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 第1133期】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向好,各地學校紛紛開學複課。
為了不放鬆疫情防控,各地學校和老師開動腦筋,想出了不少「新花樣」。
近日,杭州某小學的小朋友們戴著可愛「一米帽」開學複課的視頻就登上了熱搜。(4月27日新京報)
該校校長表示,為了讓一年級小朋友自覺養成疫情防控意識,主動與同學老師保持一米距離,該校有了這樣一個創意。
開學第一天小學生戴著這樣的「一米帽」,並要求不能碰到他人,不能損壞帽子。小朋友們戴著「一米帽」都很謹慎,有其他小朋友要靠近,就先提醒:「注意距離,注意距離!」
對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個創意真是好極了!
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或許懂得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但「轉眼就忘」,這是他們這個年齡的特點。而且實際操作中,兩人相距一米到底多少?他們頭腦中其實也是「模糊」的。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該小學「一米帽」的創意值得點讚——這讓學生的防疫意識有了物質的承載,頭上的「一米帽」無時不刻都在提醒他們:疫情防控不能鬆懈,更不能忘記,當然,最關鍵的是,讓小學生對「1米」的社交距有一個直觀的感覺。
「一米帽」具有一定的遊戲性、戲劇感,符合兒童的心理,讓孩子喜歡,這是真正的寓教於樂。
讓孩子在家長幫助下做「一米帽」,這本身也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手工活動,讓孩子知道手工不僅是一個作業,更是為了應用於生活實踐中,讓孩子懂得創新、手工的真正含義——創新、創造應用於生活,改變生活。
小學生剛開學,這種舉措是非常好的,但同時,就像有網友所言,如果「一米帽」成為開學後對學生的常規要求,還是有一定不足的。
首先是存在安全隱患。「一米帽」都是學生和家長自製,規格不一、材質軟硬不一,牢固性也沒有保證,學生長時間佩戴存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左右長達50多釐米的「帽翅」幾乎與孩子視線齊平。小學生生性好動,雙方活動時,儘管孩子們非常「注意距離,注意距離!」但孩子眾多,「小馬虎」「調皮鬼」在所難免,稍有不慎,萬一「帽翅」對眼睛或臉部等造成傷害,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小學生自制力較差,極具有娛樂性的「一米帽」,讓小學生非常喜愛,上課時可能也念念不忘,時不時會搖動一下,甚至會有意「挑釁」一下相鄰同學,這極容易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學習的效果。
此外,孩子和家長自製的「一米帽」,筆者只是看了視頻和圖片,雖沒有親見實物,但想必也不會特別結實耐用,戴個三五天尚可,如果長時間佩戴,則要不斷「再造」。對孩子來說,重複性的手工會讓他們失去興趣;購買材料、家長幫工也需要耗費不少時間,這會加重家長的負擔。
因此,我以為,杭州某小學開學「一米帽」這個創意好,但卻不宜成為常規。對其他學校來說,也不一定非得效仿。
有句話說得好:「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人才,第三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蠢才。」
杭州某小學為強化孩子們的疫情防控意識,「一米帽」創意實在是好,值得點讚,該上熱搜,但其他學校如果群起來效仿,則就大可不必了。
每個學校應該積極開動腦筯,結合自己校情和師生實際,拿出自己的創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