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郭德綱,他的經歷可成書。

2020-11-13 綜藝小小咖

德雲前身:

德雲社最初由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郭德綱、李菁於1995年創建立。1995年,郭德綱來到北京,首先找到的人是相聲界前輩張文順以及青年演員李菁,開始在京味茶館、廣德樓等地演出。1996年開始,相聲演員邢文昭以及徐德亮等開始陸續加入演出。到了1998年,擴展為十幾個人,演出場館也從茶樓擴展到茶館戲樓裡,並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演出隊達到了十幾個人,並且從那年開始改在天橋樂茶園演出,更名為「德雲社」。

德雲劫難:

黑色八月,2010年8月份,對於德雲社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前有「侵佔綠地、徒弟打人事件」,後有「徒弟出走、倒打一耙」,一波接著一波把德雲社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尤其在郭德綱的反擊中把「記者」比作「妓者」,說「記者」都不如「妓女」之後,更是被全國媒體一致討伐,直接導致李鶴彪道歉、所有有關郭德綱的音像製品被下架,郭德綱個人博客中的所有文章被刪除,之前已經籤約的商演停演等。除此之外,德雲社前前後後經歷了許多次熱門事件,比如「藏秘排油事件」,「反三俗風波」,「侯耀文遺產風波」,「師徒爭鋒事件」,「毀京劇神童風波」,「與汪某官司之爭」等。所以德雲社一路走來步步是坑,一步一劫難。

德雲不死:

在一波又一波的轟炸之下,德雲社依舊未倒下,而且更加堅挺,越來越紅。這裡面離不開郭德綱的頑強與擔當。每一次事件,每一次風波,郭德綱都首當其衝,他就像一把保護傘,護著自己的徒弟、護著自己的搭檔、護著自己的下屬以及親人。在面對諸多劫難面前,他一句話就有徒弟出來替他頂風,但是他並沒有,而是選擇扛下所有,把心中的那一片天堂緊緊護住。為了德雲社,他可以忍辱負重、他可以遭人謾罵詆毀、他可以以一擋百。他只是一個小黑胖子,但是為了活著,為了護住最愛的人,他變成了巨人,但是巨人背後的傷痕只要他自己知道有多少,有多痛。

德雲後福:

所幸郭德綱的努力並沒有付之一炬,現在的德雲社在行業內遙遙領先,獨佔鰲頭,在整個娛樂界獨具盛名。現在的德雲社多方發展,遍地開花,涉足多個領域,人才濟濟。現在的德雲是他守得雲開見到的日月,是他夢裡出現的百萬雄師,也是我們最愛的德雲社。現在的德雲社強大無比、牢不可破,終於他也可以放下一切,去唱唱自己最喜歡的京劇,又或者辦一個評劇社發揚一下傳統文化。他歷經世界滄桑,看破人情冷暖,拿得起放得下,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這些吃過的苦,受過的難,都成了郭德綱日後大紅大紫的人生基石。,從他的書中可以看出來郭德綱將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濃縮在了《過得剛好》一書中,從之前的備受欺辱,到如今的功成名就,他歷經相聲和人生江湖的恩恩怨怨,諸多故事留在了紙間,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 郭德綱:人都是為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
    郭德綱:人都是為自己而活,你喜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經常看郭德綱的採訪,一定會發現:他說話,往往透過現象看本質。演藝界的腕兒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怎麼看待外界的聲音?很多人會說,"好的,不好的,我都虛心接受。"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
    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一個人的名字,郭德綱。如今,在新興文化的影響之下,相聲等傳統文藝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相聲還沒有被人忘記,絕對有郭德綱一份功勞。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剛開始北漂的郭德綱經歷了多少困難,他為了融入這個圈子,用了八年的時間依然「沒人要」,後來在談起郭德綱「睚眥必報」的時候,郭德綱說出: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
  • 郭德綱最落魄的時候,趙本山託人給他帶了一句話,助老郭東山再起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背起行囊,一個人風風火火的趕往北京,這已經是他第三次闖蕩北京了,前兩次都無功而返,他決心在再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臨行的時候,他給自己打氣:這一次我一定要闖出個名聲出來,一定要讓自己的相聲揚名萬裡!
  • 郭德綱:我最愛的徒弟曹雲金
    數年努力,德雲社成了挽救中國相聲的最後一根稻草。可矛盾隨之產生,曹雲金不滿、出走、與郭德綱公開決裂。師徒二人曾親如父子,最後卻相見不相識。曹雲金心裡就美得不成樣。母親帶他去拜訪天津的相聲老師,但一般的老師曹雲金看不上。
  • 郭德綱《過得剛好》: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路途再坎坷也無悔
    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這本書裡收錄了郭德綱記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的文章,原本他起名為《人在江湖》,可後來編輯建議換了一個書名《過得剛好》。
  • 郭德綱:我最愛的徒弟曹雲金
    數年努力,德雲社成了挽救中國相聲的最後一根稻草。可矛盾隨之產生,曹雲金不滿、出走、與郭德綱公開決裂。師徒二人曾親如父子,最後卻相見不相識。郭德綱拍著他的肩膀鼓勵他,「沒事,誰都有這麼個階段,慢慢來就好了。」 此時,曹雲金已經有了幾次登臺表演的經驗,很快他的相聲才華逐漸展露。幾個老前輩,張文順、李文山都喜歡他。有一回曹雲金生病了,老先生們幾天沒見他,就問:「金子好了嗎?明天能來嗎?」 郭德綱也喜歡曹雲金,在外人面前總說:徒弟是師父的驕傲。金子是我的相聲小王子。
  • 郭德綱總說自己內向,看完他的經歷,我信了
    隨後郭老師會又補一句:「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臺上臺下都是瘋子的話,那這個人就是個瘋子,我在臺下其實很安靜。」了解了郭老師的經歷後,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郭德綱,7歲學藝,早年在天津混跡。第3次:他幾乎是求著別人收留。"當時但凡有個人說:把他留下,我就認投了啊。如今我這樣了,還不是因為你們當年你們擠兌的嗎?"郭德綱後來說。成不了主流的相聲演員,他就在天橋撂地,後來幸遇到張文順張先生(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二人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德雲社的輝煌。
  • 郭德綱自傳《過得剛好》:人生最困難的生活狀態是,一切都剛剛好
    可就像郭德綱在他出的一本名為《過得剛好》的書中所言一樣:「我在私底下是一個特別無趣、乏味的人……不抽菸、不喝酒,當然也不燙頭。」這本書裡收錄了郭德綱記錄人生經歷、心路歷程的文章,原本他起名為《人在江湖》,可後來編輯建議換了一個書名《過得剛好》。
  • 被批「郭三俗」,從被猴耍到德雲掌門,郭德綱到底經歷了什麼?
    說到郭德綱,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相聲,然後就是他創辦的德雲社。郭德綱對相聲的發展,可以說是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時的他,可算是非常優秀的相聲演員,也是相聲界炙手可熱的人物。觀眾讓他打拳,讓他大吼、讓他織毛衣……後來回憶時郭德綱說:「那時候心裡難受得要命,卻不得不裝出滿臉笑容,差那麼一點我就崩潰了。"那時候的郭德綱,簡直就是被別人當猴耍,卻還要笑臉相迎。
  • 郭德綱最困難的時候,他賣房支持老郭,現在老郭成了他老丈人
    都知道在曲藝圈裡,郭德綱弟子和趙本山弟子都有一個被網友調侃的梗,本山弟子容易出事,老郭弟子喜歡退社,誠然,作為傳統的曲藝班子,郭德綱這幾年收的徒弟也是良莠不齊,今年龍字課招生鬧得紅紅火火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曾經經歷過什麼,就別勸我大度
    作為一種民間說唱曲藝文化,起源於明清時代的相聲可以說是最受民間百姓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了,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相聲文化不斷地發揚光大,也出現了很多典型的代表人物,郭德綱就是其中的一位。眾所周知,郭德綱在娛樂圈有著好幾個不同的身份,包括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相聲演員等,但是真正要說使得郭德綱變得家喻戶曉的,還是因為他相聲演員這個身份。由此也不難看出,郭德綱在相聲表演藝術方面的造詣,也是觀眾們有目共睹的。
  • 于謙和郭德綱搭檔20年,出去吃飯卻不叫他?于謙:最孤獨的就是他
    郭德綱:「人說知己難尋,我一遇就遇了大半輩子。」于謙:「人說入戲難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後餘生。」于謙喜歡抽菸,喝酒,燙頭,而郭德綱則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家呆著看書。于謙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我身邊最孤獨的其實是郭德綱,我們平時出去吃飯都不叫他。明明搭檔20年,為什麼吃飯都不叫郭德綱呢?主要還是因為郭德綱自己。
  • 郭德綱成名前的故事,怪不得他說:不知我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嶽雲鵬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地位,可以說全拜師傅郭德綱所賜,郭德綱如今可以說在相聲界如日中天,可時間如果倒退10幾年,你一定不知道他曾經為了生存被逼成了什麼樣!青年時期的郭德綱,曾經三次去北京闖蕩,想混出一番名堂。
  • 學渣郭德綱意外獲得一本值29800的秘籍,給誰也不借,成天下第一
    喜歡郭德綱還是從他的一些走心的話開始。我記得一句話,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那就是:「我最煩那種不知道什麼事,就勸我要大度一點兒的人。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像這種人你得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到他的時候可能會連累到你。
  • 什麼才是真正的高雅,郭德綱用親身經歷做出了最直白的總結
    但他更有江湖人「講義氣」的品質,提攜了很多後輩,他為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傳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是郭德綱讓廣大觀眾重新回到劇場買票聽相聲。 學相聲,說相聲,說評書等,為了生存,郭德綱還唱過戲,他的經歷坎坎坷坷,受盡同行譏諷,但老天是公平的,讓他嘗遍現實的辛酸苦辣,也磨鍊了他不一樣的人生。時至今日時間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大師。
  • 郭德綱痛下狠手,郭麒麟成了他做好的作品
    「這就是我最好的作品」。因為,他只是離開了校園,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他喜歡讀書,通過各種方式汲取營養,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從他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就能看得出來,郭麒麟在郭德綱的嚴加管教下,成為了一個具有良好個人素養的年輕人。 郭德綱曾說:「可以沒文憑,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在學校不讀,在家一定要讀。
  • 嶽雲鵬和郭麒麟都成不了德雲一哥,因為郭德綱最鍾愛的是他
    ,可以說郭德綱對以後的發展,他交給高峰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畢竟高峰是跟著郭德綱一起打下來的「江山」。後來德雲社經歷了各種的坎坷,比如曹雲金的大鬧生日宴,師兄們的離開等等。但是高峰是一個念舊情的人,所以在德雲社無論發生什麼的困難他都不會離開,這也是郭德綱最欣賞他的一點,當然是看中他的才華。說起高峰的學習經歷那真的是羨慕不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她的師父都是大師級的人物。
  • 郭德綱最困難的時候,他站出來支持郭德綱,如今郭德綱這樣報恩
    郭德綱在人生最失落的時候,就像過街的黃鼠狼,自己都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可以說是自身難保,也曾經懷疑過,自己堅持的到底對不對?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站出來支持郭德綱。,最有名氣的就是趙本山,趙本山親自給郭德綱打電話,趙本山鼓勵郭德綱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即便是遇到再大的困難。
  • 郭德綱花30多年壯大德雲社,見多了人間冷暖,硬是把生活說成相聲
    郭德綱說,「當初,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轟出去,結果,我成了龍了!」郭德綱說過,「我不欺負別人,只想努力謀求一個生存空間,說好相聲。」但相聲圈偏偏不是淨土,你稍微有點紅、出了頭,不管是哪兒,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你,把你當肉中刺,時刻都想拔掉。郭德綱40多年經歷的那些人那些事,江湖過往,包括相聲圈的很多舊事、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相聲藝術、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都寫進了《過得剛好》這本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