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西北人看得眼淚直流

2021-02-25 不值得影評
▲12萬人豆瓣評分9.4,2021年斷層第一的國產劇

山海情,不少西北人看得眼淚直流。

聽著親切。

一地的方言,罵人的話最生動,劇裡李大有(尤勇飾)的方言正極了,「把他家地」,「胡日鬼」,「日塌了」,「碎慫」,「沒麻達」,那一口西北話,扯著嗓門,甩著鞋底,舉手投足,活脫脫一個西北農民。

故事發生在寧夏,劇裡演員大多是陝西人和甘肅人,黃軒是蘭州的,張嘉益是西安的,白宇帆是西安的,閆妮也是西安的,他們的口音並不算地道寧夏,但那股土味兒的調調差不多。

青甘寧陝新,整個大西北,聽著都是鄉音。

人口自然遷移,人往高處走,從來都是孔雀東南飛,我從西北老家出來,在南方省份生活幾年,某天突然聽到鄉音,眼淚唰得就泛開了。鄉根在心裡深埋著。

所以我能想像寧夏人看到這劇的心情。哪天終於也輪到山溝溝裡的西海固人的故事為全國知曉了呢。

西海固是哪裡?

它在寧夏南部黃土高原丘陵區,1953年,西海固是一個回族自治區的建制,歸屬於甘肅省。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已經改名為固原回族自治州的西海固,劃歸寧夏。

現在的西海固,已不是一個標準的行政區,而是西吉、海原、固原、彭陽、隆德等幾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

這裡常年乾旱,雨水奇缺,除少量河谷川地外,大部分地方生存條件很差,曾被稱作「苦瘠甲於天下」之地,1972年聯合國糧食開發署將這裡確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地區之一。

在查閱相關資料時,我知道了為什麼會有這部劇。記錄在《習近平扶貧故事》裡的相關段落,很重要,我一字不改地摘錄於下:

「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擔任。」

「對於寧夏特別是西海固的發展,習近平有著一份特殊的牽掛。1997年、2008年、2016年,習近平曾經三次踏訪寧夏西海固。」

「在調研西吉移民搬遷的吊莊玉泉營時,習近平提出了建設閩寧村的設想。『吊莊』是寧夏當地詞,意思是把這個村從那兒『吊』到這兒,也就是移民。要從西海固移民到銀川,投資很大,習近平建議搞一個試點,打造成具有樣板意義的閩寧協作示範村,讓移民遷得出、穩得住、致得富。」

「我印象很深,當時著重抓了幾件事。」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說,一是「坡改梯」,修了不少梯田;二是發展馬鈴薯生產,加工成飼料賣給東部一些地方用來飼養鰻魚,這一項當時就帶動人均增收一二百元;三是抓井窖工程,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問題。再有一個大動作,就是重點實施了「移民吊莊」工程,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眾,搬遷到適宜生產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閩寧村。二十多年過去了,閩寧村發展成了閩寧鎮,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500元增加到1萬多元,增長了20多倍。昔日「天上不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的幹沙灘,脫胎換骨成了金沙灘。今天,這裡已成為常住居民6萬餘人、回族人口佔83%的特色小鎮,成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樣本。

看了以上資料,就不得不佩服這部劇的主創人員。

一部劇,最常見的,也很要命的差評是說它「拍得很假」,但《山海情》這樣一部政治劇,我看到的、聽到的很多評價是「真實」。

真實往往和昂揚向上的主旋律矛盾。

人在江湖走,誰不知道,剖開真實,裡面多的是無奈,是苦難,是扭曲,是悲劇。

真實有兩層,在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的地方,貧窮、困苦、匱乏,是第一層的真實。

第二層的真實,是在匱乏這個限制條件下,被影響和塑造的民情風俗、社會文化、權力結構等等大概可以理解為「上層建築」的那些東西。

一個閉塞匱乏空間裡的人性展現,可能是樸實的,善良的,也可能是扭曲的,是醜陋的,它們都因適應所在環境而來。

當這個環境突然和外部世界相遇、相撞,要被強行改變,裡面包裹著的一切,隨之的搖晃、碰撞也會很激烈。

這部劇努力還原了第一層真實,觸及了第二層。這是我們所見的主創的誠意。

具體展開來。

它一上來就打破了很多觀眾被愛情偶像劇餵養習慣了的期待。

水花(熱依扎飾)和馬得福(黃軒飾)在劇裡青梅竹馬,互相喜歡,馬得福在外幾年學成歸來,得知的頭一個消息卻是,水花要「被嫁人」了,對方人家許了幾頭牲口。

水花不願嫁,跟著幾個想往外闖的孩子偷跑出來,藏在火車裡。但被馬得福找到。

得福把幾個孩子踹回去,走到水花跟前,水花楚楚可憐地流著淚望向他:「你要抓我回去嫁人嗎?」

他不忍。低頭,走出車廂,思忖片刻,又返回,掏出兜裡所有的錢,給她:「你去蘭州吧,或者銀川,那裡的很多小店都招工。」

▲這一幕是劇裡的第一個淚點

得福放走了水花,拋來一個希望。

但這個希望很快滅掉。水花自己又跑回來,她遵從了父命,嫁到隔壁村子安永富家。鏡頭變換,一轉眼幾年過去,水花的娃能滿地跑了。丈夫待她不錯,卻不幸在挖水窖時因塌方而殘廢。

沒事,第二個希望又拋來。

吊莊移民的工作開展,頭一批村民在得福的帶領下搬到了新村,水花拖著殘疾的丈夫也趕來,得福收留了她,處處關照她,兩人眼裡分明仍有愛意。水花的丈夫深感自己的無能,吃醋、賭氣,自怨自艾,甚至動了尋死的念頭,一個人滾著輪椅木頭到崖邊。

水花回家,看不到人,急著去尋,終於在崖邊發現。


她坐下,鏡頭裡是兩個受了太多苦難的背影。

「你是我男人,一輩子都是。」

等到劇終,沒有任何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驚喜。劇裡的刻畫,很細膩,也很克制,沒有童話,沒有愛情,他們逃不掉自己的限制,只給觀眾留下一腔無法抒發的鬱悶和不得不接受的無奈。

 

真正的現實,比之有過而無不及。

西海固地區因為太過貧困,外地人去當地買妻的情況很普遍。看起來是很殘酷的事,但因為對雙方都有利,並不見得都是強迫。當地的一些姑娘寄希望於嫁個好人家,至少解決溫飽,還有老人收養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再把她們嫁出去收錢,一次千百塊,一年能成幾次,以此為生。這些姑娘大多嫁到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天津、北京等地方。

馬宏傑的《西部招妻》裡,就記錄了一個河南人老三幾次三番到寧夏買妻的故事。其中多曲折,有的妻子死活不願同房,有的智力低下總和婆家鬧彆扭,有的因為回不了家喝老鼠藥尋死,有的騙走老三家一萬多的彩禮錢,導致老父親被氣死。幾次不成功的娶妻,讓老三家幾乎搭進去全部家當,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矢志不渝地跑去寧夏。

其中一個和老三相親的女孩,既想能跟著老三去河南,給家裡減輕負擔,又對殘疾的老三感到擔憂,很矛盾。最後還是沒成。

在寧夏,他們碰到一個說媒的當地女人,也是在17歲時,被老太太以12000元的彩禮錢為條件,嫁給了大她30多歲的男人。因為懸殊的年齡差,她被村裡人打趣說是男人的閨女。可即便如此,還是願意跟著她的老男人過下去,和他生兒育女,因為河南的生活環境比老家寧夏好很多。

▲《山海情》劇照

在那本書裡,可以看到各種人與人之間的算計、權衡、防備,微小善意,但能說誰對誰錯呢。太苦了。

一個連一塊錢的洗衣粉、一塊錢的車費都很捨不得花的地方,都市人的文明想像和法律期待,沒有落腳之處。

老三被騙、報警,能想像,警察自稱經費不夠,要老三家出錢才能去寧夏追案子嗎?

在苦難面前,我只覺得人類的渺小,能力的有限。承認這種有限,劇拍得克制。

沒有功成名就榮歸故裡。尕娃跑了,媽媽瘋了、病了,得寶出去尋,吃盡苦頭,沒有找到,頭破血流地回到老家;尕娃多年之後再出現,一點沒變,灰頭土臉,他差點被狼吃了變成狼屎。

也沒有一片坦途的扶貧奇蹟。種了蘑菇也可能賣不出去,最後爛掉臭掉。

這部劇可延展的話題很多,比如扶貧工作中的浪費問題,官僚形式主義問題,幹部的壓力問題,強制與權利的衝突,南下打工女孩的境遇。


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既是這部劇用了巧勁的地方,也是它展現主旋律的地方。

李水旺找了福建的兒媳,想帶李大有遠去南方生活。李大有堅決不從,哪有倒插門的道理,面子上都過不去,發脾氣要水旺帶著媳婦回寧夏村裡生活。這對矛盾,以兒媳自願意來寧夏發展解決了。

合家團圓。

對口幫扶,福建的企業招村裡年輕人去打工,有的家裡便不再讓女孩子讀書,還不如送去福建,一個月掙一千二來的划算,掙了的錢還能給哥哥娶媳婦。白校長(祖峰飾)堅決不同意,但無可奈何。

家訪時,校長說政策是未滿16歲不許打工;但家長偏說孩子滿了16歲,不然你去證明啊。農村裡根本沒有有效的憑證,查不到準確的出身時間。校長找到教育局,教育局說我也無法解決出生證明的問題,找到其他部門,竟勸白校長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眼看著孩子離開了教室,怎麼辦呢。好消息來了,出了文件,上學的一律不許打工。

強制解決。

整村搬遷,村裡老人死活不願,得花一通慷慨發言,「你們老人只想著自己,卻不想想我們年輕人的未來」,說動了村裡老人。仍有不願走的,被逼的喝了農藥,好歹救了回來。最後大家樂呵呵地吃著百家飯集體搬了家。

點到為止。

李大有在某些時候可看作是劇裡的「反派」,他也是最貼近真實農民的,害怕失去,什麼都想佔著,好吃懶做,自己不願幹,擠兌別人,人家成了,他羨慕嫉妒,貸了款,開著拖拉機回村裡檢閱,那副神氣樣子。

對村民頑劣一面的表現,李大有也就是下限了,這樣的程度觀眾覺得可愛,程度再深一些,也許就會覺得他是刁民了。劇末得福勸不動不願搬遷的村民,怒氣之下,當著家裡人的面斥責他們是刁民。

「刁民」,多麼熟悉。「窮山惡水出刁民」。

好吃懶做、不求上進、自私自利、愚昧無知、急功近利,「刁民」是一個結果,「窮山惡水」是原因。再追問,為什麼「窮山惡水」。大略歸結為兩方面,自然的,人為的。

▲村裡有很多遊手好閒的年輕人,成天無事可做。常去扒沿途火車上的糧食,然後拿去賣錢

自然的先不管,因為無能為力。只說人為的。有一個大大簡約了的認知鏈條:

為什麼會有「刁民」呢?因為窮。

為什麼窮呢?因為自然環境惡劣。

為什麼惡劣?因為植被破壞,乾旱缺水。

為什麼破壞環境?這要歸因於人自身的貪婪和不加節制。

這條認知鏈在劇裡並沒有著重表現,之所以強調它,是因為我意識到,在我們的認知中,有些思維定勢是有問題的。

很多人已經忘了,我們曾經是多麼的窮苦,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依然窮苦。程度超出了許多年輕人的想像。這種窮苦,在影視文學作品裡,常常被放大為一種成就偉大和崇高的素材,成為煽情的原料。但在現實中,窮苦是另一種待遇。

一位朋友曾言:「貧窮是一種道德缺陷。這不是真理,卻是現實需要。」深以為然。

人為什麼會因為貧窮而自卑?為什麼會因為富有而高傲?

為什麼會因拿到城市戶口而高興,又為什麼會因為是農村人而自覺低人一等?

為什麼會區分富人區和貧民區,把衣衫不整的窮人擋在門外?

這並不「從來如此」。

不管它們的原因(不管這種原因是符合社會科學規律的,還是人為強制的扭曲),只說後果。

我們浸淫在講求優勝劣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裡太久了,不僅貧窮和不成功本身意味著低人一等的道德劣勢,而且,貧窮和不成功被歸因為懶惰和自身的不上進,加固了這種道德劣勢。

依然點到為止。

最後講一個故事。

我曾經去寧夏靈武縣採訪過一位老人王有德,他所在的靈武縣和閩寧鎮所在的永寧縣離得很近,只隔著一條黃河,他小時候家裡的風景還很秀美,但因為當地人向自然索取過渡,生態環境在六七十年代被破壞得很厲害,家成了沙漠。

提到過往,他總說「好苦啊。」

一年一場風,從冬刮到春。刮來的沙子爬上窗臺,蔓進房裡,門都關不住。家裡的沙子每天都得清,但永遠清不乾淨,最後索性不管,叫它去刮,直等到第二年春,風小了才去清沙。他和哥哥用芨芨草編成的背篼把沙往外背,一清就是一兩個月。

後來他參加工作,到抗旱打井隊,工作內容是找水,但連續兩三年也找不到好的水源。當地的水含氟量太高,王有德的牙齒都黃黑了,是吃那裡的水造成的。他的症狀還算輕微,因為長期吃惡劣的水,有的人身體都變了形,眼睛變得薄薄的。在那裡工作的人,兩三年就必須換崗。

沒人想過苦日子,但他們沒辦法,身上背著生態破壞的欠帳,他們扎在沙子裡,一輩子投身於治沙工作,為上一代人還帳,也為同時代的其他地區的人還帳,儘管別人很少知道。

以前看《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對一句話印象很深,「人類最大的不平等是出生地的不平等。」

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變成那樣呢?

寫《西部招妻》的馬宏傑說,他不輕易譴責,他只想知道為什麼。在複雜的人類現實面前,簡單的結論,或許都會失之武斷。

1. 這部劇是正午陽光團隊拍的,《大江大河》的老面孔不少,陳平原縣長、楚中天鄉長、程廠長、程開顏,飾演宋運輝的王凱都在劇中露面。看到程開顏出場,我甚至有點期待在這部劇裡她和王凱還有對手戲,老情人見面,那將是怎樣一副場面。

▲《大江大河》飾演陳平原縣長的吳其江在《山海情》飾演金灘村電力所的陳所長▲《大江大河》飾演程開顏的周放在《山海情》飾演楊明珍

2. 劇裡的一個彩蛋。大江大河第二季結尾時,宋運輝下放的彭陽縣農藥廠,正是在寧夏南邊的固原市,屬於西海固地區。在《山海情》裡,王凱以相同的造型出場,飾演潘書記。

3. 西海固是個乾旱缺水的地方。但馬得福的老家叫湧泉村,水花的名字裡帶著水,她出嫁時對方許諾家裡有水窖,丈夫永福是在給她修水窖的時候出事殘廢的。

西部有多缺水呢,我曾聽媽媽講,她小時候,有個從甘肅逃難來的阿姨,路過她家門口討飯,那天正好家裡包餃子,洗了菜的水就倒在門口地上,阿姨看到,心疼壞了,怨說怎麼這樣浪費水。她的老家太缺水了,視水為珍寶,那裡的人一生只能洗三次澡,出生的時候洗一次,結婚的時候洗一次,死去的時候洗一次。

作者 | 董可馨

編輯 | 何   焰

排版 | 翁   傑

相關焦點

  • 西北電網直流外送及發電電力雙創歷史新高
    西北電網直流外送及發電電力雙創歷史新高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18
  • 西北電網提升直流外送能力助受端電網迎峰度冬
    12月17日,西北電網直流外送功率達到3743萬千瓦,較今年度夏期間增加35萬千瓦;全網發電出力達到13884萬千瓦。兩項數據均創新高。截至目前,西北電網已有10回在運跨區直流輸電工程。隨著青南換流站調相機和祁韶、昭沂直流配套電源投運,西北電網直流整體外送能力提升至4411萬千瓦,跨區優化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提升。
  • 全程在漢拍攝的電影今天上映,有人看得眼淚直流
    浩浩蕩蕩的長江兩岸建築物在鏡頭裡作為背景,近景的輪渡甲板卻拉近了武漢人的熟悉感,沒錯,這取景的是漢口江灘、輪渡。與電視劇版相比電影版在主演方面進行大換血男一號餘淮由大導演陳凱歌和陳紅的「二公子」陳飛宇擔任女一號耿耿則選擇了在網絡上非常有號召力的「人氣小花」何藍逗擔當在電影中有一位女演員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
  • 軒墨寶寶直播穿日本泳裝,看得我直流「鼻血」!
    軒墨寶寶直播穿日本泳裝,看得我直流「鼻血」! 軒墨寶寶是一位二次元主播,長相可愛,氣質出眾,聲音甜美,而受到無數宅男的追捧與喜歡,突然爆紅於全民直播。
  • 見識下墨西哥大烤腸,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看得口水直流
    見識下墨西哥大烤腸,味道美味還很香,網友:看得口水直流。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每天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就會去到美食街裡面找美食,畢竟,這一個時間段好吃的美食真的非常的多呢。不過話說回來,美食街裡面有一種美食的名字受到很多吃貨朋友們的青睞,其實它的名字叫做烤腸。小吃貨們,你們是不是很喜歡吃呢?
  • 《反黑路人甲》第六集劇情笑得直流眼淚
    大家有沒有被王浩信的表演笑到,在第六集的劇情中王浩信扮演的張細倫正式假冒蔣世龍去見自己的三個妹妹,一番慷慨的演講都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這段表演他還準備用一把道具刀來插自己,結果進來發現那把刀不見了,於是一群小弟各自拿把真刀遞給他,當時真的好搞笑,幸好這時一個妹妹出來打圓場,要他不需要插自己一刀這才躲過一劫,沒想到這個時候喪鐘出現挑釁這個新來的前坐館兒子,還用手戳蔣世龍的胸口,沒想到把準備好表演的血包戳破了,當時真的笑得眼淚直流
  • 古風最虐人心的四首歌,雙笙河圖各一首,虐的人眼淚直流
    又到了給大家推薦古風歌的時候了,今天給大家推薦比較虐心的四首古風歌,虐的人眼淚直流,不知道是否曾經都聽過呢?1、小曲兒《雲去無聲》這首是錯過的幾世的等待。夕陽西下的老樹孤鴉,倦鳥知返只為了一個期待,我在這等你幾世,也只是期待能夠再看到你。你又什麼時候會再次回來呢?
  • 《我和我的家鄉》看得我眼淚直流……
    昨天去電影院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毫無疑問,電影拍得的確沒話說,有那麼幾個瞬間,我眼淚都出來了,個人比較感性吧,見不得真情流露和聽國歌,每次聽國歌都有一種想掉淚的感覺想想南京大屠殺,那些死去的老百姓,太多太多的故事能讓人潸然淚下……5個小故事都拍得很好,必竟都是有經驗的導演了,現如今中國的電影業再也不是當年的小影片了
  • 接檔大江大河2,正午陽光又一誠心力作,請來半個娛樂圈的西北人
    接檔《大江大河2》,正午陽光這部新劇請來了半個娛樂圈的實力派西北人來助陣,眾網友盛讚!近日,隨著《大江大河2》的結束,不少網友意猶未盡。可是正午陽光從來沒讓觀眾失望過,自家的新戲《山海情》迅速接檔。
  • 時隔30年重溫《媽媽再愛我一次》,影片中的母子感情讓人眼淚直流
    文/大奇「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還記得這首歌嗎,這首歌應該是大家童年的回憶,小時候經常唱,時至今日,有多少人還記得這首歌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嗎?相信有很多人會記得,這首歌是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感動了無數人,記得小時候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要帶上一塊手絹,用來擦眼淚,沒有人不流淚的。
  • 貓咪疼得眼淚直流,搶救無效死亡!
    有些人會通過閱讀或者觀影來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但是在這些事情之餘,人們也通過飼養寵物來豐富生活,一些人會養一些貓貓狗狗,在大多數人看來,它們不僅僅是寵物,更多的時候它們也是家人,給予人們陪伴。就算是一些流浪貓,也有一些熱心的人會領養到家中餵養。雖然現在我們提倡保護動物,但是仍然有一些不道德的人對動物進行傷害,而且採用極其殘忍的方式進行虐待,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憤恨和謾罵。
  • 軌道公安疫情防控突擊隊出徵火神山,這場景看得人眼淚直流
    武漢軌道公安一支由50名民警、輔警組成的疫情防控突擊隊出徵火神山,分局黨委的殷殷囑託,突擊隊員的鏗鏘誓言,全體隊員攥緊的拳頭,高高飄揚的突擊隊旗,在出徵儀式現場構成了一幅十分震撼的畫面,這場景,看得人眼淚直流。當前,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武漢也正動員各方力量狙擊疫情蔓延,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疫情防控、服務群眾、維護穩定也是對公安機關的一次大考。
  • 黃軒張嘉益攜手共建家園,《山海情》官宣陣勢大,老戲骨齊聚一堂
    黃軒張嘉益攜手共建家園,《山海情》官宣陣勢大,老戲骨齊聚一堂2021年雖然說娛樂圈中的大事情不斷,「瓜田李下」之際吃瓜群眾們的吃瓜熱情是絡繹不絕,但是相比起去年的這個時候大家一起呆在家裡刷舊番看老電影的局面不得不說今年還是好了很多的。
  • 黃軒 張嘉益 閆妮等主演,《山海情》官宣定檔,五大衛視同時開播
    近日,根據「脫貧攻堅」事跡改編的電視劇《山海情》官宣定檔,將於元月12日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等6大衛視黃金檔首播,深圳衛視與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3大視頻平臺每晚22:00準時跟播。
  • 《山海情》評分9.4分值得!金灘村房子都是現蓋的,劇組相當用心
    在《山海情》這部劇中,可以看到明顯的西北風情,還有大片大片的戈壁灘。劇組拍攝時每個階段的取景建築都很有特色。本以為是租用當地人的房子進行拍攝,沒想到這些很有特色的建築都是劇組自己蓋起來的,真的是很用心了。
  • 大叔處理新鮮螃蟹,將蟹肉全部撕碎,做完讓人直流口水!
    大叔處理新鮮螃蟹,將蟹肉全部撕碎,做完讓人直流口水!同一種海鮮可以有多種做法和吃法,在眾多海鮮中螃蟹就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餐桌上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5分鐘後一道特別的螃蟹料理就做好了,看得讓人直流口水,吃一口更是回味無窮,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 《山海情》人物關係圖,宋運輝變大贏家,馬得福沒感情線也被石錘
    《山海情》人物之間的關係搞清楚了沒,好在是沒有《巡迴檢察組》那麼難搞懂,畢竟不是懸疑劇,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所以人物之間的關係相對來說,要更容易看懂一些,如果沒有看懂沒關係,因為《山海情》官方給了一張人物關係圖,看了之後就一目了然了,當然也可以解答很多疑問了。
  • 《蒙娜麗莎的眼淚》:愛你的人,不會讓他的「蒙娜麗莎」流眼淚
    從感情的角度來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把感情看得太重,一種把感情當作玩物。這樣的兩種人不適合戀愛結婚,否則必定是那個把感情看得太重的人受傷。可悲的是,我姐年輕時不懂,她是個把感情看得太重的人,而我姐夫,對待感情則一直是玩票的心態。
  • 小夥天門山999級階梯跑酷,如履平地用時2分半,看的讓人冷汗直流
    小夥天門山999級階梯跑酷,如履平地用時2分半,看的讓人冷汗直流 天門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在這裡有著非常美麗的自然奇觀,其中的天門洞就是不少人熟知的地方,在這座山上,有著999級階梯。到人們下來之時會顯得特別的費力。
  • 「土掉渣」的《山海情》火了!英文劇名「Minning Town」你看懂了嗎?
    」 → 點選「設為星標 ★ 」近日,扶貧劇《山海情》火了!短小精悍23集,完結時豆瓣評分已飆至9.4,成為了2021年開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作品。正如新華網評論的,《山海情》表達的核心是人,劇中鮮活的人物,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一個個鮮明的人物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扶貧的最基層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在做著什麼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