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小漁》:一個懷春少女的救贖,撕開男人「以愛之名」的虛偽

2020-12-23 曉讀夜話

關於愛情,丁尼生曾說過:「愛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愛情是最真切的。」年輕的時候讀來,覺得甚是浪漫,以為愛情之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在於不受阻撓的自由和無怨無悔的付出。

可到了一定年紀,於人事顛簸之中,我又發現99%的愛情都是受「阻撓」的,愛情帶給人的自由,也都是相對的,正如林斯基所說「愛情需要合理的內容,正像熊熊烈火要油來維持一樣」

對於相戀的兩個人而言,好的愛情必然是兩個相似天性之間的交融,直至成為彼此的一部分。可如果在一段感情中,我們只是不斷為愛隱忍,為愛改變,甚至迷失,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影片《少女小漁》也許能揭開許多人「當局者迷」的困惑。

這部上映於1995年的片子,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亦是劉若英的青澀之作。與小說的委婉、朦朧相比,導演張艾嘉以一種充滿立體感的敘述方式,更為直白、尖銳地刻畫了一個純真少女在情感與命運的漩渦之中,從懵懂走向自我救贖的故事。

為愛痴狂的表象之下,是靈魂的缺失和自我否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國內的移民熱浪中,少女小漁追隨在海外留學的男友江偉來到了美國。小漁是一個並不「少女」的少女,「她人不高不大,卻長了高大女人的胸和臀」。她其貌不揚,長得既不驚豔,也不張揚。

小漁自幼沒有雙親,在江偉媽媽開的孤兒院裡長大,和江偉是青梅竹馬。江媽為了防止兒子談外國女友,花費人力物力,不遠萬裡將小漁送到了美國陪伴江偉。

非法移民到美國的小漁,無錢也無地位,但是小漁既不委屈,也不吵鬧。她經人介紹做了女工,每天穿梭在一間嘈雜的製衣廠裡。晚間歇了活,就去市場上揀些當日被剩下的菜果和肉,再到江偉兼職的fish market等他下班。

對於身在異鄉的小漁而言,江偉就是她的一切。她的生活方向簡單又純粹:愛江偉,和在愛江偉的路上。但是在美國,僅僅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張綠卡。

影片伊始有這樣一個鏡頭:小漁在車間做工,突然一聲警報響起,前一秒還在認真工作的她匆忙放下手裡的活,躲到了陽臺的邊沿,動作熟練,一氣呵成。為了應付移民局的日常突擊檢查,這樣東躲西藏的日子,對小漁已是家常便飯。在美國,只要沒有綠卡,小漁就永遠無法光明正大地生活在陽光下。

為了解決小漁的移民身份,江偉在朋友的幫助下給小漁找了個義大利老頭假結婚。在愛情面前,小漁無私無畏。為了不讓男友失望,她違心地跟著義大利老頭出雙入對,扮演一對恩愛的老夫少妻。證婚儀式上,小漁面對著一眾圍觀者,和這個比自己大了半個世紀的老頭擁抱、接吻,在這場醜劇中壓抑內心的不安和窘迫,賣力演出。

但小漁從來沒有後悔,言語間,只有對江偉滿滿的信任和託付。但江偉顯然不是這麼想的。同樣是馬裡奧問江偉對小漁的看法,江偉一臉無所謂地表示,小漁的想法並不重要,並且「她沒有選擇」。

對小漁來說,江偉是全世界,但對江偉來說,小漁只是他拿到綠卡的工具,也許其中也藏著絲絲憐憫的溫情。可這些溫情,也只是在床上歡愛,在小漁為他分擔房租,照顧他生活起居的時候才有的。原著中對此的描寫更是露骨:「什麼都不會耽誤他享受她,痛苦、惱怒都不會。他可以一邊發脾氣一邊享受她。」

魯迅先生的話,「不能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要義全盤忽略了」在這裡也適用。小漁就是愛江偉,低到了塵埃裡。以至於看不到別的風景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馬赫帶現象,指的是當人們量化愛情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對愛情信息進行主觀上的加工。在有對比的時候,優點和缺點會被無限放大;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優點和缺點就可能被忽視,這也導致了不同的人對愛情的考察偏差很大。

小漁對江偉的愛就是這樣,因為她的世界裡只有他,所以只能看到江偉的優點,卻看不到他的自私。小漁在愛情中表現出來的這種一味信任和盲目付出,某種程度上源於其缺愛的童年經歷。一直以來,孤兒的身世造就了她情感世界的空缺和斷層。得不到父愛和母愛的她,開始將江偉視為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所在,而最具體的表現便是對江偉言聽計從。

難以自處的婚姻交易背後,隱藏著愛情痛苦的根源

在影片中,馬裡奧無意間的介入,誤打誤撞點破了小漁和江偉這段感情的潛在危機。馬裡奧是一個六十幾歲的義大利老頭,出過書,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主義之中。他早年參加過反越戰示威,可是在與妻子瑞塔結婚的第二天就進了監獄。生不逢時的他,只能用賭博麻痺自己,一生潦倒,走投無路之際,不得已用販賣婚姻的方式還債。

所以當小漁和這個古怪的老頭住到一起時,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彷徨。但是為了應付移民局的抽查,為了獲得綠卡,她不得不妥協,和一個可以做自己父親的人朝夕相處。在這場婚姻交易中,小漁仿佛漂是水上的浮萍,在無法被自己掌控的命運裡隨波逐流。

生活中的馬裡奧,是個斤斤計較,有著各種怪癖的老頭。生活潦倒的馬裡奧並不放過每一個壓榨小漁的機會。他借結婚、修屋的由頭,一次次向小漁要錢,漲租金,毫無人情味可言。

有一次,小漁趁馬裡奧出門,順帶為他將幾十年如一日髒亂差的屋子收拾齊整,不料馬裡奧回家後卻大發雷霆,對小漁吼著:「我花了十年功夫才搞成這個樣子,而你不到一小時......請你不要清理我的東西!」聽著馬裡奧歇斯底裡破壞房間的聲音,小漁陷入了更深的彷徨之中。

可在二人的相處過程中,無論馬裡奧多麼利己、冷酷、暴躁,小漁都報之以善良和寬宥。她不想江偉擔心、發脾氣,於是總會偷偷瞞下這些不愉快的細枝末節,同時,天性中的善良又教她同情這個人到晚年,仍舊蝸居一隅,尚為生計奔波困擾的老頭。

透過馬裡奧寫的書,小漁慢慢發現這個冷酷暴躁的老人,其實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糟糕。而小漁的善良單純,也漸漸讓馬裡奧接受了她的存在,兩個人產生了一種介於知己和父女之間的奇妙感情。馬裡奧開始收拾屋子,修好壞掉的鐘,開始給小漁準備晚餐;而小漁也會在洗衣服的時候捎帶上馬裡奧的衣服。他們彼此享受著難得的溫情。

對馬裡奧來說,小漁是生命裡突然照進的光。一開始的排斥,是因為他恨自己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看到小漁,就像看到了另一個被命運捆住的自己。一加一的痛苦,遠遠不止等於二那麼簡單。

但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之中,小漁對愛情的真摯,對生活的樂觀感染了馬裡奧,讓他重新燃起來希望的種子,走脫麻木不仁的生活。馬裡奧再次開始寫書,將自己的一生記錄下來。可這種短暫的溫情,很快在江偉的妒火中變得不再現實。

看著女友和老頭的相處越來越好,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讓江偉再也壓抑不住內心深處的佔有欲。他惡毒地挖苦道「你嫁給一個六十幾歲的糟老頭還他媽挺光榮」,話裡話外諷刺馬裡奧「腦子都退化了,還寫啥書啊?」

江偉的介懷,讓小漁時刻處在掙扎和痛苦之中。她愛著江偉,但同時也同情著馬裡奧。電影用一個小細節表達了小漁在兩種感情之間的掙扎與彷徨。鏡頭中多次出現了小漁和江偉的合照以及她和馬裡奧老人的結婚照,場景也在江偉的出租房和馬裡奧的家中穿插,像極了小漁在愛情和自我本性之間困惑茫然的處境。

奧維德說:「愛情把我拽向這邊,而理智卻要把我拉向那邊。」江偉就是小漁的愛情,馬裡奧就是小漁的理性。這場三個人的婚姻,是感性與理性的對抗,也是愛與本性的衝突。小漁被夾在生活的暴風雨之中,不知道何去何從。

於死亡的衝擊和震撼中,建立對自我的接納和獨立的渴望

故事的結尾,馬裡奧因為舊病復發而中風臥床,妻子也同他離婚,不知所蹤。在生命之火逐漸微弱的彌留之際,小漁成了他在世上僅剩的親近之人。

而此時的小漁已經在移民局面試成功,第二天就要回到江偉的身邊。內心激動的她甚至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馬裡奧只是對她笑著,告訴她什麼事都沒有。直到第二天,小漁發現了動彈不得的馬裡奧,這才恍然發現,他在世上已經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人。

熬了一年,在能夠順利回到江偉身邊的最後一刻,小漁猶豫了。離開,就意味著放棄了這個孤獨的老人,任他自生自滅;而留下,面對的是江偉的威脅和分手。愛情與責任、依附與自我,她走到了一條分岔口。

事實上,在小漁來到馬裡奧身邊之後,這個老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關心著她,給她思想的啟迪。而小漁也在了解馬裡奧的過程中,驅散著老人內心積久成疾的陰霾。

當移民局的面試通知到來,馬裡奧匆匆帶上小漁,開始準備面試。他們走過每天都要經過的街道,講述著彼此的生活日常。當兩人被路人無禮地撞到時,馬裡奧還現學現賣地罵了句「他媽的」。他們在黃昏的江邊,馬裡奧給小漁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面對下意識就會說出「I am sorry」(對不起)的小漁,他會告訴她「Remember that, you are not sorry」。(這是你的生活,你無需對任何人感到抱歉。)

當小漁因為江偉在肉體上的欺騙和背叛,想要放棄面試時,馬裡奧告訴她:「我尊重你的決定,不是江偉的。如果你不想去,我們就不要去。你也該在這個時候好好學學,多尊重你自己。這是你的生命。」老人的一番話,讓小漁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隱隱約約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該掌握在別人手裡。

小漁對江偉的感情,真的是愛情嗎?或者說,這樣的愛情合理嗎?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小漁對江偉的感情,本質上是男女情愛和母愛之間的一種錯位。與生俱來的母性犧牲精神讓小漁在這段感情中習慣充當保護和給予的角色。

和江偉在一起,她主動幫對方拎包;兩人一起吃螃蟹,她習慣只吃蟹腿;出於對江偉同居夥伴們的憐愛,她不厭其煩地為這些大男人們收拾屋子、摘線頭;甚至是對不斷壓榨她的怪脾氣馬裡奧,她也飽含發自內心的憐憫和關切。

小漁人性中如此母性、博愛的種種,反而讓一心將小漁視為「私有」財產的江偉忐忑不安,對她怒吼「你是我的還是公用的?」「你和我是真的嗎? 你是不是和誰都動真的。 」

一直以來,小漁的善良得不到江偉的理解,反而引來了感情中的各種猜忌、誤讀,小漁的善和愛對江偉來說,不是崇高,是威脅、是隱患,那意味著他要把私有財產公開分享,還要警惕他人覬覦。

休謨曾說,「愛永遠和憐憫混雜在一起」,這句很適用於小漁與江偉的情感。曾經,江偉是帶著身體的本能欲望接近小漁,小漁也是因為善和憐憫留在江偉身邊,用身體「解他的渴」。可善良的小漁不知道,身體解不了靈魂的渴,只會誘發更多下意識的貪婪。

在影片最後,小漁在馬裡奧家接到了江偉的電話,那頭傳來嚴厲的威脅:「我只等你五分鐘,就等你五分鐘。」房間裡,猶豫再三的小漁看著病危的馬裡奧,忍不住撲過去,趴在病床前重複著「Mario, I’m your friend, always your friend.」(馬裡奧。我是你的朋友,我永遠是你的朋友。)

樓下的汽笛焦急地鳴叫過後,她聽到了江偉在門外的腳步聲。一扇薄薄的門,隔著的不僅是人,更是兩顆心。小漁注視著面目慈祥,安然離世的馬裡奧,走向窗邊,眼神篤定,從容地拉上了窗簾。

這個時候,我才感受到這個柔和、隱忍的少女身上蘊含著的能量有多麼巨大。在死亡的衝擊下,少女小漁完成了一場關於精神和愛情的自我救贖。

失去了愛情的小漁還會繼續她的善良和與生俱來般救贖他人的天性嗎?答案是肯定的。嚴歌苓筆下的小漁是善良、博愛和美的理想型。也許每一個女人的內心深處,都沉睡著這樣一條溫柔、善良,敢於犧牲自我的小人魚。

雖然卑微和犧牲往往換不回愛情,但是善良自有萬鈞之力,永葆一個人終生成長、自我救贖的生命力。

張艾嘉導演的這部作品,對嚴歌苓的小說做了一定程度改編,在人物塑造上和原著存在一定差異性。如果大家還想透過文字中解讀這樣一個少女在感情中的自我救贖之路,推薦大家讀一讀小說,彌補影片中未能傳達的細膩和深意。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更多影視評論,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帳號@曉讀夜話

相關焦點

  • 《少女小漁》:因愛男友,24歲的小漁嫁給了一個60多歲的老頭
    這句話用到《少女小漁》中的小漁身上,是無比確切的。小漁為了男友江偉,真的低到了塵埃裡,甚至心甘情願嫁給一個比她大40多歲的老頭。 小漁和江偉說起來也是青梅竹馬,小漁從小沒父母,是在江偉媽媽開的孤兒院裡長大的。她原本有一份護士的工作,但為了江偉,她跑去大洋彼岸的製衣廠做了一名女工。
  • 《少女小漁》:因為同情,她把處女之身獻給了一個瀕死病人
    就是後來由李安和張艾嘉聯袂執導、劉若英主演的《少女小漁》,一舉獲得了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電影及最佳女主角等多個獎項。《少女小漁》主要講述了女孩小漁在男友江偉安排下一起去雪梨留學,為得到永久身份,她在男友的授意下與一個義大利老頭假結婚,此後夾在兩個男人之間發生的摩擦和糾纏。作品的深度,是對中西文化的碰撞和種族隔閡的探究,而我今天只想說說,關於一個女孩的成長。
  • 《少女小漁》四類邊緣性人物性格中,看嚴歌苓對人心、人性的思考
    他開始忽視面子問題出去賣藝賺錢,甚至他有了對物品的珍惜愛護之感。小漁無底線的包容和極致的善良反射的人格魅力,影響了這個風燭殘年邋遢墮落的老頭。善良有食金之力,小漁喚醒了他深藏心底的愛與人性,作為一個正常人該擁有的情感以及和世界相處的方式。3.小漁發現老頭中風了:「原來他是動不了了!小漁衝回客廳,他見她,又那樣笑。
  • 解析《少女小漁》:中西文化衝突裡,女性自我覺醒意識的三個方面
    通過描寫少女小漁性格從軟弱到剛強的轉變過程,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女性的性格與樣貌。影片的特別之處在於,將鏡頭對準在異國漂泊的底層社會小人物,以細膩、純粹的言語。探討了在中西方文化衝突下,女性的成長曆程和深刻的社會問題。
  • 《少女小漁》溫柔不簡單,溫柔善良的女孩應該嫁給誰?
    一 善良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嚴歌苓筆下《少女小漁》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當時盛行出國潮,為了一張綠卡,許多人絞盡腦汁,付出了許多的艱辛和犧牲,有違背人倫、甚至想像不到的勾當,比如花錢讓自己的女友和美國的老男人結婚,取得綠卡,一年後再申請離婚。《少女小漁》裡的小漁是一個溫柔又善良到不忍心拒絕他人的女孩。
  • 《少女小漁》《我愛你》《廊橋遺夢》,膠片下的女人與愛情
    ——《少女小漁》Siao Yu高中的時候,買了很多臺灣出品的鐵盒封面的電影,印象最深的有兩個,一個是《少女小漁》一個叫《飲食男女》,然後一直以為劉若英是演員,後來才知道她也唱歌,這是她的第一部電影。那時候她的臉看上去還胖胖的,眼神是清澈的,英語說起來很溫柔。
  • 太喜歡《少女小漁》中劉若英在紐約的日常穿搭了!
    今年四月奶茶發這條微博時,腦子裡忽然冒出小漁那雙清澈的眼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剛剛搬完家,當時好多家具都還沒到,沙發也沒有,我一個人坐在地上背靠著還沒拆封的行李箱,看得津津有味。《少女小漁》是嚴歌苓的原著,張艾嘉做導演,李安參與了編劇和製片,是劉若英的出道作品,這個角色讓她在第40屆亞太影展獲得了最佳女主角。隨後奶茶又以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步入音樂領域,主打歌就是那首我們熟知的《為愛痴狂》。電影講述了一對在紐約的上海情侶。小漁非法進入美國,為還在上大學的男朋友江偉分擔壓力去做勞工。
  • 不再是為愛痴狂的少女小漁,後來的劉若英已敢飛得太遠
    已經不是為愛痴狂的少女小漁,後來的劉若英,不僅學會了如何去愛,她拍電影,寫書,當導演,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怪升級。四十年前的1970年,她出生於臺灣臺北一個小康家庭。兩歲時,父母離婚,把她送到了遠房親戚家,後來又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劉詠堯曾是國民黨軍官,家教嚴格。
  • 劉若英《少女小漁》,中西方「為他、為己」文化碰撞,柔弱後反抗
    《少女小漁》是由張艾嘉執導,李安、嚴歌苓編劇,劉若英、庹宗華等主演的愛情電影,影片講述了江偉和女友小漁在紐約的生活故事。 今天就影片中兩位主演的性格變化歷程,通過人物面對困境的選擇方式,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之處,進而了解什麼才是融合不同文化的有效助力。
  • 劉若英出道名作《少女小漁》修復版,即將在臺灣上映【臺片一周】
    隨丈夫德米移居美國加州時拍攝,將半虛構與半寫實手法發揮到極致的《獅子、愛、謊言》(Lions Love (...and Lies),1969)此外,今年也選映多部描繪當代文學名家電影,包括法國文學巨擘杜拉斯、俄羅斯詩人多甫拉託夫的傳記電影,經典文學改編《蒼蠅王》、《魂斷威尼斯》等最讓文學愛好者和影迷關注的,是這次臺北文學.閱影展,將放映奶茶劉若英最早主演的電影作品《少女小漁
  • 《少女小漁》縱使過去付出再多,美好還是不美好,人總要學著長大
    穿一襲紅裙,神情溫柔恬淡,永遠樂觀善良,這是電影《少女小漁》給人的直觀印象,事實上她也確實如此。小漁是孤兒,在江偉媽媽的孤兒院裡長大,和江偉在一起的時間久了,她的一切似乎就只因江偉而存在! Mario問她:「你來美國的目的是什麼?」她笑了,靦腆地輕吐一個名字:「江偉。」這就是小漁。
  • 《地獄少女》:骨女的一生因為愛而改變,也因為「愛」得到救贖
    那個徘徊在柳樹下靈魂得不到救贖的骨女,因為被傷害而一生悲慘的骨女,遇到了地獄少女閻魔愛,她向她伸出了手,為她帶來救贖後,甘願付出了靈魂的骨女。骨女本名叫露,是一個藥鋪的侍女,那時候的她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少女。
  • 古代少女懷春心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是這個意思
    應是綠肥紅瘦」,許多人都能想起前些日子大熱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它展開了一幅宋朝少女明蘭由閨閣少女成長為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在李清照的心裡,這句話到底想要表達出怎樣的情感呢?反觀當時的李清照已經是十六歲的少女了,雖然在我們現在看來她還在一個可以無憂無慮的年齡,但是在宋朝時期女子十三歲還未婚配便要交罰款。這樣看來,這時的李清照已經可以算是「大齡剩女」了。海棠花可以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那麼人呢?人也可以被歲月打磨得沒了少時的天真與容顏。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對凌霄而言,是拯救心靈的救贖之愛
    本期話題【《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對凌霄而言,是拯救心靈的救贖之愛!】近日譚松韻,宋威龍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可以說刷爆了整個朋友圈,劇中描寫了很多感情,親情,友情,愛情,鄰裡互愛之情,但是最讓觀眾期待的卻還是親情。因為親情對所有人而言,親情是生命中最無法替代的情感。
  • 重溫《我的少女時代》,每一個女孩都應該值得被愛
    我們長大後還記得當初那個敢愛敢恨,天真率直的自己嗎?這時候筆者真的反思自己高中的時候到底是怎樣的,自己的少女時代又是怎樣的。二.痴情男一,帥氣男二在每個少女的校園青春裡肯定會有一個校草與一個校霸,即使我們沒有女主那麼幸運可以與他們有命運的交纏,但是校草與校霸都是我們少女最愛的標配。看到歐陽出場的那一幕,真的被他的笑容融化了,青春陽光愛笑,還有那一對無處安放的大長腿,少女見到他不懷春才怪 。
  • 《少女革命》少女革命所感
    今天看到第九集,突然有一點點感想,重新理一下之前對各個人物的認識,初識小幹,是個溫文爾雅的翩翩少年,彈得一曲流光傾瀉的庭院,因為妹妹的事情一直自責,追尋著安茜,把安茜視為自己重要的東西要去保護,這樣的燻幹,稍微有一些自私吧,安茜不是一樣東西,那樣的選擇,也是以愛之名禁錮吧,像玩偶之家的男主,用柔軟的繩索以愛之名表面是保護 實則是禁錮,燻幹真的愛安茜嗎,他真正追憶的怕是那童年時對妹妹的歉疚,固步自封。
  • 少年哪個不善鍾情,少女哪個不善懷春?
    今天來到這海德堡,卻一下子陷入到這一片浪漫情愫之中……       「少年哪個不善鍾情,少女哪個不善懷春,這是人性的至神至聖。」年少時大家爭相傳閱的一本禁書,在那個乾澀的文化沙漠中,《少年維特之煩惱》不啻帶給了我們那清泉般的甘甜,在記起這書中名句的同時,我們更記住了它的作者,偉大的詩人,歌德。
  • 少女假嫁六十歲老頭?這部李安助陣的影片讓劉若英26歲就摘得影后
    在江偉的建議下,為了方便入美國籍,小漁不惜獻身當地一位風燭殘年的義大利老頭馬裡奧,並要與之假結婚:在證婚時刻,浪漫全無,小漁怯生生的笑容與身後男友惡狠狠的嫌棄形成強烈映照。他們二人,明顯各懷心事。她頗受錢老寵愛,是書中唯一一個沒被錢老諷刺的女性人物。唐曉芙樣貌倩麗,伶俐聰穎,敢愛敢恨,可堪稱為近現代女子的完美榜樣。相比完美無瑕的唐曉芙而言,小漁的形象是有小缺憾的。或是時局所致,面對江偉,她太過唯唯諾諾,總是聽之任之、逆來順受,讓觀者「怒其不爭」。
  • 心理學:如果一個男人,經常說「很愛你」,說明他真的很虛偽
    虛偽的人,為了掩蓋其內在的醜陋或者自卑,所以行為上會表現的不同。莊子言:「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正是說的虛偽之人所做虛偽之事的真假之性。人的部分性可以是虛偽的,那麼愛情之中同樣會出現虛偽的表現。
  • 以為今生不會大銀幕看到《飲食男女》《喜宴》《愛情萬歲》《少女小漁》了,然而……
    好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份徐桑監製的電影在大陸巡展的名單吧《推手》《臥虎藏龍》《喜宴》《愛情萬歲》《飲食男女》《少女小漁》《候鳥》《滿月酒》《徵婚啟事》等李安當年為了省錢嘛,自己在《喜宴》裡客串一個說一句臺詞的宴客,也是被粉絲念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