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壇悲情人物!6位距離大滿貫一步之遙的傳奇名將,你都認識嗎?

2020-12-25 全言作品

眾所周知,桌球界一般把集齊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的運動員稱之為「大滿貫」,目前已有10人取得該榮譽,除第一人是瑞典的瓦爾德內爾之外,其餘9人均為國乒選手,分別是劉國梁、孔令輝、張繼科、馬龍、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丁寧。

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有機會衝擊大滿貫的運動員絕非以上10人,還有6位已經退役的傳奇名將拿到過三大賽中的兩大賽單打冠軍,只可惜最終都未能實現大滿貫的夢想,留下無盡的遺憾。

那麼這6人都是誰呢?就讓本文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郭躍華:沒等到奧運會就退役了

第一位集齊兩大賽冠軍的桌球運動員是中國選手郭躍華,1956年出生的他在80年代初拿到過2次世乒賽、2次世界盃的單打金牌,而且職業生涯還曾4次打進過世乒賽的男單決賽,是當時乒壇成績最好的運動員,沒有之一。

不過遺憾的是,桌球運動直到1988年才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而那時候的郭躍華已經32歲,這個年齡想在當年的國乒拿到參賽資格都非常困難,角逐冠軍?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郭躍華在退役前已經知道了奧運會桌球賽開打的時間,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最終他還是在比賽前數年便選擇退役,無緣成為乒壇首位大滿貫得主,留下無盡的遺憾。

二、江嘉良:參加了奧運會卻爆冷出局

郭躍華之後,1964年出生的江嘉良迅速崛起,成為了國乒男隊的領軍人物。80年代中後期,江嘉良壓制乒壇群雄,拿到了2次世乒賽單打冠軍和1塊世界盃單打金牌,一度成為後來首位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的剋星。

1988年,正值壯年、但狀態已有所下滑的江嘉良成為了中國首批參加奧運會的桌球選手,被大家寄予厚望,不料卻在單打八進四的時候爆冷出局,輸給了瓦爾德內爾的隊友林德。

這是江嘉良唯一的一次奧運參賽經歷,結果單打、雙打都沒拿到獎牌。次年,江嘉良和國乒又在世乒賽一敗塗地,被瑞典人5-0剃光頭,不久後他便退出了國家隊,從此再無角逐大滿貫頭銜的可能。

三、佩爾森:徵戰奧運24年無緣獎牌

1988年後,男子乒壇進入了瑞典王朝時代,瓦爾德內爾在1992年實現了史上首個大滿貫榮譽,而他的師弟佩爾森也不甘示弱,在1991年連奪世乒賽和世界盃的單打冠軍,然後志得意滿地也參加了1992年奧運會,結果0-3慘敗輸給馬文革,無緣晉級前四名。

在此之前,佩爾森已經在1988年參加了首屆奧運會桌球比賽,結果止步前八;在這之後,佩爾森更是又參加了5屆奧運會,但最好成績也不過是2次第四名——前前後後24年下來,他都沒能拿到哪怕是一枚銅牌,更別說實現大滿貫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結束後,佩爾森逐漸淡出賽場、轉型做教練。今年他已確定成為瑞典男乒主帥,或許要著手培養新一代的大滿貫得主?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四、蓋亭:與老瓦爭第一之人

1968年出生的法國名將蓋亭是90年代乒壇的標誌性人物,他曾開創風靡全球的「不講理」打法,而且更是1993年世乒賽和1994年世界盃的單打金牌、1992年奧運會的單打銀牌得主,距離大滿貫真只有一步之遙。

92年奧運男單決賽,瓦爾德內爾就是打敗蓋亭實現的大滿貫。而當時若是蓋亭取勝,則乒壇歷史必然發生改變,他也極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位大滿貫得主。

遺憾的是,1994年之後,蓋亭便因為傷病嚴重等問題而狀態下滑,從此再未獲得過三大賽的單打獎牌,久而久之便離開了賽場,如今已轉型成為了法國奧委會的官員。

五、馬琳:拼下了奧運會、卻3次世乒賽亞軍

在桌球三大賽當中,奧運會無疑是最難拿下的,畢竟物以稀為貴,4年才舉辦一次的比賽對運動員的年齡和狀態要求很高。正因為如此,國乒選手馬琳的職業生涯才顯得有些憋屈,因為他拼到了奧運會的單打金牌和4次世界盃冠軍,卻3次倒在了世乒賽的決賽場上。

自1997年開始到2013年為止,馬琳總共參加了9屆世乒賽,結果單打3次屈居亞軍,而且3次都有出現領先對手被翻盤的情況,尤其是2007年更是在大比分3-1、第五局小比分7-1的絕對優勢下被王勵勤驚天大逆轉,令球迷朋友們感到匪夷所思。

2008年奧運會,馬琳破繭成蝶摘得2枚金牌,但隨後又在3屆世乒賽上折戟沉沙,最終還是沒能拿到大滿貫頭銜,令人唏噓不已。

六、王皓:奧運會3連亞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

如果論奪冠難度,奧運會確實是桌球三大賽中最費時費力的:一個運動員的黃金打球年齡才多長?一個人這輩子又有多少個4年?

但國乒選手王皓卻做到了一個在乒壇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奇蹟:別人1次都難打進的男單決賽,他卻連續3屆都闖了進去,結果卻一輸柳承敏、二輸馬琳、三輸張繼科,最後只拿到了3塊銀牌,留下了一個無比悲情的乒壇遺憾。

王皓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總共獲得過1次世乒賽和3次世界盃的單打冠軍,其他各大比賽的單打金牌也都集齊了,偏偏就是拿不到奧運會那塊,無怪乎許多人會發出感慨:這都是命啊!

以上6位距離大滿貫一步之遙的乒壇名將,你都認識嗎?歡迎留言寫下自己的回憶吧!

相關焦點

  • 中國乒壇三位傳奇人物大比拼!大魔王張怡寧會是最強者嗎?
    她連續奪得了兩屆奧運會女單和女雙的冠軍,8年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桌球歷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很多人都驚嘆鄧亞萍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被人們稱之為桌球女皇。如果有人質疑你,不相信你沒關係,在比賽中打贏他就好了。這句話是很多球迷對於鄧亞萍印象最深的話語。
  • 電影《一步之遙》你認識的並不是真正的姜文
    點擊圖片上方↑」宜都大唐國際影院「並關注,即可了解最新電影資訊。搜索「一步之遙」,兩句話會映入眼帘:一是「首日票房近億元」,二是「普通觀眾差評居多」。影片還未上映,澎湃新聞的一篇報導《送給姜文的掌聲,居然在「一步之遙」開場時就用完了》便拉開了負面輿論的序幕;接著你便從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都在表態說這是一部期待值過高的爛片。作家張冠仁卻給了一個新的角度,來解讀《一步之遙》和姜文。
  • 18歲奪單打世界冠軍的桌球天才,你認識嗎?
    但正是因為此人的崛起,極大地鼓舞了自己晚輩們奮發進取,最終誕生了一大批的名將,其中就包括乒壇歷史上的首位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那麼本文的主人公是誰呢?瑞典名將本格森是也!你認識他嗎?斯特蘭·本格森(Stellan Bengtsson),上世紀70年代歐洲乒壇復興的旗手:在他之前,歐洲已有近20年無人摘得世乒賽男單冠軍,這枚金牌一直在日本和中國運動員之間轉手,而打破這一僵局的,正是本格森。
  • 殘缺之美!獻給桌球名人堂的「準大滿貫」者們
    以運動成就來說,能夠三取其二者,無一不是乒壇的巨星;但因為一次冠軍的旁落,他們與「大滿貫」擦肩而過,他們如悲情英雄般可惜可嘆。生不逢時也好,技不如人也罷,他們殘缺的運動生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這個世界大賽的首個男單桂冠,也就此為他開啟了一條傳奇的奪冠之路;1981年4月,中國桌球隊在諾維薩德世乒賽上大獲全勝。
  • 你知道大滿貫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大滿貫得主有誰呢?
    在乒壇上,不是那麼容易獲得大滿貫的稱號,而國乒所得到的大滿貫得主則是非常多,對於一些老球迷們來說,應該是知道誰獲得的成就,而對於新來的球迷,則是不太知道大滿貫,你知道乒壇大滿貫得主,到目前為止,有誰呢?在這裡,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 一步之遙:KD8
    法老曾在歌裡這樣唱到: 「我離成為傳奇,不過只差得個癌症。」 得病這種事兒也就在詞裡玩玩兒就行... 但想成為傳奇,我相信是不少公眾人物的夢想。
  • 國乒三大魔頭各領風騷多年 輪番稱霸國際乒壇二十餘載 誰拔頭籌
    第一位,鄧亞萍鄧亞萍1973年2月6日出生,5歲開始跟其父親學習桌球,1983年進入鄭州市桌球隊,1988年進入中國桌球隊,是國際乒壇的第一位大滿貫得主,是我國第一位奪取四枚桌球奧運金牌者,在其14年的桌球職業生涯中,共獲得了18個世界冠軍,自1988年11月獲得亞洲杯桌球賽冠軍算起到
  • 成就乒壇大滿貫的丁寧,卻因李曉霞一條哭訴微博,差點背讓球的鍋
    作為國乒女隊現役唯一大滿貫得主,已經功成名就的丁寧,依舊堅守賽場,身為老將,但奧運之心依舊熊熊燃燒,雖然希望渺茫,但依舊想要衝擊雙圈大滿貫成就。我們回顧一下國乒隊史,會發現,拿到乒壇大滿貫的選手真的是屈指可數,女乒方面,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以及李曉霞,如今都已退役,她們在丁寧這個年紀時,轉行的轉行,結婚的結婚,唯有丁寧依舊為國乒效力。
  • 如何評價桌球傳奇人物小馬哥馬琳?
    小馬哥一一馬琳,乒壇生涯一個傳奇人物。直拍打法集大成者之一,離大滿貫最接近之人,有望接棒李隼當女乒主教練。但卻也是乒路坎坷,二王一馬時代相互纏鬥十來年,有點相生相剋的意味,但又不全是,留有豐碩,也存遺憾。幾句話道不盡也!。
  • 看不懂此電影的都是文盲,《一步之遙》影評
    看電影前,我和朋友開玩笑,看不懂《一步之遙》電影的觀眾都是文盲,夥伴問為啥?我笑著說,電影下面有字幕啊,不認識字的人自然看不懂電影。 一語成箴,我真沒看懂《一步之遙》,姜文導演蟄伏四年的心血力作。「我笨,真沒看懂。」 雖然有人說《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中間有100個《非誠勿擾》,但《一步之遙》應該不是《讓子彈飛》,我也是以去看《讓太陽照常升起》的決心去看《一步之遙》,抱歉的是,我猜中了前面,卻沒猜中結局。
  • 《一步之遙》
    問:你能接受現在對《一步之遙》的負面評論麼?  答:答:一部電影,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很正常;但對《一步之遙》的負評來得太「整齊」,讓我很詫異。我的前幾部電影也不是人人都喜歡,甚至有人很不喜歡,但這一次,我的確感覺到有一股「電影之外的勁兒」,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我只是做了一個不太常規的電影而已,為什麼大家那麼興奮呢?
  • 大滿貫瓦爾德內爾(10):馬文革苦撐國乒危局,老瓦稱霸天下
    1988年漢城奧運會,江嘉良、陳龍燦、許增才出戰男子單打,結果無人挺進半決賽,連銅牌都沒拿到;1989年世乒賽,國乒男團決賽0-5慘敗輸瑞典隊,男單、男雙、混雙全部止步季軍之位,總教練許紹發也在不久後宣布下課。如果算上女子的話,問題就更多了:一個何智麗就把全隊攪得天翻地覆,再加上其她一些人才流失海外、朝韓選手崛起等事情,她們的日子也不好受。
  • 《一步之遙》打算幹掉《變4》
    ,導演姜文,主演舒淇、周韻、那英、劉利年出席《一步之遙》在京舉辦的發布會。《一步之遙》裡,姜文和舒淇有大量情感對手戲,對著媒體,免不了要被問到「考慮過周韻老師的感受嗎」?面對這樣的刁鑽問題,姜文再度輕鬆化解,「我恰恰是考慮了她的感受,才把她騙來演戲。她現在幫我選演員,舒淇就是她推薦的。之前房祖名也是,她說你不是想找個農村感覺的嗎?你看他這眼睛多像!再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成龍兒子,他確實不像國內城裡人,他在洛杉磯長大的,他們那個地方確實不容易見到人」。
  • 自相矛盾的「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文縐縐的,又是「遙」,又是「之」,似乎是成語,很多人喜歡用,常見句式「……離×××一步之遙」。姜文也曾導演過一部名為「一步之遙」的電影,姜文、葛優、王志文等主演。不過最出名的還是西班牙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此乃西班牙賽馬術語,意思是是「差一個馬頭」(的長度),中文譯作《一步之遙》。亞法多·勒佩拉作詞,卡洛斯·加德爾作曲,表達了對情人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 國乒傳奇女將陳靜:拿過奧運金、銀、銅牌!與鄧亞萍惡戰5局惜敗
    曾經有這樣一位國乒傳奇名將,她是歷史上第一個拿到奧運桌球女單項目金牌的運動員,當時年僅20歲;但奪冠後又早早宣布退役,離開了中國隊;可沒過幾年,她又再次復出,代表其他協會參加奧運
  • 封面人物 | 張劍:一步之遙
    它的極致之美,在於從腳掌到腳尖的這段距離看似近在咫尺,實則漫長而殘酷。在張劍心裡,這就好像是舞者從側幕走向臺前、觀眾從門外走進劇場的那段路,每一步都需要同她一樣的「芭蕾人」付出十足的努力。她知道,那一步終會被跨越。
  • Por una Cabeza,探戈王子的一步之遙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認識這個藝術家,但是,他用極富磁性的嗓音吟唱的那首西語探戈,無論圈內圈外,皆是耳熟能詳。《一步之遙》在西班牙語中,「Por una Cabeza」 是個賽馬術語,意為「只差一個馬頭的距離」。在終點線前最後幾米的賽道上,差一個馬頭就意味著輸掉了比賽。
  • 《一步之遙》意外遭差評 姜文:都是熟人不好意思誇
    《一步之遙》12月16日做客網站聊天。姜文導演攜廖一梅等多位編劇和主演周韻、舒淇、葛優等亮相。雖然該片舉行過首映禮後,意外遭遇差評。但姜文依然覺得《一步之遙》是他非常滿意的作品。對於那些差評,他認為來的都是朋友,人家不好意思誇。他還分析,因當天放映太晚,觀眾的歲數也偏大,老人居多,也有小孩,都凍著等那麼長時間,肯定有不滿,就是看懂了也說沒看懂。
  • 單賽季大滿貫勝場數榜單,費德勒力壓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
    球迷們都知道,四大滿貫是職業網壇的終極賽事。對於TOP200名開外的絕大多數職業球員來說,終其一生恐怕也難以拿到哪怕一場大滿貫正賽的勝利,更不用說連勝7場捧起最後的冠軍獎盃了。從這一點上來說,當今男子網壇三巨頭在大滿貫賽場上所取得的輝煌戰績就更加耀眼奪目了。
  • 《一步之遙》曝姜文造型 打造民國「雅痞騎士」
    片方昨日曝光一組馬走日造型劇照,貴族出身,生逢亂世,人生高低跌宕起伏的馬走日造型多達20餘套,中西禮服造型挺拔帥氣、復古泳裝造型、鋼針面具造型各具特色,齙牙眼鏡造型則凸顯姜文銀幕不多見的喜感一面,謎一般的馬走日將成為今年賀歲最讓人「著迷」的「雅痞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