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職業規劃師
今天這篇文章挺有意思,來源於Vin近期的三位客戶。
35歲的Wendy非常困惑的是到她這個年紀,是否還能找到天賦夢想,即便找到了還有沒有勇氣去追尋;
28歲的Rain告訴我當同齡人的收入或者能力超越他時,會極度有挫折感;
24歲的Linda常把她的老公「八爺「掛在嘴邊,諮詢快結束我實在忍不住問了句,誰是八爺?她立馬發了個詫異的表情給我,然後估計是意識到什麼,趕緊用吃瓜且非常理解的表情回復我,他是我的愛豆!!接下來我的微信就叮咚叮咚響個不停,熱情如她,幾秒鐘就將她愛豆所有的歌甩給了我,那個架勢明擺著就是:Vin,來我們的陣營吧,一起粉他!!!
那一刻,我安慰並撫摸著我的那顆老心臟:嗯,我還沒老,還沒老~~~
我有個習慣,在進入工作狀態之前,一定要有音樂的調頻,不同的音樂給到我的感受不一樣,也直接決定了今天工作的效率。
對音樂的選擇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能夠讓我快速進入心流的狀態就好。 這兩天陪伴我的就是Linda分享的,」八爺「米津玄師的作品。
不得不說,雖然我沒進入愛豆的陣營,但他的歌真的是越聽越魔性,越上頭,讓我的創作狀態非常好。
當然我始終認為,音樂是很私人的,每首歌帶給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如果你沒什麼感覺,也非常正常。 後來我特定去查閱了他的資料,知道了他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所以今天我想分享給你們。
一、但凡天才,背後總有鮮為人知的故事。
這個被稱作「八爺」的男人,粉絲稱他是天才。
八爺從小就不太喜歡自己,討厭自己比周圍人高出一截的身子,討厭自己嘴唇上的傷疤,討厭自己不會和人說話。
從小性格孤僻,緘默而敏感,不喜歡自己,不喜歡學校,甚至很少跟家人說話。 由於母親是美術專業出身,受其影響小米津喜歡上了畫畫,這也是唯一一件支撐他度過了年少孤獨日子的事情。
直到20歲那年,他被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這個病雖然冠有自閉症的名號,但在本質上指的卻是「高智商人群的自閉」。
一般人得不了。
大概也就是因為智商太高、想法太與眾不同,所以顯得和周圍平庸的人格格不入。了解到自己的病狀後,米津反而放鬆了,他開始慢慢學會接受自己。
二、了解並想要活出自我時,上帝為他打開了那扇窗。
米津在談及自己的病情時也表示持坦然接受的態度,意識到自己和他人不同,並且決定不再像以往一樣只是一味地逆來順受地活著,而是由自身開始踏出第一步,嘗試表達自己的正確性和自己覺得自己美的東西。
小時候夢想成為漫畫家的米津,直到被BUMP等當時的日本流行樂隊所吸引而發生了改變。
「在不知道用什麼語言表達的狀態下,會覺得這歌好棒啊,唱歌是一件很酷的事,是美好的存在。」於是米津憧憬著自己能成為向他們一樣的存在,他迷戀上了音樂。
從那時起,終於打開了上帝給他留的那扇窗—音樂!
米津,絕對是音樂界的鬼才。
讓人驚嘆的是,所有的曲子,從作詞、作曲、編曲、設計、演唱、設計、演唱、演奏、混音等均由他一手操辦。 甚至繪製專輯封面,在自己MV中擔任舞者;
可謂不負全才之名。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位被唱歌耽誤了畫畫的創作鬼才為自己單曲、專輯所創作的封面吧~
Diorama
2012-05-16
MAD HEAD LOVE/ポッピンアパシー
2013-10-30
YANKEE
2014-04-23
Flowerwall
2015.1.14
LOSER / ナンバーナイン
2016-09-28
Lemon
2018-02-12
甚至於 2016 年在日本森美術館舉辦了個人插畫展。
利用自己的天賦,他決定要把自己往救贖的方向帶。絕對不可以再自暴自棄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態了,自己只要活著就要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三、珍視自己本身的價值,只有經歷過最黑暗的時光才會渴望得到最燦爛的陽光。
「當脊椎化作蛋白石」是米津19年在日本和上海演唱會上的名字,他想要傳達給粉絲的信息是脊椎之所以能化作蛋白石,脊椎在人體中是最重要的部位,就如同我們內在的天賦一般,需要在特定的環境和一定時間的沉澱後,方能變成珍貴的寶石。
正是因為與眾不同的自己,才會有屬於自己的經歷。
在不一樣的世界裡掙扎痛苦過,再轉身繼續像這個普通平凡的世界裡釋放善意。
這感覺,還真像他那首最著名的「lemon」裡寫到的一樣——「將生活給你的如檸檬般的酸楚,釀成了猶如檸檬汽水般的甘甜」
在某次採訪中,米津玄師說:「世界上肯定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生存著的人。想儘自己的可能,為他們寫一些積極的歌。」
「我想寫的,是那種讓人不知所起卻倍覺懷念和溫暖,能在許多人心中回想的歌。」如今,他做到了。
「我即使是個Loser又怎樣呢,原本就一無所有,就試著再跳一次舞吧,在天亮之前磕絆著前進吧!」
米津成長的經歷給予了自己音樂創作的靈感,他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便成就了作品,也成就了自己。
最後的話:
所謂天賦,就是你喜歡的事和擅長的事結合為一。
是否能否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天賦,取決於能否發現自己的特殊才華與熱情所在;
多數人之所以依然尋尋覓覓,就是因為不了解真實的自己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而造成這個事實的原因除了我們的原生家庭和教育以外,還有三個主要的限制因素:
第一個限制因素是,我們並不了解人類才能的廣度。
人類都有與生俱來的豐富想像力、智力、情感、直覺、靈性、以及肉體與精神的知覺。一般人只使用了上述能力的一小部分,甚至完全沒有機會發揮。
許多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賦興趣,就是因為不了解自身蘊藏的力量
第二個限制因素是,我們不了解人類的各種能力乃是彼此相關的。
我們都以為身體、心靈、情感、人際關係等,都是各自獨立運作的系統。許多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賦興趣,就是因為不了解人類的各種能力彼此相互關聯。
很多諮詢者找到我尋求幫助,看似工作中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往下深挖,其他層面多少也有問題。
第三個限制因素是,我們不了解人類擁有多少成長與改變的潛力。
一般人都以為生命是線性發展,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錯失的機會也永遠不會再出現。許多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天賦興趣,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的潛能可以被復活。
對自身能力視野狹隘,又因為社會團體、文化環境、自我期許等因素,而使問題更加複雜。
Vin深信,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熱愛,將可締造更高的成長與自我實現。
希望今天「八爺」的故事給還在探索路上的你一些啟發。祝大家周末愉快!
職業規劃師Vin:貳十年金融地產、商業項目營銷策劃、諮詢及管理經驗,綠地集團前營銷策劃總監。 現為盈石諮詢創始人,資深職業規劃師,專注於生涯規劃一對一深度諮詢。迄今服務諮詢人數2000人以上,口碑好評度96%,服務滿意度超過行業平均值90%以上,獲國家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