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人,總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把話說盡,讓人難堪。殊不知,與人交往時,話說得太滿,往往會矛盾叢生,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意思是,了解一個人,不需要把話說盡,否則會沒有朋友;責怪一個人不好的地方,不要太過苛刻,否則會讓人遠離。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叫田蚡的丞相,自身沒什麼才華,卻非常喜歡在別人面前吹捧自己。田蚡聽了很生氣,於是他找到同僚徐衝,向他傾訴自己被人輕視的憤怒之情。其實,徐衝很了解田蚡的為人,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戳穿,而是隱晦地勸慰道:「你只要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足夠好,就不需要理會旁人說三道四。」徐衝的話既保留了田蚡的顏面,又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讓彼此都很舒服。
要知道,若是不顧對方感受撕破臉皮,只會傷害彼此間的感情。懂的人自然會懂,給別人留有餘地,給了對方臺階下,既不會讓人難堪,又能體現自己的良好修養。不要剛剛熟悉,就對他人掏心掏肺,永遠記得給自己留點餘地。前不久,她到新公司入職,認識了一位同事,因為兩人座位挨得近,很快就熟絡了。閒聊中,張蘭得知同事和自己住的地方特別近,於是兩人經常一起上下班。兩人因為彼此興趣愛好一拍即合,相處得非常愉快,張蘭以為她們感情已經很好了。某天,張蘭想約同事出去逛街,誰料同事卻說:「我室友回來了,要和她出去玩,你找別人吧,我沒空。」接下來,張蘭好幾次想要約同事,都被她以各種理由不耐煩地拒絕了。在張蘭眼裡,早已經把同事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了,卻不曾想,對方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一回事。經過這件事,她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慢慢來比較好。
人心難猜,不管做什麼,都不要隨便對他人,毫無保留地捧出自己的一片真心。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有遭遇挫折和磨難,需要向別人尋求幫助的時候。
所以凡事都不要做絕,這既是給別人留有餘地,也能為自己鋪平前路。他把家人都叫到了身邊,讓兒女們打開保險柜,拿出了這些年來別人欠他的所有欠條,全部放在火盆裡,一把火燒光了。這些欠條的總數額,據說超過十幾億,最小的金額也有5000美金之多。杜月笙說這些舊帳全部一筆勾銷,讓子女們不要去要帳。或許有很多人會不理解他的做法,但其實杜月笙心裡很清楚,這些錢真正能要回來的並不多。子女們代替他去要債,欠款的人可能不會買帳,搞不好還會傷了情分。日後子女們若是有什麼事情,重情義的朋友,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必然會出手相助。要知道,事情做得太絕,既讓別人難堪,到最後可能也會讓自己騎虎難下。不把事情做絕,給別人臺階下的同時,也給自己留了後路。
曾國藩說過:「話不說盡有餘地,事不做盡有餘路,情不散盡有餘韻。」
無論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了,永遠要記得給自己留點餘地。
所謂盛極必衰,物極必反。
做人做事,都需適可而止。
說話不可隨口,處事把握分寸,交心留有餘地。
為人處世,凡事留一線,進退有度,人生方能從容不迫。
作者:明心君,公眾號:一心問禪(ID:yxwc1927)。弘揚禪佛文化,用禪佛智慧解答讀者的人生困惑,百萬讀者訂閱的微信大號。本文首發於一心問禪,轉載請添加微信:fgd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