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同心」華僑華人點讚中國「十三五」:實幹興國,實利惠民

2020-12-22 同心四川

對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來說,「十三五」期間中國國內營商環境的優化讓她深有體會,「紮根中國多年的僑企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等躍上新的臺階。華僑華人由衷喝彩,並期待更深入地參與到中國發展建設中。

 

翟京麗感慨,中國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舉措,這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下,各級政府部門對企業主動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企業運營成本下降,市場活力不斷被激發。

「蓋不完的公章、走不完的流程已經過去了。」僑資企業上海綠環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正康說,近年來上海浦東新區政府爭當「店小二」,以往需要3至5個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手續,如今在一個窗口就能當天辦結,在疫情期間辦理稅收、申請補助等政務服務相關事項還可以直接網上辦理,大大減少了企業奔波於各部門的時間,提高了效率。

 

「過去五年,對中國來說是極不平凡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會長白義舉例說,中國絕對貧困的消除,在世界歷史上是空前的壯舉;2020年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五年來,中國加大重點區域生態建設和造林綠化,點亮了綠色中國版圖。

 

而白義最關心的是文化領域。過去五年,他切實感受到中國參與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更加豐富多元,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友人提供了互訪交流、彼此借鑑、攜手共進、切磋學習的平臺,展現出中國作為文化大國的自信。他期待,「十四五」時期中國能夠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引進更多高質量的文化活動,也讓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煥發異彩。

 

交通便利是紐西蘭慈善總會南島分會會長仲偉人的切身感受,他說,高鐵的飛速發展和機場設施建設的完備,為僑胞返鄉提供了更多便利。中國重視科技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生態文明建設,令他印象深刻。

 

中東歐中醫藥學會會長陳震感慨,「十三五」時期中國重視高質量發展,注重環境保護和民生關懷,把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到每個家庭,切實增強了民眾的幸福感,尤其是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陳震表示,「十四五」時期,海外華僑華人要繼續當好民間使者。作為海外中醫藥人,要讓中醫藥、讓中華民族的智慧惠及世界上更多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

看了還想看:

【快訊】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展開幕、活佛培訓班開班

【關注】田向利會見香港貿發局內地總代表鍾永喜一行

【關注】省委統戰部開展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集中宣講

【動態】廣安市召開基層統戰工作現場推進會

【重磅】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什麼?

【要聞】田向利在成都調研高新技術企業時強調——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新時代統戰工作注入新活力

【聚焦】這兩天,彭清華、尹力、鄧小剛率隊開了一個特別的現場會

【僑法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如何為海內外僑胞提供法律保障?第七期僑法知識宣傳專欄告訴你

【時訊】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召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

【關注】省委統戰部到四川金融控股集團調研

相關焦點

  • 中國行動支付拓展海外市場 華僑華人同享便利
    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付強)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行動支付,近年來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受到華僑華人廣泛關注。多位受訪人表示,行動支付的出現,讓他們的日常生活更便利。  不久前,螞蟻金服(支付寶母公司)和孟加拉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公司bKash達成戰略合作,旨在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
  • 全英各界華人社團和華人華僑聲討梁頌 恆遊蕙禎辱國辱華惡行的嚴正聲明
    ,公然展示宣揚「港獨」主張的標語,做出嚴重違反國家憲法、香港基本法及相關法律的行徑,並用「支那」這種極其卑劣的侮辱國家、挑戰民族尊嚴的言辭表示嚴正抗議!兩人的惡劣言行嚴重地傷害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的感情。我們強烈要求對這種肆意鼓吹「港獨」言論、危害國家安全及踐踏法治、損害香港繁榮穩定的人要免除其議員資格,並就此向包括全香港人民在內的全世界華人華僑道歉!我們英國華人將和海內外全體華人一道,衛護偉大祖國和華人的尊嚴,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發表有辱我們國家和人民的言論!任何人踐踏民族尊嚴的底線都必將受到嚴厲的回擊和懲處!
  • 海外華僑華人的跨年夜,他們這樣過……
    作為辭舊迎新的交接點,跨年夜是海外華僑華人歡慶、團聚的日子。然而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1年的跨年夜變得不同尋常。從外出到居家,從面對面到屏對屏,雖然華僑華人過節的形式起了變化,但節日中傳遞出的脈脈溫情與希望貫穿始終。當地時間2021年1月1日0時,新年鐘聲敲響,紐約時報廣場焰火燃放,彩紙飛舞,慶祝新年到來。
  • 「抗疫」川籍海外華僑華人為抗擊疫情奔走:「盡匹夫之薄力」
    連日來,四處尋找醫療物資購買渠道,到美國各個城市採買物資,再聯繫運輸渠道將物資運至中國,已成為當地華僑華人的生活常態。曾澄告訴記者,不論祖(籍)國發生任何事,都牽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心。「大家都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毫不遲疑,也毫不吝嗇。」
  • 中國抗疫是對「人民至上」最好的詮釋 海外華人華僑:我們為祖國自豪
    海外華人華僑收看了習主席的新年賀詞後表示,在過去一年裡,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取得的巨大成就,最好地詮釋了習主席在賀詞中提到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們為祖國感到自豪。新加坡華人 杜志強:非常感慨,心潮澎湃。
  • 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向在桑華僑華人發放口罩
    中國僑網5月10日電 據中國駐桑給巴爾總領館網站消息,5月9日,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在駐地向在桑華僑華人代表發放口罩。謝小武總領事和魯友根領事參加活動。駐桑給巴爾總領館向在桑華僑華人發放口罩。謝小武總領事首先通報駐地疫情形勢,表示總領館時刻牽掛著在桑華僑華人安危,緊急從國內採購一批醫用口罩,第一時間發放到在桑華僑華人手中。總領館已成立在桑中資機構企業和華僑華人聯防聯控抗疫機制,團結帶領在桑同胞共同抗疫,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集中力量辦大事。總領館已同桑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確保染疫中國公民得到及時救治。
  • 海外華僑華人樂享「雙11」
    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的2020年,「雙11」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暖意,更吸引海外華人加入購物熱潮。據悉,此次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覆蓋了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華僑華人積極參與其中。美國留學生林青在10月份就已經把想要購買的東西加入了購物車,「我主要買了化妝品、零食和一些日用品,想趁著有折扣多囤一些。
  • 華僑華人抗疫:萬事皆可「雲」
    海外華僑華人也不例外,居家避疫不能出門的日子裡,人們發揮聰明才智,在「雲端」開啟了快樂新生活。   「這讓我意識到,有不少華僑華人需要幫助」,於是他有了建微信群的想法,希望通過網絡把大家組織起來。   「以前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但在疫情期間華僑華人凝聚的像個大家庭一樣,真的是守望相助。」高先中深有感觸地說。
  • 海外華僑華人強烈批評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
    身在世界多國的華僑華人親眼見證了中國發展創造的紅利,親身感受了中國對待合作夥伴的真誠開放。多位華僑華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不得人心,中國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    單邊主義解決不了問題  最近,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的蔡文耀聽說,他家附近超市銷售的部分中國商品即將漲價。
  • 專訪香港華僑華人總商會榮譽會長施乃康:偉大抗疫精神彰顯中國力量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近些年來,海外華裔與華人華僑,每次遇到重大危難時刻,祖國總是及時伸援手相助。
  • 跨海巡安慰僑心 菲律賓各界華僑華人歡天喜地迎媽祖
    菲律賓慈航禪寺董事長洪莊嚴表示,菲律賓境內有近300萬華僑華人,媽祖文化在菲華僑華人間世代相傳,氛圍濃厚而獨具特色,湄洲媽祖巡安活動,匯聚了僑力,凝聚了僑心,也架起菲中友誼橋梁。  「這是湄洲媽祖第一次乘郵輪走海路出境巡安,意義非凡。」
  • 海外華社僑團獲點讚:中華兒女好樣的
    中華兒女好樣的近日,不少國家的華社僑團收到了來自當地政府與民眾的點讚及感謝——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特別感謝了華人社區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澳蔓延做出的貢獻,稱他們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這些感激之言,是多國主流社會對華僑華人為抗擊疫情慷慨解囊的褒獎,也是對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守望相助的認可。於華僑華人而言,這份褒獎來之不易。疫情發生之後,或是因為個別人刻意的借題發揮,或是因為不同社會文化產生的差異,一些國家的華僑華人曾在一段時間內飽受誤解、偏見甚至歧視的困擾。
  • 全球戰疫中的一道特殊防線——海外華僑華人自助助人群像
    在已持續數月的全球戰疫行動中,海外華僑華人成為引人注目的一道特殊防線,構成海外華僑華人自助助人戰疫群像。2020年4月20日,英國華僑華人社團向英方捐贈醫用防護服。(新華社發)在一些地方,他們自助防護措施到位,感染率較低,較早為所在地區發出疫情警報和提出防控建議。他們中的許多人勇敢奮戰在抗疫一線,救死扶傷,扶貧濟弱,並架起中外信息和物資雙向流通的通路。
  • 「走進泰國」泰國華僑華人社團與中華文化傳承的關係與貢獻(上)
    一、泰國華僑華人社團的形成與發展華僑華人社團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有一定量的移民,並形成相應的聚居區;二是當地政治文化環境適宜社團的組織和發展。泰國華僑華人社團伴隨著中國移民人數的增加而發展,隨著兩國間的交往不斷完善,成為中國移民在異國他鄉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
  • 華僑華人代表古潤金:牢牢把握中國發展機遇 積極擔當僑商新使命
    來源:汕頭橄欖臺在今天舉行的「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上,華僑華人代表、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潤金先生發言時表示,目前,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華僑華人是改革開放事業的參與者、貢獻者,也是受益者,要牢牢把握中國發展機遇,積極擔當僑商新使命。
  • 民之所向 我之所往——中國駐阿根廷使館積極協助當地華僑華人抗擊...
    中國駐阿根廷使館迅速投入守護18萬在阿中國公民和華僑華人生存、發展、安全利益的抗疫鬥爭。團結同心,愛心傳遞面對百年大疫,團結同心、眾志成城是唯一正道。鄒肖力大使發表致旅阿同胞和阿社會各界公開信,提出客觀理性認識中國抗疫成果、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措施等五點抗疫主張,促進中阿雙邊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
  • 【重磅】報導「失實」充滿「偏見」「無知」!華人不必「仰望」英文媒體!
    同樣道理,華人如果有錯,英文媒體抓住不放,雖然感覺他們是「選擇性報導」,但只要是真相,華人社區還是要「認」。問題是,不少英文媒體的報導是「失實」的,充滿了「偏見」甚至是「無知」,但因為華裔當事人常常採取「低調」姿態,希望事情趕快過去,所以沒有對犯錯的英文媒體報導採取法律行動,以至於讓有些英文媒體記者對報導華人事務,常常沒有「確認真相」,而是根據揣測,讓報導染上了「軟性種族歧視」的色彩,卻又無需付出代價。
  • 全球華文新媒體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馬秀秀)同心戰「疫」,你我攜手。由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聯合全球華文新媒體共同推出的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4月2日正式上線(www.chinanews.com/m/COVID-19.html)。目前,已有百餘家海外華文新媒體參與其中。
  • 暨大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華僑試驗區有全球「大格局」
    這句話描述的是海外潮汕籍華僑群體的龐大。從汕頭經濟特區創辦之初,海外僑胞便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以僑智僑資有力推動了汕頭經濟特區的成長。  華僑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歷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怎樣抓住機遇推動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如何用好用活僑資僑力,推動汕頭深度融入「雙區」建設?南方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汕頭人、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
  • 華僑和華人有什麼區別,他們回國新冠治療費需要自己付嗎?
    外國回來的華僑還是中國人,因為他的國籍是中國籍才能被稱為華僑,我國華僑的歷史時間久遠,只是個時期的名稱不一樣,從商朝末年開始,已經陸續有人向海外遷居,還有後來秦人到日本,漢代到西域諸國等等,可以說中國人的足跡很早開始,就已經遍布世界多個地區。