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愛,並非只有在交往時才能展現;分手,也可以作為愛的延伸。
「分手是種失落,而失落本身就是悲傷且痛苦的。」
說到底,分手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某個部分;就算好聚好散了,心頭上也總有塊空缺懸在那兒,怎麼都填不滿.....
離開,
怎麼這麼難?
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管現在結婚率多高,朋友圈裡時不時就傳來誰又分手的消息。
但事實上,很少人有想過這會是自己的結局,誰都相信自己的愛情是絕對與眾不同。也許正因如此,在關係真的走到分手時,才更令人難以接受。
聽著心理諮詢師方格正的細細講述,才意識到,親密關係對個人而言是如此重要而顯得獨特。
對大多數人而言,跟家人之間都沒有跟伴侶相處來得緊密;失去一個情比家人還深的對象,正常人都會難過的。
不管是一段健康的關係,還是一段糟糕的關係,都有讓人留戀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離開」會這麼困難。
方格正談起一位女性來訪者。她來諮詢,因為她不知道該不該結束,又該如何結束一段關係。
這位女孩的情人是我們常說的「危險情人」:不懂得如何表達感受,只會用暴力行動將情緒展現出來(acting out)。
所以吵架吵得激烈時會對女友施暴,當女友試圖提分手時,也是換來一陣毒打,甚至把所有錯都歸咎給她:
「要不是你要離開我,我也不會對你動手……」
直到回過神來,這名危險情人才又苦苦挽留女友。
「你的條件這麼好,趕快離開他找更好的啊!」
周遭的人總這麼勸她。不只旁人無法理解,就連女孩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就是離不開這麼「危險」的情人呢?
後來,在家人給予的壓力下,她前來諮詢。
諮詢室裡,女孩盡說著男友是如何不顧她的感受,又是如何的差勁,每次吵著吵著就會動粗,動手以後又道歉說下次不會了……
她訴說著這連續不斷的循環,說的全都是男友的錯;聽起來,她似乎對這份感情已沒有眷戀。
「但也許不只這樣,都在一起好幾年了,男友在她心中的形象或許不至於都這麼負面又扁平。」
在方格正的繼續探問下,女孩吐露出兩人更多的點滴;不同於先前所描述的慘烈,他們之間還有著許多甜蜜而歡愉的時刻。
這也難怪,女孩一方面不想跟男友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想要維持關係。
「人,就是如此複雜而矛盾啊!」
感情像一面鏡子,
照映出兩人的「真面目」
光鮮的愛底下藏著恨的影子,在方格正眼中,這是一段沒有界限的關係:
兩個人攪和在一起,我的事就是你的事,我的痛苦你也有責任要解決。
在沒有界限的關係裡,往往缺乏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於是理所當然要檢查對方的手機,緊緊掌握對方的交友狀況。
這些舉動總令人感到不適,但諷刺的是,在這樣不分你我的關係裡,也提供了如膠似漆的親密感。
之所以是「危險情人」,就在於他依賴著這般毫無界限的關係。
也許是因為原生家庭或人際交友中缺乏親密感,所以需要利用黏膩的愛情做為補償。
「他就像在海中載浮載沉,而這段感情是他的救生圈;他只能死命抓著,因為一旦放掉,他就什麼也沒有了。」
而對這位女孩來說,最難割捨的反而不在於男友的苦苦哀求,而是她自認對男友有一份責任與道義。
男友總是無法控制自己,走在路上一不注意就會跟人打起架來,每次都需要女孩及時拉住他;她擔心少了她的幫助,男友的生活會從此完蛋。
自詡為一名拯救者,讓女孩覺得丟下男友、任其溺斃是不道德的。
方格正說,每個人都用過去所習得最好的方法去對待另一個人,這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求生存的方式,只是對於這樣的自己,人們往往不自覺。
不過,感情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照映出兩人的「真面目」,讓人看到自己的焦慮與需求,也看清自己是如何透過互動來滿足自我需求、撫平焦慮。
在這段「恐怖平衡」的關係裡,照映出男友的孤獨,也照映出女孩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習慣性地扮演照顧者甚至是拯救者的角色。
因此,「分手」對雙方而言都是糾結的。
就讓分手的失落
來調適自己吧!
能怎麼辦呢?
「就讓分手的失落來調適自己吧!」
人往往在受不了的時候做出改變,當分手帶來痛苦與懊悔時,同時也能引人發想:
「我們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這不是鑽牛角尖,而是一種反思,藉由反思讓人看見自己在關係裡的角色,也看見自己在關係裡的責任。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上一段關係雖然糟,但下一個對象會更幸福。」
痛苦會帶來教訓,讓人知道該如何變得更好;當有機會開啟下一段戀情時,就是人們實踐改變的機會。
「當然,不保證一定成功,可能會再次分手,但那又是另一個反思的契機。」
這樣的思維提供了女孩另一種角度:
其實分手對自己、對男友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如果沒有分開,男友只會持續以過去的方法生活;如果他不夠痛苦,也就不會反省,不會作出改變。
方格正認為,分手不是拋下對方,而是給了彼此成長的空間。
如果說愛情讓人看清自己,那麼分手就是給自己調整的機會──提分手的人是如此,被分手的一方也是如此。
因為愛,
所以尊重他的選擇
「離開男友是不是很自私?我是不是沒有能力為自己做出好的選擇?我還能夠遇到更好的嗎……」
一路探究的過程中,方格正帶著女孩抽絲剝繭;有時有了新突破,有時遭遇瓶頸,甚至會退回原點。
來來回回的拉扯,讓他們更進一步討論了「愛」是什麼。
「愛,就是去了解、關照對方,並對他有責任感。」方格正引用了佛洛姆的觀點。
這樣的愛適用於一隻寵物、一項喜好或者一件物品,
但是愛一個人與其他的愛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尊重」。
我們得意識到,我們的伴侶是獨立的個體,自然有他的喜好、選擇與需求;因為愛他,所以要給予尊重。
在來來往往的感情世界裡,方格正只想告訴大家:
「我愛你」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跟你在一起;相反地,尊重你的離開,那也是一種「我愛你」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