可待的,現在區塊鏈介入公益執行流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經初見端倪。

我們試想,未來在邊遠山區有了AI醫生,它集結了許多優質醫生的智慧,加上已經開始推廣使用的遠程問診和手術協作,在患者的治療等方面一定會大大地向前一步。這不僅對醫療資源的平等使用大有裨益,而且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醫療事業的社會公益性和惠民意義。

再說AI教育。現在有些中國家長過得很辛苦,為了讓孩子找到一個好學校,辛辛苦苦花巨資買學區房,但實際上你即便進了好學校,也未必一定能遇到一個好老師。我們現在做的AI教育這件事,就相當於把孩子幾百萬的求學成本降到了一、兩萬塊錢,就是要讓所有的孩子身邊都能有個「特級教師」陪伴。我們已經拿出100萬個帳號,專門無償贈予特困家庭的孩子,並且在情系遠山教育慈善基金的晚會上也繼續捐贈了價值1000萬元的松鼠AI課程給邊遠山區的孩子們,讓他們也能有機會參與到這種現代智能教育的體系中來。這就是AI教育與公益融合後產生的最直接也最有價值的事情。

當然,在我看來這種探索和嘗試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還將把更多研發和實踐向教育公益方向傾斜,爭取幫到更多的孩子。

全球機器學習教父Tom Mitchell教授加入松鼠AI,出任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

《公益時報》:現在有很多人擔心:現在AI發展這麼厲害,將來有一天AI會不會統治世界、人類向它「俯首稱臣」呢?

慄浩洋:(笑)目前所有AI學術界專家都認為,從技術上講,現在一直到未來的三四十年,還不可能走到這一步。大家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也不是沒有必要。就像核武器一樣,如果你不對其做很好的嚴謹的規範,它是有顛覆世界的可能和機會的。

軟銀的孫正義講,AI的智慧將會超過人類的100倍。人的智商是100-140之間,而AI的智商將達到10000。我們經常開玩笑地說,一個AI老師三年時間就可以教200萬學生,一個普通的老師窮盡一生心血能教多少個學生呢?AI老師不但可以掌握1千萬的題庫,而且每一道題的標籤屬於哪一個知識點、應該推給哪一個學生,它都十分清楚,而人類的普通老師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可謂「望塵莫及」。

所以說,人類創造的東西,不見得都能被人類自身所掌握和控制。如果失控,就有可能產生超出我們人類想像和使用能力範圍內的災難。AI並非是基於人類製造就受限於人。這裡面有兩種猜測,一種是馬斯克所說的淺層認知:「我製造一個摘草莓機,它的使命是以摘草莓的最高效為目標的。假設人類作為草莓的肥料是最好的,那它會不會殺人去做化肥?」更誇張的是前陣子熱播的美劇《西部世界》裡所描述的那樣,AI有了自主意識,並使用這種意識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有些不敢想像了。

比如我們研發的AI老師在教課的時候,最初是按照老師設計的題目跟學生交流互動。但是再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當AI老師認為人類提供的這個題目不對,它的系統就會自動更改題目;當AI老師發現某個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關於虛詞的使用非常差,它就會自動取消掉這一階段的學習,因為它知道虛詞佔比在整個考試系統裡非常低,索性放棄,主動加大對該學生其他方面較強的知識點的學習和練習。以前我們的老師教你,那肯定是一直教到你學會為止,但AI老師不是這樣,它不僅有自己的判斷和考量,也有自己的思考邏輯和學習策略。但這並不是「失控」,因為最終從你的學習效果和目標達成方面,你會發現確實有直觀的改善和提升——AI老師把你教得更好了。

- END -

作者/ 文梅

責任編輯/ 高文興    排版/ 吳麗萍

公益時報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後臺回復「轉載」獲取版權

相關焦點

  • 因紀錄片與松鼠Ai結緣,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楊瀾這樣看待AI教育
    「父親」角色是松鼠Ai 1對1創始人慄浩洋,「母親」角色是資深媒體人楊瀾,此前,兩人因《楊瀾訪談錄》之《探尋人工智慧》結緣,現楊瀾已成為松鼠Ai代言人兼股東。這場獨特的「洋瀾對話」,最大程度地還原了人工智慧時代下家長的期待與願景,也為人工智慧與教育的結合帶來啟示。
  • Roblox收購3D虛擬化身應用公司Loom.ai
    12月15日青亭網報導,風靡全球的數字創作平臺廠商Roblox,近期宣布收購3D虛擬化身應用平臺:Loom.ai。據了解,Loom.ai最初亮相於2016年,由夢工廠和盧卡斯影業從事視覺工作的專業員工創辦。
  • 《我的智能情人》AI的新定義
    這部劇在ai這個題材上其實做的不錯。之前大家對ai的刻板印象就是面癱,死板。這部劇給了ai一個不一樣的定義,holo(電視劇裡的ai名字)是作為一個男主的內心角色。可能看劇名會認為Holo是主角,但其實男主是holo的創始人/原型。如果這個題材好好發揮的話,是一部非常出彩的電視劇,但是在劇情的發展方面稍有瑕疵。
  • AI是如何檢測色情片的?
    「人們經常從Pornhub、XVideos等網站下載,」Lemay.ai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Dan Shapiro說到。Lemay.ai是一家為其客戶創建 AI 過濾技術的初創公司。「這是一個合法的灰色地帶,但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人的內容進行訓練,(訓練)結果是否屬於你?」
  • Loom.ai利用人物靜態圖片打造逼真的3D虛擬頭像 保證像到連親媽都...
    開發初衷  當問及為何會開發這樣一項技術時,曾在盧卡斯電影公司,為《加勒比海盜》和《復仇者聯盟》做特效的Loom.ai創始人Kiran Bhat表示,我們認為需要把用戶帶入到(虛擬空間)體驗之中。  最終他們才有了將照片掃描技術和A.I技術合二為一的想法,研究之初他們給這一研究項目起了一個代號——Loom.ai。  功能  據該團隊介紹,Loom.ai的核心技術是A.I.算法。通過提前錄入的人體面部肌肉技術數據,Loom.ai可以找到2D圖片中人物面部對應的肌肉組的位置。然後通過深度計算將原本看不到的部分還原出來。
  • 印度明星初創企業用真人假冒AI編程 騙來風險投資
    一家名叫Engineer.ai的明星AI初創公司剛剛刷新了這一紀錄。這家以ai作為域名的公司由兩名印度創始人創建,號稱可以通過人工智慧程序,輔助缺少工程師的公司,自動「組裝」新的代碼。可以像定製披薩一樣,為任何人和公司自動生成自己的各種網站和手機app。收費低、速度快、市場大!
  • 三國志13ai武將文官類威名技能效果解析,如何讓ai快速升級威名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說了ai武將的威名只有被動技能有效,主動技能則不會主動使用,然而並不是每個威名都均衡分配了被動技能。因此ai武將有的威名則完全不會發動技能,除了威名自帶的戰術外則相當於白板。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解析一下ai武將文官類威名的價值,幫助大家選擇有威名技能的ai隊友,對於自創武將也可以設置ai能觸發技能的威名為理想威名。
  • 上市一周即翻倍,這位花甲老人和他創立的百億美金AI公司
    繼Airbnb與DoorDash之後,又一科技公司——C3.ai成功登陸紐交所。 據報導稱,C3.ai是一家定位於專供企業AI服務的 SaaS公司,主營業務是提供低代碼甚至零代碼的工具、應用和 AI 能力,幫助各垂直領域的客戶公司將 AI 整合到其運營當中,更好地實現數字轉型。
  • AI2021中文直裝版 Ai2021正版激活 ai2021永久使用
    AI2021中文直裝版 Ai2021正版激活 ai2021永久使用 原標題:AI2021中文直裝版 Ai2021正版激活
  • AI賜子?學習百萬個胚胎發育過程,算法將試管嬰兒成功率提高3倍
    公司創始人Gilboa解釋說,傳統受精方法每天只能產生一張胚胎的顯微鏡圖像,而計算機視覺能夠捕獲更多圖像,成功率相比也更高。「通過分析視頻,您可以挖掘出很多關鍵點,甚至可以發現人眼無法檢測到的許多功能。」Gilboa說,「我們會在成功的胚胎上訓練算法,然後教會算法什麼是更成功的胚胎。」 每一次受精只能將一個胚胎植入子宮。
  • VR社交遊戲平臺Roblox收購Loom.ai IPO或延期至明年
    據外媒報導,業內著名VR社交遊戲平臺Roblox已正式收購了Loom.ai,並希望此次收購能給用戶創造更加逼真的3D頭像。不過,具體的收購價格並未披露,同時華爾街日報也就此事進行了報導,表示Roblox的首次公開募股將推遲到明年。
  • 創維ai晶片電視怎麼樣 創維ai晶片電視優勢介紹【詳解】
    近幾年AI技術是被很多人提起的話題,為了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它的神奇,很多品牌會將其運用在自家產品上,其中創維新推出的ai電視就是運用了這一項科技,在發布會當天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這是一次跨越性的挑戰,意味著電視再一次進入了換新的時代。
  • 託馬斯·弗裡德曼:AI解決不了的問題,印度客服上!
    普立茲獎終身評審、專欄作者託馬斯·弗裡德曼於2019年2月26日在《紐約時報》刊文:《人工智慧目前仍然需要人類智慧的支持》上周,24/7的創始人P.V.坎南和夏姆加·納加拉漢邀請我故地重遊,給他們的紀錄片增加一些新的內容。現在,他們的公司已經更名為[24]7.ai。服務大廳非常安靜,公司也鼓勵運營人員播放自己的音樂。
  • ai2021中文破解版 直裝版
    相較於之前幾個版本,全新的2021版本帶來了許多升級和優化,改進了重新著色功能,現在可以直接使用顏色主題拾取器從任意圖稿或圖像中選取一種調色板,並不僅能將其應用於用戶的設計作品中進行使用,還支持利用顏色庫中預定義的顏色。增強了雲文檔,不僅支持用戶隨時訪問之前存儲的雲文檔版本,還能將photoshop雲文檔嵌入到ai文檔中進行使用,從而即可更好的幫助用戶應用於圖稿。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語言與知識 地址識別能力升級精準提取快遞填單文本中的姓名、電話、地址信息,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輔助地址識別做自動補充和糾正,生成標準規範的結構化信息,大幅提升企業效率。本次升級增加了 confidence 參數,並優化了業務邏輯架構,同時升級準確率更高的地圖接口,效果更優!
  • 『青年單簧管名家』北京當代樂團單簧管演奏家-Christhatai Paksamai (克麗斯)
    ‍‍『Blues from An American in Paris』‍Christhatai Paksamai (克麗斯) 是一位深受歡迎的單簧管演奏家Stockhausen—Christhatai PaksamaiChristhatai Paksamai 演奏 斯託克豪森的Der Kleine Harlekin《小丑角》
  • ai服裝設計T恤款式圖繪製教程原創重製版
    我的微信:1711815752/視頻錄製不易,出發點是因為在自學ai軟體繪製服裝款式圖的過程中的親身經歷:網上關於ai軟體服裝設計的專業教程太少,好多的教程,都沒有針對服裝專業。還有一些是關於服裝專業的,但是教程是不夠系統的,所以我關於ai的知識技能也是東拼西湊,斷斷續續地學了好幾年,才學會了點皮毛。
  • 與吳恩達並肩戰鬥,她是 AI 界的女超人!|人物誌
    人工智慧大牛、Coursera聯合創始人、Google大腦組建者之一、前百度首席科學家……       吳恩達的夫人Carol Reiley,也是人工智慧界的女強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雙料博士,Drive.ai聯合創始人,福布斯Top 50 WomenInTech,Top 25 AI領域傑出女性,更被評為矽谷最有影響力的女人之一!
  • 用於端點AI加速的10大處理器
    4uEedncXMOS公司xcore.ai xcore.ai用於實現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應用中的語音控制。它是一種交叉處理器,兼具應用處理器的性能以及微控制器的低功耗與實時操作特性,用於語音信號的機器學習推理。4uEednc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4、Drive.ai(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 Drive.ai 成立於 2015 年,是一家位於矽谷的自動駕駛公司,其主要成員來自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公司專注研究深度學習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致力於通過工具包將普通汽車變為無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