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豪門,45歲仍單身,除有美貌與事業,佘詩曼到底有多「慘」?
佘詩曼有多「慘」?如今的佘詩曼擁有更多的是一份灑脫;
在香港,有很多人在選完港姐之後要麼嫁入豪門,要麼進軍娛樂圈,佘詩曼一句「那個時候年紀小小,剛讀完書就出來嫁人好奇怪」給否定了,這一否定就是25年。
如今的佘詩曼不僅沒進豪門,至今孤身一人;
佘詩曼出生於1975年,而就在她五歲那一年,就沒了父親,母親一手把她拉扯大;佘媽媽一邊操持著事業,一邊含辛茹苦帶大佘詩曼三兄妹,佘詩曼從小就什麼都要靠自己。
小學到中五,佘詩曼一直在女校讀書,中六過後就到瑞士讀酒店管理;完成學業後的佘詩曼,在家靜待工作回音;4月份,在家「閒置」的佘詩曼被母親推薦到TVB港姐選美。
那時的佘詩曼不會打扮,也就是平平無奇的裝扮,更多的是想著趕緊結束回家找工作;最後居然入選了,憑藉的不是優異的長相,而是驚人的口才。
在節目中被刁難,要求用醜來形容一位港姐,佘詩曼用「醜小鴨」的故事順利化解這次「發難」;甚至還用鄰居是特首,會怎麼辦來難她,她卻說了一句,「如果我是港姐,就會有很多粉絲,那可能就會騷擾到他咯」不僅贏得了主持人的尊重,還獲得了觀眾的喜愛。
就這樣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奪得亞軍;並且還獲得了一份「工作」。
TVB籤下了這位當紅花旦,但是由於是零基礎,所以佘詩曼要付出常人百倍的努力,在「勝者為王」的機制在,佘詩曼愈挫愈勇;但《雪山飛狐》《明天不一樣》等作品,觀眾仍然不願買單。
在《使徒行者》與徐紹雄一同宣傳,談到自己明明這麼努力,可就是得不到認可;甚至產生了退圈的想法。
不會,就學;被罵,就學;為了加強自己的臺詞功底,對著報紙大聲朗讀;2000年《十月初五的月光》,一向溫柔的她,儼然變成了一個「吵嘴能手」。
觀眾改變了對她的看法,甚至為了拍戲,佘詩曼為了改變以往的形象,一個月減肥近10斤;一改以往的嬰兒肥臉;在TVB,名不見經傳的演員都會「被迫」連軸轉,最忙的時候,佘詩曼一天要穿3種不一樣的服裝試鏡。
2004年的《金枝欲孽》更是佘詩曼演藝生涯重要裡程碑;06年,成為TVB史上唯一一位同年拿下雙料的「視後」;《宮心計》《使徒行者》《公主嫁到》等映入人心。
然而想轉戰內陸的佘詩曼,遇到層層荊棘;即使與古天樂、張智霖合作,仍然沒有激起多少浪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選擇了壞角色「嫻妃」,沒想到頗受好評,於是她就在壞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曾經的失敗,已經被人們忘記,記住的是演技活靈活現的「佘姐」,這個讓正派人聽見「聞風喪膽」的壞人。
正如她自己所說「我的前半生都在飾演別人,現在我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多做自己。」
如今45歲仍然單身,並不代表沒有過愛情,曾經在2004年傳出陳浩民多次求婚,卻不料陳浩民鬧出多次緋聞作罷;
單身生活似乎過得還不錯,前段時間綜藝節目爆出作息時間,很有規律;即使是一個人吃飯也是有滿滿的儀式感;人們總是在錯過後悔不當初,在遺憾中抱怨度日,何不像佘詩曼一般,瀟灑度日;
如果只是為了過日子而結婚,本就可以草草了事,無非是印證了那一句「寧缺毋濫」,人生會帶來很多遺憾,但同時也沒有後悔藥,不要讓自己活在痛苦裡,活出不一樣的自己,才能體會到生活的快樂,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